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行前淘換京銀錢

五月初一,洪大守吩咐了幾句家裡的事情,和洪氏辭別,帶上兩個小夥伴,去往義州。

一米七大個的洪大守實在不忍心去騎只有一米一高的馬,最後這馬還是成了馱貨的牲口。不過也好,本來洪大守還要去僱一個雜役幫着背行李,如今有了馬,他自己也能輕鬆上路。

林尚沃是灣商團的通事,佔的是灣商團的名額,所以洪大守這兒不過是把兩個雜役一匹馬的員額換成了兩匹馬一個雜役。這樣不僅不違規,還會讓人覺得洪大守老實。

畢竟人會私帶,牲口他不會私帶啊!

等到了義州義順館(不在義州城內),出示了閔廷爀的行文,人家給了三個人一間房,但沒有管飯什麼的。畢竟洪大守不是正式的譯官,只是一名小小的隨員。

無可無不可,洪大守本來就不是做老爺要伺候的那種人,正好進城吃飯,同時也可以把洪得柱採辦的鬆慄蘑帶回來,再換上路上要用的銅錢和些許銀兩。

照例來說貴金屬是不允許出境的,但如今主要集中在黃金上面。實在是人蔘貿易太掙錢,大把的銀子流入,李朝本身北方也有產一定的銀子,所以對於白銀和銅錢的出境管理並不太嚴格。

加上洪大守是隨使節團去燕京,說是使節團,九成九的人是去做生意的,肯定要用錢,根本管不住,索性也就不管了。

再次來到灣商本店,還是那樣的繁榮,而且由於還有三天使節團就要到義州,黃海平安各地的灣商行首們都親自或者派出親信,帶着貨物趕到灣商本店集合。

這次林尚沃帶路,就不需要排隊等待了,直接進店。洪得柱忙的腳不沾地,協調手下各位行首的隊伍財貨,沒有空管三個人。

金斗吉只有一個二十斤的包裹,而洪大守是一百二十斤的大木箱。灣商的牌子名氣在那裡,絕對不可能坑人,都是上好的鬆慄蘑,簡單查驗一下就行,也不用怕短了斤兩。

下一步是換錢,灣商的帳房裡人山人海,擠了上百人,都是來換錢的。偏偏帳房裡的書(屏蔽)記如今也忙,就兩個人在那裡撥算盤。

好在大家都是熟人,排隊也有秩序,不需要爭搶。認識的人還聚在一起,聊天說地,不過主要談的還是生意經。哪裡買進賣出,哪裡豐欠收平。

不少人還和林尚沃點頭打招呼,顯然都是本店店鋪下的行商。

“尚沃啊!來得正好,手邊沒事就來幫個忙!”本店的一名書(屏蔽)記看到林尚沃,像是看到了救星,一把把人摁住, 給了算盤筆墨。

得了,看來林尚沃是走不得了。到省的洪大守排隊,直接換錢。

清初的時候蘇、皖、浙三省會同晉商差辦銅務,每年額定開三十六船赴日,一年兩趟,每船額定必須辦銅八萬斤。每百斤銅解抵戶部寶局,價銀十七兩五錢。(江戶幕府也給銅船發牌照的,一張牌照在江寧能賣三五萬兩銀子。)

日(屏蔽)本的紅銅質量好,成色足,加之差辦銅務乃是順治、康熙等親自提辦,解往戶部寶局的銅足量保質,是故康熙的小平錢在銅五五、倭鉛四十、鐵鉛雜質五的情況下,鑄的就相對較大較重。

這就屬於當時最好的小平錢了,到了康熙末年,雲南貴州徹底平定,雲南的銅和貴州的倭鉛產量大增。不再需要仰賴日(屏蔽)本洋銅,原料開始完全自產。

可滿清嘛,大家都懂得。原本的雲南銅務那是吳三桂管着的,吳三桂完蛋以後,這些東西就算是敵資,被沒收。此後雲南的銅道,長期由內務府派員,或者由皇帝指派八旗包衣擔任。

銅礦倒是越來越多,越辦越大。可開銅的人本來手腳就髒得很,加上其他各種弊病,出的銅反而越來越不足。到乾隆末年時的小平錢,已經只有康熙盛時小平錢的五分之四甚至四分之三了。

這還則罷了,起碼是正經的小平錢。可造假幣始終是一項非常掙錢的生意,福建、廣東、貴州等地在乾隆時期已經瘋狂製造劣幣。鐵錢、鉛錢、夾錫錢等等數不勝數,充斥市場。

戶部寶局造康熙小平錢自然可以一千錢抵白銀一兩,可市面上的各種爛錢劣幣,誇張時四五千錢抵一兩。

即使是當造的乾隆小平錢由於份量減少,如今也要一千三四百錢才能換白銀一兩。

洪大守要換的自然是正經的小平錢,也不用多換,二十兩也就是白銀五兩的銅錢即可。林尚沃用一個竹筐給洪大守搬的錢,換來換去,換了五千多錢,足有二十多斤。

另外就是換二十兩白銀在身上,這又是一件煩的死去活來的事情。

因爲來李朝貿易的晉商用的是山西的商號鑄造的“周行足銀”,所以灣商庫裡最多的也就是這種銀子。但這種銀子在燕京是沒有商家收的,無法使用。

在燕京,最硬氣的銀子叫“戶部庫平十足紋銀”,但這玩意幾乎只存在紙面上,其含銀量據實物化驗爲93.6374%,一般是賞賜王公貝勒,以及蒙藏的首領和高僧時才用。

市面上流通的是稱爲“京平銀”的銀子,含銀量91.6666%,官員俸祿這類就是用這種銀子發的。

而山西的周行足銀比之京平銀的純度又要低0.5%,燕京的商家百姓是肯定不認的。

所以在清代的前門大街上有很多的爐店,加收工時費,爲五湖四海的客商官員轉鑄京平銀。加工費爲2.4%,很是不低。

也就是林尚沃和洪大守認識了,把這些事情提前和洪大守說了。他又從庫裡取了四枚京銀的五兩錠,對着光,指給洪大守看,在腕處有一個小小的戳,是一個“定”字,代表燕京通用。

不然洪大守狗屁不懂,抓了一把爛錢去給人家,人家上來兩個大耳刮子。拿着銀子去店裡裝大爺,被人家亂棍往外打。

擱這個狗屁的舊社會,你出一趟遠門,光換一個錢就能讓你死成千上萬的腦細胞。

36.不意峰迴又路轉14.似乎有個大烏龍(爲不一樣的純潔加更)28.四野鄉村無人煙28.布衣上而交天子34.露西亞試圖南下20.金斗吉謀劃長久50.趙大府明斷堂審24.戶牌雖失事卻濟14.還是合作免紛爭13.韃騎一萬破慶興17.暗忖已身患風寒25.何策可使民知法18.攻摧驛站釋官奴34.一言能決人生死18.異變陡生宮門外16.五峰山別有乾坤28.還請洪妃速納吉21.一場謀劃似成空5.江原被災亂事起6.鮁魚只准京人買38.孤身闖入漢陽府23.漢陽已然有佈置18.解脫煩惱歸家鄉5.趙萬永不可小覷7.不意前三之人選10.所謂繼統不繼嗣28還請娘娘救性命38.綏嬪樸氏不簡單10.今年貢差大操辦16.樸鹹魚巧遇機緣29.先行起復任諫臺31.修羅場裡有活人9.我當盛禮祀皇明31.李喜命一案情由14.金昌始縱火拒捕29.洪妃問我私囊豐16.趙萬永藉故離京43.一力破開漢陽霧14.還是合作免紛爭15.竟敢甩鍋給乾隆23.雙腳踏上清國土8.怎苦我一郡百姓18.雲裳未嫁閔紫英36.只聞一句大不好9.李氏如願得中標37.沈煥改判敦寧府10.協查綁架勒索案10.彩繪天地和春圖34.露西亞試圖南下48.此功當賞錢一枚4.教旨明發天下驚35.舍科夫的一日夜44.鷹山公可資借鑑44.鷹山公可資借鑑11.偶見漢方中成藥22.漢陽大人尚麻木3.一因一果總難逃2.巧遇故人選吏曹13.豆板倭銀新出爐4.洪妃教我查揀擇(爲昨日仗劍加更)18.半路殺出程咬金32.洪大爾來何其遲16.結親王室以緩和20.商量鑄幣機等項9.京商團夕陽落幕34.堂堂正正用陽謀21.各自懷揣精明意17.天平一朝換傾倒5.李球承襲南延君1.我今穿越入朝鮮27.暫且棲身大樹下8.漳州口似可輕取34.朝會痛哭哀思悼35.幕府尚有有識士8.請老爺暫借幾個11.九人蒸汽機小組50.趙大府明斷堂審24.樸臺插手賑災事28還請娘娘救性命32.上邦贈爾恭悼王16.空想無智改革者3.夜中有人求請來16.樸鹹魚巧遇機緣45.因地制宜善民力18.雲裳未嫁閔紫英12.迂迴擇議宮莊田26.檢看大船驚一場19.舍科夫率兵來援20.繼位禮成大業定11.此人真一筆好字18.攻摧驛站釋官奴34.如此一部豆漿機35.幕府尚有有識士14.蒸汽機萬難推廣13.洪弼周難耐酷刑30.難得一見李書久34.拳腳交加如雨點24.義理二字勢如山19.孔尚炫圖窮匕見28.先從廢妃尋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