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嘉慶問話似平常

還沒來得及拜見朱珪,嘉慶到是傳旨讓朝鮮使節前往圓明園拜見。

這是大事,兩個來傳的三等侍衛和一個禮部的官催的急,洪景來換上了公服就跟着去了。當然也不是隻有洪景來一個人去,金芝淳作爲子弟軍官,捧着獻給嘉慶的玉如意,要祝賀嘉慶得子的嘛。

其他的通事翻譯和扈從也都叫上,大小也十多個人。禮部早先就安排好了車馬,倒也不用自己臨時上趕着叫車,跟着走就得了。

雖說是去圓明園,但實際上那一片大大小小的園林有好幾處,按照前輩們各種《燕行錄》的記載,接見朝鮮使臣的地方應該在正大光明殿。而且作爲實際上圓明園的政治中心,兩側還有軍機處的值班班房和侯旨廂房。

到了地界也不是說傳了就能直接進,你擱園外才能看到,這園子和一座普通的城池實際上真沒什麼區別。那園牆修的一點不比燕京城的城牆差,照樣有園門,照樣有守衛。

待入園,繼續等,有禮部和鴻臚寺的兩個官,還有引路的太監執事,一前一後的夾住使團入園的人等,算是帶見。

最後纔給帶進了懸掛着正大光明大匾的勤政殿,此前禮部已經差人和使團講過禮儀的事情。因爲朝鮮使節團來的實在太勤快了,而且“素來恭順”,所以不像其他那些使節團進入燕京以後還要上十天半個月的禮儀培訓課。

朝鮮的使節團基本上就是禮部官員口述一遍,再看着演示一遍就算完事。大家都輕車熟路的,見着嘉慶你跪就完了!

洪景來可不是什麼傻批二愣子,還心裡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顯得什麼一身傲骨似的。嘉慶的影子都沒見着,只覺得入殿後眼前光影稍暗,有個太監在旁邊輕呼了一聲“跪!”

一句廢話沒有,跪的行雲流水!

三跪九叩行大禮,一點兒也不許有差池。不叫起就不許起,還好洪景來提前備着跪的容易,倒也是沒啥問題。

等行完禮,叫起,一旁自有官員稟報洪景來等人是有清朝鮮國使臣,姓甚名誰,前來所爲何事云云。

“你便叫洪景來?這個鬆都經歷是個什麼官兒?”眼前的嘉慶面白微須,臉略微有些圓,氣色到是很好的樣子。

大略的瞅了一眼,洪景來便立刻低下頭不敢再看。到底是帶清的皇帝,不能夠直視的,就算你是皇子龍孫也不成。

“稟聖天子,下臣所任乃是留都佐貳,輔理錢糧、文書、教化之類。”洪景來小心翼翼的回答,說話都不能太快。

“這麼說是同知不是?”嘉慶說話似乎也沒什麼太大的壓迫和威嚴,感覺和金祖淳好像也差不多。

“稟聖天子,與天朝同知差相彷彿。”

“那怎麼是個從四品?”

“稟聖天子,因着鬆都官稱開城府,乃是前代高麗與下國初年時的王京所在。”

“嗷!往昔來使的總是宗親,抑或朱紫,怎麼此次由你來。”這就是嘉慶有些奇怪了,以前來的都是三品以上官員,或者是那些駙馬的子弟甚至王族之類的,怎麼這次來了一個芝麻綠豆官,是不是看不起帶清啊。

“稟聖天子,下臣的族姑母乃是臣主之本生祖母。”洪景來這不是說好了回去才三品的嘛,這下只能搬出咱們的便宜姑媽洪妃了唄。

“恩,不必如此拘禮了,靠近些回話。”一聽洪景來原來是純宗大王的親戚,嘉慶便也不再多問許多,讓洪景來走近兩步容他細看,也方便回話。

“李王可好?有子胤?”大概是因爲最近自己剛得了兒子,所以嘉慶關心起了純宗大王。

“臣主雖行婚配,但年齒不長,尚未有子。”因爲嘉慶讓不必拘禮了,洪景來也就不用句句回稟聖天子。

“李王今歲?”

“一十六歲。”

“到底子嗣爲重……”

“臣主聞聽皇四子誕育,特獻如意一柄。”既然說到了兒子這事,洪景來趕緊把如意送了上去,表示一下恭祝。

“有心了。”嘉慶略略的看了一眼那如意,就算賞收了。

“聖天子出送飄民,臣主感念非常,特遣下臣,前來謝恩。”說完洪景來照例再一次下跪謝恩。

“李王知恩,甚好。”

洪景來再跪再謝恩,到算是熟練了。

“來時路上可好走?盛京如何了?朕總不得閒,往來幾千裡,長久不去了。”正以爲這次拜見要結束,沒想到嘉慶居然絮絮叨叨地問了起來。

洪景來總不能說你家那條御道面子工程都算不上,只有一條主道好走,沿途的行宮也荒廢了許多。至於盛京,送過去那些黃帶子紅帶子可禍害的不輕。

“下臣等深叨天子洪恩,沿途有司照顧妥帖,盛京繁華,遠勝下國。”

“朕應當去看下,沒奈何又要勞損民力,又要徵調車馬,總不成行。”

“聖天子撫綏萬邦,宇廷之下自可去得。”洪景來都感覺自己在說羅圈式的廢話。

“你什麼年紀了?”

“恰逢而立。”這彎轉的有些快,洪景來差點沒反應過來。

“正是富年,好生爲李王分憂罷。”

開始的突然,結束的也突然。像是問了一大堆話,又像是什麼都沒問。洪景來有些蒙,你們這些皇帝是這樣子問話的?

嘉慶道了一句“賞!”,整個拜見就算結束了,說是賞,結果也就是賞了洪景來兩對大荷包。這算什麼意思,洪景來也沒瞧明白。

倒是賜宴很豐盛,大長桌擺的滿滿的,洪景來面前足足擺了兩桌,都是用的粉彩景德鎮官窯,大抵都是乾隆年用到現在的。

光是擺着看的餑餑就有四盤,還有幾盤看不出材料,但明顯也是擺着看的點心。大熱天還有兩個火鍋,就是不知煮的是什麼東西。

嘉慶回去更衣去了,這邊都只能陪坐在這等着,另一側陪宴的王公大臣們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擱那兒和木頭人似的,紋絲不動。

這場面,你就是山珍海味在面前,洪景來也是食不知味。

6.黎民士庶皆可應2.天下何處不吃人14.還要振奮思前路27.財政還需再整頓3.寧從山賊不爲奴20.偏遭怪異入疫區37.宮門外羣龍無首23.清欠虧空真能吏36.只聞一句大不好24.戶牌雖失事卻濟3.高麗沙俄恰鄰居22.帶清世有兩顯學21.日本國王立嗣君(爲柳初九加更)23.雙腳踏上清國土11.不做清官做循吏32.洪大爾來何其遲9.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16.原州鄉班大誇贊44.鷹山公可資借鑑8.怎苦我一郡百姓14.蒸汽機萬難推廣10.時代已變望周知7.鐘匠說打發條簧3.高麗沙俄恰鄰居28.協濟上官得美評8.東闕不幸遭祝融23.竟有神仙來助我28.日本國王作大君26.主上可願決死戰15.疑心軍中有內鬼5.今科我意選良民7.鐘匠說打發條簧27.財政還需再整頓2.洪妙妊一語得中1.行前先舉韓三石16.趙萬永藉故離京21.婚姻豈能同兒戲30.今上大王稱善之26.金斗吉尋得出路22.下官乃爲令監計24.如今變法甚輕易25.何策可使民知法49.不意狂徒來自首10.訓練營至大同江30.嘉慶年景愈漸衰9.原來小趙亦國戚12.對半來投小聰明9.合則兩利與書儈4.年輕人還需努力42.守得雲開見月明(爲HappyM82加更)34.拳腳交加如雨點25.鳳凰巡檢有女兒23.再與趙氏一狀元14.四處林林請託來25.惠慶宮惠嬪洪氏20.對半入股做生意26.鋪裝枕木安鐵軌45.因地制宜善民力10.殿上爭鋒憑口舌37.德川家齊頗不快18.攻摧驛站釋官奴4.偏生前月興教案6.曹允大告老還鄉42.守得雲開見月明(爲HappyM82加更)14.四處林林請託來3.一因一果總難逃13.韃騎一萬破慶興8.漳州口似可輕取21.只需請來今帝師9.合則兩利與書儈6.韓三石一語中的52.囚徒困境尋真相35.大赦八道官奴婢32.尚沃解來四十萬21.神思不屬嘉慶帝39.鯛魚穩固兩邦交14.四處林林請託來24.趙萬永外放全羅27.漢陽喪鐘已敲響54.所謂議會不當開15.大明恩情說不完41.大監戲言願通榜28.心中暗籌借洋兵1.家鄉鐵山煤鐵全17.盤算時日業已近5.恢復鄉校選儒官27.財政還需再整頓32.收攏礦丁編行伍26.再裹行囊向漢陽37.登用實學諸子弟2.滿院飄香一百兩34.裹挾民壯謀瑞興26.原來也無大代差12.金芝淳三路進兵24.一網兜盡漢陽兵29.五峰山火併六孫24.堪稱潤物細無聲28.命做夷船三十條5.李家宗親頗寒酸11.此人真一筆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