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洗刷一新局勢穩

洪景來屬於兩班士族,甚至還是京華士族,辦事雖然也有逾越,也有突破,但是大夥兒起碼還在臺面上玩,多少有個規矩在,也不會肆無忌憚的殺人用刑!

說到底洪景來要臉,還想既把革給改了,法給變了,又能青史上留下一筆美名!

可是李禧著他不在乎啊,或者說他根本沒有想到這些,這人本來就是豪氣大膽的褓負商人出身。你讓他打仗殺人他眼睛都不眨一下,爲兄弟兩肋插刀也絕對做的到。可要是指望他講政治,玩手段,優容士大夫什麼,不好意思,他李禧著根本不懂。

到是趙萬永挺懂的,可惜洪景來聽趙萬永的,李禧著又不聽!

能夠參考你趙萬永的意見,那就是給你面子了。反正我大哥洪景來是被這幫狗東西害死的,那麼他們就要償命,誰勸都不好使,別跟我講什麼王法,也別跟我講什麼傳統,老子就是要殺了他們陪我哥哥洪景來上路。

人也殺完了,整個漢陽顫慄的匍匐在李禧著的腳下。好在李禧著那也是個曾經的有志青年,對於底層老百姓秋毫無犯,並讓趙萬永快速安撫百姓,恢復漢陽的秩序。將整場兵亂帶來的各種侵害,降低到最低點。

翌日大朝會,弘化門上的大鐘被敲響,召集在京的文武百官上殿,原本濟濟一堂的明政殿大殿,只剩下區區百十人。而差點被李禧著捂死的李㼅戰戰兢兢的上殿之後,失去了任何開口發言的機會,只有滿臉是血的李禧著仗劍在殿上點名。

除開昨晚上被殺的,今兒要是不響應他李禧著的號召,來登殿的。只要你不是病得已經動不了,剩下沒來的,一概視作逆賊!

好在人基本殺完了,沒來的漏網之魚也就那點。被李禧著全部判爲附逆,抄家奪職,流放濟州島或者鹹境道北部軍鎮。

朝會上也根本容不得什麼商議不商議的,李禧著直接宣佈洪景來追封爲大匡輔國崇祿大夫、領議政,追諡爲忠武,配饗正宗大王李祘。並下旨追奪所有被判謀逆和從逆的數百名現任大臣,以及數百無職的宗親和兩班的一切封賞,全部打入賤籍。

至於漢陽朝廷一下子空出來了數百個官職,根本不需要着急什麼的,朱元璋那時候興大案殺了幾十萬,官紳死的不計其數,可是還不是有人前赴後繼的當官?武則天時同樣興大獄,殺得李家宗室和百官人頭滾滾,何曾見過天下缺員嚴重?

只要李禧著開口,四面八方涌上來要當官的人多了去了。不管什麼年頭,只要說是當官,就遠遠不會怕缺人!

況且李禧著還看明白了一件事,以前洪景來和他們好說好話,又是商量,又是利益交換,他們這幫兩班上躥下跳,要多浪有多浪。結果他現在殺了一千來號人,感覺全世界都安靜了,安靜的無與倫比,一聲嗶嗶都沒有了。

各曹署的事務,基本上都是中人吏員差役在實際辦理,就算沒有官員都沒事,有個官也就是籤簽字,點點頭的事情。洪景來選人還要尊重一下次序,就算喜歡金正喜,也先從縣令做起。自己明明是執政,但是宰相的邊都沒摸着,三個宰相的位置都是別人在幹着。

李禧著則不然,他要的是能辦事的狗,聽話就行,你有沒有士林清望,是不是進士出身,都不重要。甚至你是個貪污腐敗,奸險狡詐的小人都沒事。因爲李禧著手裡有刀,他大老粗,講道理肯定是講不過的,索性他就不講道理。

你要是事情辦壞了,還不聽話,那麼就吃俺一刀!

願意做狗的人多了去了,不差你一個,殺了幾百上千,還有幾百上千在後面翹首以望,隨時準備替補。你說他們賤也好,說他們壞也好,無所謂,李禧著感覺這幫子兩班,也不過如此。

以前俺好大哥洪景來怎麼就弄不平了!

宣佈完洪景來的身後名,自然就是代替李㼅宣佈由王室出資,幫洪景來風光大葬。儀式全部按照大王頂格來辦,不管服的還是不服的,反正都被砍死了,連個嗶嗶的人都沒有。至於豐山洪氏本身的文武,現在還激於義憤,沒一個表示不可的。

整套東西用的是之前預備給洪妃的,她老人家已經一大把年紀了,朝廷實際上早就準備了起來。這事情在正宗李祘時期就開始了,李祘甚至在水原華城準備好了寢殿各項,對於洪妃過世後的安排也一一完善。

不過現在洪景來急死,而老太太您看樣子還能活兩年,身體挺好。這套東西,包括上了好多道大漆,紅的反光的棺槨板子也都給洪景來用得了。

洪妃自無不可,她經歷了年幼喪父,青年喪夫,老年喪子,孫子被廢,家族衰落等一系列大風大浪,現在反而比所有人都鎮定。李禧著話剛說完,老太太就代表李㼅頒下了教旨,表示一切遵行。

至於喪儀大典,本來李禧著是準備親自來的,他就是給洪景來披麻戴孝也完全樂意。後來又怕自己辦事沒有那麼周全,於是便把丁若鏞請來。

人這玩意兒都是有自己的取向的,就像洪景來,信任李禧著和趙萬永。而李禧著則對趙萬永只是尊敬和任用,並沒有洪景來那樣的兄弟情誼。所以李禧著在知道自己政治方面有所欠缺,禮儀方面不能周全後,直接任命丁若鏞爲右議政。

他仰丁若鏞爲謀主,自然要給自己的謀主相當的地位。而洪守榮則以洪景來族兄的身份,同樣主持喪儀,也被推升爲左議政。

在李禧著樸素的觀念中,這個天下還是老洪家的,我現在先幫我大哥洪景來看好,他老婆要是生了兒子,那就是我的兒子一樣,將來執政的大位肯定是要傳給這個孩子的。要是個女兒,那這事就將來再議。

反正豐山洪氏勢道政治的大旗不僅沒倒,反而大大加強!

19.京仁鐵道方初興37.沈煥改判敦寧府33.是反其道而行之8.曠野傳道洪先知2.天下何處不吃人35.幕府尚有有識士6.二輪競標求礦權2.可願文資轉武資30.萬古逆賊洪景來10.訓練營至大同江1.行前先舉韓三石24.堪稱潤物細無聲17.吃一塹能長一智5.今科我意選良民54.所謂議會不當開11.偶見漢方中成藥4.何必定要服六孫14.咱也算是大舅哥1.揀選誰家好女兒16.通盤清算殺千人16.趙萬永藉故離京20.屹立四朝之洪妃27.羅禪國先使一步14.卻把桔梗做山參28.協濟上官得美評17.樸臺青眼委冬差41.大監戲言願通榜24.戶牌雖失事卻濟35.舍科夫的一日夜17.天平一朝換傾倒9.京商團夕陽落幕32.王上在讀海東紀17.盤算時日業已近48.自大狂遇小肚腸2.可願文資轉武資8.吉州郡好大官威10.辛酉大戲波折多20.舍科夫喚我親朋16.五峰山別有乾坤9.大索漢陽城內外12.迂迴擇議宮莊田4.何必定要服六孫25.漫長一日琢磨度16.撿起一座慶興城36.不意峰迴又路轉5.樸凖源病危請封33.彼之破爛 我之國寶3.行前放牌要驗看28.日本國王作大君31.漢陽一朝傾倒盡42.菱刈金山可續命34.如此一部豆漿機13.鄉班實在意難平23.勤王保駕投新君39.平山之事行跡露36.生活就是互相借9.我當盛禮祀皇明27.百十條只爲練手19.京仁鐵道方初興32.走馬上任常平司8.錢囊空空赴義州29.禮曹門前衆生急28.命做夷船三十條23.可獻韃酋於宗廟21.禮曹典客司正郎27.洪聰珏調修城司48.自大狂遇小肚腸9.園中鬆植修剪來1.五峰鐵山初始興19.握有現銀思他處16.樸鹹魚巧遇機緣23.半推半就入廂房16.通盤清算殺千人39.出乎意料全反對5.樸凖源病危請封18.異變陡生宮門外3.鄭日煥憂懼而亡(爲THEBIRD加更)31.細究景來錯三連35.大赦八道官奴婢10.江原一道盡慘白29.洪妃傳遞密信來27.王師飛檄復南北20.洪氏旌表爲節婦8.怎苦我一郡百姓8.朱珪常明齊下力38.一字避諱生煩惱36.官授堂上副承旨2.李玜問我年何歲10.殿上爭鋒憑口舌47.下臣萬不敢受書8.吉州郡好大官威17.一步千鈞行難重5.今科我意選良民29.京仁鐵路始通車9.得手白銀一千九5.江原被災亂事起4.丁若鏞承辦輪船7.不意前三之人選37.宮門外羣龍無首19.當年善緣結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