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

話不多敘,單說李明峰二進恭王府。

給王爺和諸位大人請了安之後,李明峰仍然落座在最末席。

奕?點了點頭,示意寶鋆將事情講了一遍。

聽了寶鋆的敘述,李明峰端起剛上來的茶,喝了一口說到:“此事那裡還需要議?割地賣國那是要在歷史上背罵名的秦檜到現在還跪在岳飛墓前,我想,諸位大人沒有人希望能去那裡陪着秦檜?”

這話要在別人口中說出來,衆人還能相信,但是從李明峰嘴中說出,衆人都覺得十分別扭。一個假洋鬼子竟然還敢提忠君愛國?可是,事實就在面前。起碼從表面上看,李明峰比勝保、寶鋆都要愛國的多。

尤其是九門提督文祥和兵部尚陳孚恩這兩個主戰派,聽了李明峰的表白,心中對他立刻就產生了好感。

“你是站着說話不腰疼惹怒了洋人,你領兵出戰?”勝保略含怒氣的反問到。

桂良有些不愉的說到:“勝大人,你激動什麼,你放心,下次有仗要到打,肯定不會再讓你上陣了。”這話說完,勝保羞得老臉通紅,但卻不敢反駁桂良。

寶鋆爲了避免尷尬,連忙將話題岔了開來:“你看朝廷不同意割地,洋人開戰的把握有多大?”

李明峰沉吟了一陣說到:“諸位大人莫怪,下官在這裡要替諸位普及一下洋人的基本常識。在朝廷衆位大人眼中,洋人,就是西洋來的紅毛鬼子,黃毛鬼子,他們性同犬羊,不知禮法。可是經過多次接觸,想必諸位大人也能看出來洋人並非如同傳說中的一般了?”

“確實如此,本王經過接觸現,洋人不但文明懂禮,而且火器之精良,遠勝與我大清。以前我等蔑視洋人,如今來看,真是愚昧的緊”奕?皺眉說到。

聽了這話,就連李明峰都感到了驚訝,萬沒想到,奕?這堂堂的大清監國親王竟然承認自己愚昧。看來,奕?這大清賢王的名號不是白叫的,確實有幾分度量

“衆位大人都知道,此次來華有三國洋人,分別是英吉利,法蘭西和俄羅斯。那英法兩國已經與大清簽訂了合約,互爲友好。唯獨這沙皇俄國貪婪無比,想要江北的土地。衆位大人可能不知,洋人實際上並非鐵板一塊,這沙俄與英法兩國的關係並不友好,而是常有戰事。”李明峰說到。

“常有戰事?”奕?驚訝的問到。

“不錯遠了不說,就說咸豐三年到六年,有一場大戰,叫做克里米亞戰爭。這次大戰,是英法兩國對陣沙俄,最後英法取勝,沙俄落敗。從這事就可以看出,英法與沙俄實際上是互爲仇敵,決不可能是一條心。朝廷如果和沙俄交惡,只需防備沙俄便可。如果朝廷正常履行《北京條約》諸條款,那英法聯軍是萬萬不會替沙俄出頭的。”李明峰解釋到。

“原來如此”奕?頓時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奕山將軍曾經在黑龍江與沙俄多次開戰,也是屢屢吃虧。況且那沙俄敢以一敵二,獨佔英法兩國,那戰力恐怕也弱不到哪去。即使英法不助,單單就憑沙俄自己,恐怕朝廷現在也難以應付。”勝保冷冷的說到。

寶鋆此時也出聲強調沙俄之強悍,暗中也表達了儘量和解的意思。

李明峰聽了這些話,無奈的說到:“下官就是對洋人瞭解多些,能幫諸位大人講解一些洋務。至於朝廷與沙俄之間的戰事,下官實在是無能爲力了。”

奕?聽了這些話,沉吟了許久,最後嘆了口氣說到:“茲事體大,本王也不敢輕易決定。諸位的言語,本王都已記下,明日便都完完本本的寫到奏摺上,送去熱河,請今上親決”

衆人一聽,都知道這是唯一的辦法了,一起道了聲‘王爺英明’

恭親王繼續說到:“李明峰,本王雖然只見過你兩次,但是你的忠心,本王已經確認無疑。陳尚,你從辦理李大人的總兵銜。”

陳孚恩在旁邊應了下來,李明峰也謝了恩。

衆人一同離開了恭王府,李明峰隨陳孚恩去兵部辦理那個記名總兵的事情。

有王爺口諭,一切事情都好辦理,陳孚恩在委任上蓋了尚的大印,又吩咐主事取了總兵的朝服頂戴,對李明峰的獎勵算是正式完成了。

“陳大人,下官奉命總領常勝軍,如今長毛猖獗的很,下官希望早日南下,剿殺長毛以建功立業還望大人恩准”李明峰說到。

陳孚恩語重心長的說到:“南方兵兇戰危,長毛如今把江南江北兩座大營都給破了,形勢十分危殆,南下的事情,你可得考慮清楚啊。”

經過李明峰的一番表現,現在陳孚恩對他的觀感大好,見到他要南下,陳孚恩纔好意提醒,免得李明峰吃虧。

“要想建功立業,封妻廕子,哪能怕死退縮?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下官理當挺身而出”李明峰這話說的真可謂大義凌然。

“好好好”陳孚恩高興的說到,“若人人都有此心,則長毛滅亡,指日可待”

陳孚恩低頭略微沉思了一下,然後又取出文,刷刷刷,親筆寫了一封任命,用上官印,說到:“你此去兩江,必然參戰,你這記名總兵,並無實權,本官怕你行動多有不變,特授權你可調動地方團練配合戰鬥。”

李明峰謝過陳孚恩,離開了兵部。

如今英法聯軍即將退兵回國,李明峰正好可以搭乘他們的軍艦南下。

林家的事情,李明峰也安排完畢。龔半倫被留了下來,負責將那幾百箱子的寶物想辦法運到上海。

李明峰又親自去禮部找了寶鋆,替林興省說情。寶鋆還算給面子,幫林興省在禮部安排了個小小的九品筆帖式。這個官不大,相當於後世的教育部或者外交部的文秘科員。不過,這個位置升職比較快,一般都是旗人才有機會做這個官。林興省能接到這份差事,應該說全憑了李明峰的面子。

安排完了一切,十一月初,李明峰帶着蔡宜羣、陳星翰二人乘船南下。

第162章 後膛槍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201章 河南戰局第28章 初入天津第105章 廬州戰役(三)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244章 蒙時雍第21章 再遇秦誠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117章 避暑山莊第284章 戰鬥第114章 鴉片館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57章 大戰前夕第288章 西征緣由第81章 局勢變化第4章 四國代表第249章 遇刺第207章 繼續追殺第25章 北上第336章 日本國內局勢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149章 垂簾之爭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45章 抵達第33章 再會二相第241章 太平門第254章 《資政新篇》第147章 廷辯第177章 小村談判(下)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337章 抵達神戶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118章 朝會第269章 美國公使第284章 戰鬥第218章 廬州城下第160章 容閎第350章 幕府內鬥(下)第137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28章 初入天津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333章 朝法停戰第297章 反叛第51章 韋志俊第251章 女營第325章 內亂第85章 天子上諭第6章 城破第64章 景德鎮之戰(六)第94章 入京第66章 翻臉第165章 勤政殿議洋務(下)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第166章 大敗第204章 圍殺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198章 朝廷的反應第183章 初戰(下)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297章 反叛第100章 簽訂《北京條約》第4章 四國代表第310章 朝堂暗鬥(下)第144章 醉仙樓(上)第359章 遇襲第273章 勸降洪仁玕第74章 出訪歐洲第40章 護關洋槍隊第239章 決戰前夕(中)第199章 南書房議新軍第114章 鴉片館第47章 攻營第43章 交易最終章中華帝國第79章 刑部第6章 城破第134章 火器初顯威第253章 洪仁玕第202章 末路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140章 請罪第24章 票號第94章 入京第217章 安徽戰事第213章 三光政策第53章 夜談(上)第27章 龔半倫第101章 恭王府議沙俄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24章 票號第345章 勸服載垣(下)第182章 初戰(中)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331章 朝鮮局勢進展(中)第113章 再入北京第118章 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