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列強有多強

“宋大哥,咱們都是行伍出身,不用在乎這些繁瑣的禮節!”李明峰對宋慶說道。

“李大人真是豪爽!”宋慶高興的說道。

隨即,宋慶又將身旁的幾人介紹給了李明峰。這幾個人都是山東、河南的團練頭領,當初和宋慶關係不錯,這次進京參加新皇的登基大典,幾人又聚到了一起。

一個四十左右歲的白面無鬚男子說道:“卑職早就聽說過李大人的威名,前幾天,李大人在朝堂之上,狠狠的挫了挫那些腐儒的傲氣,真是給我等解了口氣啊!”

李明峰搖了搖頭,苦笑道:“那幾位大人位高權重,我得罪了他們,將來日子也不好過。”

“怕什麼?”白臉男子道:“還有我們兄弟呢!這些腐儒,每天就會在朝廷上爭論那些沒用的東西,朝廷少了這些腐儒沒什麼,但是卻少不了我們!”

“老郭!”宋慶連忙壓低聲音喝斥。

這郭姓男子也知道自己說話過了火,無奈的笑了笑,住口不說。

李明峰暗自偷笑,心想,這姓郭的肯定是吃過這些老儒的虧,所以纔對他們憤憤不已。

宋慶解釋道:“李大人多多擔待,郭友乾就是這麼個脾氣,向來和唸書識字的人走不到一塊去!”

李明峰微笑着說:“無妨,各人皆有好惡嗎。我看郭大哥倒是耿直的很。”

宋慶又道:“以後我這幾位兄弟可都在李大人麾下效力,還請李大人多多照拂!”

李明峰現在是直隸總督,總管山東、河南、直隸三省,所以從理論上講,宋慶和他的老朋友們,都歸李明峰管。

雖然名義上歸直隸總督管,但是實際上,地方團練自主性極強,而且在直隸三省的地界上,還有個僧格林沁壓在李明峰的上面,所以他們對直隸總督只是表面上尊崇罷了,私底下是否聽其命令,還要看他們是否高興。

李明峰很有自知之明,知道應該給予這些小軍閥們足夠的面子,所以連忙道:“應該!應該!都是自家兄弟,還需互相照應。”

衆人一邊走一邊聊,最終出了天安門。

“李大人,今日您又加太子太保銜,真是可喜可賀!卑職想給大人擺一桌酒宴,不知大人可有空閒?”宋慶猶豫半天,終於將憋在肚子裡的話說了出來。

李明峰聞言,欣然道:“我是有的是時間,但是讓宋大哥破費,這也太不好意思了,還是明峰掏錢請諸位吧!”

衆人看李明峰不似作僞,心中暗道,這位總督大人果然是個好相處的人。

李明峰在北京沒有府邸,所以只好又帶着衆人去了醉仙樓。出了天安門,李明峰吩咐等候在外的親兵去請杜翰、焦佑瀛前來赴宴。

衆人怕暴露身份,所以換成便裝,然才坐轎抵達醉仙樓。

今天醉仙樓門口的小廝換了人,已經不是半個月前上次來的時候那個了,所以倒也不認識李明峰。雖然不認識,但是這個小廝也是個精明油滑的傢伙,他看到李明峰、宋慶等人衣着華貴,神色倨傲,就知道,來的是大爺,所以連忙請上樓去,安排上等雅間給衆人歇息。

衆人閒聊了小半個時辰,杜翰和焦佑瀛纔到達醉仙樓。

李明峰給雙方介紹了,宋慶一夥得知來的這兩位是“肅黨”主力,都驚訝不已。要知道,一般的大臣,對這種敏感人物都避之不及,誰能想到李明峰竟然逆勢而爲,結交這種得罪了兩宮太后和恭親王的人。

換作其他的朝中大員,今日要是在此見到杜焦二人,恐怕當場就要拂袖而去,免得傳出去風言風語。但是今天在此的這些人,都是團練頭目,向來很少受朝廷約束,所以也不顧忌這些,照樣和杜焦二人談笑風生。

杜翰和焦佑瀛聽說李明峰又加太子太保銜,也是高興萬分,連連舉杯恭賀。李明峰現在是杜焦二人的靠山,老李權勢越大,他倆復出的把握越大。

宋慶此時又記起了當初李明峰曾經許諾過,只要有機會,一定要保舉他任實質總兵。現在的李明峰,已經具備這個能力,所以宋慶在酒桌上也是恭維之詞不絕。當然,宋慶話裡話外也在提點李明峰,希望他將來有機會,一定要照顧照顧這個老兄弟。

李明峰也不直接回答,只是哼哼哈哈的對付過去,宋慶也不好意思直說,大家意會便可。

酒過三巡,衆人聊的範圍越來越廣。從江南戰事到河間對峙,從新皇登極到官員晉升,幾乎朝廷內外的所有事情都聊到了。最後,李明峰又講了許多西洋的見聞,衆人都嘖嘖稱奇,感嘆原來洋鬼子也並非不開化的蠻夷。

“總理衙門已經設立,六王爺擔任領班總理大臣,將來專門處理洋務,依我看,將來總理衙門的權勢不在軍機處之下!”李明峰說道。

聽了李明峰此言,衆人都露出錯愕的神情,楞了半響,杜翰纔出聲問道:“恕在下多言,李大人,這總理衙門實際上也就是接替理藩院和禮部的一部分職司罷了。它的職權再大,也就是處理洋務,即使是和六部並列,想必也是極難的,又哪裡能和軍機處爭鋒呢?”

李明峰笑着搖了搖頭道:“你們不曉得洋務到底有多重要,你們也不知洋人之國到底有多強盛。在諸位看來,洋人也就是火器犀利罷了,但是諸位可曾想過,洋人以一旅偏師便可攻陷京城,其國當有多強?”

看到衆人陷入沉思,李明峰繼續說道:“諸位所知,僅限於大清罷了,但是天下之大,又豈是區區一個大清呢?

大家都知道西方有一國,名爲天竺吧?天竺乃是唐玄奘取經之處,也是佛祖誕生傳教之地,論人口,論土地,論文化,天竺都不在我大清之下。

但是,天竺國現在也僅僅是英吉利的一個領地罷了。英吉利的國土,遍佈四海,我大清之國土,尚不足英吉利的十分之二,我大清之民,也不足英吉利一半。

而且,英吉利雖強,卻也不是獨霸天下!在西洋,尚有法蘭西、美利堅、沙俄等國可以與其抗衡。由此可知,法蘭西諸國的實力,也與英吉利相差無幾。

所以,縱觀天下大勢,世上最強之國,實爲英吉利、法蘭西、沙俄、美利堅等,我大清之國力,僅相當於西洋強國之一省之地罷了!”

李明峰此言一出,衆人都是滿臉的驚駭之色,杜翰、焦佑瀛二人更是連連搖頭,表示不信。

李明峰話中,雖然帶點水分,但是卻基本符合事實。如今的世界,英國的殖民地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亞、印度和半個非洲,論國土面積,即便以大清之大,卻也僅僅是百分之二三十的樣子。

至於人口,大清在雍正年間僅有兩千五百萬人,但是百年之後,到了道光末年,大清人口數量竟然恐怖的增長了二十倍,已經接近了五個億。咸豐年間,各地戰亂不斷,導致人口大量下降,所以現在的大清人口約有四個億。

至於英國的全部人口,加上殖民地的人口,現在應該和大清在伯仲之間。但是李明峰爲了鎮住杜翰等人,所以就略微誇張了一下西方列強的國力。

“那天竺現在是英吉利的領地之事,我們倒也有所耳聞,但是洋人真的那麼厲害嗎?”郭友乾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出聲問道。

李明峰搖了搖頭,道:“洋人僅憑兩萬人馬便攻克北京,即使是天下無敵的僧王鐵騎也敗在他們的手上,你說洋人厲害不厲害?

爾等看天下,全憑孔孟的書籍罷了。但是孔孟之時,世上還沒有永不沉沒的鐵甲船,孔孟眼中的天下,僅僅是中原萬里江山罷了。但是萬里之外,尚有土地十萬裡,尚有大小國家數百,子民億兆。

當今天下,擁有不弱於大清之國力的強國,起碼還有七八個。若是此刻還抱着天朝大國,唯我獨尊的想法,那就是夜郎自大了。”

看到衆人面色各異的在沉思,李明峰繼續說道:“你們願意信也好,不願意信也罷,無論如何,洋人的到來都是無可阻擋的。現在六王爺、僧王都認識到了洋人的強悍,所以才主張設立總理衙門,六王爺更是親自任總理大臣,再過三年五載,負責與西洋各國交往的總理衙門勢必會成爲和軍機處權勢相若的部門。”

聽到李明峰提到僧王和恭王,衆人對李明峰的話又信了幾分。試想一下,假如洋人沒有那麼強悍,那麼洋務也就不重要了。既然洋務不重要,身爲總攬朝政的議政王,又何必去親自擔任那個總理大臣?

ps:這幾天搬家,更新有些不穩定,大家見諒,兩三天內一定會正常下來。今天爭取再更一章!

第120章 罷工第188章 投誠第31章 初會二相(下)第32章 龔氏父子第352章 克虜伯火炮顯威第320章 密謀算計第268章 閱兵第39章 毀約第229章 逃了!第32章 龔氏父子第44章 請纓第354章 江戶城下第170章 安德海夜探鍾粹宮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88章 北巡木蘭第15章 逃命第361章 東山密談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123章 落難第62章 景德鎮之戰(四)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136章 困境第326章 天道教教主第269章 美國公使第176章 小村談判(上)第359章 遇襲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228章 韋志俊的勸說第110章 劉銘傳第286章 回王家族第201章 河南戰局第3章 身負血海深仇的大清貴族第132章 獎賞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233章 應對之策第244章 蒙時雍第71章 故人復東來第6章 城破第174章 大清洗(下)第122章 追擊第229章 逃了!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23章 廣州富商第358章 救還是不救?第48章 赴死第140章 請罪第333章 朝法停戰第315章 討價還價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37章 故人慘事第11章 夜宴第252章 擒獲第243章 洪宣嬌第173章 大清洗(上)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41章 趁機擴大第114章 鴉片館第221章 開城投降第61章 景德鎮之戰(三)第357章 各有打算第324章 初次談判第321章 罪孽滔滔第24章 票號第三百六十四章第152章 列強有多強第219章 炮戰和壕溝戰第262章 乾清宮大宴第36章 再遇故人第139章 覆滅第318章 鎮夷堂點將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262章 乾清宮大宴第306章 內宅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5章 兵進廣州第7章 洋人的肥羊第169章 毒計第143章 乾清宮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75章 英國首相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301章 囂張的沙俄將領第272章 再見龔橙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149章 垂簾之爭最終章中華帝國第359章 遇襲第94章 入京第240章 決戰前夕(下)第265章 預謀裁軍第189章 誅殺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322章 大院君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171章 血濺鍾粹宮第89章 戰前準備第236章 太陽城第75章 英國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