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殺賊令

範永鬥似乎沒聽懂朱平安話中的意思,他實在是不相信這便是朱平安針對範家的動機。+即便是如此,他卻明白了今日的確就是範家和自己的末日,難有幸理。念及於此,整個人瞬間癱軟下來。

範家上下三百多口,除去留守張家口的主事和子弟,其餘的已經全部集中在這裡,男女老少,再也沒有了昔日飛揚跋扈的神采,只能擠成一團,無助的看着面前閃着寒光的刀劍,女人和孩子的哭泣聲不絕於耳。

沈恪和張耀先等一衆老兵都是從屍山血海中打拼出來的,但抄家滅族這種事情卻沒有做過,此時一聽到婦孺的哭泣聲,臉上也都顯出不忍的神色。

“瞎子,張耀先,帶上你們的人即刻開始清點範家的資產,咱們只有一天的時間,務必在明日午時完成,將所有資財裝上馬車,一併運往潼關。”

沒有從耳中聽到朱平安下達的夷滅範永鬥九族的命令,沈恪和張耀先下意識的鬆了口氣。

“剩下的人,將介休的衙役和兵丁都趕進來!”

朱平安的這個命令卻是讓衆人一愣,但隨即張耀先便命人去按照朱平安的吩咐去做。

朱平安命人將幾把雪亮的鋼刀扔到汾州知州等官員的面前,“諸位都是汾州和介休的父母官,範家出了這麼大的事情,諸位難免會有瓜葛。不過世事如此,本官也知道諸位都是迫不得已!”

此話一出,汾州知州等人頓時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就連剛剛口吐白沫、昏迷不醒的介休知縣也從地上一躍而起,連大明朝堂官場的禮儀都棄之不顧,徑直抱住了朱平安的腳脖子,高呼“大帥英明”。

朱平安一笑,和顏悅色的說道:“但僅是本官體恤諸位這還遠遠不夠,中樞的閣臣、滿朝的文武會怎麼看呢?聖上又會如何看呢?”

“請大帥指點迷津!”汾州知州涕淚交流,連連叩首。

朱平安的臉色變得柔和起來,擺出一副諄諄善誘的樣子說道:“這個簡單!諸位只要能手刃賊人,那本官的奏摺也就容易寫了啊!”說着,朱平安將地上的一柄鋼刀踢到汾州知州的面前。

汾州知州等人一下愣在當場。呆呆的看着眼前的鋼刀。又扭頭看看不遠處哀鴻一片的範氏家人,一時間沒了主意。

介休知縣將頭磕的怦怦直響,“大帥明鑑,我等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殺人之事從未曾做過。實在是……!”

“明府說的好輕鬆啊!如果本官說的不錯。明府應該已經在介休爲官三載了吧!這三年中,範家賄賂了你多少銀子,每年從山西境內運送多少糧食前往口外。你多多少少心裡應該清楚吧?那你知不知道,就是因爲你的縱容,使得我大明多少百姓慘遭韃子荼毒,就是因爲你的放任不管,使得多少生鐵運向關外,打造出來的兵刃殺了我大明多少你百姓!或許你還真沒親手殺過人,但你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這其中還有什麼區別嗎?”

朱平安冷冷一笑,“既然明府不肯珍惜本官給的機會,沈恪,便將明府送到錦衣衛特使袁大人那裡吧!”

沈恪答應一聲,便帶着幾名膀大腰圓的親兵上來扭住介休知縣的胳膊,像是抓小雞一般將他提溜起來,作勢就要將他扭送出院子。

介休知縣頓時嚇得哭爹叫娘,也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力氣,居然瞬間便掙脫了兵卒的糾纏,一下子跳過來,撿起地上的鋼刀,像個瘋子一般大喊着衝着範家的人羣便猛撲過去。

範家衆人頓時驚叫連連,範永鬥卻不閃不避,臉上掛着一種極度慘淡的笑容,挺起了胸膛。

但介休知縣跑到半途,卻是沒了力氣,腳下一滑,一刀正戳在範永斗的小腹上,知縣驚叫一聲,連忙將手鬆開,範永鬥卻是慘呼一聲,雙手緊緊按住刀刃,知縣的臉色煞白,愣了半晌,不禁放聲痛哭,繼而又是一陣大笑,雙腿之間卻是屎尿齊流。

朱平安點點頭,“不錯,明府確是一心爲國,與賊勢不兩立,可嘆可敬,請繼續!本官正在露絲奏摺的內容,諸位不妨都表現一下,相信本官的奏摺一定會讓大家滿意!”

鋼刀插在範永斗的小腹上,傷口雖然駭人,但一時片刻之間確實不會致人死命。鮮血順着傷口滲出來,不消片刻邊讓範永鬥感到腦袋有些發暈,只能用一雙眼睛怨毒的盯着朱平安,口中卻在不斷的呻吟。

朱平安嘆口氣,“刺史大人,還是不願意動手嗎?既然如此,那本官也不強求……!”

汾州知州等人如夢方醒,互相看看,當下咬着牙便爬了起來,撿起地上的兵刃,衝到範家人羣中揮刀大砍起來。此時,縣衙的衙役和巡城兵丁也相繼被押到內院來,一聽殺範氏族人可以免罪,這些人卻是毫不含糊,抄起兵刃便撲向人羣。

不一會的功夫,範家的上上下下三百多口人,便都變成了地上的屍身,滿院的石板地面上溝溝壑壑都流淌着濃稠的血跡。

朱平安冷冽的看着眼前發生的一幕,和真正的戰陣比起來,這樣的場面着實算不得什麼。但眼前卻是在誅殺毫無反抗能力的男女婦孺,怪只怪,他們是範永斗的家人。範永鬥賣國求榮,致使百萬計的百姓被吐露、流離失所,今天也算是上天給他們的報應。

之所以讓當地官員來動手,一方面是朱平安不想髒了自己的手,另一方面則是,如今的局勢,如果再抽絲剝繭的調查每一個與山右八家有過往來的官員,恐怕這山西官場便剩不下什麼人了。只有讓他們的手上沾上範家的鮮血,以後他們爲了生存,纔會與韃子勢不兩立。

殺戮結束,汾州知州等人氣喘吁吁的站在院子裡,眼睛卻齊齊的看向朱平安,每個人的眼中都充滿了對生的渴望。

朱平安淡淡的拍拍手,“很好!今日之事,便到此爲止,山右八家在山西的餘孽便交給諸位了,務必斬草除根,不留後患,相信諸位也不像有朝一日,他們的後人再上門來報仇。稍後本官會派人登記諸位的名字,今日殺賊壯舉,本官將公告天下,今後韃子如果再襲擾山西,希望諸位能像今日一般,不計生死,殺敵報國!”

說完,朱平安才吩咐沈恪將袁敏等人接進府中來,接下來便是查抄範永斗的財產事宜。介休被範家經營百年,積攢的財富必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更爲重要的是,範家在本地便擁有百餘處的糧倉,這可是如今明軍最需要的物資。

抄沒出來的家財,朱平安出京時便和周延儒、曹化淳等人達成了一致的意見,一半運進京師充入崇禎的內庫,另一半則由陝軍、朱平安、周延儒、駱養性、曹化淳五家平分。這是大明抄家的潛規則,沒有這些資財,周延儒他們如何會這麼用心。

更何況,張定邊以精騎突襲張家口,同樣斬獲不少,也會以此平分,皆大歡喜。

晚間的時候,軍情處飛鴿傳書、到了凌晨錦衣衛的消息也到達,張定邊已經在錦衣衛的配合下,順利拿下張家口,按照之前的約定,盡誅山右八家的勢力,雞犬不留,所獲資財全部平分,糧食則運往京師,這一切全部由錦衣衛負責執行,封存一應賬冊,避免他人再次插手。

與此同時,就像朱平安和範永鬥所說的那樣,各地錦衣衛已經在同一時間展開行動,因爲有了皇帝的詔旨和內閣的命令,大多數行動都很順利,只有少部分遭到了當地勢力的反抗。但錦衣衛也聯絡了當地的駐軍,在分潤了一些金銀之後,行動也都順利結束,山右八家在大明的勢力基本上被清掃一空。

所有掃尾工作在第二天的日中時分結束,收繳來的兩萬石糧食全部裝上大車,由一千名士卒護送緩緩向潼關方面進發。而朱平安則一面將山右八家家主的首級傳示九邊,一面正式公告天下,山右八家暗通關外,已經以謀反罪誅殺九族,此次公告天下,意在以儆效尤。日後凡有膽敢暗通敵國者,皆以此例論處,士民官商、販夫走卒凡有敢於包庇匿藏者,盡皆斬首示衆,子孫納入賤籍,永不脫籍。民間稱之爲“殺賊令”。

此公告一出,大明境內一時風聲鶴唳,文人士子指責朱平安這是在大搞株連,難免會有濫殺無辜之嫌,朝堂之上卻是鴉雀無聲,除了有幾個御史言官跳出來,叫罵一番,其餘竟是沒有絲毫反應。

此時,潼關方面也有了消息,流寇已經得到朱平安和汪喬年刻意散佈出去的消息,一部萬人的人馬已經於確山出發,開始向潼關方向靠攏。

軍情處打探來的情報則更爲準確,李自成在汝河附近與傅宗龍所部激戰,得知潼關空虛的消息,本欲揮大軍前往,但卻遭到了制將軍李巖和謀士宋獻策、牛金星的反對,卻在同時間派遣有“曹操”之稱的羅汝才率領兵馬前往偷襲潼關。(未完待續。。)

第139章 邱民仰守松山第122章 山不轉水轉第31章 何爲王 何爲寇第13章 明人奸詐第25章 交換第66章 鄭劉勾結第26章 練兵第4章 投石問路第94章 真的留下來了第62章 天下大勢第50章 海上來客第46章 城管無敵第33章 我是主角!第53章 柳暗花明第130章 教訓第7章 有趣的人第132章 三大總督第38章 另有其人第87章 夫復何求第20章 一線生機第40章 一聲嘆息第92章 再搶施琅第21章 迷霧第144章 久仰久仰第5章 曹化淳離京第47章 多謝第36章 神的眷顧第40章 登州速度第68章 漁翁第22章 哀兵第103章 李赤虎第61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47章 曹無傷的道別第29章 如此甚好第108章 最合適的人選第52章 情分幾何第51章 欺人太甚第20章 一線生機第19章 翻手爲雲 覆手爲雨第97章 面具第59章 統一戰線第8章 軍情處在行動第6章 指點迷津第96章 嫡長子第10章 路振飛的推薦第133章 謀劃脫身第35章 生意登門第62章 各懷心思第95章 臣有異議第54章 指日可待第29章 接下來的戰鬥第119章 一石二鳥第32章 大明憤青第53章 對決第130章 將帥不合第69章 張定邊第27章 爲何變成這樣?第42章 山右八家的威脅第97章 天賜良機第80章 暗流第110章 最後的出路第74章 歷煉第118章 恩怨分明第48章 心花路放第73章 一把刀第20章 不可小覷天下英雄第135章 我可以相信你嗎?第121章 圍堵第6章 賀人龍反叛第92章 朋友第15章 心蕩漾第58章 齊聚登州第64章 薊州大清洗第76章 亂臣賊子第1章 得子第60章 點心作坊第34章 小算盤第7章 有趣的人第11章 四大天王第49章 三搶施琅第122章 山不轉水轉第29章 接下來的戰鬥第54章 指日可待第74章 歷煉第84章 登州消息報第16章 福建有隻驚弓之鳥第18章 會寫詩的百戶第48章 心花路放第115章 打白條第64章 薊州大清洗第42章 生路第77章 奇襲老君營第64章 麻煩上門第111章 一對老瘋子第94章 敵人心頭的毒刺第18章 會寫詩的百戶第81章 盟友第28章 何意啊?第33章 養虎爲患第142章 不一樣的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