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尚沃爲我細籌劃

林尚沃聽了洪大守的問話,突然站住,有些不可思議的看了一眼。

“閻王好鬥,小鬼難纏。”

洪大守秒懂,隔壁那是煌煌大清啊,號稱“雖遠必賠”的大清哇。乾清宮裡的皇帝當然喜歡李朝的使臣跪在他面前,稱他聖明,呼他萬歲。

可其他人又得不到李朝的參拜虛榮,何況這種虛榮又不能當飯吃。滿朝的文武那可是把當官當生意來做的,不掙錢當個屁,千里做官只爲財。

就算是李朝的使節團,不上去宰一刀,那就是傻子。反正開的賞賜是皇帝的內務府庫出,一錢來十錢去。大家合起夥兒來吃皇帝的肉,吸皇帝的膏唄。

雞蛋一枚十兩銀,補丁一個報五十。等到光緒大婚,牀帳報五萬,蘇州的採買價格是四十五,誰不會啊?

上上下下能和使節團過手的官員吏役,誰不知道使節團去一趟就是賺一趟,不訛你訛誰?誰叫李朝使節團最好欺負。

哪怕是安南、緬邦、廓爾喀,人家就算沒打贏過,起碼輸的也沒這麼慘吧。

兩次胡亂,李朝可是被捶的哭爹喊娘,仁祖大王白衣出降,行三跪九叩大禮,最後真的上表喊黃太吉親爸爸的。輸的這麼慘的,除了被滅族的準格爾人以外,一時半會兒真的找不出第二個。

亞洲第二弱兵沒得跑了,第一弱按下不表,反正菜雞,不提也罷。

“好了,我都懂,準備些什麼好呢?”

“大房大爺爲你買了一百二十斤鬆慄蘑,不知道洪大哥你還有多少份額?”

“一百斤總是可以的,問題不大。”

洪大守把棉被、兩身換洗衣服、草鞋、毛氈,以及兩三天的乾糧算個三十斤,剩下總能帶一百斤的樣子。

“一百斤嗎?那倒是不少。”

林尚沃如數家珍,開始爲洪大守盤算起來。到底是灣商團本店的書(屏蔽)記,對於黃海道、平安道,咸鏡道各地的出產都有大致的瞭解。

最便宜,也是最大宗的東西,平(屏蔽)壤出產的細紋木棉布,在明代就是李朝地方饋贈明朝天使的禮物之一。而木棉價格便宜,量大從優。碰上要塞東西的時侯,一卷細紋木棉布又拿的出手,又實惠。

然後小件一點的,裝飾品之類的東西,李朝北部產水晶,但那玩意還算是有點貴的東西,不適合洪大守這種窮鬼。

比較適合洪大守的是天河石(照例,百科就不照搬了,免得佔字數),聽這名字就知道不是玉,但天河石不是隻有白色灰色這種顏色的。好一些的料子有綠色的,大塊的天河石料子,取他裡面的芯子,也許就能出綠色的好料。

綠色的料子固然還是石頭,可是可以仿冒翡翠啊。沒多少年之前,十全老人又去徵緬了,可是呢橫豎打也打不死,兩國之間來來回回的不太平。縱使進貢到宮裡去的翡翠也是一年不如一年,想弄塊碧綠透水的那是真不容易。

可天河石就不值錢了哇,或者說相對翡翠就不值錢了。弄兩個天河石的鐲子,弄上些天河石的串,手串也行,念珠也行。反正冒充翡翠,已經算是能拿的出手了。

洪大守心裡猛點頭,就差當場拿一本小本本記下來了。

這兩個呢是應付底層的官吏的,因爲價格真的不太高。

如果遇上些略有品級的官員呢,則要弄上些好東西了。虎皮豹皮那太誇張,不必要,但是狐狸皮還是可以的。弄上十幾張預備着,雖然一張狐皮做不成什麼東西,但又不是隻有洪大守一個人會送。

那些官員一伸手,起碼十幾二十張是穩得,這樣不管做啥,料子都夠了。

這些之外,就是換錢。李朝理論上是禁止白銀流出國內的,但是根本管不住,國家這也缺那也缺,這也要進口那也要進口,最少的年份總也流出二三十萬的銀子。

就這,還是因爲可勁的搗騰高麗蔘,一年能拉幾百萬銀子回國才成的。不然要不了兩年,李朝國內的銀子就被掏空了。

當然林尚沃不是讓洪大守換白銀,而是換散碎的銅錢,最好呢就是乾隆朝自己的制錢,小平錢,一個就能當一個錢來用的那種。實在不行就什麼清錢都可以,反正換上四五千錢。

三五十個一串,提前串好了,要用的時候直接掏,免得現數。也免得人家見了錢就直接一股腦都拿走了,給自己剩兩個。

只要過了XX江,就是往外掏錢的開始。明宣德以後,也不知道具體是哪一年開始,李朝使節團去燕京,在關外這一道就突然加派官兵護送了。

到了清代,一開始是監視不信任,後來就直接是物業反欺業主,明碼標價訛起來。

滿清在關外同樣設置了捕盜官兵【注1】,又有旗兵等員。每次李朝使節團要來,盛京城內的官兵將校能人腦子打出狗腦子,甚至有些底層的八旗步甲馬甲藍翎長寧肯充普通兵丁也要加入護衛隊伍。

爲的就是和李朝使節團伸手,甫一見面,當道就攔路設卡,是個人就要掏見面錢。

以後沿途,走到站了要收下馬錢,出發要收上馬錢。下大雨了要收衣襪雨傘錢,出太陽了要收茶水消冰錢。

以洪大守一個正使隨員的身份,按林尚沃的估計,想要安安穩穩走到山海關,起碼要開銷掉一百兩銀子的財物,這還是順風順水的情況。

要是碰上個在盛京坐了十年二十年冷板凳,好不容易簽了一次護送委員的官。甭管是啥官,只要是持了盛京將軍的票,那就是上官!

好教你知道什麼叫做“窮兇極惡”!

聽的洪大守無來由的渾身一抖!

【注1】:盛京、吉林共千總一人、把總十四人、外委三十二人,由各地方文職官員分轄,而分別統於總督、將軍及府尹。又察哈爾捕盜官四人,轄於察哈爾都統。此外,打牲烏拉總管所屬,烏梁海、札哈沁、明阿特、額魯特總管所屬,達木防禦所屬,亦各設捕盜官若干,分隸於內務府、理藩院。

5.今科我意選良民25.走馬上任無波瀾7.官民率次投軍前30.盛京城外宗室營25.閔屯村說金楓皋25.揀辨飄民甚輕易6.韓三石一語中的26.金斗吉尋得出路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19.雄武真有義士守35.幸好嘉慶隨意問9.昌德宮毀於一旦34.拳腳交加如雨點11.教導兵出動驅離31.男人的苦誰都懂31.漢陽一朝傾倒盡6.鮁魚只准京人買38.孤身闖入漢陽府2.天下第一關與官10.殿上爭鋒憑口舌9.京商團夕陽落幕22.甲第高門盡血沒29.我爲宗親不修學34.堂堂正正用陽謀5.江原被災亂事起46.扶持新辦造船場17.暗忖已身患風寒1.禧著演說鹿兒島34.我與尚沃論財計13.左右風向忽不定24.狀元探花齊做賊43.一力破開漢陽霧3.李伸手圖金礦10.今年貢差大操辦18.殿上因紙起爭鬥33.東南萬里波濤涌10.訓練營至大同江37.所謂官兵不堪樣17.天欲亡我訓練營23.通融尚沃來結交1.小洪僉正真清明15.夕陽落幕萬東廟31.過往從無新生意36.官授堂上副承旨14.還要振奮思前路28.古邑誠然真大勝46.語激村上島之丞54.所謂議會不當開5.今科我意選良民15.三石勸我做準備42.一身輕鬆反家鄉14.再見連襟話家常16.樸鹹魚巧遇機緣22.沉迷自我做明君38.綏嬪樸氏不簡單30.廢墟中別有隱情2.鐵山有人伸手來30.盛京城外宗室營4.偏生前月興教案2.巧遇故人選吏曹35.大赦八道官奴婢24.樸臺插手賑災事20.身隕漢陽終命絕19.雄武真有義士守16.空想無智改革者49.不意狂徒來自首9.我當盛禮祀皇明15.三石勸我做準備20.花住教我如何奏5.思慮己身出路途43.一力破開漢陽霧20.世道不靖香教興17.天欲亡我訓練營39.出乎意料全反對23.再與趙氏一狀元46.扶持新辦造船場26.主上可願決死戰24.洪景來好事將近15.近思錄讀書分子20.花住教我如何奏28.恰有文學清華缺11.此人真一筆好字18.殿上因紙起爭鬥35.夤夜催人填溝渠40.仰借吟誦脫身成1.小洪僉正真清明15.終究再世何爲人16.結親王室以緩和15.鳴炮升堂理政事30.王大妃撤簾歸政27.漢陽喪鐘已敲響24.萬永愛我西洋學6.黎民士庶皆可應9.京商團夕陽落幕22.甲第高門盡血沒4.感慨家中有好手11.大調京商出入賬35.夤夜催人填溝渠25.至親骨肉五百兩45.遣歐少年留學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