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入學第一天

正說之間,就聽隔壁屋中忽然響起幾聲咳嗽,葉老夫人的聲音傳來道:“女兒,你在和誰說話?是對門的顧生嗎?”

俠女急忙對王豐抱歉了一下,隨後站起身來,走進隔壁屋內,小聲地對老夫人道:“娘,不是顧生,是王公子。”

就聽老夫人問俠女:“哪個王公子?娘怎麼不知道?”

俠女小聲地介紹了一下王豐的情況,就聽老夫人道:“那是貴客啊!快扶娘起來見見客人,莫要失了禮數。”

俠女小聲地勸了幾句,老夫人卻堅持要起來,俠女拗不過,只得服侍老夫人起牀。

王豐聽見動靜,不敢怠慢,急忙站起身來等候。片刻之後啊,老夫人走了出來,王豐急忙帶着畲姬作禮道:“在下王豐,見過老夫人。”

老夫人就着燈光仔細打量了王豐一陣,滿臉堆笑地道:“好、好,王公子今年貴庚啊?家中還有什麼人?”

王豐一一作答。就聽老夫人又問道:“王公子可曾娶親?”

王豐沉默了一下,道:“已有妻子!”

老夫人聞言頓時沉默了一陣,問道:“家事可還順遂?”

王豐道:“還算是順遂吧!從認識到現在,我們還沒有吵過架!”

旁邊畲姬忽然插口道:“哥哥說謊!你不是說你的妻子被她娘接回家去,不許她再見你了嗎?這還叫順遂啊?”

王豐瞪了畲姬一眼,喝道:“小孩子不許亂說話!”

老夫人聞言卻又高興了起來,看了看王豐,再看看俠女,隨後問道:“王公子與小女是怎麼認識的?”

王豐道:“我是買了顧生的字畫,跟着他來到這裡,在巷子口遇見葉小姐,攀談之下,才漸漸熟識的。”

老夫人笑了一下,看着俠女道:“我這個女兒平日裡不言不笑,倒是難得與人攀談熟識。王公子請多坐一會兒,老身就不打擾你們攀談了。”說着,老夫人起身告辭,自回房去了。

待老夫人走後,俠女低頭地道:“我娘……,你別在意。她只是心急我的事,沒有別的意思。”

感受到俠女隱藏的窘迫,王豐不由笑了一下,溫和地道:“沒事,我懂!一個當孃的,自以爲時日無多,因此迫切地想要爲女兒找個歸宿,這種心情我能理解。”

俠女看了王豐一眼,點了點頭,道:“好,今日天色已晚,我家又太過簡陋,難以待客。不知王公子家住何處?明日我去尋王公子,再談尋醫之事。”

有俠女的媽媽在隔壁房間裡醒着,王豐也覺得談話不便,於是向俠女告知了家中地址,又道:“我明日要去封老先生家求學,可能下午才能回家。你若有空,便下午晚些時候來尋我,若是沒空,我下學後來尋你也行。”

俠女道:“哪好過多麻煩王公子?明日我去尋王公子就行。”

王豐點了點頭,當即告辭。與畲姬一起回到家中,皇甫逸已經領着僕役們將屋子收拾妥當了。當夜王豐領着皇甫逸溫習了一會兒書,這才各自睡去。

次日一早,王豐早早起牀梳洗停當,吩咐僕役:“今日下午,若有一位女子前來拜訪,就把她請進來喝茶等候。”

僕役點頭記下。王豐這纔出門往封府而去,畲姬則依舊化爲小蛇,藏在王豐的袖子裡。

從較爲清淨的後門進入封府,早已經得了吩咐的雜役將王豐直接領入了書房,封老先生和張老相公已經都在裡面了,此外那鐘鳴也在,暫時充作書童,一直氣鼓鼓地盯着王豐。

王豐向封、張二老分別行了禮,就聽封老先生點頭道:“今日是你第一日在我門下讀書,我先考你一下,看你根基如何,然後再因材施教吧。”

說着,對旁邊的鐘鳴示意了一下,就見鐘鳴笑着將一份考卷遞給了王豐,道:“王兄,這上面共有默寫儒經一百道,釋義一百道,四書題作文一篇,史論一篇,策論一篇,詩詞一篇。當然,這麼多題目一天是做不完的,王兄今日只需寫完四書題即可,史論和策論明日再寫,詩詞則後日一早上交也行。”

王豐笑了笑,接過試卷,對封、張二老拱了拱手,隨後來到桌案邊埋頭寫了起來。

默經題平均每一道要寫十幾個字,一百道就是千餘字。對王豐來說寫出來不是問題,難的是要寫的工整,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完之後,光是這一項就花掉了大半個時辰。

而釋義題要寫的字數更多,即便王豐儘量精簡語句,也還是用了一個半時辰才終於寫完。此時已經午時過半,封老先生和張老相公自去休息,留鐘鳴在書房監考,僕役們端來午飯,王豐也正好餓了,風捲殘雲一般地吃掉了大半,只給矜持的鐘鳴留下了些殘羹剩飯,氣的鐘鳴臉色通紅。

王豐卻不理他,開始寫四書作文題,這一直是王豐的弱項,拼湊了許久才勉強寫成一片姑且能被稱爲文章的東西。隨後看看時間尚早,王豐乾脆直接翻篇看向了最後的詩詞題:以大江爲題,詩詞不限。

王豐想了許久,將《臨江仙》這首詞抄了上去: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寫完之後,王豐就站起來交卷了,只留下旁邊的鐘鳴看着王豐寫(抄)的詞兩眼發直。

王豐見狀,咳了幾聲,道:“鍾兄,看夠了吧!該將考卷交給老師了。”

鐘鳴這纔回過神來,複雜地看了王豐一眼,然後拿着考卷,領着王豐去見封老先生。

過了不一會兒,封老先生和張老相公也對着王豐的試卷發起了呆,過了許久,就聽封老先生嘆道:“默經和釋義滿分,詩詞更是足以流傳後世的千古名篇,但這四書作文……,卻僅只比蒙童稍好一點而已。這……,一個人的文章和詩詞怎麼會相差如此之大?實在是……。”

張老相公也有些無語,想了想,還是幫王豐解釋道:“詩詞之纔可以天授,文章卻需要沉澱。王公子幼時不敏,年初纔開竅,進而讀書,文章差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你身爲老師,日後好好調教就是了。所幸王公子十分聰慧,過目不忘,又極有才情,相信不難教好。”

封老先生點了點頭,轉而正色對王豐道:“儒家十三經加起來也不過六七十萬字,資質好的能日背千言,兩年便能背完。即便資質平庸的,也能日背三百字,六七年便可學完。若是再除去其中只需瀏覽通讀,不需要深入鑽研的部分,學習的時間還將縮短許多。所以在我看來,能背書不算什麼,關鍵還是要有持之以恆的恆心毅力。所謂如琢如磨,如切如磋,讀書學習就像是雕刻玉器,那是需要用心地去精雕細琢,方能有所成就的。你可不要仗着聰慧,詩才天授,便失去了進取之心。須知如今的科舉,四書文章和策論這兩篇纔是重中之重。即便不爲科舉,這文章也是需要着力提高的。”

王豐點頭受教。封老先生這些話的確是金玉良言,王豐自然是能聽得進去的。

封老先生見王豐態度良好,這才點頭道:“今日的課業就到此爲止,你還有什麼問題嗎?若是沒有,那就先下學吧。”

王豐遲疑了一下,這才拱手道:“老師與齊野王齊神醫應該熟識吧?學生有一個世交,她母親生了重病,想請齊神醫診治一下,不知老師可否引見。”

第五十三章 畲姬身世第五百五十章 九娘渡劫第四百四十七章 叛軍再來第五百九十七章 白敖南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心神覺妙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妖妃第三百六十四章 七煞魔魂第三百四十四章 入陣一試第三百六十五章 借水攻營第二百五十一章 邪僧齊聚第四百五十四章 新船下水第五百九十三章 連戰連捷第四百五十二章 開始潛修第三百一十二章 揚州告急第四百七十八章 黃金沒了第二百八十二章 喚醒月神第三百四十七章 海上匪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競相拉攏第一百五十九章 終又重逢第四百三十六章 見潘刺史第一百一十三章 破烈焰陣第七十五章 紅煙第二百九十三章 拼死壓制第四百三十九章 隱秘之地第二百五十八章 白蓮源頭第三百零五章 迴轉中原第一百四十六章 土地夫人第五十九章 黃九郎第四百四十二章 進入殿內第二百七十二章 收服靈蜂第一百七十二章 活捉妖妃第一百三十五章 畫舫之上第三百六十章 毒龍之劫第十三章 採花案第一百九十三章 元神出竅第五十五章 狐宴蛇齡第九十七章 困龍第三十四章 煉心洞第三百零八章 靈液朱果第一百八十四章 蛇族問罪第二百二十三章 雁門關上第六百零五章 羅浮決戰第三百三十三章 漁翁得利第二十六章 登徒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島上蝶仙第五百九十五章 再訪白蓮第三百零一章 回到凡間第四百九十六章 重建邊軍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九山王第三百五十一章 駁回請求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腥武士第三百六十九章 叛軍南下第二百一十章 潛入西山第一百五十一章 殺袁八公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戰沙神第四百九十一章 興屯田兵第五百三十四章 兩教隔閡第十四章 大姨子的試探第二百四十九章 朝臣罹禍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影幻身第七十章 文會第三百章 昨夜星辰第四十章 跟誰走第一百章 民亂第六百二十章 戰九山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積石山下第四百零四章 摘刀味核第七十八章 回城第一百二十五章 朝廷封賞第一百七十一章 王宮夜宴(向各位拜年)第二百零七章 氣氛凝重第五百六十六章 八字義軍第三百二十七章 劍仙棄徒第五百零九章 口頭約定第一百九十九章 打架行動第四百零二章 潮陽之戰第三百六十七章 毒龍退走第四百四十三章 杭王稱帝第二百九十五章 神秘白虎第三百八十二章 從心真人第七十八章 回城第二百三十二章 結束使命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力飆升第一百七十七章 陰陽混洞第四百二十五章 尊者神射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雍覆滅第四百二十六章 象羣之危第二百九十九章 月色如水第五百四十九章 遊歷天下第二百七十章 神甲進階第八十七章 離開金陵第二百九十章 大戰亦歡第二百九十九章 月色如水第三百一十二章 揚州告急第一百一十九章 明滅殺陣第六百零三章 神仙島戰第三百零二章 立國揚威第二百四十一章 初聞海市第一百七十六章 法寶陷阱第五百一十五章 開啓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