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本官奉命發餉俸

“聽說沒有?”

“聽說了!聽說了!”

“怕是就在這一兩日了!”

“用去同去!”

“自然同去!”

幾個穿着破舊,但是還硬是一身長袍的男子站在藝文館中一處被風的牆角,恰好有太陽的地方。

若非懸在一旁的火牌乃是黃楊木包銅,如何也看不出這幾人居然是藝文館的知事和權知事,乃是正經的李朝候補官員。

曾經得中生員和進士的光榮早就被無盡的貧困生活給消磨殆盡,在他們身上看不出什麼讀書人的風儀,只剩下窮酸和“傲氣”。

洪景來剛拜完樸宗慶走馬上任,第二天小半個漢陽就知道新任常平僉正已經到任,第三天連住在城外的五軍官兵家屬都知道朝廷終於又要發餉了。

慣來是沒有錢糧就沒有人會幹這個常平僉正的,一旦宣惠廳的提調上官任命了新僉正,就意味着發俸祿餉銀的日子到了。

按照《續大殿》規定的每月朔日(初一)就應該發糧食的,不過規定這東西大家都知道的,也就是個屁。我遵守了那才叫規定,我不遵守能耐我何?

八道的貢米依次由京商的漢江船隊解遞到京,京畿道徵發來的勞役日夜不停的向宣惠廳的官倉都捧所搬運解送。

漢陽這個人口約三十萬(可能更多,因爲這時候奴婢不算戶口,白丁僧侶倡優等下賤另開戶籍)的大都市,完全是一個消費型城市,需要整個八道輸送物資來供養一城的消費型人口。秋末冬初解來的貢米,影響着整座城市未來一年的市場供應。

當然啦,向洪景來這樣口袋有錢的,就不甚關心這種事情!

可能整個家裡最在意冬天要到了,貢米什麼時候到京的是洪氏,由於在漢陽,沒有了田地直接產出的新米,老太太唸叨着沒有新糯米打年糕。幾次囑咐洪景來上值的時候關心一下市面,看看新米上市沒有,她要開始做過年節的準備了。

既然老母親開口了,洪景來看她真的閒在家裡很有些手足無措,想着給老太太弄點事情忙一忙也可以。

等市面上賣新米的時候,洪景來就讓李濟初和幾個侍從,給老太太扛了二百斤回來,人口多,不光祭祖要用,其他人也要吃。

老太太這下子一改無聊到手腳都不知道放哪兒的神色,精神煥發,把絲絹的衣袍一解,立馬換上麻布圍裙。終於有她會幹且能幹的事情了,可算得勁!

糯米當然不夠,又叫去買黃豆,小麥,蜜棗,柿子……

現在韓國的很多家庭婦女已經不會整治整桌的供品了,但是洪氏門清兒,泡豆子磨米粉,別看五十多,幹起活來手腳麻利的很。

洪景來告訴她把糯米送去南門外江邊上的蒸汽機磨坊,等閒要好幾天的米粉,在那裡等一個時辰就完事了。老太太還不信,結果跟着李濟初去了一趟之後,回來直誇。

“漢陽到底是漢陽啊!”

“就看到那個大木槌,咚的一下,一臼的米就都細粉了。”

“快得很!哎呀,活了一把年紀,不知道還有這樣的東西!”

“到底是不一樣!”

一邊誇,一邊和麪的手不停。

“老夫人親自打年糕?”韓三石下值回來,看老太太在忙活。

“閒不住,做的又是供品。”

洪氏對洪景來而言是母親,但是對於死球的老爹和老爺,那就是媳婦了,這年頭媳婦就是要做這玩意兒的。《紅樓夢》裡王夫人不還是照樣要伺候完賈母,才能退下去吃飯,只因爲他是媳婦,在長輩面前,就是幹活的人。

兩班家的婦女尤其重視這東西,更何況洪氏是節婦,要做表率的嘛!

“對了,閣郎,聽說宣惠廳的貢米都收儲了。”韓三石小聲的說道。

“知道了,議政衙門的那些窮官怎麼說。”洪景來不在議政府了,但是韓三石還在議政府的外廊守門。

“那個詞怎麼說來着,羣情洶洶?”韓三石大概是一直在中樞機關,學了個新詞。

“這算什麼話!”洪景來差點笑出聲。

“哎,咱是粗人,也不懂。您啥時候去放糧?聽說這幫人拿不着會打人的。”

“快了!”糧食到了洪景來自然就要放糧,不然真就要給人爆捶一頓。

………………

補了一個軍丁名額的李濟初第一次披掛全身的布面甲,甲上的銅釘還是現打的,這幅盔甲居然要足足二十四兩,換做白銀也要五兩多,那幫狗賊的甲仗庫書吏,偷出來的東西也敢賣的這麼貴!

洪景來原本以爲李濟初擅使弓箭、鳥槍和長刀,結果李濟初說披了甲以後使刀不得勁,自己出門去尋摸了一把長連枷。

就是農村打穀子的那種農具的變種,硬要說像什麼的話,大概可以理解爲一長一短的雙截棍之類的,一般是騎兵在馬上使用。人在馬上藉着馬勢,連枷一揮下去,西瓜腦袋保準立馬就熟透炸開了。

這才知道李濟初真是腰背有力,那連枷在地上舞的都起風,遑論在馬上會是什麼光景,在場圍觀的各個叫好。有功夫沒功夫的看一眼,真就能分出來。

都捧所外,李濟初和一尊門神一樣舉着個連枷瞪着圍在外面,形形色色瘦瘦弱弱的男子。韓五石本身就是九品司勇,更是披着一身豆錫鱗甲,左右雙刀,扶着腰往那裡一定。

剩下幾個家人,還有宣惠廳借來的幾十個御營兵把人羣隔開,雖然和洪景來的家人一比,這些御營兵和乞丐也差不了多少,但到底手上有根帶尖的棍,能唬人。

“本官奉命發放甲子年十一月俸餉諸項,爾等不得喧譁!”

“不得喧譁!”李濟初和韓五石一道同聲大喊。

這兩位手上都是背過人命的,喊出來後人羣就不自覺的往後退了好兩步,到底是功夫在這,可以鎮住場子。

很快都捧所的庫直開倉,宣惠廳的書吏按照官銜名冊,軍籍花冊,開始對在場的各色人等,發放餉俸。

場面雖然雜亂,但是到底還有那麼一分秩序在。

1.洪妃鬆口聯姻事11.島津何物不敢售30.萬古逆賊洪景來17.韓丞教我取任賄20.對半入股做生意7.洪母教子論時僻16.大事臨頭終決意4.咱們景來到東萊33.世所共識要變法18.坐觀鬥米三百錢1.洪妃鬆口聯姻事35.被指惡逆非道孫11.教導兵出動驅離23.奉天倡義大元帥10.江原一道盡慘白3.一因一果總難逃31.道光與我神助攻31.怎爲周氏定罪名22.無師自通打茶圍20.繼位禮成大業定14.爲官清廉金常明11.不做清官做循吏5.今科我意選良民20.趙萬永千里來投21.只需請來今帝師1.小洪僉正真清明9.並非全然真好人26.再裹行囊向漢陽30.逆教一案有眉目35.賢表戚里堪行重6.拯天救命大神師5.樸凖源病危請封11.不做清官做循吏14.咱也算是大舅哥17.幕後操縱坑純王17.廢莊還民 版籍納公31.細究景來錯三連6.再逢禧著去對馬43.米澤彈正可聽聞17.盤算時日業已近6.君恩厚重教旨到33.彼之破爛 我之國寶29.五峰山火併六孫10.殿上爭鋒憑口舌23.漢陽已然有佈置4.巧言變色金家奴12.楓皋說我老實人17.天平一朝換傾倒35.幕府尚有有識士17.天平一朝換傾倒20.屹立四朝之洪妃26.小趙明眼洞時局5.當年揀擇有情由1.各有職守定大局31.楓皋對我換顏色4.偏生前月興教案35.被指惡逆非道孫24.忠君死國閔令監35.賢表戚里堪行重8.錢囊空空赴義州17.疏通關係進九門23.洗刷一新局勢穩51.抽絲剝繭細甄別31.細究景來錯三連5.李球承襲南延君7.初議人選復着難20.屹立四朝之洪妃22.昌慶宮外進士科13.磨坊產業大升級35.規劃仁川大都市18.解脫煩惱歸家鄉1.禧著演說鹿兒島3.書院七百遍八道22.甲第高門盡血沒10.殿上爭鋒憑口舌19.舍科夫率兵來援2.韓五石利誘威逼22.甲第高門盡血沒6.黎民士庶皆可應6.出發吉州尋在朝26.主上可願決死戰52.囚徒困境尋真相10.江原一道盡慘白23.廣開土王大碑拓26.驟然發難夜混戰1.籌謀甲山尋銅精26.金斗吉尋得出路24.堪稱潤物細無聲16.通盤清算殺千人27.似有波濤再興事4.韓家兄弟助鄉鄰30.萬古逆賊洪景來33.本官奉命發餉俸11.燕行之路不輕鬆12.薩摩雖大卻窮困7.竟使李作說客5.李球承襲南延君26.主上可願決死戰41.金在昌用力一擊13.鄉班實在意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