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運城市)人。德宗貞元九年(793)進士,任秘書省校書郎。十四年(798)中博學宏辭科,調集賢殿書院正字。十七年(801)調藍田尉,十九年擢任監察御史裡行。二十一年(805)與王叔文、王伾、劉禹錫等人進行“永貞革新”,爲禮部員外郎。同年八月,憲宗即位,九月貶爲邵州刺史,十一月再貶永州司馬。元和十年(815)改柳州刺史,十四年(819)卒於柳州。柳宗元爲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文與韓愈齊名,雄深雅健。有《柳河東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集中題爲賦者共十二篇。其中三篇爲應試律賦,其餘九篇均內容充實,寓意深刻,風格峻潔。
此賦創意,晁補之以爲因揚雄《酒箴》而發。揚雄《酒箴》雲:“子猶瓶矣。觀瓶之居,居井之眉。處高臨深,動常近危。酒醪不入口,藏水滿懷。不得左右,牽於NFEBC徽。一旦叀礙,爲瓽所NFEBD。身提黃泉,骨肉爲泥。自用如此,不如鴟夷。鴟夷滑稽,腹大如壺。盡日盛酒,人復借酤。嘗爲國器,託於屬車。出入兩宮,經營公家。由是言之,酒何過乎?”揚雄以瓶喻守道不屈之人,以鴟夷比隨俗浮沉之輩,迂曲表現全身遠禍的思想。柳宗元以瓶爲題,體物寫志,又將瓶與鴟夷兩相對照,篇幅看似平分秋色,實則強烈反襯,更加鮮明地頌揚瓶之淡泊高潔、堅守其道的精神。其旨如晁補之所言“復正論以反之,以謂寧爲瓶之潔以病己,無爲鴟夷之旨以愚人”(《柳宗元集》卷二題下注引),反映出柳宗元無慮無私、清白可鑑的高貴品格。
昔有智人,善學鴟夷[1]。鴟夷濛鴻[2],罍相追[3]。諂誘吉士[4],喜悅依隨。開喙倒腹[5],斟酌更持[6]。味不苦口,昏至莫知。頹然縱傲,與亂爲期[7]。視白成黑,顛倒妍媸[8]。己雖自售,人或以危。敗衆亡國,流連不歸[9]。誰主斯罪?鴟夷之爲。不如爲瓶[10],居井之眉[11]。鉤深挹潔[12],淡泊是師。和齊五味[13],寧除渴飢。不甘不壞,久而莫遺。清白可鑑,終不媚私。利澤廣大,孰能去之?綆絕身破[14],何足怨諮[15]!功成事遂,復於土泥。歸根反初,無慮無思。何必巧曲,徼覬一時[16]。子無我愚[17],我智如斯。
(《柳宗元集》卷二,中華書局,1979年)
[1]鴟夷:皮袋子。《史記·貨殖列傳》:“(范蠡)變名易姓適齊爲鴟夷子皮。”司馬貞《索隱》:“大顏雲:若盛酒之鴟夷也,用之則多所容納,不用則可卷而懷之,不忤於物也。”
[2]濛鴻:含混不明貌。
[3]罍(léi):酒樽。(yínɡ):同罌,一本作斝(jià),亦爲酒器。
[4]諂(chǎn):奉承,巴結。誘:引誘,誘惑。吉士:好人。
[5]喙(huì):此謂袋口。
[6]更(ɡēnɡ):交替,調換。
[7]與(yù):參與。期:願望。
[8]妍(yán):美麗。媸(chí):面貌醜。
[9]流連:此指耽於遊樂而忘歸。
[10]瓶:汲水器。
[11]眉:物的上端或旁側。此謂井邊。
[12]挹(yì):汲取。
[13]和(huò):混和。齊:全。五味:此指五齊(jī)。古以酒之清濁分五等。《周禮·天官·酒正》:“辨五齊之名:一曰泛齊,二曰醴齊,三曰盎齊,四曰緹齊,五曰沈齊。”五味和齊,即水,無味。
[14]綆(ɡěnɡ):井繩。
[15]怨諮(zī):怨恨嗟嘆。
[16]徼(jiǎo)覬(jì):僥倖求取。
[17]子:代篇首“智人”。
評
蘇軾《書柳文〈瓶賦〉後》雲:“漢黃門郎揚雄作《酒箴》,以諷諫成帝。……或曰:柳子厚《瓶賦》,拾《酒箴》而作。非也。子云本以諷諫設問以見意耳。當復有答酒客語,而陳孟公不取,故史略之,子厚蓋補亡耳。然子云論屈原、伍子胥、晁錯之流,皆以不智譏之。而子厚以瓶爲智,幾於信道知命者,子云不及也。子云臨憂患,顛倒失據,而子厚尤不足觀,二人當有愧於斯文也耶!”(世綵堂本《河東先生集》附錄)誠哉是言。
(楊曉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