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交州對峙

雙方修士之間,往來便捷,很快便談妥了聯合行動的一切細節。

此時的王豐已經領兵抵達了汝陰城下。

原本王豐派往壽州地區的兵力是十三萬,後來王豐抵達壽州時,又帶來了一萬。淮安之戰後,紅煙雖然領兵返回了琅琊,但趙江所部三千人,以及介秋衡、雍寧等後來陸續徵調起來的三萬屯田兵卻都沒有遣返,盡數調來了淮北戰場。

當然,在壽州和淮安之戰中,王豐麾下兵馬也折損了近萬人。

這一增一減,王豐手中的兵力還有十六萬餘人。

除去雍寧、潘刺史的左右三萬人,於畏、潘雲龍的右軍二萬人,王豐的中軍主力便還有十一萬人之多。

而九山王那邊,原本調集了十八萬大軍,但白敖的三萬精銳在淮安全軍覆沒,其總兵便只剩十五萬人了,再加上在洪澤湖水戰、壽州之戰中也各損失數千,九山王的兵馬其實已經只有十四萬五千人左右了。

分出了左、右兩軍五萬人之後,九山王手中用來把守汝陰的兵馬便僅有九萬五千人,已經比王豐之軍略少了。

王豐這邊有李八缸運送糧草,不勞民夫,大軍得以輕裝上陣,對後方的依賴極小,原本應該是不急於求戰的一方,只需對峙下去,便能不斷將對方拖疲拖垮。但偏偏神仙島奸詐惡毒,居然糾合了數萬海外島國之兵前來襲擊交州,這卻讓王豐感到了緊迫。只得改變了原本對峙的打算,轉而主動進攻,尋求儘快擊破九山王,好去交州主持局面。

然而九山王卻又不急了,領兵固守城池,並不出戰。

王豐抵達汝陰之後,一連兩日求戰不得,不免有些焦躁。正在此時,從交州傳來一個噩耗:夜叉國大將芒角率領六萬海外島國聯軍,於昨日乘船抵達瓊州外海。常豐林和海公子率領三萬水師迎戰。

敵軍中有好幾個地仙高手,再加上夜叉國的兵馬個個兇悍善戰,雙面國人擺出惡的一面之後,也兇狠非常,口吐酸毒之液,令人防不勝防。

海公子和常豐林雖然領兵奮戰,但最終還是寡不敵衆,折兵近萬,狼狽撤退。

雖然憑藉着戰船精良,士卒訓練有素,配合默契,水師也對敵軍造成了萬餘殺傷,但敗了就是敗了。

敗軍退守瓊州港,原本指望這倚仗港口,與敵對耗。但誰知海外聯軍卻根本不走港口,直接隨便選了個海岸,便泅渡上岸。

這一下打了常豐林一個措手不及,急忙率領一萬輕步軍前去抵禦。然而夜叉國人個個都有千鈞之力,身材高大,武藝過人。上了岸之後,越發的勇猛。常豐林帶去的一萬輕步兵雖也訓練有素,但兵種太過單一,缺乏重裝步兵和重弩兵、騎兵,正面對戰根本擋不住夜叉國的軍隊,交戰僅只小半個時辰便敗陣而歸,折兵大半。

常豐林退守瓊州府,夜叉軍窮追不捨,直接追到了瓊州府城之下。常豐林倚仗着城池堅守,加之瓊州百姓分得了田地之後,這幾年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都對王豐感恩戴德,此時眼見敵軍圍城,百姓們紛紛上城協防,滿城軍民數萬人齊心協力,這才終於擋住了海外聯軍的進攻。

然而城池雖未被攻破,但海外聯軍泛海而來,帶來的糧草不多,急需補充。這些人野蠻慣了,沒有糧食怎麼辦?當然是縱兵劫掠。一時間,瓊州府境內盡是燒殺劫掠的海外聯軍,整個瓊州府哀鴻遍野,百姓死傷極多。

此外,除了這一萬登上了瓊州府的海外聯軍之外,那芒角頭領還率領其他兵馬,繞過瓊州,直往番禺而去。

海公子急忙率領水師前去攔截,卻仍舊不是對手,連敗兩陣,只得仗着船快,先一步趕到番禺,進城駐防。

二人將消息飛報王豐,王豐頓時大皺眉頭,急忙召集衆將商議對策。就聽於乘龍道:“夜叉國的兵馬十分彪悍善戰,又有本領奇特的各島國兵馬相助。如今交州之兵大半都在嶺南西路平定蒲總兵之亂,嶺南東路兵力不足,硬碰硬地與夜叉國的兵馬野外決戰,實不可取。可命徐豹暫時放棄蒲總兵,留兵把守各處關隘,然後主力回師,先保守嶺南東路再說。以番禺城之堅固,只要有足夠的兵馬,想必守住不難。”

王豐聞言,輕嘆道:“那瓊州府怎麼辦?”

於乘龍沉吟了片刻,道:“瓊州乃煙瘴之地,又僻處海外,如今敵衆我寡,暫時放棄,似乎也無不可。”

王豐頓時沉默了起來,片刻之後,這才道:“常豐林率領數千精兵,數萬百姓困守瓊州府城,已經被敵軍團團包圍,若是我們放棄瓊州府,這些軍民百姓怎麼辦?夜叉軍野蠻成性,燒殺劫掠,無惡不作,若是不能儘快擊退他們,交州百姓還不知道會被禍害成什麼樣子呢!”

於乘龍聞言,也沉默了起來,半晌才幽幽地道:“慈不掌兵啊!”

衆人商議了許久,都沒有立竿見影的良策。最後只能還是調兵增援。

檢視各軍之後,王豐命駐兵琅琊的紅煙所部一萬水師立即起航南下,在舟山會合一萬巡海營水師和宗元興近萬步軍之後,火速趕赴交州增援。

這也是如今王豐能夠抽調出來的所有兵力了。

揚州各地雖還有二三萬兵馬,揚州府內也還有三萬屯田兵沒有徵召,但這些兵馬不到萬不得已,卻都不能調動。

揚州府的三萬屯田兵要幹以前十萬屯田兵乾的活兒,任務繁重至極。況且王豐也要防着有人在自己的大後方作亂,故此這三萬屯田兵是不能輕易調動的。揚州境內其餘府縣的兵馬要鎮守地方,平攤下來,各府縣的駐軍其實已經很少了,更是無法抽調。

好在紅煙、宗元興這三萬兵馬去後,交州的總兵力便反超夜叉軍了,想來穩住局面,固守城池營壘,還是沒有問題的。

只是敵軍之中高手衆多。據海公子和常豐林所說,單隻地仙高手便有五人,其中四人都是夜叉族人,剩餘一個是雙面人國的第一高手緬因。

此外還有十幾個戰力相當於人仙境界的強者,也頗爲棘手。

而王豐這邊,只有海公子、常豐林和即將抵達的紅煙三名修士。而且除了海公子在施展混洞旋渦之術時,其威力足以與地仙相抗衡之外,常豐林和紅煙的實力都還差了不少。

這還只計算了島國聯軍的力量,若是算上還沒有出手的神仙島高手,那對方的實力可就太強了。

神仙島雖然近兩年損失不小,但其嫡系和依附過去的其他高手,滿打滿算怎麼也還能湊出十幾名地仙來,就算心神老祖被覺妙大師給堵住,無法親自出手,但單隻這些門人弟子,便足夠王豐這邊受的了。

除非王豐能將師門長輩全部請出山來,否則絕對無法一舉戰勝這麼多敵人。

王豐頓時頭疼不已。思索了許久,還是隻能發下軍令,叫交州軍重點佈防,最低限度要確保番禺城不失。至於海軍,能勝固然好,若沒有把握,卻也不必勉強作戰。一切以保存自身爲上,免得海戰再敗,這萬里海疆無兵可守,敵軍再趁虛北上,襲擊到揚州這邊來。

在穩守南邊的同時,王豐也準備對汝陰城發動強攻了。

在發動攻擊之前,王豐先與天星子和天機子商議了一下,隨後天星子去了一趟龍虎山,請張天師與天庭溝通,在這幾天之內都派出天將巡視汝陰戰場,以防有對方的天仙級以上高手出手,破壞雙方的力量平衡。

得到了張天師的同意之後,王豐這才略微放下了些心來。到了次日,王豐將大軍調出營外,在汝陰城下列陣完畢,隨後上前挑戰。

九山王新指定的主君陳八斤出面拒絕了王豐。王豐見狀,也不意外,當即開始揮軍攻城。

然而強攻了一日,期間王豐還親自率領大軍攻了一次,並用雷音烈火箭轟擊城牆,但對方的高手卻也不少,也有前些日子白蓮教送給九山王的數百支紅蓮獄箭。仍由王豐使盡了手段,卻還是被對方擋了回來。

當日收兵,計點戰損。王豐的兵馬死傷近三千人,而估計城內的兵馬傷亡僅有二千餘。

對於攻城戰來說,這樣的傷亡比已經算是不錯了。但雙方的兵力差距並不算大,這樣的傷亡比之下,最後就算王豐耗幹了自己麾下的兵力,也絕對破不了城。

戰不能這麼打下去了。

可是怎麼才能破局呢?正在王豐愁眉不展的時候,左路軍的雍寧送來了一封書信。王豐拆看之後,頓時大喜。

原來雍寧提出了強攻汝陰城之外的第二個精兵方案:先外後內,各個擊破。具體的就是先集中優勢兵力,擊破敵軍的左、右兩軍,孤立汝陰城中的敵軍主力。

一旦敵軍左、右兩軍潰敗,則汝陰城內的敵軍也無法固守。

而且雍寧還進一步提出,應該先殲滅敵軍的左路軍。理由是敵軍的右路軍固守符離,那是兵家必爭之地,關隘十分堅固,很難攻打,又有韓禎這等名將指揮,不容易得手。而敵軍的左路軍駐紮的戈陽相對而言卻並非什麼大城,且其領兵大將武元志有勇無謀,剛愎自用,很容易便能被激的昏頭。

王豐看完了書信,認爲雍寧的分析很有道理,當下便同意了雍寧的方略。

於是王豐召集了所有修士和幾員大將,將雍寧的方略說了一遍,隨後道:“我已經決定採納雍寧的方略。煩請巫明月道友施法招來大霧,將汝陰城百里之內盡數遮蔽。再請天星子、天機子兩位道友在城池的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盡數設下大陣,不需要有太強的威力,只需擋住對方數量衆多,但修爲普遍不高的鬼兵即可。這些日子,九山王都用這些鬼兵做哨探,來無影,去無蹤,不將這些鬼兵給限制住,我軍的任何調動都很難瞞得過九山王的耳目。”

巫明月、天星子、天機子聞言,當即點頭道:“王道友既有吩咐,我等豈敢不從?”

當下三人各去施法、佈陣。王豐見狀,又對於乘龍道:“你立即挑選五千精銳,今夜我便要調用。”

於乘龍領命,當即去了。

當日大霧遮蔽汝陰城,九山王等人見狀,生恐王豐會藉着霧氣而施展奸計,於是也急忙施法,驅散霧氣,雙方修士當即展開鬥法。

一時間汝陰城周圍的霧氣一時消散,一時又瀰漫而來。雙方斗的不亦樂乎。

然而天氣可以隔空鬥法,進行爭奪,但陣法卻不能。天星子、天機子在陣法之道上的造詣極爲深厚,不費什麼勁兒便佈置好了幾座陣法,將汝陰城給圍了起來。

九山王麾下的鬼兵一旦進陣,全無抵抗之力。而若是鬼將進陣,雖能堅持些時候,但陣法被引動,也會頃刻間驚動天星子和天機子,到時候只需招呼一聲,王豐便會立即出手,將進陣的鬼將斬殺。

除非是對方的地仙高手進陣,那或許還有奮力逃脫的機會,但逃脫的概率卻仍舊不太高。

九山王等人在試探了陣法幾次,差點引發雙方修士決戰之後,便只得收手。

王豐見狀,這才放下心來。

到了夜裡,王豐以鏡像分身之術,給於乘龍造出了一個鏡像分身,留守營寨。又給其挑選出來的五千精兵每人發了一張神行符。趁着營中兵馬大舉調動換防的時機,於乘龍的真身率領着五千精兵來到後營,隨後在濃霧的掩護下悄悄離了汝陰地界,急速往戈陽而去。

除非是對方的地仙高手進陣,那或許還有奮力逃脫的機會,但逃脫的概率卻仍舊不太高。

九山王等人在試探了陣法幾次,差點引發雙方修士決戰之後,便只得收手。

王豐見狀,這才放下心來。

到了夜裡,王豐以鏡像分身之術,給於乘龍造出了一個鏡像分身,留守營寨。又給其挑選出來的五千精兵每人發了一張神行符。趁着營中兵馬大舉調動換防的時機,於乘龍的真身率領着五千精兵來到後營,隨後在濃霧的掩護下悄悄離了汝陰地界,急速往戈陽而去。

第二百三十章 出使敵營第四百零四章 摘刀味核第四百零九章 鏡像分身第二百三十六章 競相拉攏第四十四章 黃都監第七十六章 元宵第一百二十九章 神權之爭第五百二十五章 荊州求援第五百六十四章 揚州戰起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戰沙神第三百三十章 照影斬魂第三百四十九章 尋找幫手第五百四十七章 隱世老魔第二百三十一章 死亡之蟲第三百八十九章 鬼手丹尊第二百九十六章 被困之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九層劍光第五百七十章 石神清虛第二百零六章 佳期如夢第三百九十六章 前鋒小敗第二百四十一章 初聞海市第五百五十三章 黑龍到來第四百九十二章 阻止北伐第六百零六章 大勝聯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興屯田兵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力飆升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琢如磨第一百八十七章 蛇妖羣滅第五百三十二章 綠林義軍第三十九章 滅樹妖第五百四十八章 黑山老妖第一百零五章 功德金輪第五百七十六章 好東西第九十章 鬼新娘第二十八章 敗鬼將第二百三十四章 追殺蝗妖第三百八十八章 進入島中第一百一十章 刺史到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七煞魔魂第五十四章 義女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駕崩第二百二十章 再次出使第五百三十章 殺黃天狼第三百零二章 立國揚威第五百四十三章 亂上加亂第十四章 大姨子的試探第五百八十九章 紛紛反殺第四百一十九章 敵軍到來第八十一章 蛻皮第四百七十三章 上芒碭山第一百四十八章 歌姬水柔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奪仙丹第三百三十二章 準備破陣第三百四十章 斬侯靜山第二百八十八章 仙城九重第二百八十二章 喚醒月神第四百三十七章 還鼓換寶第四百八十五章 接連大勝第二百七十七章 殺白狼王第三百二十九章 積石山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仙城九重第一百二十九章 神權之爭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指擊殺第二百八十六章 萬象殿內第一百七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二百二十二章 畫皮惡鬼第五百二十七章 武昌失陷第五百四十八章 黑山老妖第二十七章 九山王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叉將軍第四百一十八章 真人飛昇第九十八章 敖均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斷逼迫第三百五十五章 齊聚杭州第五百一十五章 開啓傳承第一百五十七章 上山阻力第一百四十五章 公孫九娘第三百章 青霞玄虛第三百五十八章 約鬥三場第四十七章 大軍出第四百九十六章 重建邊軍第五百六十九章 九江攻防第六百一十五 先入爲王第四百四十九章 進山平叛第三百四十五章 勾魂骨香第三百三十五章 祭煉雙劍第八十六章 秀才第三百八十二章 從心真人第五百零七章 刺史遇襲第四百四十五章 張相病亡第一百五十三章 煉魂符陣第四百一十六章 西行東歸第二百七十九章 樓蘭公主第五百七十三章 白蓮敗退第十四章 大姨子的試探第三百七十八章 光芒萬丈第六十一章 封府鬥聯第五百四十五章 成丹之劫第三百三十二章 準備破陣第三百零九章 法力大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