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來去自由

“慢着!”正當李昭壽要邁步走出大堂的時候,端坐在大椅上喝茶的李明峰突然喝道。

李明峰這一聲喝,讓剛剛走到大堂門口的李昭壽嘴角一微微抖。現在是在直隸總督衙門,方圓三裡之內有常勝軍士兵至少兩千人駐紮。而且這兩千人都是李明峰的親兵,連蔡宜羣、陳星翰等常勝軍老將都調不動,只聽李明峰一個人的命令。

想到李明峰很有可能在一怒之下,把自己和薛之元給砍了,李昭壽心中就是一陣暗叫魯莽。李明峰可沒什麼好名聲,民間因爲他是靠洋人起家的,所以稱其爲“漢奸李”,“鬼子李”,官場上的人看不慣李明峰的囂張跋扈,暗地裡稱其爲“董太師”,將其比作董卓;就是宮裡的太監,也因爲老李在保定的動作而稱其爲“李屠夫”。

想起老李的種種風評,幾乎都是極度負面,李昭壽就感覺背後汗毛直樹。再想起什麼“屠夫”“董卓”“秦檜”等外號,李昭壽甚至都認爲自己的一隻腳已經踏入鬼門關了。李明峰只需一聲令下,他頓時就會變成一灘肉泥。

“那個……那個…….太師……”李昭壽生硬的轉過了身,磕磕巴巴的想要說點什麼來緩解一下尷尬氣氛。

“太師大人!”李秀成也感覺有些不對,他生怕李明峰採用暴力手段解決這次的事件,所以滿懷憂慮的低聲喚了一下老李。希望靠他的那一點點薄面能讓老李冷靜一些。

李明峰好似渾然不知衆人都將心提到了嗓子眼一般,悠然說道:“你去我由着你,但是你手下人的武器和軍服還有軍內存儲的五十萬兩白銀,都是本官在天京繳獲的。你要帶兵走,這些東西都得給本官留下!”

聽了老李這話,衆人都感覺有些哭笑不得,老李到了這個地步竟然還在琢磨着裝備和銀子。但是李昭壽和薛之元卻不這麼覺得,他們兩個應了一聲之後,快步走出了大堂,生怕李明峰反悔。

走出直隸總督衙門之後,李昭壽和薛之元兩人上了自己的轎子,轎簾剛剛落下,兩人就不約而同的重重的喘了口氣。雖然此時是正月,外面零下十幾度,但是二人卻發後背後已經滲出了一層汗水。

直到這個時候,李昭壽纔開始反思自己這麼做是否正確。因爲在之前的幾個月裡,李昭壽一直把李明峰視作是一個政治手段稚嫩,軍事能力淺薄的洋人的狗腿子罷了。但是直到今天,李明峰的似有意似無意的恐嚇,才讓李昭壽頓悟,自己所面對的是怎麼樣一個男人。

這個男人擁有令朝廷都爲之忌憚的軍事力量,這個男人擁有天下最高的職銜,這個男人可以和身爲議政王時的恭親王奕?,可以和慈禧太后對抗而不落下風!

其實李明峰一直就是李明峰,只不過李明峰比較小的年紀,李明峰和藹的性格,常常讓外人忽視他的力量。

李昭壽不知道,自己今天一怒之下離開保定,和李明峰翻臉到底是對是錯。

轎子中的李昭壽和薛之元同時想到:“也許……解散軍隊之後,他真的會給我們一個更好的出路也是說不準的事情。”

但是這也只是一剎那間的突然想法罷了,李昭壽和薛之元都是很實際的人,在他們看來,手中沒兵,也就沒有了生命保障,所以無論如何,他們都不會削減自己的部隊。

李昭壽和薛之元含恨而去,大堂裡一下子就靜了下來,衆人連大氣也不敢喘。

李明峰看到衆人的樣子,不禁有些怒道:“有什麼好擔心的?常勝軍和城防軍的人反倒可以放心了,你們的軍隊能保留下來了。要說擔心,也就是忠義軍的李秀成大哥他們兄弟幾個有所擔心罷了。”

說到這,李明峰語氣一轉,道:“但是李秀成大哥你也不要擔心,李昭壽和薛之元是去投奔江蘇巡撫李鴻章,又不是造反。咱們還都是大清的臣子嗎,將來還有相見的機會,只不過沒有緣分共事罷了。

有些話,我也不怕直說,這次的裁軍,凡是知道各軍戰鬥力的,都會決定裁減忠義軍,而不是常勝軍和城防軍。陳星翰、蔡宜羣等人主張裁減自己的軍隊,只不過是爲了平衡各方力量罷了,免得忠義軍受損太過嚴重,引起忠義軍將領的不滿。

不過,有些事情是需要換個角度考慮的。你們把忠義軍、常勝軍、城防軍當成三支軍隊,我卻把他們當成一支!這三支軍隊都是咱們保定的軍隊!如果站在整體的角度,大局的立場來考慮,那削減忠義軍是絕對正確的。李昭壽、薛之元之所以暴怒,完全是從自己的一己之私考慮,他們根本沒有從保定,從直隸的大局出發!

這兩人既然如此自私,那麼他們走也就罷了,沒什麼可留戀的。否則將來大家在戰場上被敵人重重圍困的時候,李昭壽他們兩人也很可能因爲愛惜羽翼而拒不出兵救援,到那時候,咱們的損失更大!”

李明峰侃侃而談:“既然歸降了我,那就是我的部將,做事就當站在我這邊考慮。如果把歸降我當成尋找到了一個靠山,做事仍然不顧大局,單顧私利,那也就休怪老子發怒!”

衆人聽了李明峰的長篇大論,也覺得很有道理。尤其是李秀成,更是放心不少。原本他還擔心李明峰此舉只是前兆,隨後還要對他動手呢,不過現在看起來,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薛之元和李昭壽本就對李明峰沒有忠誠度,所以纔有今天的表現。李明峰裁減掉李昭壽和薛之元,可以說是最正確的選擇。

李明峰一席話說的李秀成心服口服,也說的李明成滿頭大汗。李明成和李昭壽等人是一個想法,以前他一直認爲自己現在是在別人手中做事,而現在的上司還是以前的敵人,所以李明成也時刻都有危機感。

所以他纔不希望裁減掉自己的軍隊,因爲這是他心中唯一的依仗。但是李明峰卻一語中的,直接指出了他們的軟肋。既然你們不把保定勢力,不把李明峰派系當成自己的家,那老李不裁你又該裁誰?

李明峰看着滿頭大汗的李明成道:“李明成,你剛纔雖然也有些自私自利的表現,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和李昭壽、薛之元他倆一同反出保定,我很欣慰。不過,我剛纔說的話依舊有效,你從今以後不用帶兵了,過些日子,我會給你另謀個差事!”

李明成看了李秀成一眼,就見到李明峰目光極其嚴厲,李明成心理打了一突,連忙道:“卑職知錯了,從今往後,卑職單憑太師大人差遣,絕無怨言!”

李明峰轉身又對着衆人說道:“李昭壽、薛之元帶走兩萬人馬,忠義軍還有四萬,明日開始,讓這四萬人馬到大校場進行會操。身體素質不合格者,政治紀律不合格者,一律強制退役。

這四萬人只保留兩萬便可,組成兩鎮兵力,第一鎮就由李秀成大哥帶領,第二鎮嗎,剛纔本來是決定讓李世成大哥帶領的,但是我也看出來了,李世成大哥確實心灰意冷了,那這第二鎮就改由司馬平大哥帶領吧。”

衆人齊聲應道:“是!”

李明峰又面帶微笑的對着李秀成說道:“李秀成大哥,我知道今天的事情讓你有些坐立不安,你可能會認爲我這是要卸磨殺驢了。哈哈!不過還要請你放心,我李明峰向來不是那樣的人,你只要一心一意跟着我幹,我保證不會虧待你。恩,韋志俊大哥就是表率嗎。”

韋志俊也笑着附和道:“對,李秀成大哥你放心,太師大人決不是那樣的人!你信不着別人,還信不着我嗎!”

李秀成連連點頭,不住的表示自己相信太師,從今往後一定會跟着李明峰踏踏實實的幹,絕無二心。

李明峰看到和李秀成之間的事情起碼錶面上是處理完了,轉而又對李世賢說道:“至於李世成大哥,你既然無心爲官,那我也就不爲難你了。

李世成大哥你想還鄉種地,那也好!你何時想走,想去哪裡,都是自由的,就是想回來繼續帶兵,我李明峰也歡迎!廣西有個總兵名爲秦誠,和我有些交情,遇事你可以找他幫着解決。種地不容易,你走的時候從杜先生那裡支一萬兩銀子再走吧。你也不用客氣,這算是咱們朋友相交一場臨分別時的贈禮罷了。”

“多謝太師大人,大人的話,在下都記住了。”李世賢不冷不熱的說道。

李明峰也不介意李世賢的失禮,繼續和衆將討論裁軍問題。雖然裁軍的最大難關——裁哪支軍隊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但是對於退役軍人的安置,和新軍隊的權力分配等問題,也需要討論。

不過在這方面上,大家的爭論就少了很多,議到當天傍晚,整個裁軍、移師的方案基本已經定下了。

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1章 外國精神病患者第300章 圍困喀什第181章 初戰(上)第150章 得罪一批人第306章 內宅第304章 新疆改制第83章 老熟人第110章 劉銘傳第296章 挑撥第125章 慈安第127章 破綻第261章 再見慈禧第253章 洪仁玕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107章 攻打廬州第165章 勤政殿議洋務(下)第262章 乾清宮大宴第8章 貧寒的廣東巡撫第69章 新形勢第229章 逃了!第257章 交易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25章 北上第52章 陳年舊事第33章 再會二相第262章 乾清宮大宴第40章 護關洋槍隊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114章 鴉片館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107章 攻打廬州第27章 龔半倫第190章 受降第66章 翻臉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146章 圍攻崇文門第90章 北京城下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27章 龔半倫第280章 刀客楊嘉第192章 意料之外第148章 鍾粹宮第318章 鎮夷堂點將第96章 貪財的龔半倫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210章 新的發展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22章 廣州城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167章 隱秘第253章 洪仁玕第327章 風俗第158章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59章 景德鎮之戰(一)第340章 黃金之國第130章 昌平城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270章 購艦計劃第185章 又一支洋槍隊第296章 挑撥第342章 小慄忠順第261章 太師府第178章 兄弟相聚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327章 風俗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118章 朝會第34章 約成第301章 囂張的沙俄將領第90章 北京城下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227章 提審李秀成第42章 淘汰品第196章 意外 絕對是意外第13章 再遇敲詐第261章 太師府第208章 戰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21章 再遇秦誠第127章 破綻第155章 保定第98章 暫居林家第33章 再會二相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220章 單方面屠殺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342章 小慄忠順第19章 家法第187章 老李親征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135章 白銀攻略第124章 小宮女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第325章 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