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與小趙論行止

不需贅述,有了小趙的隊伍,那就是真有不同!

小趙的本事那是經歷考驗的,歷史上建立起六十年豐壤趙氏勢道政治的大能。自投入洪景來營中,就立刻在洪景來的支持之下,總戎機務,分化佈置,明定獎罰,嚴謹騷擾百姓,諸兵一體。

他帶來的幾個家人和洪景來手下的兩個家丁,手持黑紅棍,平時巡視行軍行列,嚴禁在道邊隨意大小便,嚴禁在行軍途中互相交談,嚴謹擅自離開隊伍。

在攻破驛站館舍後,他又親自登記繳獲,與金士龍一道和官奴們講道理。

他這種貴公子背叛了自己的階級,願意與百姓站到一起,原本在那貴族階層廝混,本就熟練的“親和力”更加使原本被人肆意侮辱和唾罵的奴婢們如沐春風。當知道這樣的大人,居然折節下士,又待人如此和煦,更是讓許多官奴心生好感。

重點是他往往調動了奴婢們的情緒之後,會把他們引導向解放他們的大將軍洪景來。讓人對洪景來感恩戴德,明白他們是誰解放的,他們被解放後要捍衛什麼,要怎麼報效洪景來。

也許趙萬永也早已等待着大展拳腳的機會!

他願意前來投靠洪景來,最大的原因就是兩個人意氣相投,同樣懷着改革變法的憧憬,同樣懷着對普通百姓的深深關切。但是他羈絆甚多,自覺無力像洪景來這般斬卻一切牽掛,所以原本只想着積累爲官的清名養望,等待有朝一日,一飛沖天。

現在洪景來反出漢陽,漢陽上下一片譁然,外戚內部猜忌頓生。可是對於如何處置洪景來,竟還產生了猶豫。

想的還是老一套那種,緹騎一出,公文克至,便能教洪景來束手就擒。現在用一封升遷洪景來爲從二品兵曹參判的公文,試圖把洪景來忽悠回來,就已經是看得起洪景來了。

英明一世的金祖淳居然也默許了這樣的辦法,他或許知道洪景來是個有些不守規矩的人,但既然事發,按照慣例就應該乖乖的回京受審,然後去濟州島喝海帶湯。

只有趙萬永知道,洪景來心懷改天換地的志向!

若有一日能執掌八道的權柄,他必然會用盡一切辦法,發起一場改變千萬人命運的偉大運動!

現在豐壤趙氏有趙得永一脈在安東金氏的勢道政治體系中擔任刑曹判書,豐壤趙氏的地位不會因爲趙萬永這個暫時不過是二流角色的變動而出現變動。換一種說法就是,趙萬永不可能在安東金氏勢道政治的體系下獲得比刑曹判書更高的職位與權力。

既然如此,趙萬永便可以了卻家族的牽掛,爲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也是爲了實現自己的某種野心,前來追隨他的洪大哥!

“待回了鐵山,還需借老弟的筆桿子一用!”洪景來騎在馬上,和趙萬永交談着。

原本烏合而起的隊伍,已經在趙萬永的主持下,顯現出幾分軍伍的模樣,洪景來心中欣喜,十分感念趙萬永,有兄弟來分擔,真的感覺很好。

“世兄說的是檄文?”趙萬永當然知道洪景來的功夫不在筆頭上。

咱們小洪探花的探花怎麼來的?趙萬永最有發言權!

當年明政殿外會試大考,洪景來可是把那捲子看的分明。這一場進士,有一半的功勞那就是趙萬永送的。當然其中也有閔廷爀暗爲通榜,閔景爀力主揀選的功勞。

別看洪景來雜書讀得甚多,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信手拈來,但是真的論及寫詩詞歌賦的本事,肯定是和趙萬永差着等級的。

“待回鄉後草草創事,一應文書都要交給你。”洪景來本着自己兄弟,不用白不用的心思。

“區區小事,不足掛齒。”

“到是老弟你說的檄文……我今回鄉,所行終究爲逆……”

“世兄難道毫無準備?”趙萬永看洪景來的樣子,並不像是沒有主意的模樣。

“前番已經讓三石去江華了。”洪景來左右望了望,確認都是兩人的親信家人,但還是故意壓低了聲音,畢竟誰知道這事成沒成呢。

“江華?且容我想想……”趙萬永捕捉到了什麼,他不想洪景來告訴自己答案。

往前不過才走了幾步,趙萬永就心中瞭然,江華這地方值得洪景來派人去的,也就是那位了。

“莫非是那位?”

“便是那位!”洪景來也不點出,兩個人心意相通。

“大義在手,只是“奉天靖難“,亦或是“清君側“,還是……”聊得深入,趙萬永也不由得壓低了聲音。

周圍護衛的家人都是帶眼力勁的親信,一看兩位大佬在密談,主動幫兩人前後阻隔出一個小小的空間。他們自己也躲開,避免聽到什麼。

“當時出京,只是想着當有大義,具體如何,還是與你參劃一二再……”

“有一節,今上乃是大王大妃娘娘嫡親孫裔,世兄若行廢立……”趙萬永並沒有給出意見。

“你是說……”洪景來一想,這確實有些難辦。

正宗李祘那是惠慶宮洪妃十月懷胎生下的兒子,李玜也是李祘僅有的那麼一個兒子。不管是從哪方面考慮,洪妃都對李玜喜愛非常,甚至視爲至寶。

而現在豐山洪氏的根本就是大王大妃洪妃,如果她對洪景來行事不滿,就會使得大半個豐山洪氏的態度轉向對立。

雖然韓三石去請的那位在理論上也是洪妃的親孫子,畢竟封建宗法體制之下,儘管恩彥君是肅嬪林氏所生,但他的嫡母肯定是洪妃。

可這中間到底差了一層,是不是親生的,在感情上肯定差別巨大。人就是這樣,說是會一視同仁,都是自己的兒子,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呢?

可是僅僅因爲擔心洪妃的反對,就改變既定的路線,這似乎也不太適合。

“爲今之計,當早圖之!”趙萬永不好挑撥豐山洪氏內部的矛盾。

正說着,一騎飛來馳報,韓三石等人前來匯合!

29.先行起復任諫臺12.金芝淳三路進兵6.曹允大告老還鄉18.聽聞朝議賑救災26.再裹行囊向漢陽28.日本國王作大君29.兵進畿輔壓漢陽38.綏嬪樸氏不簡單15.王大妃棄卒保車37.宮門外羣龍無首7.洪母教子論時僻24.樸臺插手賑災事7.先生教我莫輕動31.楓皋對我換顏色14.訓練營進退搖擺30.逆教一案有眉目34.如此一部豆漿機12.方面兼顧不遺漏23.東西兩廂難聯絡23.世上從無萬全法8.曠野傳道洪先知31.漢陽一朝傾倒盡25.先擒後放通消息23.世上從無萬全法18.半路殺出程咬金4.年輕人還需努力21.苛暴催人化做鬼19.雄武真有義士守8.請老爺暫借幾個50.趙大府明斷堂審29.洪妃傳遞密信來24.趙萬永外放全羅2.洪妙妊一語得中11.此人真一筆好字12.對半來投小聰明32.榮寶齋內談盜寶30.逆教一案有眉目24.義理二字勢如山22.搖身一變全州金10.先王御真付一炬33.一場機遇在眼前20.偏遭怪異入疫區14.似乎有個大烏龍(爲不一樣的純潔加更)9.並非全然真好人7.僻派喪鐘已鳴響21.各自懷揣精明意48.自大狂遇小肚腸18.解脫煩惱歸家鄉3.夜中有人求請來17.疏通關係進九門7.鐘匠說打發條簧5.若問武藝有故人2.天下何處不吃人11.九人蒸汽機小組12.平靜下暗流激涌26.再裹行囊向漢陽11.軍心正是可用時1.我今穿越入朝鮮9.一包大米如何用8.漢陽血淚發家史24.義理二字勢如山23.竟有神仙來助我17.盤算時日業已近23.勤王保駕投新君24.趙萬永外放全羅5.訓練營倉促出兵33.是反其道而行之44.鷹山公可資借鑑33.本官奉命發餉俸31.怎爲周氏定罪名10.彩繪天地和春圖26.驟然發難夜混戰9.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30.金平淳開肅靖門5.漢陽喚京亦如何33.是反其道而行之29.南川店廢墟一片31.道光與我神助攻34.拳腳交加如雨點2.天下何處不吃人22.昌慶宮外進士科30.盛京城外宗室營28.古邑誠然真大勝10.今年貢差大操辦19.華夷變態赫赫名15.終究再世何爲人39.鯛魚穩固兩邦交34.讚歎楓皋得賢才(爲愛吃油燜大蝦加更)51.抽絲剝繭細甄別14.還是合作免紛爭5.李球承襲南延君24.一網兜盡漢陽兵7.洪母教子論時僻4.巧言變色金家奴15.暫宿荒村野店中1.洪妃鬆口聯姻事11.臣有罪臣有大罪26.驟然發難夜混戰22.下官乃爲令監計32.洪大爾來何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