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爲鄭神師所裹挾

半開的鋪站大門涌出幾個很是利索的身影,他們並不避諱門口的死人,一腳往旁邊一踹就大踏步進入院中。

“鄭神師果然神機妙算!【注1】

院門外擁進來六個漢子,全部提長刀,刀刀出鞘。刀劍朝向洪大守三人,並沒有小覷的樣子,反而一個個還流露出鄭重對待的神色。

“各位,我們三人只是漢陽回返平安道的行商人,並不是什麼奸邪之徒。”洪大守言辭懇切,甚至流露出些許的卑微和討好。

對面六個人一看就是能打的,洪大守這邊才三個而且無有兵刃,絕對打不過。這時候低頭認慫,要是能逃出一個性命,比這點臉面要強得多。

“神師早有預料,會有小人自南面而來,窺探神軍,果不其然。”

“快說!你們到底是什麼人!”幾名大漢齊聲一喝,嚇得洪大守差點一哆嗦。

“我們三人真的是謹守本分的小商人。”韓三石也出言哀求。

“哼,不用和我們解釋,見了神師你們自己去向他解釋。”

說罷,六人上來不由分說就把洪大守三人給按住。雙拳難敵四手,就算想反抗,面對明晃晃的刀口也要斟酌再三。

這六個比之之前的官兵也不知道要強多少,要是反抗的話,洪大守絕對相信他們會一刀捅上來,了結了幾人的性命。

只是不知道幾人口中的鄭神師是哪個,但是神師這個稱呼就知道是個裝神弄鬼的。古有“大賢良師”,馬上有“右弼又輔正軍師東王九千歲”,這稱呼實在不敢恭維。

至於姓鄭,也不知道真的假的。實在是朝鮮這一套玩的太溜的,不知道是擱哪兒學來的。

李成桂率軍走到威化島,士兵們紛紛傳言“木子得國”,說什麼四野的小動物們都在傳揚着姓李的人將統治高麗。

再往後,景福宮裡的樹葉上居然被蟲子咬出了“走肖爲王”的字樣。你這個蟲子一看就不是正經蟲子,巴掌大的樹葉子能咬四個字出來,有這本事去國史館做文書都夠了。

這種一看就是人爲的東西居然還有人信,於是不是宰相的宰相,靜庵趙光祖就撲街了。士林派被功臣派好一陣削。

如今兩西地區就謠傳“木子亡,奠邑興。”這位神師順應民心姓個鄭(奠邑爲鄭),倒也不太稀奇。

三個人被捆了雙手,但沒有立刻被帶走。六名大漢中的四人分作兩組,又在一片廢墟的南川店裡逛了一個多小時,確認沒有其他活人之後,纔回來匯合監視洪大守的兩人。

也不知道是從哪裡尋摸來的草繩,領頭的漢子把洪大守三個串成一串,牽着往北走去。

一路上無非就是讚頌那位鄭神師從天兒降,能醫百病,能驅猛獸,呼風喚雨,有大能力。然後就是能掐會算,昨晚就猜到南面會有小人來,派他們出來一抓一個準。

最後就是什麼黃海道的豪傑匯聚一堂,要在鄭神師的帶領下建立一個新國。沒有壓迫,沒有飢餓的國度。

洪大守聽了一路,這不就是什麼天理教、聞香教、八卦教以及白蓮教玩剩下的嗎?

招搖撞騙的神棍,忽悠起吃不上飯的平民,起來就是幹,搶錢搶人,爽快幾年,然後被鎮壓完蛋,繼續籌備下一次起義。

韓三石回頭和洪大守交換了一下眼神,大概就是不要輕舉妄動的意思。暫時應該不會有什麼生命危險, 就當去見識一圈。

拖拖拉拉走了兩個多小時,一座並不怎麼廣大的城池出現在衆人眼前。

“瑞興郡城到了。”韓三石說了一句。

領頭的大漢瞪了一眼韓三石,示意三人不許交流,但也沒有說什麼。

走得近,纔看的仔細。瑞興郡下遮蔽住了原野的各種窩棚,還有草窠子。烏泱烏泱的人團團包圍着瑞興城,一眼望不到邊。

好嘛!難怪平山郡往北幾個裡洞都見不到人,原來全都在這兒呢!

南川店鐵定是遭了這夥人的攻擊,所有的生口也被裹挾到了這瑞興城下。

至於面前的這座瑞興城,洪大守有些印象。他不是簡單的夯土城牆,他是朝鮮北部比較多見的壘土城牆。

平地上堆土坡,外面傾斜度較小,同時使用切割後的石塊,建造石壁。裡面的坡度較大,但是也就不需要專門建設上城下城的走道,因爲隨便哪處都是緩坡,都可以登城作戰。

不過這個城牆頂天了也就五米高,大部分地段只有四米冒頭。至於什麼“勝字號神威銃”,“英字號將軍銃”,根本沒幾個,而且能不能施放還是個大問題。

城內的郡兵,這算是軍事機密,洪大守沒什麼印象。但城頭上旗幟不多,雖然攢動的人影不少,但旗幟少說明正規軍少。

“鄭神師統帥神軍三萬,今日必克瑞興!”

領頭的那人倒是志氣高昂,可穿過圍城營地的洪大守嗤之以鼻。

這也配叫軍隊?一個能稱得上兵的人都沒看見,全都是被裹挾的百姓。大概是由於一路席捲過來,這所謂神軍還能開得起飯,大多數人居然還挺開心,樂呵呵的。

外圍大概也都是婦孺老弱,尾隨着隊伍,混口吃的。

到了內環,勉強看到一座還算是兵營的小營,區別只在於有一道木柵欄。

“跪下!在這等着!”

【注1】:朝鮮後期可以說是讖緯書極爲流行的時期,除了十分有名的《鄭鑑錄》之外,還有《南師古秘訣》﹑《鄭北窗秘訣》﹑《土亭家藏訣》等等。

按《鄭鑑錄》的記載,某天鄭鑑與李沁(書中虛構的傳說性質的人物)在金剛山上進行了一場隱秘的對話,而此書中記錄了鄭鑑當時所說的話。

鄭鑑主要是說天下即將大亂,發生戰爭時一定要躲到所謂的勝地避難,亂世之後,李氏王朝滅亡,之後會出現一個沒有尊卑貴賤沒有男女差別的平等的鄭氏王朝。

實際上,“鄭真人”或“鄭道令”出世來拯救民衆的傳言在朝鮮後期非常流行,這大概是與朝鮮歷史上出現的幾位重量級的“反賊”恰好都姓“鄭”有關。比如朝鮮初期被太宗李芳遠指爲“逆賊”而被誅殺的權臣鄭道傳,壬辰戰爭爆發之前被撲滅的鄭汝立一黨——此案牽連致死的人數多達上千,以及1623年仁祖上臺之後被肅清的鄭仁弘。

當時朝鮮社會還盛傳“木子亡,奠邑興”的流言,“木子”爲“李”,“奠邑”爲“鄭”,這流言將李氏將亡,鄭氏將興的意思表達得非常露骨。

(部分引用自澎湃新聞網)

3.寧從山賊不爲奴50.東洋市場尚可爲10.殿上爭鋒憑口舌7.洪母教子論時僻23.半推半就入廂房23.奉天倡義大元帥10.江原一道盡慘白39.出乎意料全反對37.德川家齊頗不快14.爲官清廉金常明54.所謂議會不當開1.爭相投效門下犬14.爲官清廉金常明29.先行起復任諫臺34.朝會痛哭哀思悼18.抄家八道得暴富30.盛京城外宗室營45.調虎離山拆僻派8.錢囊空空赴義州15.設法偷換是與非19.握有現銀思他處1.五峰鐵山初始興12.楓皋說我老實人24.義理二字勢如山47.無名一張大揭帖35.幸好嘉慶隨意問32.小洪未加知制教40.德川家慶元服禮28.日本國王作大君30.王大妃撤簾歸政32.收攏礦丁編行伍9.一番話動兩人心27.孃舅猛打老岳父14.訓練營進退搖擺1.各有職守定大局19.巧遇故人有眉目18.洪景來暫充大使13.鄭進煥乾坤一擲14.似乎有個大烏龍(爲不一樣的純潔加更)4.巧言變色金家奴31.怎爲周氏定罪名22.沉迷自我做明君33.天下第一好生意42.於寡人有何益哉38.三輪火銃全軍潰16.五峰山別有乾坤6.洪大守再回漢陽27.孃舅猛打老岳父29.京仁鐵路始通車8.教導兵嚴陣以待11.臣有罪臣有大罪25.走馬上任無波瀾10.江原一道盡慘白12.開足馬力磨細面44.貞純王大妃薨逝24.可會造夾板大船2.天下何處不吃人11.偶見漢方中成藥17.一步千鈞行難重16.空想無智改革者37.登用實學諸子弟55.無有準備事難行40.趙萬永力排衆議34.朝會痛哭哀思悼8.天字第一號欽案34.堂堂正正用陽謀19.江華道令李公子18.殿上因紙起爭鬥37.所謂官兵不堪樣9.園中鬆植修剪來5.冊立大禮賞賜豐21.所謂臉面價十兩30.逆教一案有眉目5.當年揀擇有情由17.暗忖已身患風寒13.韃騎一萬破慶興31.細究景來錯三連16.一封辯折值五千8.朱珪常明齊下力21.李書久一力攪局35.被指惡逆非道孫33.彼之破爛 我之國寶20.泮宮舉發大事件9.李氏如願得中標31.日本招待頗豐盛36.官授堂上副承旨38.國立仁川北學校24.狀元探花齊做賊7.刑場騷亂衆驚慌21.毫無反對之聲浪14.似乎有個大烏龍(爲不一樣的純潔加更)1.行前先舉韓三石7.先生教我莫輕動32.一言顛倒黑白間39.出乎意料全反對10.所謂繼統不繼嗣19.夤夜浪戰不得脫35.夤夜催人填溝渠19.當年善緣結善果8.曠野傳道洪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