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嘉慶直呼了不得

清代與明代不同,李朝使節團的各色人等可以在京中自由行動,甚至可以離開城內,到城外去遊覽參觀。

明代時李朝使節團來京就幾乎不允許離開會同館,即使是想要出門參觀城中古蹟,也要有明朝的通事官陪同。

所以有清一代,留下了不少清朝兩國文人互相唱和的詩詞。以前提到過的洪大容,多年前使清就認識了不少燕京的文人。

人家爲此還畫了六幅肖像畫,稱作朝士六真(嘉慶複製版現藏韓國)。

這種交流是從上到下的,由於李朝兩班士大夫各個通曉漢字,大部分也會說漢語,和清方士人不存在任何交流困難。加上使節團來的非常勤快,見面不難,很多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而使節團內的行商們更是快樂,和使節需要換人不同,他們甚至一年能來好幾趟。很多人在燕京已經熟的和回自己家一樣,除了不能購房置地之外,甚至有人在燕京常包窯姐兒。

而且以灣商團最爲顯著,由於從事邊境貿易,很多灣商也通曉漢語。就算不通曉的,也能聽個明白。在燕京沒有任何語言障礙,隨便逛也不會丟了。

所以此刻洪大守可以正大光明的跟着閔廷爀在大街上溜達,也沒有人管。除了兩個閔廷爀的家人之外,也不用多帶人手。

要送給常明的禮物土產肯定不會正大光明的帶着,用一張小紅紙寫明瞭。什麼東西若干,可以折銀多少。如果常明真要土特產就直接派人悄悄來拉,要銀子就直接給銀票。

閔廷爀也不是說走就走的,該走的規矩早就走了一遍。先派人送拜帖,過去問,常大人你哪天哪時有空。方不方便我過來敘一敘鄉情,道一道友誼。

常明認可之後,會把拜帖送回來,然後告訴閔廷爀哪天有空。閔廷爀呢就等到常明告知的日期那一天一大早,再把拜帖送過去,人家收下了,那麼你纔可以去上門拜訪。

至於什麼門包就不去提了,常明雖然貴爲湖南巡撫,但不是回京任官。還是照樣要回湖南幹一任的,所以除了部分指省分省湖南的官員來拜見他之外,到也不算門庭若市。

而且他有一個好處,他們家是上三旗滿洲,在京中有府邸。而像後來的李鴻章張之洞,雖然幹到湖廣總督、兩江總督,到反而不敢在燕京置宅,要借住寺廟。

洪大守幾個一來,幾乎沒等,就被迎了進去。論理洪大守進不去,可誰叫這是李朝來人,作爲閔廷爀的漢語隨員,還不得不跟進去。

等進了屋子,常明顯然剛送走了一位。正在喝茶,燕京六月的天氣已經是極熱的了。

常明穿着杭綢的一件長褂,沒有着馬甲,國字臉,留着兩撇鬍須,單眼皮,眼睛不大,頭皮清潔溜溜。到還是恪守着金錢鼠尾的髮式,看着髮型猥瑣中卻有一絲氣度。

他沒有站起來迎閔廷爀,同樣的三品,常明是滿清的三品,自然不用迎。

但該有的理數還是有的,閔廷爀進門就請坐,而且是相對而坐,不是上司接見下屬時的那種坐在左右下手。

看來是個能說上話的人,並沒有因爲身居高位而凌辱來人。

等茶水端上來,略坐了坐。常明就很隨意的打聽了幾句他曾經的所謂故鄉義州的風土人情,問問家鄉里祖先的墳塋情況如何,李朝官府有沒有定時派人去打理之類的。

其實真用不上洪大守,閔廷爀的漢語算不錯的。只有極少的詞彙需要洪大守加以解釋,不過聊以補闕罷了。

說了會兒閒話,又敘了敘金氏的鄉誼。終於到了正題,閔廷爀把誤殺周文謨一案的大致情形說了,又把如何服辯的表章複述了一遍。

“果然刑前已經剪辮蓄髮?”

“千真萬確,觀刑者數千人,各個得見。”

“首級呢?”

“已然妥善合體掩埋,具體地方皆有記載,可以對驗。”

“如此便不太難。”

常明用手指甲輕輕敲了兩下桌面,算是答應了幫李朝轉圜此事。

閔廷爀大喜,連忙起身,向常明作揖到底。常明也坦然受了他這一禮,並不避讓。而作爲隨員的洪大守就不得不雙膝着地,跪下謝恩。

“放心回去,明日尚有召對,我會相機爲爾等開脫一二。”閔廷爀的那張不下三千兩白銀的禮單想來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說完,常明便端起茶來,喝了一口。兩人知機,立刻告退。

這位常大人收了錢肯辦事,公開公平,算是一位“好官”。人家既然答應下來,總會提點兩句,開脫罪責。

“大監的陳奏表已經遞交到御前?”

“昨日已經遞上去,使了銀子,應該能先撥到軍機處,還轉請了幾位章京回寰。”

“大監真是公忠體國,爲國操勞分憂。”

“不過是分內之事罷了。”

心情舒暢的閔廷爀這回前前後後五千多銀子使下去,就是爲了把這攤子爛事給徹底平下去。如今各項準備都已經完成,剩下的就只有聽嘉慶的決斷了。

……………

“不得了了這,李王竟敢擅殺國人。”嘉慶盤腿坐在榻上,下面林林總總有四五個大臣

“聖上說的是前次朝(屏蔽)鮮王斥邪大獄,誤殺蘇州府周氏一事?”

其他軍機大臣,滿清貴族都站着,唯有此時出聲的一名老者坐在圓凳上,雖然他也只敢落半個屁股在凳上,卻也顯得格外不同。

“朱師傅,這可怎麼辦?”

這位朱師傅便是嘉慶奪位登基最大的軍師,在其背後出謀劃策,保扶翊戴,如今終於功成,而被嘉慶格外寵信的朱珪。

嘉慶四年(1799)初,他便奉召入京,直南書房,管戶部三庫,加太子少保。嘉慶帝常召他諮詢國家大事。同年冬,調戶部尚書,又爲上書房總師傅。嘉慶五年(1800)秋兼署吏部尚書,嘉慶七年(1802)秋爲協辦大學士,嘉慶八年(1803)夏兼翰林院掌院學士充日講起居注官,嘉慶九年(1804)進太子太傅。嘉慶十年(1805)春,官至體仁閣大學士,管理工部事務,先後充實錄館、國史館、會典館正總裁。

“以老臣看來,此事唯聖上一言而決。”朱珪聰明就聰明在他從不居功自傲,往往只是提點一兩句嘉慶,然後嘉慶就能明悟過來。

結果雖然出謀劃策的都是他,但實際說出口的都是嘉慶。造成聖上英明神武,能謀善斷的表象。

嘉慶知道自己這個一肚子壞水,不對,是一肚子謀略的老師又有辦法了。

19.江華道令李公子5.趙萬永不可小覷13.韃騎一萬破慶興24.洪景來好事將近3.明修棧道 暗度陳倉49.區區己身不足惜26.再裹行囊向漢陽5.李球承襲南延君8.天字第一號欽案20.舍科夫喚我親朋1.各有職守定大局1.禧著演說鹿兒島54.所謂議會不當開13.誘敵深入退城去3.李伸手圖金礦17.樸臺青眼委冬差18.殿上因紙起爭鬥24.戶牌雖失事卻濟24.忠君死國閔令監34.露西亞試圖南下30.盛京城外宗室營24.可會造夾板大船15.聚田莊謀改田制13.洪弼周難耐酷刑22.搖身一變全州金28.前路艱難孤身行25.走馬上任無波瀾18.解脫煩惱歸家鄉42.於寡人有何益哉21.外軍入城止兵戈20.繼位禮成大業定18.在下調所右衛門42.守得雲開見月明(爲HappyM82加更)25.退而其次巡防艦25.四方同慶祝大婚29.禮曹門前衆生急17.柳大房裡通外國12.金芝淳三路進兵28還請娘娘救性命34.拳腳交加如雨點27.漢陽喪鐘已敲響36.官授堂上副承旨50.趙大府明斷堂審14.卻把桔梗做山參35.賢表戚里堪行重33.是反其道而行之41.金在昌用力一擊10.彩繪天地和春圖8.萬折必東思皇明27.洪聰珏調修城司7.僻派喪鐘已鳴響1.登壇誓師出兵去29.禮曹門前衆生急12.尚沃爲我細籌劃13.磨坊產業大升級29.洪妃傳遞密信來27.漢陽喪鐘已敲響22.下官乃爲令監計29.我爲宗親不修學19.巧遇故人有眉目51.抽絲剝繭細甄別5.思慮己身出路途12.對半來投小聰明14.再見連襟話家常2.先行發現多砂金35.行前天下第一關2.金進士頗有盤算19.京仁鐵道方初興38.綏嬪樸氏不簡單16.無人可得自由生15.終究再世何爲人24.一網兜盡漢陽兵27.密不透風老朱珪3.夜中有人求請來12.方面兼顧不遺漏27.百十條只爲練手42.一身輕鬆反家鄉5.李球承襲南延君26.原來也無大代差22.僱得韃兵做好戲14.再見連襟話家常6.議政府學習行走31.道光與我神助攻12.金芝淳三路進兵35.舍科夫的一日夜6.鮁魚只准京人買9.李氏如願得中標28.命做夷船三十條10.時代已變望周知25.四方同慶祝大婚20.趙萬永千里來投3.推力韓確任富山34.裹挾民壯謀瑞興41.若使幕府財政寬30.廢墟中別有隱情1.我今穿越入朝鮮15.近思錄讀書分子8.漢陽血淚發家史11.軍心正是可用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