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勸服載垣(上)

小慄忠順和德川家屋無權決定割地這等大事,只能暫且告退。小慄忠順要返回江戶,向德川慶喜彙報此事。臨行之前,小慄忠順千叮嚀萬囑咐,讓老李一定抓緊戒備,只要江戶方面一鬆口,常勝軍一定要儘快進入戰場。

送走日本一行人之後,李明峰率常勝軍衆人再度返回大堂,此刻載垣仍然愣愣的坐在原處。

“怡親王,您老人家在日本可住的習慣?”李明峰一邊往大堂走,一邊朗聲說道。

“還成。”載垣不知李明峰是何意思,只能含糊答道。

李明峰大手一揮,示意閒雜人等退下,自己則坐到了載垣身邊,笑眯眯的望着載垣,道:“王爺果然有骨氣,要是換了端華、肅順等人在此,恐怕早就跪地求饒了。”

載垣毫不領情的說道:“你不用奉承我,老夫知道,你要想取我性命,我求饒也無用;你要想留我性命,我不求饒,你自然也不會殺我。”

李明峰聞言大笑道:“好,王爺果然夠爽快,那王爺您猜猜看,我是想殺你呢,還是想留你呢?”

載垣沉着臉想了半響,然後才憋出一句:“老夫看你之舉止,當是不想謀害我。”

李明峰笑道:“王爺看的好準,只不過,王爺可知我爲何不殺王爺您呢?”

載垣悶頭想了半天,最終額頭都見了汗水,最終只能如實答道:“我也不知”

雖然載垣歸爲大清親王,而李明峰不過是大清的臣子。但是如今李明峰手握重兵,而載垣卻是孤身一身,還受到大清通緝。現在的老李,心情好,可以管載垣叫聲王爺,心情不好,老李一句話下去,載垣小命就保不住了。

所以在談話的過程中,李明峰心中毫無負擔,輕鬆的緊,而載垣卻忐忑不安。

李明峰繼續緩緩說道:“王爺,您是大清的鐵帽子王,在道光年間就襲了親王爵位,咸豐年間更是深得先帝重用,得以爲輔政大臣之,地位尊崇無比。可是看看你如今呢?在東洋替一倭人賣命,寄人籬下,朝不保夕,在下也不知王爺這些日子是如何熬過來的”

聽了這話,就連神經緊繃的載垣也忍不住重重的嘆了口氣:“哎”

載垣嘆完這口氣之後,整個神色都委頓了下來,好似一下子老了十歲。他生下來就是王爺,滿族王爺的傲慢,讓他前半生一直蔑視東洋的倭人,但是如今他卻替倭人效命,現在他竟然還被德川慶喜被當成廢物一樣出賣了,這等恥辱感真是無可想象的。

李明峰給了載垣幾分鐘感慨時間之後,又用充滿誘惑的聲音說道:“王爺,您可想奪回昔日的一切榮耀?”

聽了這話,載垣眉頭一跳,眼神中充滿期待又充滿戒備的問道:“太師大人,您這是什麼意思?”

李明峰輕輕的搖了搖頭,有些悲傷的說道:“我李明峰世受皇恩,先帝在的時候,對李某大加提拔,對李某實有知遇之恩。先帝駕崩之後,李某隻想一心輔佐幼主,開創盛世。但是誰想慈禧和奕?動政變,公然違背先帝遺詔,實行兩宮垂簾、親王輔政的施政方法。李某無奈之下,只能離開京城,避居地方,以求自保。”

載垣聽了這話,有些不悅的說道:“太師大人有什麼話就直說你我二人相交雖然不深,但是相互也有些瞭解,你也不用扯什麼忠君愛國的大道理。”

說李明峰忠君愛國,打死載垣,他也不相信這老頭雖然年紀大了,但是腦子還清楚的很,如今他落魄至此,也沒有什麼談判籌碼,更沒有什麼可以再失去的了,所以他直接就將話挑明瞭說。

“哈哈好,王爺快人快語,那李某自然也不能小氣了”李明峰大笑道,“李某實話實說了,古語有云,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沒想到如今這事也落到了老子頭上老子拼死拼活的替大清滅了太平天國,替慈禧奪了八大臣的政權,還替大清奪回了新疆。但是誰想那慈禧和鬼子六、倭仁、李鴻章等一干賊子如今妄圖取我基業,滅我常勝軍。老子豈能坐以待斃,在下此番來日本,就是來請王爺返回京城,重新主掌大清朝政的”

李明峰此番話一出,不啻於一聲驚雷在載垣耳邊響起。

載垣愣了半響,才結結巴巴的問道:“你你說什麼?”

李明峰語氣十分堅定的又重複了一遍剛纔所言:“在下此番來日本,就是來請王爺返回京城,重新主掌大清朝政的”

載垣嚥了口唾液,有些不敢相信的再度問道:“此言當真?”

李明峰有些不耐煩的說道:“我騙王爺作甚?”

老李現在還有用載垣的地方,所以給載垣留了幾分面子,話沒有說的太白。但實際上老李的意思就是說,你是一個狗屁沒有的老頭子,老子卻是坐擁十萬大軍的堂堂太師,能騙你什麼?

載垣自然能明白老李話中的含義,老臉不禁有些紅,尷尬的問道:“我手中無兵無將,朝中也沒了親信,太師大人爲何找上我?”

“因爲您是顧命八大臣之啊”李明峰笑眯眯的說道。

不錯,李明峰這次總算是難得的說了次實話,老李萬里迢迢遠征日本,第一目標就是那顧命八大臣之的名號。李明峰之所以多年來不敢和朝廷衝突,所缺的不是軍隊,不是銀兩,而是“大義”。這載垣卻偏偏能提供給老李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

第188章 投誠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20章 啓程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88章 北巡木蘭第69章 新形勢第258章 忠義軍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260章 袁家後事第94章 入京第336章 日本國內局勢第294章 葉海亞第188章 投誠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73章 抵達歐洲第138章 僧格林沁最終章中華帝國第11章 夜宴第243章 洪宣嬌第311章 密議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103章 廬州戰役(一)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257章 交易第131章 謀劃第152章 列強有多強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360章 俘虜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145章 醉仙樓(下)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136章 困境第13章 再遇敲詐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124章 小宮女第180章 蘇天福第163章 入京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5章 兵進廣州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337章 抵達神戶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172章 出宮第354章 江戶城下第152章 列強有多強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三百四十八章第27章 龔半倫第199章 南書房議新軍第82章 長春園第252章 擒獲第123章 落難第357章 各有打算第48章 赴死第124章 小宮女第309章 朝堂暗鬥(上)第152章 列強有多強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75章 英國首相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122章 追擊第三百六十四章第146章 圍攻崇文門第323章 勸降第301章 囂張的沙俄將領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237章 密會第51章 韋志俊第130章 昌平城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291章 攻佔迪化第188章 投誠第260章 袁家後事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148章 鍾粹宮第267章 來去自由第122章 追擊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50章 渡江第256章 李昭壽和李秀成第69章 新形勢第210章 新的發展第9章 貪得無厭第153章 柏葰案第16章 林家父子第197章 麻煩第275章 水師學校第204章 圍殺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37章 故人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