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此夷船非彼夷船

一聽到“夷船”兩個字,洪大守自然驚訝萬分。往前數一百五十年,“夷”在中國特指的就是“東夷”。

以東夷制北虜,以北虜制東夷。

明代末年最重要的邊疆策略之一,聯絡蒙古人攻打滿人,引誘滿人去打蒙古人。

策略不能說不好,但這個策略的基礎是你本身自己的實力足以一挑二,強大到他們都不能單獨打上來。

但很顯然,那時候的大明,明顯已經沒有一挑二,還讓你一隻手的實力了。

結果自然是玩崩了,袁督師送米送面給蒙古人,蒙古人轉頭就投了後金。

兩個強盜合起夥來,兵強馬壯,那最終的結果就不是簡單的明火執仗到你家搬東西了,那是要住進你家的。

滿清入了關,這個夷自然就不許再用了。歷經三朝XX獄,往昔文獻記錄中凡涉及滿清發家的記錄能刪則刪,能毀則毀。凡有韃、虜、夷、寇等字樣的一概毀禁,所以即使到了9102年滿清的源流也根本無法徹底查明。

這大約屬於比較罕見的自己滅亡自己民族歷史的民族了。

閒話少說,到了嘉慶年,這個“夷”就是“西夷”,就是泛指一切歐美等國人士。

這種起名方法和隔壁日本一樣,明明自己還沒個美名呢,就把到日本的西班牙、葡萄牙,乃至英國、荷蘭的商人傳教士一律稱作南蠻人。

最後一個黑船來航,直接完蛋,另一個更不要去提了。

要睜眼看世界啊!

李禧著帶來的這個消息,他自己沒啥感覺,畢竟他就是一個普通的李朝行商人,他的世界範疇還沒有走出東亞。

洪大守就是因爲知道的太多,反而想的太多,立馬腦海裡就浮現出遊戲《拿破崙全面戰爭》裡那艘122門大炮的一級風帆戰列艦,納爾遜站在船首,於特拉法加爾會戰法西聯軍。

精法落淚!

“此夷船非彼夷船!”沈維鐈卻不以爲然,臉色並沒有因爲李禧著帶來的消息而綻開笑顏。

“此話怎講?”洪大守沒懂。

“西洋夷船越海九萬里而來,一船須走一年又十個月方到廣州,大洋之上氣候變化萬端,風高浪急。內河沙船漕船根本無用,全要堅船巨帆才能跨海而來。

當今聖上只撥三省海關關平銀一十五萬五千兩,別說造三十條夷船,造五條夷船尚且不足,怎麼會是英夷佛夷那等大船。”

“這……………,那這夷船是?”

“老閘船,俗名鴨屁股。”沈維鐈明顯見過。

“鴨屁股?”

洪大守只聽這個很“可愛”的名字,就已經知道是什麼夷船了。

紅單船!

鎮壓XX天國起義的時候,奉命徵募,從廣東馳援江寧的商船。大者也就十餘丈,小的七八丈,多的可以載炮二十四門,少的十二門甚至八門。

“可是紅單船?”

“誒,難道高麗也用紅單船?”

沈維鐈是浙江人,熟悉浙江的大多知道,浙江靠近太湖的嘉興、湖州等地地平八闊,水網密集,都是大片的水田桑林。等杭州過了往南,就開始是起伏的丘陵山區。

好些縣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紀初都是國家級貧困縣,沒得辦法生活下去的老百姓自然會選擇其他的生存方式。

出海就是一條風險與機遇並存的道路。

和福建廣東一樣,浙江很多州縣的百姓也是出海討生活的。沈維鐈自然見識過各式各樣的海船,包括最普通的福船廣船,也有紅單船。

由於是採用葡萄牙式的流線型尖底船體,鋪設龍骨,增加船體厚度。同時又採用中國式的硬帆,而不是歐式的軟帆。

結果就是比歐洲船更適宜中國近海,需要船員更少。比中國船拉的貨多,還跑的更快。

乍看之下,幾乎是一項完美的發明。

可它採用中國式的硬帆,就註定了他要與大海正面抗爭,被船帆限制,紅單船最大也就十丈多一些。不然這船在海上遇着狂風巨浪,就可能要玩完。

商船終究是商船。

裝載74門大炮,雙層甲板的三桅風帆大船,在歐洲只能算剛摸着戰列艦的門。

而頂天只能在船舷上裝載二十四門大炮,炮手毫無遮蔽,口徑也不足夠大(幾百斤到二千斤紅夷大炮)的紅單船,在歐洲,大概也就是條普通商船。

得了,沒啥好說了,錯把鴨屁股當成戰列艦,洪大守還能如何。

“我國內尚用板屋船駛洋。”滿清好歹有紅單船,而李朝,不提也罷。

二百年前李舜臣抗倭用的什麼船,如今李朝還當寶一樣繼續用着。

“唉,亦不知海防之要!”沈維鐈被洪大守說的板屋船給氣着了,原以爲自己已經很爛,恨鐵不成鋼,結果沒想到居然還有更爛的過的美滋滋,開心着呢。

“朝廷難道要用商船去剿海寇?國家經制的師船(不是一種船型,就是經制水師戰船)呢?”

“師船?福船倒是有幾條,就怕是追不上海寇。”

“海寇有夷船?”

“何止是有夷船,廣東水寇朱濆甚至連接廣南阮逆。”【注1】

“洋船洋炮一應俱全?”洪大守沒想到這年頭海盜都有國際聯盟。

“蔡寇行掠浙、閩、粵三省洋麪,凡到港商船一律收船標錢四百塊銀洋,出港的倍之,你說蔡寇有不有洋船洋炮?”

哦嚯!

難怪後來李長庚率兵和蔡牽會戰,結果清軍水師明明數量更多,卻打不過蔡牽的戰船。李長庚發炮打不着蔡牽,蔡牽反過來一炮打死了李長庚。

合着滿清此刻的水師水平已經低到了如此程度,連一個海盜都難以剿滅。

“朝廷難道還治不的海寇了?”

“無非是先封官許願,分化拉攏,最後船多打船少吧。”沈維鐈有些無奈。

“萬萬沒想到,原來上邦大國,亦是如此境地。”

【注1】:此時西山朝的阮氏還沒有亡國,受到滿清承認的安南國王是西山朝。而將來那個胡志X推翻的大南國皇帝保大皇帝的阮朝(清官方稱越南國),如今還算是逆賊。

41.兵臨昌慶弘化門15.大明恩情說不完7.官民率次投軍前24.義理二字勢如山3.保舉漢陽進士科23.竟有神仙來助我20.泮宮舉發大事件10.江原一道盡慘白32.爲鄭神師所裹挾8.錢囊空空赴義州16.趙萬永藉故離京16.趙萬永藉故離京30.金平淳開肅靖門23.竟有神仙來助我2.李玜問我年何歲44.貞純王大妃薨逝23.可獻韃酋於宗廟36.官授堂上副承旨9.安州城不戰自潰3.保舉漢陽進士科10.所謂繼統不繼嗣30.逆教一案有眉目9.我當盛禮祀皇明6.黎民士庶皆可應27.密不透風老朱珪30.宣惠廳常平僉正5.可惜不曾得署理30.今上大王稱善之28.大監可識蒸汽機11.大調京商出入賬24.嘉慶問話似平常3.書院七百遍八道13.韃騎一萬破慶興27.清理首尾脫困境30.原來清宮有巧匠18.聽聞朝議賑救災19.身在局中卻無力33.洪妃猶自不鬆口32.走馬上任常平司35.行前天下第一關12.迂迴擇議宮莊田10.先王御真付一炬13.鄭進煥乾坤一擲29.洪妃傳遞密信來5.思慮己身出路途3.鮁魚有利十六倍41.若使幕府財政寬24.洪景來好事將近24.義理二字勢如山10.敲定來年進士科28.大監可識蒸汽機27.清白人家怎談這18.抄家八道得暴富35.舍科夫的一日夜2.滿院飄香一百兩36.只聞一句大不好39.出乎意料全反對22.行前淘換京銀錢26.原來也無大代差8.漢陽血淚發家史18.雲裳未嫁閔紫英9.原來小趙亦國戚23.通融尚沃來結交55.無有準備事難行1.爭相投效門下犬7.先生教我莫輕動35.被指惡逆非道孫17.吃一塹能長一智6.議政府學習行走22.帶清世有兩顯學1.行前先舉韓三石31.修羅場裡有活人7.官民率次投軍前4.不過區區衰草爾30.萬古逆賊洪景來2.韓五石衣錦還鄉16.一封辯折值五千14.滿城官吏氣洶洶17.一步千鈞行難重44.鷹山公可資借鑑15.竟敢甩鍋給乾隆14.四處林林請託來11.臣有罪臣有大罪42.於寡人有何益哉24.嘉慶問話似平常43.一力破開漢陽霧11.此人真一筆好字15.三石勸我做準備32.江戶盛景好畫卷28還請娘娘救性命31.道光與我神助攻44.英吉利不好相與1.揀選誰家好女兒28.協濟上官得美評36.兄弟狀元世上無39.出乎意料全反對54.所謂議會不當開27.百十條只爲練手8.天字第一號欽案26.金斗吉尋得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