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四章軍校生活

四川古稱“巴蜀”,境內江河密佈、沃野千里,因而又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巴蜀四周有云貴高原、青藏高原和秦嶺爲憑,相較於戰亂頻繁的中原地區,頗有一種“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春夏與秋冬”的閒適,太白一句“爾來四萬八千年,不與秦塞通人煙”便可“窺一斑而知全豹”。

但是,隨着水路交通的發展,昔日的“天府之國”漸漸也被捲入了朝代更迭的漩渦之中。

蜀人安於閒適,沒有爭霸天下的野心,縱觀歷史,沒有一個統一的王朝是蜀人建立的。

蜀人安於閒適,敢於和任何想毀掉他們閒適生活的入侵者戰鬥到底,強橫如蒙古鐵騎也曾折戟釣魚城下。

以致於明末的歐陽直公發出了“天線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後治”的感慨。

三七年七月七日,日寇發動了“盧溝橋事變”。

七月十日,四川省劉主席通電請纓。

七月十三日再次通電,主張全國總動員,與日寇拼死一決。

八月七日,劉主席在南京出席了國防會議,慷慨陳詞近兩小時:“……抗戰,四川可出兵三十萬,供給壯丁五百萬,供給糧食若干萬石!”

八月二十六日,劉主席發表《告川康軍民書》,號召四川軍民爲抗戰作巨大犧牲:“……全國抗戰已經發動時期,四川人民所應負擔之責任,較其他各省尤爲重大!”

川軍各將領紛紛請纓抗戰,四川百姓踊躍參軍、勞軍,一支支川軍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征程……也就是在那時,李四維隨着隊伍從成都出發,徒步走過貴州的崇山峻嶺,走進了湖南,坐上了開赴淞滬戰場的列車。

淞滬的戰鬥是殘酷的,昔日的袍澤一個接着一個倒下了,一個個被戲稱爲“吊兒郎當雙槍將”的川軍將士永遠地倒在了淞滬戰場上,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詮釋着川人的血性。

淞滬會戰打到十月底,敗局已難以挽回,淞滬危急!南京危急!

十月二十九日,委員長在國防最高會議上宣佈:“爲堅持長期抗戰,國民政府將遷都重慶,以四川爲抗敵大後方。”

十一月十二日,上海淪陷,委員長對外宣佈:“國民政府茲爲適應戰況、統籌全局、長期抗戰起見,本日移駐重慶。”

宣言一出,四川東面水路要道上的重慶自此便成爲了中國的戰時首都,昔日的天府之國自此成爲了抗戰大後方。

闊別將近四年,李四維再一次踏上了故鄉的土地,可是,抗戰還沒有勝利,那些一同出川的袍澤大多都永遠回不來了,他也未曾想過有朝一日自己會以這樣的方式回川。

縱馬穿過川東北的崇山峻嶺古道雄關,馳入了遼闊的川中平原,此行的目的地已經遙遙在望,可是李四維牙關緊咬、目光堅毅――抗戰未勝,絕不苟安!

七月的蜀中酷暑難當,但一望無垠的平原上已經隱約可以聞到豐收的氣息了――玉米已枯了須,稻子已抽了穗,綠油油的菜園子瓜果菜蔬正結得多……農人頂着草帽冒着烈日正在田地裡忙碌,聽到大道上的動靜也會擡頭望過來,投以豔羨的目光和善意的微笑。

大後方的鄉村景象讓一干面容疲憊的將士也露出了笑容……只要後方能得一份安寧,在前線的血就沒有白流,倒在前線的兄弟們就沒有白死!

抵達目的地之時,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昔日的蜀中古都已經殘破不堪,但一幅幅標語卻依然能看出川人的血性――“少吃幾頓飯,也要支援前線”,“川人不死絕,就要把小鬼子趕出國”……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前進的方向都是那一幅幅標語下的募捐箱,打扮時髦的富家太太去了,衣衫襤褸的乞丐也去了,鬚髮皆白的老者去了,稚氣未脫的半大小子也去了……富太太扒下了身上的首飾,乞丐倒出了碗裡的零錢,老者掏出了層層包裹的手帕,把大小子放下了還沒有握熱乎的零花錢。

訓練團並沒有停留,李四維也只在路過城門口時,浮光掠影地瞥到了這麼一幕場景,他們的目地地在御河隍城之北的北較場。

早在三五年十月一日,國民政府便在成都設立了軍校,稱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成都分校,三六年四月十五日正式開學,三八年一月改稱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三分校。

三七年南京淪陷前夕,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經三峽夔門關入川,在銅梁整訓將近一年,於一九三九年進入成都,與成都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三分校合併,本部駐地就在北較場。

北較場很大,營牆巍峨,佈局整齊,校舍區房屋儼然,校場上器械齊全。

當然,相較於李四維前生就讀的大學,這裡就顯得簡陋了許多。

進了學校自有人接待,安排好住宿,衆將便被領進了一間教室。

三十多個團長紛紛入座,都是帶兵打仗的人,雖然平日裡和手下的兄弟們說說笑笑十分隨意,但此時卻是個個坐姿端莊,神色肅然,就連一向大咧咧的廖黑牛此時也挺直了腰板繃緊了臉。

“啪嗒……啪嗒……”

不多時,鏗鏘的腳步聲響起,一箇中將軍官便昂首挺胸地走了進來,徑直走上了前面的講臺。

軍官在講臺上站定,站得筆挺,目光炯炯地一掃衆將,輕輕地將腋下的文件夾放在了桌上,緊接着,“啪”地一個敬禮。

“啪……”

衆將一怔,紛紛起立,敬禮。

“啪!”

那中將收回了手,一掃衆將,神色肅然,“有人知道黃埔的校訓嗎?”

黃埔軍校、東北講武堂、雲南講武堂和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合稱民初四大軍校,其中,東北講武堂在“九一八事變”後停止招生,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在“七七事變”後停止招生,黃埔軍校在三一年更名爲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雲南講武堂在三五年被改編爲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昆明分校,但,大多數軍中將領更喜歡稱“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爲“黃埔”。

因爲,那代表着一份榮耀,一種精神,黃埔的榮耀黃埔的精神。

“報告長官……”

一個聲音當即響起。

“報告長官……”

更多的聲音隨即響起。

“有人會唱黃埔的校歌嗎?”

那中將並沒有讓他們發言的意思。

“報告長官……”

依然有很多聲音響起,看來幹訓團有不少軍官都進過黃埔。

“怒潮澎湃,黨旗飛舞,”

那中將軍官依舊沒有讓人發言的意思,但胸脯一挺已經唱了起來,聲音嘹亮,氣勢雄壯,“這是革命的黃埔……”

“主義須貫徹,紀律莫放鬆,預備作奮鬥的先鋒,”衆將一怔,連忙和了起來,“打條血路,引導被壓迫的民衆……”

李四維沒有進過黃埔,卻也聽鄭三羊唱起過這首歌,雖然跟不上其他人的調子,卻也在奮力地唱着,唱得神色激昂,“攜着手,向前行,路不遠,莫要驚。親愛精誠,繼續永守,發揚吾校精神,發揚吾校精神……”

因爲,從今天起,他也是黃埔的一員了!

歌聲結束,餘音未絕,衆將肅然而立,神色激昂,目光炯炯。

“請坐,”良久,那衆將才一掃衆將,神色稍緩,然後翻開了桌上的文件夾,“羅好義……”

“到!”

“樑士武……”

“到!”

……

“李四維……”

“到!”

自此,點名結束,那中將一掃衆將,“戰場形勢複雜多變,作爲前線指揮官,你們對於戰術的恰當運用關係着所部將士的生死,乃至整場戰役的勝負,所以,上面下文開了一個特別班。”

說着,那中將的聲音一頓,再次環顧衆將,“這個特別班旨在完善諸位的戰術理論,提高諸位的戰術修養,至於戰術的運用……我想,諸位都是久歷戰陣的宿將,於戰術都有着自己的見解和偏好,所以,我相信,我們將通過對實際戰例的探討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是!”衆將轟然允諾。

“好,”那中將點了點頭,這纔拿起粉筆認認真真地在黑板下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我是現任教育長,諸位也可以叫我陳教官。”

“是!”衆將連忙起立,“陳教官好……”

“請坐,”陳教官連忙擺手,讓衆將坐下,目光一一從衆將臉上掃過,緩緩地翻開了面前的講義,“誰能告訴我,什麼是戰術?”

“報告教官,”一個團長騰地站了起來,“戰術就是戰鬥的方法,包括指導和進行戰鬥的方法,比如戰鬥的基本原則以及戰鬥部署、協同動作、戰鬥指揮、戰鬥行動、戰鬥保障、後勤保障和技術保障……”

“很好,”聽完回答,陳教官望了那位團長一眼,輕輕地點了點頭,“請坐!誰可以告訴我,戰鬥的基本原則?”

“報告教官,”又一個團長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戰鬥的基本原則包括:第一,熟知敵對雙方情況,主觀指導要符合客觀實際。瞭解雙方各方面的情況,從中找出行動規律,是正確指導戰鬥的基礎。第二,積極消滅敵人,嚴密組織防護,儘可能地保存自己的力量,消滅敵人的力量……”

李四維的第一堂課就這樣開始了。

幹訓團中不乏黃埔出來的高材生,理論功底紮實,又有相當的實戰經驗,一堂課上得氣氛熱烈。

李四維雖然也從鄭三羊手裡搞了基本書讀過,但系統的軍事理論還是太匱乏了,整堂課只得默默地聽着,聽得他直有一種“坐井者不可以語天”的挫敗感。

人,只有開闊了眼界才能開清楚自己的不足,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該拼命地彌補了!

特別班以戰術課程爲主,但其他一些課程也必不可少,比如典範令、兵器學、地形學、黨義課、輸送課……

第一天的課猶如填鴨式地灌進了耳中,刻在了腦海裡,讓李四維有種身心俱疲的感覺,卻也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軍校裡的夜有些冷清,熄燈號早早地響了起來,李四維躺到了牀上,卻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右側牀上的廖黑牛卻已打起了呼嚕,聽上去一如既往地沉重悶。

李四維哂然一笑,默默地回憶着今天聽到的內容,迷迷糊糊地便睡了過去。

這是他前世在學校學到的經驗,將一天學到的東西在睡前過一遍會記得比較牢靠,也能促進睡眠。

第二天的起牀號也早早地來臨了。

餐桌上的飯菜並不比前線好,但學員們都在狼吞虎嚥着。

晨會、早操、然後上課……每一天都很匆忙,卻也充實,比起前線卻少了些槍炮聲和鮮血,少了些歡笑和眼淚。

時間在飛快的流逝,李四維覺得受益匪淺,隨行的劉天福卻有些焦躁起來。

晚飯過後,李四維正躲在宿舍裡讀着寧柔的來信,劉天福卻推開門進來了,望着李四維,神色猶豫,“團長,俺……俺想……回去了……”

“哦,”李四維笑呵呵地讓他坐到了牀邊,“爲啥?”

說着,李四維下意識地就要去摸煙,卻想起來衣兜裡早已沒有煙了。

“俺……”劉天福神色猶豫,最終還是一咬牙,“俺聽不懂那些課,也住不慣這裡的屋,聽不到兄弟們的聲音……俺……俺睡不着覺!”

“龜兒的,”李四維一瞪眼,臉色板了起來,“給你機會讓你來學東西,你還嬌氣得很!”

“不是,”劉天福氣勢一弱,只得哭喪着臉,“俺還是喜歡呆在團裡……和兄弟們有說有笑的,多好?”

“嗯,”李四維神色稍緩,輕輕地嘆了口氣,“老子明白你的感受……可是,既然來了,就不能打退堂鼓!來了就學點東西回去,要不你咋對得起其他兄弟?”

“呃……”劉天福神色一滯,麪皮熱了,“俺……俺明白了!”

劉天福喪氣地走了,李四維又摸出信,展開讀了起來,笑容悄然爬上了嘴角。

“大炮,”正在此時,廖黑牛風風火火地跑了進來,“你龜兒躲在屋裡幹啥?”

說着,廖黑牛一拉李四維的胳膊就要往門口去,“老子找教官說了個情,正好出去逛逛……龜兒的,好不容易纔回來一趟,咋能一支窩在學校裡?”

“黑牛,”李四維連忙掙開了廖黑牛的手,滿臉苦笑,“你急個錘子嘛!再過幾天不是有兩天假嗎?到時候,老子們就江城去……”

“龜兒的,”廖黑牛連忙搖頭,“還有十多天呢!”

第二一七章奉命剿匪第一零八章老蹚的故事第三十七章烈焰沖天光明集(中)第二一七章小鬼子的反撲第一二一章共話楊廟夜雨時第九十章流在裴村的血(上)第一二二章萬事備,只等驚雷第二一六章週二旦之死第三二一章明早上才能看了第四零六章叢林裡的夢囈第三一五章攻勢變守勢第一三三章橫山嶺上真英雄(二)第一四七章要讓老百姓念你們的好第一四九章這就是你們的新任務第六十七章滕縣!滕縣!(一)第四四三章奉調回國第四四零章顫慄的堅布山(下)第三五九章你必須跟我走第三五一章春風吹第四一四章在加爾各答郊外第三十五章老子有個計劃第三零五章這也是戰爭第二十七章水淹雙渠溝(中)第二五零直搗黃龍第二九四章豐收第二四零章地雷炸響第一一一章我是你的男人第二七三章第一枚信號彈第八十八章榴花原是血染成(九)第二四四章巧奪東三寨第一九四章圍攻金剛臺第九十七章風起雲涌聚獐山第四四二章蕩平孟拱河谷第三一一章那聲啼哭,風雪俱寂第三九八章深夜慘劇第三零六章不能怕第四一零章突如其來的晴空第一二五章死不瞑目,熊本君!第四四八章歸家第四三三章緬北反攻戰序幕第三十七章烈焰沖天光明集(中)第三四五章形勢陡變第五十五章孤獨的平邑(上)第二九八章奪馬(上)第四二一章開訓在即第一八四章全靠兩條腿?第二五六章你們是李大炮的兵第二四六章他們捨不得跑第九十九章兄弟迴歸聚獐山第一五九章青篙與蛇第九十七章風起雲涌聚獐山第十七章好大一買賣第三十九章諱莫如深光明集第四一三章奉命開赴蘭姆伽第一七九章血戰馬莊第二六一章一夜風雨驟第二十五章火燒太平村(下)第三一五章攻勢變守勢第二四六章他們捨不得跑第十章文軍國軍第二六二章今年春天格外暖第二九四章豐收第一七九章血戰馬莊第四二七章羅長官走了第二零四章撤退第一四五章老子不能帶你們一起走了第二五六章你們是李大炮的兵第四四六章飛赴南京第二八一章郝夢瑤的消息第三九六章叢林追逐血雨驟(下)第四一五章入駐蘭姆伽訓練營第二一八章公道第二零四章撤退第一三零章戰地家書情切切第九十八章第八十七章榴花原是血染成(八)第一七二章意外的援軍第三二六章果然有詐第二四六章他們捨不得跑第一九一章反擊第三零四章藥第四十三章天黑夜涼刀鋒寒(上)第三五三章奉命增援第四章兩枚啞彈第一二四章泥濘大地,戰雲催第二五九章喜酒第五十二章癡男怨女聚野店第三二四章殺戮之夜第三十三章好大一場雪(中)第一五零章練兵不像鍛刀鑄劍那般簡單第一二九章東嶽鎮上小風波第二二四章準備收編(感謝掌門“序曲123456”的五萬打賞)第四二零章美軍聯絡官第一零七章中原名鎮漯河第二六八章老子還有個計劃第二六六章多欠點,慢慢還第一一零章你們打的是一位英雄第一零五章榴花原是血染成第三九八章深夜慘劇第三一九章第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