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泮宮舉發大事件

看門外被引進來一個年輕人,洪景來瞅了一眼,新面孔,並未見過。

“這位是先景廟賜額頒書龍山書院學生,幼學孔昭宗。”孔尚炫在一旁介紹道。

洪景來腦子裡像是抓住了什麼,又好像沒有。於是便點了點頭,表示知道了。這人既然是景宗大王賜建書院的學生,那倒是需要敷衍着見一面。

“幼學孔昭宗拜見令監!”孔昭宗恭敬的彎腰行禮。

所謂的幼學,直白點說就是儒生,或者就是童生。擁有讀書人的身份,有參加生員科和進士科考試的資格,同時也是地方上絕大部分兩班的基礎政治身份。

至於孔昭宗這個名字就沒啥好說的了,肯定是孔尚炫的同族唄,大概率也是昌原孔氏的後人,算是聖人之後。

“起來吧,無須多禮。”洪景來虛扶了一下。

孔尚炫是生員,那就是有資格授官的有出身者,孔昭宗只是儒生,洪景來就不需要站起來和他假模假樣的客套了。

“謝大監。”孔昭宗坐到了孔尚炫身旁。

“所來何事啊?”

“奉斥邪綸旨,前來檢舉逆教徒(邪-教二字乃是屏蔽詞,所以往下就用逆教)。”孔昭宗一拱手。

“檢舉逆教徒!”洪景來立刻反應了過來。

這人是龍山書院的學生,而禹君則的教會也在龍山。毫無疑問的,禹君則基督教徒的身份肯定被此人偵知。

而後的答話和洪景來設想的完全相同,孔昭宗和孔尚炫乃是同族一門,雖然這時候已經分居兩地了,但是這年頭的兩班士族之間走動的還挺勤快。大家互相報團取暖,共同進退,應對風風雨雨。

孔昭宗受家中父老的囑託,一來是給孔尚炫送一些年下的節禮,雙方增進一下感情。二來就是知道江原道受了旱災,孔尚炫家裡那麼多奴婢和佃戶要養活,打聽一下存糧情況,要是不足,龍山這邊可以支援一點過來。

這都是普通士族之間的正常交往,孔昭宗也沒有想到會橫生什麼枝節,送完禮物就準備回龍山,然後迎接新年。

但是好巧不巧,禹君則跑到孔尚炫家裡借糧食來了!

大家本以爲這麼一股好幾千精壯的亂民,哪怕都是毫無組織的農民百姓,衝也能把只有幾百人的莊子給衝開。結果禹君則只是把糧食給拉走,然後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虛驚之後,孔昭宗立刻準備往回跑,這江原道眼看着就要發生農民起義了,他又沒有田產莊園在當地。死道友不死貧道,再是一門親族,也沒必要跟着趟這攤渾水。

可等他見到借據之後,不由得“哎呦”了一聲。

禹君則啊!老熟人啊,俺們龍山那邊的刺頭,仗着自己有一膀子力氣,經常幫着手下那些刁民泥腿子抗租抗捐。

尤其是還搞了個什麼會,專門忽悠男女老幼入會,合着夥來抗租抗捐,要不是這人沒有什麼殺人越貨的劣跡,手下還有一夥兒山上的小弟,早就被龍山的官府抓起來關大牢了。

這話引起了孔尚炫的極大興趣,他當時已經得知漢陽朝廷要派遣監賑大使前來江原道賑災,同時鎮撫百姓,預防叛亂起義的發生。

要是這個禹君則的那個什麼會是基督教會,這事情就好辦了!

別看貞純王大妃發動辛酉邪獄純粹是爲了黨爭,只是爲了把時派的大佬們全部弄死,但是不可否認的,現在在朝鮮信奉基督教就是信奉逆教,就是死罪!

漢陽朝廷不管歸不管,但是逆教的斥邪綸旨還懸在哪兒。一旦要是有基督教徒被發現,地方上的官府是一定要嚴厲處置的。

更別說,前不久洪景來去燕京,嘉慶還帶話給李玜,讓他嚴厲鎮壓國內的逆教。

這事兒講究一個民不舉官不究,一旦被舉發了,就要立刻處理。不然有司官員一旦背上一個縱容逆教的罪名,那這輩子和完蛋也差不了多少了。

孔尚炫被借走了那麼多糧食,自然是恨不得把禹君則碎屍萬段,大卸八塊,才能泄心頭之恨。如今得了消息,立刻細細查問,最終確定,禹君則那個什麼會,有跪拜十字架的行徑,毫無疑問就是基督教會。

於是孔昭宗也別急着走了,跟着一道去原州,等候漢陽朝廷的監賑副使大監到達,然後再出首舉發禹君則乃是逆教徒,裹挾百姓,陰蓄實力,逆謀叛亂。

和他預料的一樣,前來賑災的洪景來完全是一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模樣,根本不肯處理禹君則。正當孔尚炫準備祭出這把大殺器的時候,洪景來拉着原州上上下下準備大幹一場。

與復仇相比,掙錢發財顯然是更重要的事!

這件事也就暫且被擱置了下來,甚至每天數着銅錢的孔尚炫都快把這事給拋諸腦後了。不曾想現在局面陡然惡化,競爭者如雨後春筍。

那麼想要阻擋外地人進入江原道,且能夠讓洪景來立刻下令施行的辦法只有這一個!公開忠清道的逆教匪首禹君則進入江原道的事實,污衊他蓄意謀反,爲了防止他的同黨繼續源源不斷的進入江原道,必須封鎖邊界。

弄不弄死禹君則已經是次要的了,現在挽救江原道的米價纔是孔尚炫的目標!

有了捕拿和阻攔逆教徒這麼一面大旗,別說洪景來,就是京中的金祖淳和樸宗慶也說不出一個不來。畢竟錢可以再掙,但是逆教必須設法鎮壓。

畢竟逆教動搖人心,敗壞綱常,十惡不赦嘛!

“請大監即刻傳令各郡縣,阻擋外鄉人進入道中,發海捕文書,糾拿逆匪禹君則!”孔尚炫說出了他的最終目的。

阻攔所有外人進入,那麼外人運的糧米也就不可能進入江原道,所有問題迎刃而解,他們照樣能大發橫財。

“這……茲事體大,容本官上奏主上殿下,再行定奪!”洪景來當然不想封閉邊界,準備用拖字訣敷衍過去。

“大監不用上奏主上殿下了,龍山書院的附生們已然向漢陽府投書,糾舉逆教不法!”

…………

朝鮮歷史上即有“丁未泮會事件”,儒生出首告發基督教傳播。

20.洪氏旌表爲節婦19.也有人情留燕京7.洪母教子論時僻33.世所共識要變法1.東萊巡海備倭判9.一包大米如何用24.尚沃願做爛好人27.王師飛檄復南北10.彩繪天地和春圖27.洪聰珏調修城司44.英吉利不好相與7.初議人選復着難8.朱珪常明齊下力32.洪大爾來何其遲2.天下何處不吃人6.不約而同趨安州2.天下何處不吃人46.語激村上島之丞3.書院七百遍八道7.對日貿易體量豐14.咱也算是大舅哥41.金在昌用力一擊6.或可援引衆同年29.漢陽有使傳信來16.空想無智改革者15.暫宿荒村野店中29.兵進畿輔壓漢陽9.我當盛禮祀皇明11.不做清官做循吏26.清核書院牽連大11.誰叫小說掙錢多15.王大妃棄卒保車7.先生教我莫輕動25.至親骨肉五百兩15.鳴炮升堂理政事2.居中作成金洪合7.不意前三之人選21.我與小趙論行止1.家鄉鐵山煤鐵全9.京商團夕陽落幕25.漫長一日琢磨度27.唯有世兄大氣魄5.漢陽喚京亦如何20.洪氏旌表爲節婦24.義理二字勢如山24.如今變法甚輕易27.似有波濤再興事10.所謂繼統不繼嗣12.對半來投小聰明17.韓丞教我取任賄33.東南萬里波濤涌6.黎民士庶皆可應32.尚沃解來四十萬31.細究景來錯三連18.何言火繩勝燧發13.威水廠兩案併發3.寧從山賊不爲奴20.泮宮舉發大事件24.樸臺插手賑災事8.漢陽血淚發家史22.沉迷自我做明君10.殿上爭鋒憑口舌35.大赦八道官奴婢17.天平一朝換傾倒15.王大妃棄卒保車20.趙萬永千里來投30.廢墟中別有隱情3.高麗沙俄恰鄰居27.似有波濤再興事17.脫出漢陽成虎豹32.王上在讀海東紀4.原來金氏有五女17.一步千鈞行難重5.漢陽喚京亦如何11.偶見漢方中成藥29.紅頂皇商富貴傳35.大赦八道官奴婢13.誘敵深入退城去5.趙萬永不可小覷2.洪妙妊一語得中26.驟然發難夜混戰42.守得雲開見月明(爲HappyM82加更)13.論理你我是叔侄5.江原被災亂事起11.燕行之路不輕鬆7.對日貿易體量豐14.還要振奮思前路20.舍科夫喚我親朋28.四野鄉村無人煙14.大災之年豐收年20.偏遭怪異入疫區14.訓練營進退搖擺13.萬古逆賊洪景來27.財政還需再整頓27.財政還需再整頓2.先行發現多砂金28.先從廢妃尋突破6.黎民士庶皆可應51.抽絲剝繭細甄別24.如今變法甚輕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