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九章抓週

都說軍人在保家衛國,可是,在這個年代,軍人的家又在哪裡?

富察莫爾根和韋一刀的家在東北,早在三二年就沒了。

盧全友和趙德柱的家在光明集,在李四維那把火中化爲了灰燼。

伍天佑的家在平邑,被小鬼子夷爲了平地。

會議室裡在坐的軍官有一半以上已經沒有家了,每到一處,他們就把那裡當成了家,無論是戰火紛飛的前線還是平靜的後方,無論是城鎮還是山鄉,中國的土地就是他們的家鄉,六十六團的駐地就是他們的家。

可是,他們又得搬家了,剛剛在新家扎穩了腳跟,卻又得搬家了。

縱有萬般不捨,但軍令如山!

軍令既下,六十六團上下都行動了起來,一片忙碌景象。

仝澤輝聽到消息,帶着老鄉們幫起了忙,只是,神情落寞,言語間盡是不捨。

這樣好相處的軍爺不多!

仝大娘聽到消息,匆匆地來了團部,抱抱千生,又抱抱安安,淚光盈盈,兩個娃和她也親近,見她這副神情,雖不明白,卻都靜靜地任她抱着。

李四維安排妥當回屋收拾東西,見狀也有些心酸,猶豫了一下,衝仝大娘笑笑,“大娘,要不,你和我們一起走吧!等千生和安安再大點,我準備把他們送回老家去,到時候,你要是能幫着看看,我也能放心些。”

“不了,”仝大娘搖了搖頭,勉強笑笑,“俺捨不得兩個娃,可也捨不得這個家……俺的根在這裡呢!”

李四維一滯,無言以對。

這兩年,李四維轉戰千里,走的地方多了,見的人和事多了,漸漸地也明白了許多以前並不明白的東西,比如鄉親、比如堅守、比如根!

“大娘,”寧柔連忙勸慰,“等仗打完了,我們就送你回來……四維的老家在四川,去了那裡也能安穩一些。”

“對呢!”伍若蘭也柔聲地附和着,“大娘,這裡不太平……俺們走了,也不放心你啊!”

“俺曉得,你們兩個閨女都是心善的人,”仝大娘的目光緩緩地掃過兩女,笑容燦爛許多,“你們要是真不放心俺,等仗打完了就回來看看俺吧!”

三個女人在一旁敘着話,李四維默默地收拾着東西,離情在空氣中漸漸地瀰漫開來,酸了心、紅了眼。

走了!

九月的黃河正值秋洵,水漲船高,波浪寬,正如此時八路軍在華北掀起的抗日高潮。

九月十日,百團大戰的第一階段基本結束,戰果斐然,正太路沿線一片狼藉,日寇精心編織的“囚籠”化爲一張破網。

自九月二十二日起,百團大戰進入第二階段,參戰部隊進一步加強,攻擊面進一步拓寬,戰鬥規模進一步擴大,戰績也更加顯著。

十月上旬,百團大戰進入了最爲艱苦的反“掃蕩”階段。

以日寇睚眥必報的作風,連續兩次遭到八路軍大規模的打擊,又豈會忍氣吞聲?

爲防止局勢繼續惡化、儘快穩住佔領區,日寇遂調集重兵,從十月六日起,先後對華北各抗日根據地展開了報復性“掃蕩”,企圖趁八路軍連續作戰來不及休整之機,以重兵打擊八路軍主力,徹底毀滅抗日根據地。

十月十九日,八路軍總部下達了反“掃蕩”作戰計劃,據此,各地區軍民展開了艱苦卓絕的反“掃蕩”作戰。

就在八路軍的抗日活動進行得轟轟烈烈之時,第四集團軍已經全員撤到了黃河南岸,其中第四十七軍被調離,升格爲第三十六集團軍。至此,第四集團軍只剩下第三十八軍和第九十六軍,接替了鞏義至新安一線的河防任務,第三十八軍駐守鞏義,第九十六軍的防區在新安,一七七師駐紮在大坪溝煤窯溝一帶,拱衛單石坡渡口。

此時,黃河北岸的各抗戰部隊,包括八路軍的軍需物資都需要從洛陽第一戰區司令部轉發,所以,黃河沿岸的渡口都是重中之重,護衛嚴密。

時光流逝,斗轉星移已經進入了初冬,寒風襲來已然透骨寒了,六十六團進入新駐地已經兩月有餘,一切都步入了正軌,新駐地的條件雖然同樣艱苦,但將士們已經滿足了,又安頓了下來,又有新家了。

營地依山而建,一座座低矮的窩棚星羅棋佈,營地前是剛剛加固好的防禦工事,再往前三五百米便是渡口,渡口旁的高地上設置了兩門放空炮,那是戰區司令部直屬的炮兵部隊。

朝陽初升,渡口又熱鬧了起來,船隻來去,補給隊伍熙攘,彷彿只要天還會亮渡口就依舊是忙碌的。

不過,渡口上的工作輪不到六十六團。

營地裡,六十六團的晨會已經結束,又開始了一天的訓練,依舊那般熱火朝天,依舊那般氣勢雄壯,那泛白的霜、透骨涼的風也凍不滅將士們心中那團火。

炮臺上,一個炮兵從工事裡鑽出來,跺了跺腳,望着六十六團駐地的方向嘟噥着,“狗日的,一天天的……肚子都吃不飽還精神得很呢!”

“就是說嘛!”又一個炮兵鑽了出來,手裡攥着一包皺巴巴的香菸,摸出一支遞了過去,“吼得越兇餓得就越快,他們咋就想不明白呢?”

時局艱難,的確有很多部隊已經連飯都吃不飽了,不過,六十六團的情況還沒有壞到那個地步。

當日,六十六團撤離中條山之時可是帶着將近十萬斤玉米,雖然玉米糊糊吃着美味,但也能填飽肚子,所以,六十六團依舊是以前的六十六團,依舊吼得出來,跑得起來!

新駐地沒有荒地給六十六團種,補給連只能在營房間的空檔種些白菜蘿蔔。

在這寒氣逼人的初冬,李四維每每看到那散落在營房間的綠意,心中總會一暖。

巡視完各部,李四維一路往團部走去,腳步輕快。

“老四,”李三光看到李四維心情不錯,笑呵呵地提醒了一句,“今天是千生的週歲,你總得做些啥吧?”

“對,”李四維一怔,連忙點頭,“讓一刀去買兩個雞蛋回來,週歲了,也該讓小傢伙兒開開葷了!”

千生已經長牙了,平日裡的玉米糊糊和小米粥也會給他喂一些。

“光雞蛋可不行,”李三光笑着搖了搖頭,“還得抓週呢!”

抓週,又稱拭兒、試晬、拈周、試周,是一種傳統習俗,在民間流傳已久。

李四維知道這習俗,卻沒有親眼見過,但是,自己兒子,該經歷的儀式卻不能少。

“我差點就搞忘了,”李三光呵呵一笑,加快腳步往團部走去,唸叨着,“筆不能少、書不能少,筆不能少,刀不能少,槍不能少,還有……”

李三光跟在他身後,聽得苦笑不已,“你還想千生和你一樣扛槍打仗啊?”

“哪能呢?”李四維連忙搖頭,“不過,不打仗也可以舞刀弄槍嘛!那也是本事呢!”

李四維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還和自己一樣,但是,男人嘛,舞刀弄槍又不是壞事,那也是本事!

不過,李四維顯然把心操多了。

剛走到團部門口,趙信便匆匆地出來了,一見李四維就滿臉欣喜,“團長,李二哥來了!”

李二哥自然就是李坤了。

在中條山的時候,李坤和李四維說好了,等娃滿週歲就來接回去。

這不,趕在千生週歲的時候,李坤就過來了,依舊帶着德哥和文哥,還帶了一口袋臘味和雞蛋……

千生這個週歲過得熱鬧了!

其實,按照四方寨的風俗,無論家庭貧富,沒滿十六歲的少年每年都要慶生,滿了六十歲的老人每年也要慶生,家裡好過的整得熱鬧些,家裡困難的整兩個雞蛋也行。

李四維家裡不缺錢也不缺糧,自然要搞得熱鬧些。

兄弟見面少不得一番寒暄,問問家中的父母親朋。

一番寒暄過後,李坤找出一個鼓鼓囊囊的綢布包裹放在了桌子上,小心翼翼地解開,“老四,爹孃爲千生和安安準備了抓週的物件兒……”

說着,李坤解開了包裹,如數家珍,“一本論語,一支狼毫,一張小算盤……”

所謂“兒行千里母擔憂”,哪怕兒女離家千里,父母也放不下心中的牽掛啊!

李四維正在感嘆,卻見李坤聲音一頓,擡起頭來,神色肅然,“老四,爹說,你這裡不缺刀槍,一定要給娃放上!”

“呃……”

李四維一滯,扭頭去望李三光,卻見李三光也望了過來,兩人相視苦笑。

李坤奇怪地打量了他們一眼,神色一振,“爹說了,要是你們把小鬼子趕不走,就等李家的孫子長大了繼續打!”

“好好,”李四維只得連忙點頭,擲地有聲,“你跟爹說,保家衛國,我和三哥覺不敢懈怠!”

“那好,”李坤點了點頭,把綢布又包了回去,交給了一旁的寧柔,“弟妹,寧伯父也說了,只要小鬼子還在中國,寧家的娃娃長大了就要上前線!”

“我記住了!”寧柔連忙點頭,只是,眉宇間卻多了一絲憂色。

別人不清楚,寧柔卻曉得寧老爺子說得有多認真。

寧老爺子三子一女,除了老幺還在讀中學,其他三個都上了前線,就連寧柔這個女兒都沒例外。

見到這場景,一旁的伍若蘭不禁擔心地瞥了一眼還在牀上呼呼大睡的安安,眼中閃過一絲擔憂。

曾經,伍若蘭也一心要參軍打鬼子,可是,第一次走上戰場時,她就發現自己並沒有想象的堅強!

“好了,”李四維也覺得這話題有點沉重,連忙衝李坤呵呵一笑,“二哥,讓三哥帶你們去營地裡轉轉,我去和鄭參謀說點事。”

“好,”李坤連忙點頭,帶着德哥和文哥跟李三光出了門。

李四維這才鬆了口氣,連忙過去攬住了兩女,柔聲地安慰着,“你們放心,千生和安安以後肯定不用再過我們這樣的日子了!”

“真的嗎?”伍若蘭雙眸閃過一絲期翼之色。

寧柔卻輕輕地搖了搖頭,“四維,你不瞭解我爹……”

“放心吧!”李四維嘿嘿一笑,“兩個娃纔多大?等他們長大不得十五六年,到時候……這場戰爭咋的也該打完了吧?”

兩女都是一愣,怔怔地望着李四維。

“四維,”寧柔艱難地張了張嘴,“那……我們能贏嗎?”

伍若蘭的神色一動,浮起了滿臉緊張之色。

“能!”李四維重重地點了點頭,“肯定能!你們想啊,歐洲那些大國也打起來了,算起來,小鬼子的敵人又不止我們中國,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到時候,肯定會有更多的國家支持我們!嘿嘿……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想不贏都難了!”

“倒也是呢!”伍若蘭連忙點頭,臉色好了許多,聲音也輕快了起來,“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俺們國家的朋友多了,肯定就能贏!”

寧柔也輕輕地點了點頭,神色輕鬆了許多,“爹在信裡也提到過這個問題,大致也是這麼個意思……”

寧柔的家信,李四維沒看過,每次都是寧柔主動提起李四維才知道信裡寫了啥。

倒不是李四維不想看,只是,他聽說過一個理論,夫妻之間要相處融洽,就得互相留一點私人空間。

但是,寧柔的話,李四維還是信的,畢竟,自己那位老丈人在江城政界大小也是個人物,對時局有些獨到的見解並不奇怪。

看到兩女放下心來,李四維頓覺渾身一輕,“好了,我去找三羊說點事,你們準備一下,中午讓千生抓週。”

說着,李四維調頭就往門口走去。

“四維,”寧柔連忙叫住了李四維,神色猶豫,“那……你想我們的娃長大了幹啥?”

“這個……”李四維腳步一頓,回頭望着目光殷殷的兩女呵呵一笑,“娃以後想幹啥就幹啥……只要不傷天害理就行!”

“那可不行,”兩女齊齊搖頭,“你這樣,兩個娃肯定成不了器!”

“成器?”李四維一怔,笑着搖了搖頭,“放心吧,我們的娃能差了?”

說着,見兩女將信將疑,李四維嘿嘿一笑,壓低了聲音,“千生和安安要是不成器,那……咱不是還年輕嘛!”

兩女一愣,但看到李四維嘴角浮起一絲不懷好意的笑容,頓時都是俏臉一紅,齊齊地“啐”了一口。

還年輕就能生,多生幾個,總有能成器的嘛!

李四維哈哈一笑,轉身就走。

那話自然只是夫妻間的小情趣!

親眼見過寧柔生產時的痛苦,李四維哪裡捨得讓她們再遭那罪?

第九十八章第一二四章泥濘大地,戰雲催第十九章千古雨花臺(中)第四十四章天黑夜涼刀鋒寒(下)第二八三章對岸來人第四十一章蝴蝶振翅暴風起第一三零章戰地家書情切切第三十三章好大一場雪(中)第二章今生大炮第三八七章一張照片三本書第三七一章骨肉重逢第三四零章過年了第八章兵不厭詐第一八三章陷阱第四四八章歸家第三三三章重建二營第一一五章將士赳赳赴前線第二五八章佳期將近第三四零章過年了第三八十三章負隅頑抗第一一三章現身說法之我的戰爭(下)第一一九章風雨將至,東南行第三六四章軍校生活第三九九章跨越第一道河谷第二一七章小鬼子的反撲第二五八章佳期將近第八十七章榴花原是血染成(八)第二九六章禮尚往來第三八六章移師漂背第三零七章行動提前第七十一章滕縣!滕縣!(五)第二二一章夜襲天青寨第三九七章緬北叢林的雨第二四零章地雷炸響第一四九章這就是你們的新任務第四三八章顫慄的堅布山(上)第三二四章殺戮之夜第六十四章重振旗鼓新三團(上)第一二九章東嶽鎮上小風波第一零九章武器,永遠不準對着自己人第三十六章烈焰沖天光明集(上)第二二一章夜襲天青寨第一八八章小界嶺(中)一七七章站在富金山上(上)第二五七章老子要結婚了第一三七章橫山嶺上真英雄(六)第三九二章別無選擇第二六三章正月初四,吉第四十三章天黑夜涼刀鋒寒(上)第二四七章突如其來的雪第二八一章郝夢瑤的消息第四二零章美軍聯絡官第五十九章巋然不動平邑城(上)第一零五章榴花原是血染成第二十六章水淹雙渠溝(上)第一六六章幽靈行動第三十一章戰火復燃第六十一章巋然不動平邑城(下)第一一一章我是你的男人第一六七章夜襲駝龍灣第二八八章意外的喜事第八十五章榴花原是血染成(六)第一百七十六章預備隊第三十六章烈焰沖天光明集(上)第一零二章獐山攻防戰(中)第二零一章十月十日第五十二章癡男怨女聚野店第六十四章重振旗鼓新三團(上)第一五二章沙啞的川江船工號子第八十八章榴花原是血染成(九)第一一九章風雨將至,東南行第四零零章向前!向前!向前!第四三一章中印公路七十八公里處第三九三章向北!向北!第三四六章時局艱難第三六九章慶雲樓的茶第一零六章弟兄齊聚赴漯河第三六九章慶雲樓的茶第一六零章新的訓練第二九五章月夜槍聲第一六三章我會等着你回來第三七四章不能急第四二三章電影院風波第三零八章劫補給第二十二章殺牛太平村(下)第二七五章小鬼子怕了?第四二六章家書第四章橫山嶺上真英雄(四)第四一九章改隸新編第二十二師第二零七章安然離去第二四四章巧奪東三寨第七十八章有我和你一起扛第三七六章滇緬公路上的歌聲第一九零章老鷹捉小雞第五章九死一生第五十六章孤獨的平邑城(中)第一六零章新的訓練第三四三章新兵和勇者第三二零章血色黎明第二二九章落雁峰的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