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朝會痛哭哀思悼

按金斗吉的想法,他認完爹以後。如果新爹看着沒幾口氣了,就會等他老死再出來謀出身。

這樣還能搏一個忠孝兩全的美名,和西晉時寫《陳情表》的李密一樣。

人家“臣以險釁,素遭閔凶。”一直躬親撫養他到大的祖母劉氏去世以後,據說是四十歲才第一次爲官。

金斗吉當然不會對新爹如何如何,就是等他伸腿而已。

如果新爹身體倍棒,吃嘛嘛香,拿了金斗吉的銀子還想再給他續個後媽。那金斗吉就把入籍續譜之類的事情弄好,也就回京了。

畢竟只要有了兩班士族的名分即可,他的後續計劃還要去別試裡面混一箇中舉呢。

至於進士科,金斗吉心裡有批數。根本就沒有做這玩意的美夢,這都要憑關係說話。

傳信來給洪景來,那也是有原因的。

理論上洪景來和金斗吉兩人從金斗吉有新爹開始,就是完全陌生的路人了。金斗吉作爲一名鄉下的兩班,要進京求取功名,那麼就需要兩名兩班的保單。

洪景來這麼一個現成的保單,那肯定是不能放過的。

也就這事兒,沒別的,寫幾筆而已。

洪景來也不急,等金斗吉回漢陽再細問便好。李朝的金氏可不是隻有如今掌權的安東金氏和慶州金氏,還有很多其他的金氏。

清風金氏、延安金氏、光山金氏都曾出過王妃,尤其清風金氏還曾出過兩位皇妃。【注1】

誰知道他找到的那個金老頭是哪門哪戶,能窮成那樣的,想來也不會是什麼大戶人家。

把金斗吉的信放一邊,洪景來還是要考慮自己的前程問題。官肯定要跑的,至於反要不要造,這個容後再議。

暫時洪景來沒有必須要反的理由,也沒有必須要反的危機。

他不是什麼救世主,沒有把世界潮流踩在腳下,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的氣魄。說到底誰還不是個人了?七情六慾的人。

雖然拋諸腦後是不大可能的,任是誰穿越了,知道自己以後會是大反賊,都不可能一笑了之。如今頂多也就是暫時輕輕放下,順其自然吧。

人嘛,跪着活的時間,遠比站在巔峰的時間多。

“五石啊,你這兩天勤跑跑,幫我把這些送到幾位考官府上。”

“要送這麼多嗎?”

“各處都要關照到,除開京華士族的大戶,在京兩班貧窮者不在少數。”

“老爺也有窮的?”

“你覺得呢?”洪大守扭頭看了看韓五石。

“那天放榜,好像確實不少。”

“國家任官又不發放俸祿,全靠那幾塊職田支撐。如今職田稀薄,減半甚至減七發放,冬日無炭生火者不少。”

“這官做的真沒意思。”回想起那些貧窮的兩班考生,以及在漢陽的許多貧窮小官員,韓五石突然覺得自己混的很不錯。

起碼吃得飽穿得暖,一年到頭旱澇保收二百兩,還包吃包住。

“好了,人家等着這份心意了。”

“那我去去就來。”

一封一封用壯紙摺疊包好的兌票,倒也不用學隔壁寫什麼“毛詩一部”之類的彎彎繞繞。洪景來打聽清了行情,同考們只要禮到就行,八十或者一百都可以。

提卷的同考(也就是閔景爀)則要四百,副主考反而只要二百,主考曹允大則要四百八或者六百。

這個等級分類似乎沿襲了很久,已經成爲慣例。包括考官在內,也接受這個價碼。

等送完錢,昌慶宮香遠亭的大王賜宴也去過。就剩下最後的一道上明政殿再次謝恩的朝會程序,在禮曹官員的帶領下向今上大王舞拜即可。

洪景來的青色官袍早就委人縫製好,趕了一個大早,蹬着惠慶宮洪氏送的革靴,懸着犀帶,乍看起來絕對的儀表堂堂。

如果哪一日能換上朱袍,那真就是不同凡響了。

起了大早趕到昌慶宮外,平素的朝會應當是在思政殿或者千秋、萬春殿內進行,但由於今日特別,所以在正殿明政殿舉行。

入殿以前會有承政院的官員過來糾正百官的儀態,如果有人儀容不潔或者放浪形骸之類的,輕則改正,重則打出去。

這當然與洪景來無關,他的一切東西都準備的妥妥當當,都是提前問的清楚地。

滿朝文武先行上殿,然後纔是新進士。洪景來站在趙萬永旁邊,第一排正好是三鼎甲的甲等及第進士。兩個人這時候也不敢寒暄什麼,互相點了點頭就算是問好。

在禮官的引導下,進入大殿,隨着禮官手中旌麾的運動舞拜今上大王。純宗大王就和泥偶一樣端坐在朱漆寶座上,貞純王大妃垂簾於後,也是端坐。

整個大殿除了禮樂的聲音之外,沒有一個人多話。都安靜的肅立着,等待儀式的結束。

說不緊張是假的,洪景來攥着笏板的手心都有些冒汗,這季節明明也不熱,但就是有些心跳加速。生怕自己做錯了什麼,差池一步被人揪出來。

終於等到奏樂完畢,可以完美退下,洪景來不由得長出一口氣。

正準備走,一名藍袍的官員突然站出來,既沒有上奏,也沒有說事,而是抱着一根大柱子死命的哭泣。

這麼大好的日子,在大殿上失儀痛苦,簡直就是找死。

金祖淳面無表情,連手都不揮。這種戲碼他似乎不是第一次見了,一個眼神就有小弟召喚大殿別監過來,要把這個藍袍官員拖走。

可是那藍袍官員很有節奏的大聲哭喊,他那根柱子是思悼世子被問罪時跪着的那塊,他想起思悼世子,這才哀痛萬分。

理由很奇葩,思悼世子都死了四十年了,和這名官員的年紀一般大小,他哭個什麼勁?

不過這事都是殿上的大佬們暗地裡交鋒的表象而已,誰知道這回又要幹嘛?

“世子邸下何其之冤,竟死於米櫃之中。”

【注1】:多提一句,閔廷爀所在的驪興閔氏,把最後的明成皇后算進去,一共出了四位王妃,幾乎是舉國出妃最多的家族,僅次於清州韓氏(仁粹大妃、章順、安順、恭惠、仁烈)

4.咱們景來到東萊29.我爲宗親不修學12.楓皋說我老實人37.登用實學諸子弟17.脫出漢陽成虎豹29.洪妃問我私囊豐25.閔屯村說金楓皋31.過往從無新生意13.磨坊產業大升級31.楓皋對我換顏色13.鄉班實在意難平13.左右風向忽不定7.先生教我莫輕動29.南川店廢墟一片18.坐觀鬥米三百錢12.審問刑曹諸囚犯38.一字避諱生煩惱30.嘉慶年景愈漸衰15.聚田莊謀改田制28.大監可識蒸汽機19.夤夜浪戰不得脫25.鳳凰巡檢有女兒26.檢看大船驚一場7.漢江口十死無生41.大監戲言願通榜11.偶見漢方中成藥6.議政府學習行走9.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42.於寡人有何益哉30.盛京城外宗室營23.竟有神仙來助我5.漢陽喚京亦如何31.漢陽一朝傾倒盡17.暗忖已身患風寒17.暗忖已身患風寒7.有司衙門大比責26.添頭搭腳合六百20.金斗吉謀劃長久9.並非全然真好人13.金斗吉精明會算6.拯天救命大神師11.九人蒸汽機小組36.生活就是互相借12.楓皋說我老實人33.沈西平舉郡來投18.三足鼎立最安穩1.揀選誰家好女兒36.官授堂上副承旨13.論理你我是叔侄33.本官奉命發餉俸2.洪妙妊一語得中8.朱珪常明齊下力36.生活就是互相借20.屹立四朝之洪妃16.通盤清算殺千人14.大災之年豐收年34.我與尚沃論財計3.行前放牌要驗看14.訓練營進退搖擺17.鍊鐵亦有萬般難18.洪景來暫充大使13.威水廠兩案併發31.過往從無新生意4.巧言變色金家奴5.當年揀擇有情由30.萬古逆賊洪景來38.綏嬪樸氏不簡單33.一場機遇在眼前23.世上從無萬全法6.洪大守再回漢陽17.幕後操縱坑純王7.鐘匠說打發條簧6.再逢禧著去對馬48.此功當賞錢一枚38.一字避諱生煩惱16.一封辯折值五千2.李玜問我年何歲28.古邑誠然真大勝5.漢陽喚京亦如何18.聽聞朝議賑救災12.尚沃爲我細籌劃7.不意前三之人選50.東洋市場尚可爲29.此夷船非彼夷船18.洪景來暫充大使26.金斗吉尋得出路5.可惜不曾得署理27.清理首尾脫困境15.夕陽落幕萬東廟20.泮宮舉發大事件15.近思錄讀書分子17.天欲亡我訓練營23.勤王保駕投新君19.巧遇故人有眉目1.我今穿越入朝鮮4.不過區區衰草爾36.間宮倫宗結善緣8.東闕不幸遭祝融32.江戶盛景好畫卷6.閔廷爀任請安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