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再回保定

送走李明峰之後,羅茲望着站在窗戶旁的貝爾蒙多的背影說道:“公使閣下,濟州島並不適合駐軍啊,您爲什麼放棄對江華島和仁川的要求呢?”

“我們還有用得上李明峰的地方,要是要求太高,整個計劃就會流產。到時候,咱們連濟州島都沒了,更別提仁川了。”

“羅茲將軍,你也不用太沮喪,你放心,事情並非一層不變的。”

“我軍既然決定報復朝鮮,那就一定要攻克江華島,然後從仁川登陸,最終攻破漢城。根據和李明峰的協議,到時候,李明峰的軍隊就會響應朝鮮王室的請求而出兵朝鮮。咱們和李明峰裝模作樣的假裝打幾仗,然後大家就會做到談判桌前。

到這時候,朝鮮都處於咱們和李明峰的控制之下,事情還不都是咱們兩方說的算,朝鮮國王只能做陪襯。根據和李明峰的協定,咱們會接收兩千萬兩白銀和濟州島,李明峰會得到一部分礦山和白銀。

等到銀子和濟州島到了咱們手中,主動權也就在咱們的手中了。咱們只需讓出漢城便可,至於仁川和江華島,咱們偏偏不讓,難道朝鮮還敢和咱們開戰不成?李明峰也絕對不會爲了朝鮮人而和帝國撕破臉皮,這個狡詐、貪婪的傢伙不可能進攻仁川!到時候,這就造成了既定事實!大清的澳門不也是這麼被葡萄牙人佔領的嗎?”

“公使閣下太聰明瞭!”羅茲稱讚之後,又有些略懷憂慮的問道,“不過,當李明峰得知他被我們欺騙的時候,會不會傷害我們之間的友好感情啊?”

貝爾蒙多不屑的道:“李明峰想讓帝國替他出力,又不想割讓太多的朝鮮主權。是他太吝嗇了,要是他肯將仁川讓給我們,我們又怎麼會欺騙他?”

羅茲聽了這話,也不再多說什麼了,政治就是這樣,充滿了欺詐。但是他們兩人不知道,今天的這個決定,會給法蘭西帶來多大的麻煩。

李明峰離開之後,羅茲返回了天津,抓緊徵集兵力和各種物資,進行備戰。法軍對朝作戰的事情,早在去年就已經通知過大清了,現在法軍也沒必要再和大清這個宗主國通氣了,直接進行軍事準備。

和法國公使商議完畢之後,李明峰又參加了兩場朝會,最終老李和朝廷總算“達成”了妥協。根據李明峰早在數年之前就提出的建議,朝廷宣佈黑龍江、吉林、奉天三地,從軍管改爲普通行省。

也就是說,朝廷廢除黑龍江、吉林、盛京三處的三個將軍,將黑吉奉三地改爲行省,設置巡撫管理當地。

黑龍江巡撫直接就由黑龍江將軍改任,吉林巡撫被賜給了宋慶,奉天巡撫賜給了劉銘傳。韋志俊則被調入北洋水師,任北洋水師的左總兵,在北洋水師內部,官職僅次於水師提督丁日昌,和另一個右總兵景灃平級。

這樣一來,李明峰派系手下就有了吉林巡撫、奉天巡撫、新疆巡撫三個巡撫,再加上李明峰兼任的直隸總督,韋志俊所任的北洋水師總兵,老李此時在官場的勢力已經達到了僅次於湘軍的程度。

奉天、吉林、新疆三省遠不如江浙湖廣一代富庶,三省的產值和人口總數都不如江南一個省,所以朝廷對於讓出這幾個省,倒也沒有什麼心疼的。

李明峰也向朝廷承諾,將在一年內削減一半兵力,並且立刻將保定的軍隊削減到一個較低的水準,使之不能對北京產生任何威脅。

老李也有自己的算盤,一年時間以後,常勝軍早就開入朝鮮了,那給朝廷的承諾也就無法達成了。到時候,老李再採取一些辦法,將常勝軍以特殊名義留在朝鮮,朝廷就對這部分軍隊沒有辦法了。

ωwш .тtκan .¢ ○

離開北京之後,李明峰又回到了保定。自從移師東北之後,保定文歸林德海、林興省父子和邱青林等人管理,武歸吳長慶、宋仁、郭友乾、周景通等人管理。

李明峰到保定之後,將保定內外高層官僚全部召集起來,向他們宣佈了和朝廷達成的妥協方案。

保定原本有三鎮城防軍,這次李明峰宣佈,三鎮城防軍兩萬人馬,全部調到遼東,離開京畿腹地,保定防務改由地方衙門負責。

天津知府周景通滿懷憂慮的說道:“太師大人,城防軍調走之後,天津就只有三千人馬了,順德、大同、保定等地的人馬總數也不超過五千人,這麼一來,直隸可就處於朝廷的威脅之下了。”

除了正規軍隊之外,保定、天津等處都有一些由當年退役的士兵組成的特殊部隊,負責維護城市的治安,職能類似於後世的武警。這部分人李明峰都將他劃到衙役的編制之中了,但是在戰爭的時候,仍然能起到軍隊的作用。

李明峰點了點頭道:“恩,我心中有數。”

李明峰有些話也不能明說,其實以現在朝廷的兵力,兩萬城防軍在不在保定,影響都不大。爲了暫時穩住朝廷,李明峰只能選擇退讓。

李明峰停頓了一下又道:“周景通,你這次隨我到遼東吧,你在知府任上已經做了四年多了,明天我寫個摺子,保你做遼東的總兵官。”

周景通原本是韋志俊手下第一大將,和韋志俊一同投降李明峰。後來老李爲了削弱韋志俊在軍內的影響力,才把周景通調到文官系統。現在劉銘傳、陳星翰、宋慶三人都升任了巡撫,常勝軍缺少將領,而韋志俊經過時間的考驗,證明是忠誠的,所以老李希望再將周景通調回來。

周景通連忙道:“謝太師!”

第209章 張皮梗 本領強!第281章 再戰第322章 大院君第130章 昌平城第208章 戰第140章 請罪第332章 朝鮮局勢進展(下)第362章 來使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270章 購艦計劃第169章 毒計第9章 貪得無厭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266章 內部矛盾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301章 囂張的沙俄將領第81章 局勢變化第164章 勤政殿議洋務(上)第32章 龔氏父子第230章 意外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325章 內亂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94章 入京第15章 逃命第242章 奪門第317章 政治掛帥第130章 昌平城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337章 抵達神戶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208章 戰第69章 新形勢第132章 獎賞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353章 川西大戰第155章 保定第275章 水師學校第29章 授權談判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89章 戰前準備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257章 交易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328章 驚變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13章 再遇敲詐第183章 初戰(下)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253章 洪仁玕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242章 奪門第76章 密談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316章 再回保定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30章 初會二相(上)第244章 蒙時雍第141章 迴鑾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148章 鍾粹宮第139章 覆滅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90章 北京城下第272章 再見龔橙第114章 鴉片館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43章 交易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113章 再入北京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257章 交易第290章 近代醫學鼻祖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第182章 初戰(中)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338章 山上木拓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151章 登基大典第6章 城破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20章 啓程第306章 內宅第194章 保定大改制第308章 熱情的北京市民第155章 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