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官民率次投軍前

出了平京城,徐向就感覺隊伍突然間不好帶了!

在城裡的時候,有李尚憲撐腰,那真就是一個一呼百應。但是說到底,他這個援剿義兵長不過是臨時授予的的差事,並不是什麼正式的官職。而他手下的士兵來源龐雜,有些甚至是郡守大人帶出來的隊伍。在平京有李尚憲壓制,都不能對徐向區區一個縣監說什麼,可出了城就不好說了。

雜兵們的那些郡守、縣令上司自然都被李尚憲留在平京,李尚憲是老軍伍了,他雖然也稱不上什麼優秀的軍官統帥,但是多年的行伍經驗告訴他,大將統兵在外最忌諱身邊都是掣肘的人。所以各郡縣的義兵,只留下基層的小軍官,以及負責後勤的各郡縣差役,其他的大佬一概不隨軍,方便徐向整合部隊。

可是郡守縣令不在隊伍裡,那些差役吏員就聽話了?

你徐向要是手持尚方寶劍的欽差大臣,三品以下文武官員先斬後奏,那沒話說。可你不過是一個縣監,俺們老爺可是堂堂的肅川郡守大人,打狗還要看主人呢,你算個什麼東西。

叫你一聲義兵長,你還真把自己當大哥了!

原本就不是由士兵組成的平安道義兵,出了平京城,才走了二十里就嚷嚷着走不動了,要紮營休息明天再出發。可徐向知道兵貴神速,必須要把洪景來堵截在清川江,不然就失去了大好的河流天險作爲依託。

他很清楚自己的手下是隻能打順風仗的烏合之衆,一旦在沒有防禦工事依靠的情況下被士氣高昂至極的洪景來所部遇上,那必然是凶多吉少。唯有依靠平安道重鎮安州,以及清川江天險,打一場防禦戰,消耗洪景來的士氣,等待時機打一場防守反擊,纔是取勝之道。

就憑這個清楚的認識,徐向也算半個合格的小軍官。

但是士兵不聽命啊!

徐向自己帶來的三百人還好,雖然也不想走了,可是到底是徐向的兵,不大表現出來。那些其他各郡的義兵,纔不管你徐向是什麼義兵長呢,累了就往路邊樹下一坐,甚至還沿途騷擾村莊集鎮。

至於後面完全是靠在平京城內直接抓捕而來的民夫雜役,那更是哀嚎連天,完全就是在皮鞭和大刀的威逼之下行軍。毫無士氣可言,只想着逃跑回家。

整個隊伍不過五千餘人,卻足足拖出去超過五里,分成好幾節。這樣的行軍,要是遇到敵人的襲擊,保準兒就是一觸即潰。

甚至襲擊的兵馬都不要多,只要來上一二百騎兵,兜着圈邀擊這些雜兵,都可以輕易的取得輝煌大勝。

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徐向恨不得給那些不聽話的差役吏員幾十鞭子,可是他又忌憚於這些人身後的大佬。畢竟現在亂起,這些軍兵人馬都是那些官員的本錢,誰知道能不能憑藉這些雜兵取得一番成就呢

到最後徐向只能用一句“待我回稟兵憲大人,必將爾等重重治罪!”的話,不軟不硬的恐嚇一下那些有恃無恐的差役吏員。

一面繼續逼迫他們向前行軍,一面派人回平京城,請李尚憲派一個親信家人過來監軍。他徐向自然治不了那些差役吏員,可是李尚憲身爲平安道兵馬節度使,這時候又是戰時,殺幾個不開眼的小官小吏還是可以的。

李尚憲自然還是有些希望徐向贏的,其他的人怎麼想他管不着,他也管不了。所以按照徐向的請求,他派了一個親信的百戶官到徐向軍中。但是他也不樂意過分難爲那些郡守縣令的手下,畢竟誰在漢陽不認識個大哥啊。

那百戶官到底還是有幾分李尚憲的面子,好說歹說,讓大夥兒每天走四十里,走完就下營,你好我好大家好。

徒然留下徐向一個人哀嘆不已!

而清川江以北的洪景來,在定州將韓五石的隊伍好一番整編,那些參與打劫貢米的自然是好兵員好苗子,給他編做一營人馬,由韓五石自領。但是那一千多隻是跟着搖旗吶喊,老老少少的男丁們,洪景來原本嫌他們浪費糧食,想着扔回嘉山,留兩個人整訓,能用的以後做補充兵,不能用的帶了也是浪費糧食。

還是在營中參謀的趙萬永提了一句,現在打的都是地方上的郡縣小城,對於平京、開城、漢陽這樣的大城鎮,你能保證用不上他們嗎?

洪景來秒懂!

便把這些人編入後勤,平素跟着隊伍,必要時可以鼓舞而上。

定州的整訓沒有太久,嘉山已經被韓五石一鼓而下,大軍毫不猶豫的向清川江進發。這一點上面,洪景來比徐向強得多,命令一下,諸將用命,沒有一個人有廢話。說走就走,令行禁止,平素一日就可以走五十里,要是強行軍,七十里也不是不可能。

在嘉山過了一夜,臨時委任了一個鄉吏爲嘉山郡守,直把那八輩子沒有當過官,只是在鄉下作威作福的鄉吏喜的眉毛都飛成了倒八字。

這個典型一立出來,嘉山郡的鄉班鄉吏一多半都倒向了洪景來,尤其是那些鬱郁不得志,一輩子只能在村裡做老爺的小鄉班,那真是稱洪景來爲再生父母。

洪景來也大致見了見這些人,和趙萬永商議了一下,當即任命幾個帶頭的鄉班爲雲田、喜洲等等縣的縣令。雖然這是某種意義上的僞官,但是架不住這是一次能夠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

你不做,有的是人願意做!

這些鄉班鄉吏一時間擁軍助前,把自家的子弟還有錢糧接二連三的送到洪景來面前。搏一搏,單車變摩托,就在今日。

而洪景來也秉持着解放官奴婢,拉攏自耕農,團結那些渴望獲得進一步政治權力的小鄉班小鄉吏,打擊大官僚大地主大豪強,並解放他們手中私奴婢的策略。

起義軍的隊伍不斷擴大,加上匯合的韓五石,南下的洪景來本隊二千餘人,到達清川江時,已經擴充至上萬人!

4.咱們景來到東萊15.夕陽落幕萬東廟7.漢江口十死無生23.廣開土王大碑拓10.延攬吉州契兄弟50.趙大府明斷堂審34.讚歎楓皋得賢才(爲愛吃油燜大蝦加更)2.先行發現多砂金23.漢陽已然有佈置28.大監可識蒸汽機31.道光與我神助攻9.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12.薩摩雖大卻窮困21.婚姻豈能同兒戲1.東萊巡海備倭判7.鐘匠說打發條簧4.咱們景來到東萊25.旅途困頓摧人折1.洪妃鬆口聯姻事16.五峰山別有乾坤17.柳大房裡通外國9.並非全然真好人1.籌謀甲山尋銅精19.林尚沃居中斡旋7.先生教我莫輕動23.清欠虧空真能吏7.東萊有貢駭聽聞31.過往從無新生意17.吃一塹能長一智4.韓家兄弟助鄉鄰35.行前天下第一關35.大赦八道官奴婢18.半路殺出程咬金19.舍科夫率兵來援17.脫出漢陽成虎豹5.恢復鄉校選儒官29.洪妃問我私囊豐9.並非全然真好人38.三輪火銃全軍潰28.大監可識蒸汽機15.近思錄讀書分子3.李伸手圖金礦22.水營戰船借商人13.磨坊產業大升級17.樸臺青眼委冬差8.一場造化在眼前34.朝會痛哭哀思悼16.不止懈怠還魯莽21.所謂臉面價十兩14.金昌始縱火拒捕54.所謂議會不當開10.敲定來年進士科4.巧言變色金家奴11.九人蒸汽機小組17.吃一塹能長一智10.時代已變望周知16.撿起一座慶興城6.洪大守再回漢陽24.趙萬永外放全羅27.百十條只爲練手30.廢墟中別有隱情7.刑場騷亂衆驚慌2.先行發現多砂金10.時代已變望周知7.鐘匠說打發條簧40.德川家慶元服禮15.疑心軍中有內鬼5.趙萬永不可小覷40.德川家慶元服禮3.金益淳不戰而降22.昌慶宮外進士科19.舍科夫率兵來援34.我與尚沃論財計20.金斗吉謀劃長久19.江華道令李公子14.卻把桔梗做山參28.四野鄉村無人煙24.戶牌雖失事卻濟3.明修棧道 暗度陳倉28.古邑誠然真大勝28.前路艱難孤身行13.鄉班實在意難平8.朱珪常明齊下力18.坐觀鬥米三百錢5.當年揀擇有情由6.不約而同趨安州43.米澤彈正可聽聞13.誘敵深入退城去40.趙萬永力排衆議13.鄭進煥乾坤一擲5.訓練營倉促出兵11.臣有罪臣有大罪24.洪景來好事將近22.昌慶宮外進士科36.只聞一句大不好38.一字避諱生煩惱13.韃騎一萬破慶興31.道光與我神助攻2.滿院飄香一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