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調虎離山拆僻派

雖然殿上人人都是震驚的神色,但是洪景來明顯感受到外戚這方是興奮的震驚,而僻派這邊的震驚帶着沮喪、惶恐和痛苦。

僻派最大的政治保護傘沒了,別看他們現在還握有朱子學的君子小人之義理大道,但是這玩意兒還不是大家憑一張嘴辯來的。以前黨爭那麼多年,義理在不知道多少派人手裡轉圈,沒有任何一派人馬能夠長久的佔據政治義理制高點。

洪景來悄悄擡頭看了一眼寶座上的純宗大王,他的神色是如此的的難以言喻,作爲毫無血緣關係的兩者,貞純王大妃並非是純宗的親生曾祖母,從小撫育純宗長大的也是綏妃和洪妃。

在政治上,正宗大王的急死導致了貞純王大妃以大王大妃的身份垂簾聽政長達四年之久,即使在撤簾歸政之後,同樣對朝局有着巨大的影響。

純宗對這位大王大妃,很難說有什麼真正的尊重和敬愛。甚至洪景來懷疑純宗心中甚至巴望着自己的這位曾祖母趕緊去世,好讓他在宮中的生活更自由一些。

“應當即刻辦理喪禮,八道同哀!”金觀柱第一個轉身啓奏。

死的是他的親姐姐,雖然他姐姐入宮的時候他才只有幾歲而已,沒有什麼共同生活的經歷,但是到底是嫡親的姐弟,自有感情在那兒。

接着開口的居然不是僻派的領袖金達淳,而是金祖淳。

“娘娘乃是英廟正妃,位隆望尊,理應瑄然大辦!”

“理應如此!”既然僻派和外戚都這麼說,純宗也沒什麼好多想得了。朝堂上難得有一次能徹底達成共識,還挺稀奇。

“治喪大臣應由金內禁擔任!”金祖淳立馬接着答話。

金觀柱擔任貞純王大妃的治喪主事大臣毫無問題,他辦自己親姐姐的喪禮肯定會認真用心,不會糊弄什麼。

“可!”別說純宗了,金觀柱自己也願意,這個提議自然沒有什麼人出言反對。

“另外元陵(英宗墓)封土已久,是否擾動,遷以合葬?”

“自然要合葬!娘娘乃是英廟正妃,怎能不合葬!”看金祖淳好像要讓貞純王大妃單獨下葬,金觀柱和金龍柱、金日柱等人立馬反對。

這是他們慶州金氏的榮耀,我們家也是出過王妃的,正宮就是正宮,比那些什麼嬪、淑儀之類的要高得多!

“那便需要政丞擔任問陵使前往楊州告祭先廟,主理喪儀,徵發民夫,開封移殿。”

金祖淳慢悠悠的,好像在說一件無關緊要的事情。政丞指的就是宰相,換言之就是領議政以及左右議政,像閔廷爀這個右贊成是稱不上政丞二字的。

而之前的領議政徐邁修因爲璇源殿大火,已經告老還鄉去了,現在議政府內的政丞,正是僻派的領袖金達淳。

在庭的僻派和外戚諸大臣立刻都明白過來了,金祖淳這是在調虎離山,先是把內禁衛大將的金觀柱弄去做治喪大臣,現在又要把宰相金達淳弄去楊州。

“院君所言極是,告祭英廟,非政丞不足以顯示隆重!”趙得永不愧是金祖淳的御用大噴子,領會能力一級棒,金祖淳開完口,他第一個跳出來應和。

“正是如此,主上無有兄弟,除政丞外無人彰顯鄭重!”閔廷爀立馬把派遣宗親的這個缺口給堵上,不給僻派另選他人的藉口。

“確實如此!”純宗大王點了點頭。

金達淳不知道是因爲剛剛爭辯被金祖淳打壓了氣勢,還是因爲真的沒了主意,居然一言不發,被動地接受了這個現實。

“那便由金政丞擔任問陵使吧!”

“另外梓宮的大料需要立刻揀選,金右尹署理地方,熟悉民情,不免需要勞煩一二了。”樸宗慶也不落人後,立馬上奏。

梓宮就是棺材,不像貧家草蓆一裹,或者三寸木板一釘了事。身爲王妃,就算是棺材板子也有儀制規定,要用怎樣的料子,需要好生揀選。

金日柱署理漢陽府,確實是地方官(他這個是地方官,但是位階排在京官中)。漢陽地面上有沒有好料子,肯定是讓朝堂上最熟悉民情的大員去處置啊。

“亦可!”純宗大王繼續點頭。

僻派這下真的方寸大亂,一下子連去三位大員。就短短几句話,根本沒有什麼反應的時間,純宗大王金口玉言,已經下旨。

旁邊跪坐在一旁的,屬於外戚的承旨居然已經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寫好了三份教旨。掌管着御寶的尚寶令不知怎麼的就突然出現在殿上,捧着御寶就過來要鈐印。

金祖淳這時候也不畏懼什麼,捧着教旨,走到階上,在金達淳和金觀柱的眼前,恭請純宗大王用寶。他身爲正宗大王遺旨輔政的大臣,本就有輔弼純宗的職責。

塵埃落定!

僻派想要阻止都不知道從何處用何由來阻止,教旨鈐印生效。金祖淳略帶着哀慼的面容,把教旨交給金觀柱等人,還說了幾句什麼好好辦理喪儀,務必穩妥鄭重之類的話。

洪景來冷眼旁觀,只是一瞬間,原本還能操控宮禁,脅迫大臣的僻派,居然隱隱有崩潰之狀。

僻派要完了!

之所以外戚們還沒有轉開鋪天蓋地的攻詰,原因也正是因爲貞純王大妃剛薨逝。老太太屍骨未寒,就要弄死他的弟弟們,這話說出去,純宗大王的面子上掛不住,史官也不好記述。

不妨就這樣,慢悠悠的,先剝除他們的權柄,再好好地炮製一番,最後再把他們一網打盡!

…………………………

以下是另一個版本,出自《李朝實錄·純祖大王卷》,之所以不這麼寫,是因爲寫了一定有鍵盤史學家噴金達淳吃了屎了,腦子裡灌了芝麻糊,和傻批一樣。

金達淳在貞純王大妃去世後,爲了挽救僻派搖搖欲墜的政治地位,提出了全面否定正宗大王的繼位合法性的主張。

爲重新確立老論僻派的義理合法性,提出初筵筵奏,由此引發了“丙寅更化”。金達淳主張處罰正宗大王年間追崇思悼世子的人和嶺南萬人疏的主謀,還主張褒獎英宗時期誣陷思悼世子的急先鋒樸致遠和尹在謙,以使老論僻派在思悼世子之死問題上能夠正當化,爲此甚至要否定正祖的“五晦筵教”。

正宗時期老論時派普遍認爲,正是由於樸致遠、尹在謙的兇書、兇計,思悼世子纔會慘死。而這時老論僻派不再把老論僻派的義理假裝成正宗的義理,而是要徹底否定壬午義理,承認思悼世子的過失。

公開攻擊思悼世子的失道,間接說明正宗乃是罪逆之子,而純宗乃是罪逆之孫,都沒有資格擔任大王。

這直接觸怒了純宗大王,金達淳當庭賜死!

26.主上可願決死戰26.一哭能解萬般難11.山戶生活不容易18.攻摧驛站釋官奴34.我與尚沃論財計20.世道不靖香教興25.揀辨飄民甚輕易8.怎苦我一郡百姓23.可獻韃酋於宗廟32.上邦贈爾恭悼王21.所謂臉面價十兩17.永平地龍大翻身21.李書久一力攪局12.御門前臣有本奏35.幕府尚有有識士13.想宮中如何應對5.李家宗親頗寒酸38.三輪火銃全軍潰4.原來金氏有五女14.還是合作免紛爭8.錢囊空空赴義州1.我今穿越入朝鮮15.暫宿荒村野店中25.慶興大捷奏凱功2.李玜問我年何歲21.所謂臉面價十兩9.園中鬆植修剪來19.林尚沃居中斡旋12.世有如意天寶丸17.天欲亡我訓練營24.樸臺插手賑災事29.漢陽有使傳信來30.金平淳開肅靖門1.五峰鐵山初始興7.僻派喪鐘已鳴響20.洪氏旌表爲節婦40.且隨我宮門領賞30.盛京城外宗室營28.心中暗籌借洋兵45.遣歐少年留學團16.樸鹹魚巧遇機緣25.至親骨肉五百兩19.當年善緣結善果4.巧言變色金家奴14.再見連襟話家常4.李禧著舉兵響應4.年輕人還需努力19.野店外槍林叢叢33.天下第一好生意15.近思錄讀書分子19.舍科夫率兵來援12.金芝淳三路進兵24.可會造夾板大船27.百十條只爲練手20.身隕漢陽終命絕7.嘉慶直呼了不得30.今上大王稱善之32.一言顛倒黑白間8.終於尋得書儈商9.李氏如願得中標17.脫出漢陽成虎豹26.清核書院牽連大7.對日貿易體量豐10.訓練營至大同江3.寧從山賊不爲奴41.大監戲言願通榜22.趙萬永察訪江原27.財政還需再整頓4.不過區區衰草爾3.金益淳不戰而降26.驟然發難夜混戰2.居中作成金洪合8.怎苦我一郡百姓19.孔尚炫圖窮匕見4.原來金氏有五女13.誘敵深入退城去19.急入宮來拜洪妃44.貞純王大妃薨逝18.抄家八道得暴富5.若問武藝有故人22.性命操於股掌間12.發展眼光看問題26.崩潰從內部開始16.結親王室以緩和35.賢表戚里堪行重26.添頭搭腳合六百4.辛酉大獄牽連廣22.官督民辦不可行21.李書久一力攪局4.偏生前月興教案7.僻派喪鐘已鳴響2.滿院飄香一百兩35.賢表戚里堪行重13.磨坊產業大升級27.財政還需再整頓25.退而其次巡防艦1.小洪僉正真清明18.解脫煩惱歸家鄉18.何言火繩勝燧發48.自大狂遇小肚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