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心憂天下

看到李明峰如此表現,可驚壞了柏貴:“李賢弟爲何如此?”

李明峰顯得那麼的悲痛:“想我李明峰雖然於英軍中供職,可畢竟也是大清子民,兒女啊。如今英法進駐廣州,時局混亂,料定必有刁民趁機渾水摸魚,擾亂治安。可是如今府衙並無主事之人,這可如何是好啊。”話剛說完,李明峰又把西服的袖子擋在了額前,就真如在擦淚水一般。

大家都是明白人,李明峰這麼一點,柏貴卻也把念頭轉了過來,如果自己被洋人任命爲巡撫。不自己本來就是巡撫,那麼管理廣東事物有何不可?將來洋人退走,朝廷就算有人彈劾,那我也可以推託並未效命於洋人,完全是按朝廷律法治理廣州罷了。反正朝廷有明令,對洋人‘息兵爲要’,如果一味的抱着明哲保身的想法,那麼萬一當地一些亂民激怒了洋人,將戰禍擴大,我豈不是成了罪人?

再有此時戰亂,時局動盪,那下邊有求於我的事情自然也多些,這次被假洋鬼子敲詐去的銀子,是不是也能多少彌補一些回來?

想到此處,柏貴卻再也忍不住,呵呵直笑:“賢弟說的確實有些道理,聖人曰,民爲貴,社稷次之。如今廣州雖然淪陷,可是百姓何辜,竟受此大難?柏貴自幼讀聖賢,今日卻爲了一己之私利而避於府中,愧對了聖人的教誨。得賢弟一語指出,方纔現己之謬誤,幸未鑄成大錯啊。”

讓這柏貴當皇帝他不敢,但是當貪官,他可比誰衝的都快。

李明峰懶的聽這種廢話,嘆了口氣說:“撫臺大人是有安民之志,可這廣州城中尚有廣州將軍穆克德訥大人,雖然他是掌管武備的武官,不過畢竟是一品的大員啊,我過來的時候聽說他已經被洋人召去了,不知道這穆克德訥大人能否答應洋人的請求,出來保境安民啊。”

柏貴聽後心中叫苦,那穆克德訥是什麼貨色他最是清楚,打仗怕死的緊。廣東有兩名一品大員,一個是兩廣總督,一個是廣州將軍。這廣州將軍的權力還在兩廣總督之上,尤其是戰事上,大部分的權力都在穆克德訥手中。前幾天,穆克德訥一聽洋人來了通牒,直接稱病不出了,把所有大權都交給了葉名琛。就這路貨色能不聽洋人的命令?柏貴可絕對不信。

柏貴是人老成精,既然李明峰張口提這個事情,那就肯定是還有轉圜餘地的。擡出穆克德訥來不過就是爲了想要多要點好處罷了,這套路數他自己都用過無數次了,豈會不懂。

這位巡撫大人皺着眉頭想了一會,最後還是一咬牙,說了聲稍候,轉身奔後堂去了。

大堂前,安德魯把全連戰士召集起來,按照‘常用’比例來分割他們新得的戰利品。這幫洋人不認得銀票,李明峰本來也沒打算和別人分享這三萬兩,所以這銀票就全歸了李明峰。安德魯繼承了英國人的優良傳統,總算沒忘掉李明峰的功勞,三錠大金元寶到了李明峰的手裡。錢多不燒手,李明峰可不是那種假清高的人,直接就把金子放到兜裡。

還別說,西服這東西就不適合裝金子,裝點鈔票還可以,裝上金塊子整體就不那麼美觀了。

分了金子後的全連戰士和李明峰的關係更加融洽了,畢竟既屬於一起‘抗過槍’,又屬於一起‘分過髒’的老戰友嗎。心滿意足的英軍士兵被李明峰打走了,獨剩下他自己等柏貴這個老狐狸了。

也不曉得這老傢伙去哪拿銀子,難道是去地下挖?在古代,一般大戶人家都把銀錠做的十分巨大,埋入地下,也算是一種防盜手段。那種銀錠是李明峰最不想拿的,但是在如此境地下,也只能免爲其難了,李明峰美滋滋的想着。

日頭馬上快落山的時候,柏貴那老傢伙才顛顛的跑了回來,手中還捧着個匣子。

又是銀票這東西好

柏貴此時已經換了一身便服,捧着匣子招呼李明峰到了內院房中。

“賢弟替老哥謀事,花銷自然是少不了的,老哥雖然貧寒,卻是不能讓賢弟替老哥墊錢不是,這裡是老哥這些年的全部積蓄,還望賢弟笑納。”

李明峰聽到全部積蓄這四個字的時候就已經雙眼冒光了,柏貴捧匣子的雙手剛往前遞了一下就被他一把奪去。

“這是什麼?”看着一匣子各種契約的李明峰有點蒙。

“這是城東的三座青樓和四座酒樓的,還有這是在北直隸八百多頃良田的地契,這可是老哥我做了四十年官才攢下來的啊。”

李明峰萬沒想到這柏貴竟然拿出了這些東西,兵荒馬亂的,這些青樓酒肆也都是倒閉的買賣,要來何用?瞧了柏貴一眼,語氣有些不耐:“那洋人貪婪,若要謀着職位,必打通洋人關節。那洋人要這青樓良田有何用啊?他們只認真金白銀啊”

柏貴苦着個臉說:“可是我闔府上下再也拿不出來一兩銀子了啊。”

“那便去借,這廣州城的大戶雖然被洋人搶了,但是哪家不私藏銀子?那洋人也就翻點櫃子裡藏的東西,那地下埋的,暗道裡放的纔是這幫大老爺真正的家底所在。”李明峰終於暴露了貪婪的嘴臉。

“話雖如此,可他們如何肯拿銀子與我?”柏貴苦着個臉問。

“此事好辦,只需要大人放出話去,說是這新任巡撫的職位已經被大人得到,想要保一家安全的,那還不都巴巴的跑來給您送銀子?”李明峰繼續鼓勵着。

“此計是好計,但萬一洋人並未任命我做這巡撫,豈不是得罪了這一城的大戶?將來我在這廣東可就無法立足了啊。”柏貴還是有些懷疑李明峰的辦事能力。

“老哥放心,有兄弟在,此事萬無差池,全在兄弟身上了,不出三日,必讓大人赴任。”李明峰心中暗道,估摸着三天內,這幫洋人也該推出個傀儡政府了,柏貴到時候肯定是最適合的人選。

第284章 戰鬥第58章 浮樑城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325章 內亂第118章 朝會第87章 血戰八里橋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230章 意外第287章 回王的支援第116章 充滿變數的未來第20章 啓程第98章 暫居林家第168章 再入鍾粹宮第108章 安慶外圍戰第15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下)第246章 巷戰第299章 南征喀什第193章 返回保定第38章 靠山歸來第112章 胡林翼之逝第298章 血戰阿克蘇第250章 聖庫第29章 授權談判第303章 新疆行省第167章 隱秘第297章 反叛第16章 林家父子第165章 勤政殿議洋務(下)第91章 激辯第258章 忠義軍第305章 回家第17章 黴運連連第347章 法國軍事顧問第295章 犯險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191章 再遇故人第361章 京都城外第179章 妥善安排第15章 逃命第106章 經略壽春第113章 再入北京第38章 靠山歸來第16章 林家父子第159章 投資和留學最終章中華帝國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175章 容閎來投第42章 淘汰品第278章 阿古柏的悲慘童年第62章 景德鎮之戰(四)第295章 犯險第283章 改變戰略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255章 王爵封濫第184章 營破第172章 出宮第119章 跋扈的贊鑲大臣第172章 出宮第297章 反叛第63章 景德鎮之戰(五)第334章 東洋消息第115章 誰是誰非?第307章 啓程赴京第200章 飛速發展第133章 各路援軍第276章 沙俄的野心第27章 龔半倫第314章 貝爾蒙多第188章 投誠第264章 東北開禁第155章 保定第248章 洪氏諸王第230章 意外第111章 自相殘殺第247章 常勝軍入城第263章 北洋水師第154章 出乎意料第26章 議和大臣第136章 困境第98章 暫居林家第104章 廬州戰役(二)第38章 靠山歸來第224章 重逢司馬第330章 朝鮮局勢進展(上)第45章 抵達第208章 戰第216章 反覆第226章 馮子材和馬新貽第249章 遇刺第333章 朝法停戰第2章 留辮子的老頭兒第267章 來去自由第349章 幕府內鬥(上)第296章 挑撥第126章 慈禧太后第356章 江戶城破第328章 驚變第301章 囂張的沙俄將領第214章 保甲連坐 清鄉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