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九子傳說

把龍淵寶劍的事情發在一邊先不去管它,我想了想,又刪除了搜索欄上的龍淵,只留下了龍之九子四字,再敲回車一看,誒我去了,這回彈出來的搜索結果簡直是眼花繚亂啊。給?力?文?學?網

有的說龍之九子的由來是因爲明孝宗朱樘心血**,問以博學著稱的禮部尚書李東陽說:“朕聞龍生九子,九子各是何等名目”李東陽竟然不能立即作答,退朝後七拼八湊,拉出了一張清單呈與明孝宗,上面分別是:趴蝮、嘲風、睚眥、、椒圖、螭吻、蒲牢、狻猊、囚牛。

不過再看別的,發現民間傳說之中的龍子卻遠遠不止這幾個,像狴犴、貔貅、饕餮等等都被傳說是龍的兒子,而我得到的那些記憶碎片裡,卻是、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趴蝮、睚眥、狻猊、椒圖這九子。

看來真如同半天河曾經所說,其實所謂龍生九子,並非龍恰好生了九個孩子,而是用九來表示極多,而切有至高無上的地位。

再向下繼續漫無目的的翻看着,忽然看到了一個典故,倒是吸引了我的注意了

典故里如此說,相傳,劉伯溫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之際,天下大亂,狼煙四起,戰火紛飛,饑荒遍地,民不聊生,。

玉帝不忍看萬民疾苦,令劉伯溫轉世輔佐明君,一定天下,造福蒼生,並賜予一把斬仙劍,可號令四海龍王。

可是身爲龍王,事務繁多,無暇分身,因此便派出了自己的九個兒子,既、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趴蝮、睚眥、狻猊、椒圖。

此龍之九子個個法力無邊,神通廣大,他們跟隨在劉伯溫身邊征戰多年,先是爲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而後又助燕王朱棣奪得了皇位。

當它們以爲功德圓滿準備返回天庭覆命之時,明成祖朱棣這個野心極大的帝王卻還想將它們永遠的留在自己的身邊,爲其所用,不但可以安邦定國,更可以開疆擴土,雄霸天下。

於是明成祖朱棣便借修築紫禁城爲名,拿了劉伯溫的斬仙劍,妄想可以號令九子,哪知九子頓時呼風喚雨,大發雷霆。

但是明成祖朱棣心機過人,他見斬仙劍震懾不住九子,便定下一計,對龍之九子的老大說道:“朕知道你力大無窮,能馱萬斤之物,如果你能馱走這塊先祖的神功聖德碑,我就放你們走。”

一看那聖德碑原來只是一塊小小的石碑,便沒放在眼中,毫不猶豫的馱在了身上,但是卻發現自己就算用盡法力也是寸步難行。

原來,神功聖德碑乃是記載“真龍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之用,公德乃是無量的,又有兩代帝王的玉璽印章,有鎮壓四方神鬼之能。

其他八子見大哥被壓在聖德碑下,便不忍離去,決定一起留在人間,但發誓永遠不現真身,於是明成祖朱棣雖然用計留住了龍之九子,但得到的卻僅僅是九個塑像而已。

而後劉伯溫得知此事,也憤然離朱棣而去,脫離肉身重回天庭,明成祖朱棣後悔莫及,爲了警示後人不要重蹈覆轍,便讓九子各司一職,流傳千古。

雖然這只是個民間傳說故事,而傳說故事大多經過弄墨渲染,太多地方都是添油加醋,與事實大相徑庭,但是卻總讓我覺得這傳說故事裡的某些情節與我腦海中的某些影像碎片可以重合,或者說可以聯繫到一起去。

但是說實話,我這人一直對學習就不感興趣,雖然上中學的時候歷史一科還是學的不錯,但是當時並不注重這種小科目,只是爲了應付考試得分而講課,裡面講的東西也不仔細,而到了中專,壓根就沒有這門科目了,於是我也從對歷史的興趣上轉入到了遊戲和網絡上,所以對這故事裡提到的劉伯溫和朱棣這兩個人最多就是聽過個名而已。

於是我只能繼續搜索劉伯溫,嚯,好傢伙,又是一堆讓我眼花繚亂的文獻記載,上面介紹道: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漢族,字伯溫,青田縣南田鄉人,故又稱劉青田,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明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劉伯溫通曆史、曉天文、精兵法,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伯溫爲:“吾之子房也。”

中國民間廣泛流傳着:“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然後下面就是他的一些生平事蹟,什麼年少好學啊,仕途之路啊,蟄居隱退啊等等等等,太長了,我是真心的看不下去啊,而且這文獻上的東西往往和事實也有着很大的差別。

於是我最小化了劉伯溫的網頁窗口,重新點開一個網頁繼續搜索朱棣,上面又介紹道: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漢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在位22年,年號永樂,故後人稱其爲永樂帝、永樂大帝等。

明太祖朱元璋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朱棣當時爲燕王,便是其中之一。

因太子朱標早死,皇太孫朱允繼朱元璋皇位,年號建文,是爲建文帝,建文帝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決定先削那些力量較小的藩王,於是首先襲執周王朱,把他廢爲庶人,又拘代王朱桂於大同,囚齊王朱於京師,湘王朱柏死,與此同時,也在北平周圍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爲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王。

建文帝以爲準備停當了,便秘密下令擒拿朱棣,但是沒有成功,再加上削藩措施嚴重威脅藩王利益,坐鎮北平的朱棣於1399年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

戰爭持續四年,此時建文帝已無大將可用,只好起用倖存的老將耿炳文統兵北伐,又派李景隆繼續討伐,而建文帝也缺乏謀略,致使主力不斷被殲。

朱棣以北平爲基地,適時出擊,靈活運用策略,經幾次大戰消滅官軍主力,最後乘勝進軍,於1402年建文四年攻下帝都應天,戰亂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說於宮中死,或說由地道逃去,隱藏於雲、貴一帶爲僧。

同年,朱棣即位,就是明成祖,第二年,改元永樂,改北平爲京城。1421年,遷都京城,稱京城爲京師,應天爲留都。

看到這裡,我就感覺有些違和感,於是我又打開了記載着劉伯溫的那個網頁,然後略作比較,就知道有些地方確實是不對勁了

第862章 鬼符第81章 鬼市第715章 信物第300章 蒼巖寺第763章 女鬼的目標第861章 交易第366章 到達山頂第128章 半步多會陰老闆第267章 觀星第231章 女鬼現身第397章 族長第570章 消失的影像第280章 被纏上了第848章 好奇第638章 技術宅的請求第253章 獨鬥第621章 穿着黑大衣第276章 鬥惡徒第761章 樓中鬼影第195章 混戰第218章 方敏?韓林子?第142章 重歸陽間第327章 信任第742章 反擊第93章 迷霧重重第727章 有始有終第771章 奇怪的符文第183章 巫女第426章 逃亡第888章 真龍第546章 步無歸行動第367章 進洞第429章 化虺第247章 五仙之爭第144章 九子傳說第96章 又見鬼第169章 神秘的怪老頭兒第817章 樑曉天牽着大黑狗第142章 重歸陽間第551章 銅錢克敵第60章 反陣第794章 正面交鋒第613章 神秘人第555章 以毒攻毒第545章 金剛夜叉明王第253章 獨鬥第328章 資料第747章 血劍第464章 步無歸第528章 生辰八字第335章 牀底下的東西第416章 中心第69章 逃離第660章 不一樣的地方第752章 相似的離別第473章 被附身第881章 久違的報酬第462章 萬盛第684章 對策第339章 中降頭第319章 第一夜第173章 上我身?第404章 遇襲第97章 殺出個胖子第511章 憶半天河第549章 封棺釘第599章 穿越第199章 白色魚尾第916章 我們不知道的房間第813章 一屍兩命第651章 自己和“自己”的爭鬥第299章 犯桃花第186章 進村第325章 還得晚上去第282章 柳下惠不好當第513章 推論第480章 看戲第647章 那個“人”的故事第519章 烏上仁第344章 又見鎖魂陣第223章 來活兒了第822章 第一步成功第134章 我叫白宇軒第468章 探路第361章 兩具屍體第589章 第一個任務第927章 憤怒的謝必安第181章 水奈子第439章 命缺第640章 偷襲第175張 陰婚第557章 封印解除第723章 新的遇難者第868章 比試第389章 本子第667章 第二具乾屍第699章 一具又一具第835章 孔顧引和阿龍的故事第705章 另尋手段第95章 這個胖子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