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
朱熹校《昌黎先生文集》卷一此賦題下注:“送楊儀之。”並引韓醇曰:“公以御史言旱飢,得罪,黜爲連之陽山令。連,有唐屬湖南道,時楊儀之以湖南支使來,公爲此賦以別之。”韓愈遭貶在貞元十九年(803),楊儀之來訪在次年,可知此賦作於貞元二十年(804)。
餘取友于天下,將歲行之兩週[1]。下何深之不即,上何高之不求。紛擾擾其旣多[2],鹹喜能而好修[3]。寧安顯而獨裕[4],顧阨窮而共愁[5]。惟知心之難得,斯百一而爲收[6]。歲癸未而遷逐[7],侶蟲蛇於海陬[8]。遇夫人之來使,闢公館而羅羞[9]。索微言於亂志[10],發孤笑於羣憂[11]。物何深而不鏡[12]?理何隱而不抽[13]?始參差以異序[14],卒爛漫而同流[15]。何此歡之不可恃[16],遂駕馬而回輈[17]。山磝磝其相軋[18],樹蓊蓊其相摎[19]。雨浪浪其不止[20],雲浩浩其常浮[21]。知來者之不可以數[22],哀去此而無由。倚郭郛而掩涕[23],空盡日以遲留[24]。
(馬其昶校注,馬茂元整理《韓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兩週:東雅堂本《韓昌黎集》題下注曰:“周謂十二年。公自興元元年甲子,以中原多故,避地江南。至貞元十九年癸未,凡二十年矣。故云兩週。”
[2]擾擾:紛亂貌。《國語·晉語六》:“唯有諸侯,故擾擾焉,凡諸侯難之本也。”
[3]修:美好。此指修士,操行純潔的人。
[4]安顯:安居榮貴。裕:富足。
[5]阨窮:困窮。《孟子·萬章上》:“遺佚而不怨,阨窮而不憫。”
[6]百一:百中得一,形容難得。方崧卿注云:“陸機《嘆逝賦》’得十一於千百‘,韓用此意。”
[7]癸未:唐德宗貞元十九年歲在癸未,即韓愈貶爲連州陽山縣令之年。
[8]海陬:海邊。
[9]羞:通“饈”,食物。
[10]微言:微妙之言。《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及夫子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卒而大義乖。”
[11]孤笑:獨笑。
[12]鏡:照。
[13]抽:引申。
[14]參差:不齊貌。
[15]爛漫:朱熹注:“爛漫,本或作爛熳,或作瀾漫,雲大水也。”
[16]恃:憑靠。
[17]輈:車轅。
[18]磝(áo)磝:山多石貌。軋:壓迫。
[19]蓊(wēng)蓊:草木茂盛貌。摎(liū):糾纏。
[20]浪(láng)浪:雨大貌。
[21]浩浩:雲盛貌。
[22]數(shuò):屢次。
[23]郭郛(fú):外城。
[24]遲留:遲遲不歸。
評
韓愈作以送人大多用“序”,此類送人的“序”在韓愈集中是很多的,作“賦”送人卻只有此一篇。顯然,“序”長於敘事與描寫,賦的鋪陳難以有用武之地。韓愈此賦將鋪陳用得恰到好處,且與抒情結合起來,堪稱送人之賦的典範之作。何焯評此賦說:“’索微言於亂志‘六句,此敘一時與楊往復之樂。公處遷逐,所以自樂者用此,故非同儕任達者所能及也。’知來者之不可以數‘二句,懼仁而不能守,所以惜陰而感嘆於離羣也。”(《義門讀書記》卷三〇)頗得韓愈當時的心態。祝堯說:“賦也。其中’山敖敖其相軋‘四句,殊覺自在,方是賦家語,有比興之義存焉。”(《古賦辯體》卷七)從寫法上着眼,也頗有獨到之處。
(尹佔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