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韓五石衣錦還鄉

韓五石使勁拉扯着身上的青衫,明明是嶄新的官服,哪裡有什麼皺紋。

“我這身兒行不行?”

“行行行!你都問了八百遍了!”

平安道嘉山郡城,帶領李在朝手下去往鐵山的韓五石突然得知自己被案內保舉。以效用材士的身份,成了從九品副司勇。

還沒反應過來,因爲具名參與古邑之戰,累功再升一級爲九品司勇。

啥事兒沒幹,就成了軍官。

你說這算啥事呢?

他哥哥韓三石一樣得了保舉,也做了九品司勇。兄弟兩個,如今都是官老爺啦!

洪聰珏得了閔廷爀的青眼,加上本來就是兩班武官軍吏家庭出身,有人帶他立馬就能起來。已經當上了內禁衛從事郎,不過也就是看着好看,實際上是去昌慶宮守明政門。

一場大功,也就混了一個門衛!

李在朝則是洪景來替他運作的,補了鐵山郡捕盜從事校,回鐵山老家,替洪景來穩固產業,順便佔李朝朝廷幾個捕盜兵的名額。

把他那些好兄弟都掛名去做捕盜兵,用國家的錢糧,養幾個自己的私人。

洪景來又不是什麼正人君子,沾你純宗大王點光算啥。

“馬呢?把馬牽給我!”韓五石纔不管那幾個跟騎,原地轉了一圈,自顧自的從頭到腳打量了自己一遍。

等馬牽來,韓五石一躍而上,高踞馬背。好一個威風赫赫的武官!

嘉山山多地少,城池並不太大。突然城門口出現五六騎人馬,爲首的還穿着官服,騎着蒙古大馬。沒多久消息就傳了開來,街上不少人探頭探腦的張望。

一開始大家還在揣測是哪裡的官員過境,等定睛一瞧,這不是城西邊賣腰帶的韓二嘛!

一眨眼,咋還就老母雞變鴨了?

街上的百姓議論紛紛,鄉里鄉親的,誰還不認識韓二?

一堆小孩屁顛屁顛的追在馬後,喊着“韓二叔”“五石叔”,邊喊邊跳。

韓五石看的高興,從馬上的布袋掏出一大把錢,漫天揮灑出去。引得滿街的孩童和大人都彎腰爭搶起來,好不熱鬧。

等到了家門口,本街的中任、里長、統首都得了消息,跑了過來。

“拜見韓老爺,韓老爺安!”幾個人不約而同。

“哈哈哈哈哈,都起來都起來,我算什麼老爺,不過一個司勇而已。”

這人真奇怪,當了官以後就算是笑聲,都感覺變得動聽起來。

統首趕緊上去敲門,“韓家二嫂,你家老爺回來啦!快開門!”

院裡韓五石的老婆正在和她大嫂一起刷缸,要醃水蘿蔔泡菜了,不然冬天就沒菜吃。突然門口就喧鬧起來,老爺長老爺短的。

門一開,一個身穿官服,但是卻又熟悉無比的臉出現在自己面前。

不是自己男人好有誰?

“五石?”韓二嫂有點不確定。

“誒,怎麼還叫名諱,該叫老爺啦!”里長插口到。

“哈哈哈哈哈,還是夫人叫的親!”韓五石纔不管老婆叫他啥呢。

院裡一大家子原本擱哪兒剁菜刷缸碼鹽巴,等韓五石一進門,都站起來,愣愣的望着。

“二叔?俺爹咋沒回來?”還是韓三石的兒子最沒緊張感。

他們這些行商是這樣的,一年有一多半時間在外面跑,也就年下能在家裡呆兩個月。

“你爹在京城做了大官,騎着高頭大馬,以後來接你做少爺!”韓五石一把把侄子抱起來。

“五石,你這是?”韓老爹拄着根木棍,把人往家裡帶。

“洪大哥中了探花郎!選了成均館,又跟着閔令監打了韃子,我跟着混了些功勞,給我保舉了一個司勇。”

韓家人都一頭霧水,什麼“探花”、“成均館”、“閔令監”都是新鮮的詞彙,唯有打韃子聽懂了。

“啊呀!你去打韃子了?傷着沒有!”最心疼兒子的自然是娘。

“我能有啥事!都是洪大哥他們打的!”

一番波折,大家這才弄明白,年前洪景來召兄弟兩個去做家人。這才小一年,洪景來中進士,當了官,而韓家兄弟由於跟對了人,如今也當上了武官,還是有缺即補的那種。

這還有啥好說的,韓家兄弟本來在嘉山就是鄉里的頭人,如今發達了,那更是認識的不認識的齊來祝賀。

從院裡到街上,都是人。韓家立刻買米買面,殺羊捉雞,操辦起來。左近的同族同宗兄弟,鄰里鄉親都來幫忙。

沒多久縣裡的幾位衙門頭面公人,還有城內店鋪的店主都送了東西過來。

最後甚至連縣監都派人過來,請韓五石有空過府一敘。

從下午到晚上,韓家熱鬧了大半天,人羣才最終散去。

把幾個跟騎安置休息,韓五石纔有空和家裡人坐下細聊。

他這次護送着白銀三千兩進京,洪景來補上了官,要使銀子的地方太多,便傳信回去,讓鐵山送銀子來。

幾個跟騎都是李在朝麾下的好手,三千兩銀子的鉅款,不敢輕忽。

“爹,這是白銀二百兩,你暫時收着。”韓五石打開一個包袱,裡面是碼放整齊的十兩長鋌,足足二十根。

看韓老爹有些不知如何下手,“這都是洪大哥賞的,留家裡有用。”

“你在外邊做官,不要使錢?”韓老爹以前也走南闖北賣雜貨,多少有一點見識。

“盡有呢,這個呢您收着,如果道郡有災,開了捐,幫大嫂和阿英贖良賤!”

“那小石頭……”

“只要贖了籍,她們也就成了兩班夫人,小石頭就是少爺啦!”

坐在旁邊沒有發言權的三個女人突然齊刷刷擡頭,手裡縫補的衣服襪子都丟了下來。

“我也能做夫人?”

“怎麼不能?有了銀錢什麼不能!”

“這麼說,小石頭以後也是兩班家的大少爺,不用走街串巷賣髮帶,可以騎馬做官了?”韓大嫂抱着涎着手指的孩子。

“那當然!以後我和大哥的孩子都是兩班家的少爺,都能讀書考進士,還能做官!”

“沒想到,我們韓家還能有這樣一天,你們要好好跟着洪老爺幹,洪老爺我當初見他就知道他將來一定是要做觀察的。”韓老爹雙手合十,唸唸有詞。

“那肯定啊!洪大哥可有能耐了,聽說馬上就要去做東萊判官啦!你們知道什麼叫判官嗎?就是那個堂上,拿着籤子,想打誰就能打誰。”

“比嘉山縣裡的老爺好大?”

“那可不嘛!比縣裡的老爺大好幾級!”

“喔唷!真是了不得!”老太太趕忙拿出兩個長方木盒,把銀子裝了進去。

21.婚姻豈能同兒戲10.華陽萬人疏驚世30.今上大王稱善之29.思慮前行第一步2.居中作成金洪合35.夤夜催人填溝渠4.丁若鏞承辦輪船1.我今穿越入朝鮮55.無有準備事難行10.口蘑一斤同白銀5.可惜不曾得署理14.訓練營進退搖擺14.似乎有個大烏龍(爲不一樣的純潔加更)34.如此一部豆漿機42.一身輕鬆反家鄉17.疏通關係進九門21.各自懷揣精明意29.五峰山火併六孫3.李伸手圖金礦16.趙萬永藉故離京21.日本國王立嗣君(爲柳初九加更)24.如今變法甚輕易8.朱珪常明齊下力1.禧著演說鹿兒島23.清欠虧空真能吏28.日本國王作大君26.原來也無大代差11.此人真一筆好字9.京商團夕陽落幕31.李喜命一案情由28.日本國王作大君23.竟有神仙來助我37.所謂官兵不堪樣1.禧著演說鹿兒島28.心中暗籌借洋兵16.撿起一座慶興城18.雲裳未嫁閔紫英10.時代已變望周知9.合則兩利與書儈29.京仁鐵路始通車21.毫無反對之聲浪35.夤夜催人填溝渠1.風起東萊新篇章2.居中作成金洪合25.揀辨飄民甚輕易20.身隕漢陽終命絕39.出乎意料全反對20.屹立四朝之洪妃15.聚田莊謀改田制41.金在昌用力一擊28.日本國王作大君21.神思不屬嘉慶帝1.籌謀甲山尋銅精33.沈西平舉郡來投18.殿上因紙起爭鬥2.李玜問我年何歲26.崩潰從內部開始3.夜中有人求請來4.洪妃教我查揀擇(爲昨日仗劍加更)1.小洪僉正真清明15.王大妃棄卒保車37.登用實學諸子弟7.有司衙門大比責21.毫無反對之聲浪26.再裹行囊向漢陽34.如此一部豆漿機19.當年善緣結善果21.一場謀劃似成空25.至親骨肉五百兩31.日本招待頗豐盛20.雲川裡決戰開場25.至親骨肉五百兩23.雙腳踏上清國土16.大事臨頭終決意8.漢陽血淚發家史6.或可援引衆同年23.可獻韃酋於宗廟1.行前先舉韓三石32.一言顛倒黑白間2.滿院飄香一百兩31.道光與我神助攻18.敵來我往爭勝機12.驚聞常明褫爵祿18.洪景來暫充大使4.年輕人還需努力44.鷹山公可資借鑑13.豆板倭銀新出爐9.合則兩利與書儈12.楓皋說我老實人12.世有如意天寶丸17.疏通關係進九門29.定獎敘功正當時26.檢看大船驚一場18.坐觀鬥米三百錢5.訓練營倉促出兵3.行前放牌要驗看28.先從廢妃尋突破22.下官乃爲令監計4.李禧著舉兵響應17.疏通關係進九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