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突破

浦阪的船隻被李鳳明撤退的時候一把火給燒了,王豐急切之間不能渡河。施展劃江成陸的法術,但王豐的法力還是低微了一些,面對滔滔黃河實在力不從心,僅只劃出了不到二十丈長的陸地,根本無法讓大軍過去。

不得已,王豐只得命大軍在浦阪屯紮,砍伐竹木,加緊趕製筏子。趁着這段空隙,王豐開始處理戰後軍務。首先是傷兵,王豐親自率領着軍中的修士以療傷畫符之法,很快將傷兵救治完畢。隨後開始處理戰俘,將普通士卒分別關押在十幾個營寨之中,等候後續的安排。之後王豐先見了西夏王蕭曉峰,表達了勸降之意。蕭曉峰還想與王豐討價還價,妄圖讓雍寧封他做藩王。

王豐自然不肯,當場回絕了他,只承諾若他願意投降,便封他個侯爵,世襲罔替,子孫永享富貴。

蕭曉峰心下不滿,沉默不語。王豐也沒有太多耐心跟他耗。畢竟如今蕭曉峰已經被擒,其麾下兵馬大半被俘,他的所謂西夏國十分空虛,根本沒有多少抵抗之力,之所以對他勸降,只不過想着少點殺戮,爲當地保留些元氣而已,並不是他蕭曉峰真有多麼重要。

當下王豐命人將蕭曉峰押下去,待日後送給雍寧發落。

隨後王豐叫人將文雄、文虎、文華父子三人帶上來。三人來到王豐面前,盡皆傲氣地不發一言。王豐見狀笑了笑,來到文雄面前,道:“文老將軍,陳八斤氣數已盡,我軍乃是天命所歸。將軍何不棄暗投明,歸順我軍?大丈夫生於世間,必當建功立業,博一個名傳萬世,封妻廕子。將軍乃當世英傑,必不是拘泥不化的愚忠之人,況且那陳八斤勾結妖魔,殘害百姓,弄得中原破敗不堪,也並不值得效忠。文老將軍,我誠心相邀,還請萬勿拒絕才是。”

文雄哼了一聲,道:“我若是拒不投降你,你待如何?”

王豐笑道:“文將軍父子三人皆是難得的將才,我軍求賢若渴,自然是不會殺文將軍的。”

文雄冷笑道:“難不成你還要放了我們父子?”

王豐搖頭道:“當然也不能放。不過監押起來,慢慢勸降,卻是一定的。文將軍,如今天下大定,我輩行伍之人的用武之地已經不多了。將軍這一身本領,難道真要就此荒廢?將軍不爲自己考慮,難道也不爲兩位文少將軍想想?本是安邦定國之才,大好年華,卻要就此身陷囹吾,虛度光陰,白白浪費一生,豈不可惜?”

文雄聞言,面色頓時緩了下來,思忖了許久,這才道:“我們父子願意歸降。但只有一個條件,那就是我們不參與攻打關中的戰事。”

王豐點頭笑道:“這是自然。關中空虛,我軍翻掌可定,何需勞動將軍大才?”說着,王豐親手解了文家父子三人的捆綁,傳令設下酒宴,爲三人壓驚。

文雄又自請前去說降其餘被俘虜的將士,王豐自然應允。一衆被俘的將士見老將文雄都投降了,頓時也紛紛投降。王豐頃刻之間便收得了大小將領數十員,士卒近四萬人。

只有原屬蕭曉峰和李鳳鳴的兵馬尚未歸降。

次日,軍中造出了不少筏子,王豐命徐豹、徐彪爲前鋒,領兵一萬先行渡河,到對岸建立營壘,接應後續兵馬。等到第二個萬人隊過河之後,王豐便命徐豹、徐彪領兵先行前往渭南,截斷潼關守軍回救長安的道路。到了第三日,於乘龍率領一萬精兵也渡過了黃河,王豐即命於乘龍領兵直撲長安。

陳八斤見大勢已去,放了一把火,自殺身亡。

王豐分兵圍堵潼關和武關的殘敵,兩座關城的守軍眼見陳八斤都死了,自己外無援兵,內無糧草,根本無法堅守,只得也出城投降。

王豐留於乘龍領兵駐守長安,籌備南下征討益州之事,又上表請雍寧巡視關中,安撫人心。隨後王豐便馬不停蹄地率領徐豹、徐彪、宗元興、袁福、文雄、文虎、文華等各路兵馬共十萬人往攻隴關。

李鳳鳴在退回涼州的時候,也知道不久之後王豐肯定會奪取關中,領兵來打隴關,故此在兵力極爲緊張的情況下,依然留下了八千精兵把守隴關。王豐連攻了兩日,傷亡了不少士卒,卻仍舊拿不下關隘,頓時有些焦急。

就聽文雄道:“隴關險要,敵軍又有防備,急切難下,不如順着涇河而上,先取西夏,繞道蕭關而奪隴右。”

王豐聞言,沉吟了片刻,道:“也好,煩請文將軍率領三萬兵馬去取西夏。我則率領其餘兵馬再攻隴關試試。”

文雄當即領兵去了。就聽徐豹道:“文雄乃新降之將,未可深信。大都督爲何讓他擔此重任?萬一他去到夏州,割地稱王,與李鳳鳴沆瀣一氣,豈不成我軍之患?”

王豐笑道:“我觀文雄乃忠義之人。況且他麾下兵馬都是被我們打怕了的,豈肯再反?就算勉強反了,戰意也不會高。而西夏雖有賀蘭山、橫山之險,卻並非不可逾越。他初到西夏,民心未附,能成什麼事?你且不必多心。我正是要委以重任,示之以誠,也好徹底收服其心。”

徐豹聞言,這才點頭,又沉吟道:“隴關實是險峻,守軍雖然不多,但急切之下,確實難下。也不知道隴右戰況如何了?西域兵馬數千裡奔馳而來,會不會水土不服?”

王豐笑了笑,道:“不必擔心。西域之兵能在瀚海沙漠之中生存,不是那麼脆弱的。況且還有我的法身以及隨軍修士在,出不了事的。不過我們是得想辦法儘快通過隴關。這樣吧,你挑選五千善於攀爬的兵士出來,明日我親自率領着去開闢山路,繞過隴關。”

徐豹點了點頭,當即下去照辦。

次日,王豐督率三千兵馬進入隴山,緣山而進,遇有陡峭不可行之處,便施展鞭山移石之術,將之變得平緩可行。一衆士卒則砍伐樹木,在許多險要的地方建起了簡易棧橋。徐豹率領大軍在後,爲王豐等人提供飯食保障。

當日便深入隴山三十餘里,建起了二十里山道。

隴關的守軍原本聽說王豐欲要開闢山道而進,都譏嘲不已,不以爲意。及至聽到王豐進展極快,頓時便慌了手腳。就聽守關大將李伏道:“似王豐這邊走下去,不過十日便將翻越隴山。我等死守關隘還有什麼意義?這是他明明白白地以道術欺負我等啊!”

左右道:“我軍兵少,出城交戰必敗,死守又等同於放他過去。似此,如之奈何?”

李伏沉吟了許久,這才嘆道:“還能怎麼辦?大王將此重任託付給我,我說什麼也不能讓王豐率領着大軍過去。雖然兵少,卻也只能勉力爲之了。明日精選些善於山地攀援的士卒,隨我進入隴山,趕到王豐的前面去做埋伏。就算殺不了王豐,也必要勝他一陣,讓他不能隨心所欲地修建山道。”

次日,李伏果然領兵進山埋伏,卻被王豐以心如明鏡的神通提前識破,將計就計,分兵將李伏圍住。隴關內的守軍聞聽主將被圍,急忙趕來救援,被王豐領兵殺敗。

雙方廝殺了兩天,李伏的被圍之軍死傷殆盡,自己也被亂箭射死。隴關的守軍死傷慘重,見主將戰死,只得棄械投降。

王豐因此得以順利通過隴關,進入隴右。因來的太快,隴右各城都無防備,加之隴右之兵都被李鳳鳴帶到了黃河岸邊的蘭州府,與西域兵馬對戰。

幻月和小翠率領的西域兵馬一路東進,都沒有遭到像樣的抵抗,不過在通過烏鞘嶺的時候,被險峻的山道所阻,又逢大雨,大軍難行,且被小股敵軍騷擾,因此耽擱了些時間。及至好不容易抵達了黃河岸邊,河上的船隻又早被當地守軍收繳一空。

幻月等人只得捆紮木筏渡河,耽擱的時間就更多了,等渡河過來,李鳳鳴也率軍抵達了蘭州,雙方連番大戰,互有勝負。

幻月之兵跋涉數千裡而來,李鳳鳴的兵馬也是千里回援,雙方都是疲軍。但李鳳鳴的兵馬乃是家門口作戰,熟悉地形,又有保護桑梓之心,作戰還算勇猛。幻月之兵雖然精銳,尤其是其中的樓蘭國主力,裝備了上等甲冑兵器,可謂擋者披靡,但終究是客場作戰,有些水土不服。故此未能成功擊潰李鳳鳴的主力,雙方只打了個平手,陷入了僵持之中。

若是沒有外力插手,勞師遠征的西域兵馬在銳氣喪盡之後,恐怕只能選擇退軍。但幻月卻並非爲自己而來,而是受了王豐召喚,這才領兵殺入涼州助戰,因爲知道自己並不是孤立無援,故此幻月十分淡定。果然,相持不過大半個月,王豐便已經率軍殺入了隴右。消息傳來,西域兵馬士氣大振,西涼國的兵馬則人心惶惶。

王豐率領大軍抵達固原時,自知必無勝機的李鳳鳴遣使來求和,願意向雍寧稱臣納貢,遣送質子,至此永爲藩國。王豐對此自然斷然拒絕,對使者道:“隴右之地,自古爲國家所有,豈容他李鳳鳴割地稱王?李鳳鳴若真願意投降,我可奏請陛下,封他一個公侯之爵,顯貴當朝,福澤子孫,也算善終。若他冥頑不靈,負隅頑抗,妄圖抵禦天兵,只有死路一條。你回去轉告李鳳鳴,我大軍抵達蘭州之日,就是他歸順的最後期限。一旦我軍發起攻城,他再想歸順,那就只能算投降了。望他好自爲之,不要自誤。”

信使聞言,只得離去。王豐隨即領兵直撲蘭州,爲了節省士卒體力,以備大戰,王豐只命徐豹率領一萬兵馬爲前鋒,先一步急速趕到蘭州城下與幻月女王會合,以鼓舞西域兵馬士氣。自己則率領主力緩緩而行,於三日後的傍晚抵達蘭州。

幻月率領西域衆將出營迎接,雙方見面,盡皆歡喜不已。王豐直接拉着幻月和小翠的手進入了中軍大帳,屏退左右,溫存了好一陣之後,這才招衆將議事。

及至大軍安頓下來,王豐與幻月商議好了兩軍配合作戰的諸多事宜之後,城內的李鳳鳴都並無動靜。王豐只得輕嘆了一口氣,道:“這李鳳鳴看來是真要找死了。可惜了城內的數萬兵馬,這一戰過後,不知要死傷多少!”

次日,王豐領兵來到城下挑戰。李鳳鳴堅守不出,王豐當即揮軍攻城,全軍上下士氣高昂,知道此戰過後,立功的機會就不多了,因此人人拼死作戰,希圖能立下封妻廕子的戰功。

而數日之後,文雄率兵輕取西夏,西夏王蕭曉峰之子蕭哥上表請降的消息傳來,更是將全軍上下刺激的嗷嗷叫。城內的守軍卻越發的驚慌失措。

在這種情況下,不過三日,守軍便即崩潰,被王豐領兵攻入了城中,城內守軍大半投降,其餘逃散,王豐也無心追擊,直接宣佈逃散回家的,只要去當地官府說明情況,不做打家劫舍之事,便即既往不咎。

李鳳鳴在數百親兵的保護下欲要殺出城去逃亡,被王豐領兵截住,眼見走投無路,只得無奈投降。

至此,除了關山險固的益州之外,天下盡數平定。

王豐一邊上奏,請雍寧擇日在都城郊外祭天禱地,以盡數凝聚天下氣運。一邊又奏請兩路出兵,攻擊益州。一路以於乘龍爲主將,起兵十萬,從關中出發,經漢中南下入川,一路以陸知淵爲主將,起兵十萬,從荊州出發,經三峽順長江西進入川。

雖不是立即出兵,但卻要馬上開始做準備。

雍寧接到奏摺,盡數准奏,便即開始徵調民夫在洛陽城外修築祭壇,準備祭天之禮。

王豐邀請幻月女王以及隨軍而來的西域貴族們前去觀禮,幻月自然欣然應允。於是西域兵馬退到黃河以西的烏鞘嶺駐紮,幻月女王等人則隨着王豐前往洛陽。

這些日子,王豐與小翠、幻月久別重逢,自然如膠似漆,再加上葉雪薇,三美相伴,說不出的快活自在。

十數日後,一行人抵達長安。雍寧正在長安安撫民心,當即接見了衆人,對幻月等西域王公貴族大加撫慰,給幻月上尊號爲歸義貞德武安樓蘭女王,領安西將軍之職,永爲西域諸國之伯長,爲大雍西部屏障。

其餘貴族也各有封賞。

加封原安西都護府長史爲安西大都護,增派三萬兵馬,恢復安西諸鎮建制。

同時,對在安定天下中立下功勞的將士們開始議功,準備祭天之後予以封賞。

第三百八十章 無相天魔第六百二十四章 正道齊聚第十章 情敵忽現第四百七十八章 黃金沒了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海敗退第三百四十九章 拿下杭州第四十章 跟誰走第四百零九章 鏡像分身第五百零五章 青藤居士第五百二十六章 紅煙談心第六百三十七章 劍成第十八章 拜師第四百六十六章 毛家選擇第一百章 民亂第三百四十七章 海上匪軍第五百一十三章 揚州叛軍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戰三勝第二百六十四章 離間之計(上一章爲263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進入島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進入海市第三百六十一章 仇人見面第三百六十八章 嶺南毛家第一百七十七章 陰陽混洞第四百四十五章 張相病亡第五百八十一章 伏擊聖女第二百六十五章 姥姥蹤跡第四百二十五章 尊者神射第五百章 打赤神洞第二百二十章 再次出使第五百二十六章 紅煙談心第四十九章 海蛇毒第二百九十二章 用心險惡第一百九十六章 無法破解第二百六十七章 張老挽留第一百七十一章 王宮夜宴(向各位拜年)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腥武士第一百零七章 城內激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伏殺虺五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戰沙神第二百九十四章 毒殺夜蟒第五百一十三章 揚州叛軍第一百三十八章 夢魘之術第八十三章 水府宴會第四百四十六章 選定揚州第十二章 惜緣第二十五章 燧皇陵第六百二十六章 大戰獲勝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換俘虜第六百章 奪取壽州第五百零七章 刺史遇襲第二百四十九章 朝臣罹禍第二百八十一章 尋找古城第五十章 百草丹第一百九十九章 打架行動第一百五十四章 北上三事第一百五十五章 蛛胎元火第四百一十一章 老祖追來第二百一十五章 金劫神雷第六十二章 匹夫有責第三百四十六章 撤陣逃遁第一百九十五章 敖均解困第五百五十四章 往攻蘭陵第二百五十八章 白蓮源頭第二十八章 敗鬼將第十八章 拜師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九山王第二百七十八章 避亂西行第二百八十五章 身份暴露第四百二十五章 尊者神射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兵徐州第一百零八章 奪珠劍碎第三百三十八章 文宗去世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擊潰第五百六十九章 九江攻防第三百零二章 立國揚威第四百六十章 攻上瓊州第三百四十三章 招安海盜第二百七十一章 老龍船戶第五百八十二章 奪取滁州第五百九十三章 連戰連捷第五百四十五章 成丹之劫第五百二十九章 征討仙娘第三百六十二章 報仇雪恨第十章 情敵忽現第三百二十章 意外發生第二百一十二章 丹成劫出第一百七十六章 法寶陷阱第六百零八章 僞神蹤跡第八十一章 蛻皮第一百章 民亂第三百八十二章 從心真人第六十九章 搬家第五百二十二章 揚州府外第一百八十章 天蛇星眸第一百七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十章 情敵忽現第五百八十二章 奪取滁州第三百六十三章 連場激戰第五百一十九章 雷音烈火第五百五十七章 陣前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