第361章 京都城外

京都城外,常勝軍大營。

李明峰、吳長慶、李秀成、司馬平、蔡宜羣等人正圍坐在一起商討軍情,日本方面的山上木拓、鬆平容保等人也都在旁邊陪坐。

“這裡面肯定有問題,北邊那幾個老狐狸能在江戶城被攻破的時候纔出兵援助,打死我都不信”會津藩大名鬆平容保惱怒的道。

常勝軍在圍困京都二十多天之後,終於收到了江戶方面的消息。不過,江戶戰場的結局卻是衆人都始料不及的。

日本各地大名,基本分爲南、北、中三個部分。南北兩部分大名,封地遠離江戶、京都,是在政治上受到排擠的勢力。雖然政治上受到幕府將軍的排擠,但是在軍事上、經濟上,南北兩部分大名更加的獨立和強大。

南部以四強藩爲,積極支持倒幕;北部各大名則心懷鬼胎,互不相幫。要說這些見利忘義的傢伙能在江戶幕府倒臺之後還插手救援,鬆平容保確實無法接受。

而且鬆平容保畢竟是明確表態支持德川幕府的,現在江戶城落到了北部各大名手中,德川幕府已經相當於垮臺了,鬆平容保如何能夠不氣急敗壞?

李明峰手中捧着一杯熱茶,低着頭,輕聲說道:“鬆平先生請放心,即便沒有德川慶喜,本官還是會爲會津藩提供保護的”

會津藩是小藩小國,一旦失去強大勢力的保護,滅亡是必然的。日本國內只有兩大勢力,一個是德川幕府,一個是京都天皇。現在幕府倒臺了,京都方面又被鬆平容保給徹底得罪了,他此刻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所以李明峰先安下他的軍心,畢竟會津藩還有數千士卒可用。

“多謝太師大人”鬆平容保激動的說道。

山上木拓眼珠子一轉,連忙道:“可是太師大人,現在將軍大人在戰亂之中不知所蹤,幕府方面軍事實力也損失殆盡。雖然太師大人英明無比,常勝軍百戰百勝,可是您和常勝軍畢竟不能在日本久留。將來太師大人率軍遠走,我等可該如何是好啊”

山上木拓雖然沒有直說,但是話中的意思也很明顯了。這德川慶喜連江戶城都丟了,德川幕府已經是不可能再崛起的了。山上木拓希望李明峰能幫他們尋找一條出路,免得在常勝軍走後,被明治天皇給收拾了。

李明峰微笑道:“沒事,日本千年以來,將軍換了許多代了。現在也該是換一代徵夷大將軍的時候了。”

說到這,李明峰略一停頓,隨即又道:“德川慶喜垮了,不是還有很多大名嗎。和歌山、水戶都是實力很強的藩國,完全可以取而代之。”

隨後,李明峰又提高語調道:“對了,還有鬆平先生的會津藩,雖然規模不大,但是隻要本官替他阻止起幾萬火槍隊,再幫他打下京都城,擒下明治天皇。鬆平先生親自擔任新一代徵夷大將軍也不是不可以的嗎”

鬆平容保聽了這話,激動的連忙抱拳道:“太師大人英明,英明”

山上木拓也附和道:“太師英明”

鬆平容保本來只想擴大封地,但是經李明峰這麼一說,他突然現,自己也具備成爲新一代徵夷大將軍的資格。

正所謂,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德川幕府的倒臺,不但沒有瓦解衆人攻破京都的意志,反倒加深了衆人的貪念。甚至北部各大名,恐怕不少人心中也開始有這種想法了。現在北部的諸侯們控制了日本最大的城市,他們中的佼佼者心生貪念也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現在時刻,只要誰攻破京都,誰將天皇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誰就佔據了政治上的主動。如果再獲得一兩次軍事勝利,那麼徵夷大將軍的寶座豈不是如囊中之物一般。

“報”正當常勝軍衆人商議未來該如何攻城的時候,就聽門外探子有軍情來報。

李明峰命令探子進來,接過探子手中的密信,用特殊秘法翻譯了之後,驚喜的對衆人說道:“太好了,周大人大獲全勝,在山口縣全殲薩長聯軍現在周大人正率領大軍直撲薩摩藩、長洲藩的老巢”

原來,從日本登陸後,常勝軍兵分兩路。一路是李明峰率領的常勝軍向東而行,直撲日本都京都;另一路是長毛降將、昔日韋志俊的下屬周景通率領的軍隊,直撲薩摩藩、長洲藩。

周景通率領的是朝鮮大院君的新軍和會津藩、和歌山藩的士兵,李明峰派這路軍去九州,最開始並沒有抱着能攻破薩摩藩、長洲藩的想法。老李只是想讓周景通能夠阻攔從西南部來的援軍。

明治天皇的軍事力量來源就是西南部的薩摩藩、長洲藩、土佐藩、肥前藩。其中尤以薩摩藩、長洲藩爲主。李明峰爲了能夠一心一意的在京都附近大展拳腳,所以纔派周景通去薩摩藩、長洲藩的老巢。

在老李看來,薩摩藩、長洲藩的本國內必定會軍力雄厚,所以老李纔派周景通帶着朝鮮人、日本人去。反正他們死了,老李也不心疼。但是老李沒想到,薩摩藩、長洲藩的主力早就隨着西鄉盛隆東征了,在薩摩藩、長洲藩之內,留守的都是老弱病殘,而且武器裝備也極爲落後,還處於鐵器時代。

而薩摩藩和長洲藩的藩主大名,又藐視周景通帶的雜牌軍,不肯死守城池,非要帶兵組成聯軍應戰。所以一戰之下,薩摩藩和長洲藩的留守主力也盡被殲滅。現在擺在周景通面前的,可以說就是一片空城了。

“好啊這樣一來,明治小兒就是無源之水了他現在只剩下一座京都城了”山上木拓激動的說道。

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54章 夜談(下)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250章 聖庫第68章 各方覬覦第360章 俘虜第56章 整編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256章 李昭壽和李秀成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53章 夜談(上)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184章 營破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37章 故人慘事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237章 密會第83章 老熟人第35章 初臨滬上第342章 小慄忠順第62章 景德鎮之戰(四)第110章 劉銘傳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26章 議和大臣第294章 葉海亞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93章 激戰圓明園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23章 廣州富商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39章 毀約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142章 入宮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56章 整編第329章 反還是不反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234章 朝陽門第18章 再回林家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335章 日本帝國第188章 投誠第97章 回京第55章 池州密議第41章 趁機擴大第249章 遇刺第246章 巷戰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332章 朝鮮局勢進展(下)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8章 貧寒的廣東巡撫第21章 再遇秦誠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57章 大戰前夕第272章 再見龔橙第341章 三大神器第243章 洪宣嬌第94章 入京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8章 貧寒的廣東巡撫第161章 弗蘭克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279章 初戰受挫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202章 末路第315章 討價還價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329章 反還是不反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13章 再遇敲詐第127章 破綻第346章 歇多萬第328章 驚變第18章 再回林家第206章 勇猛無雙第125章 慈安第259章 績溪胡家第86章 通州之戰第183章 初戰(下)第155章 保定第302章 阿古柏之亡第81章 局勢變化第21章 再遇秦誠第353章 川西大戰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270章 購艦計劃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234章 朝陽門第230章 意外第361章 京都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