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 彭城之下

王豐命人將信使請進來,詢問道:“徐州刺史叫你前來,所爲何事?”

那信使奉上書信,道:“刺史聽說王都督領兵攻打十二巨寇,那張泰卻招引了白敖的賊軍進入徐州,故此命我前來下書,欲要與都督講和,共同對付白敖的賊軍。”

王豐聞言,接過書信看了一遍,隨後笑道:“你來的遲了,張泰已經敗亡,白敖的援兵也被我打的全軍覆沒。這講和之事,不必再議了。”

信使也知道自己此行是白走了,當即點頭道:“我知道了!不過我受命爲使,總是須得將書信送到纔是。都督兵鋒銳利,讓人欽佩。只是你剿滅十二巨寇也就罷了,卻還出兵與我家刺史交惡,實在是多此一舉,讓人不解!”

王豐笑道:“怎麼多此一舉了?”

信使道:“我家刺史與都督一般,都是朝廷之臣,致力於保境安民,止息干戈。雙方該是盟友,不該敵對纔是!”

王豐嘆道:“朝廷已經滅亡,已經是前朝了,又何必再提?”

信使搖頭道:“在我家刺史心中,朝廷並沒有亡。據說當日賊軍攻破洛陽,陛下是自焚,後來賊軍並未找到陛下,只是胡亂找了個燒焦的屍體,宣稱是陛下,草草下葬了事。故此,我家刺史一直相信陛下還在人世,多半躲在某處積蓄力量,以圖東山再起!”

王豐聞言,心下嘆了口氣。皇帝的確應該是還活着,只是氣運散盡,一旦從九五之尊的位置上下來,便是個完完全全的普通人了,哪還能夠再東山再起?能夠安安穩穩地躲起來渡過後半生,便是不錯的結局了。

信使見了王豐的表情,還以爲王豐不信,當即道:“當然,我家刺史雖然相信陛下還在世,但畢竟沒有實質的證據,難以說服別人。不過有一件事卻是確定無疑的。”

王豐道:“什麼事?”

就聽那信使道:“陛下的幾個皇子在城破之前,便早已離開,許久不曾在洛陽出現了。亂軍進城,也並未搜尋道幾位皇帝的蹤跡。這足以證明陛下早有準備,已經給幾位皇子安排好了退路。都督,陛下既有子嗣在,我等身爲陛下之臣,豈能不尋找幼主,輔佐他們,匡扶社稷?”

王豐聞言,忍不住笑了一下,道:“幾位皇子的確還活着,我也知道他們在哪裡。不過此事就不勞徐州刺史費心了!”

信使聞言,面色一變,道:“都督知道皇子在哪裡?莫非當年陛下是將諸位皇子託付給了都督?”

王豐笑道:“此事絕密,非是你所能知道的。回去告訴徐州刺史,就說這徐州我取定了。天下烽煙四起,羣狼環伺,他守不住徐州的,若我不取,這徐州不僅是內亂一日不能平息,日後還會落入虎狼之手。他若是真的心懷百姓,便早早投降,免得刀兵一起,塗炭生靈。”

信使聞言,緊緊地盯着王豐看了半晌,這纔不甘心地點了點頭,拱手道:“都督的話我會回去原原本本地轉告我家刺史。既如此,我這就告辭了。”

王豐點了點頭,命人送信使出城。

隨後,王豐又與衆將商討了進兵的路線,和各軍開拔的秩序,這才散會,各去準備。

此後三日,趙石將消息陸續傳來,已經將周邊各城盡數說降。王豐當即安排了各城官吏。趙石保留麾下五千兵馬。其餘抓捕的近四萬戰俘,是徐州本地的,願意回鄉則當即放回,願意從軍則編組入軍,得兵七千餘人。而被俘的泰山軍二萬七千人,則由水師押往夷洲,暫時編爲夷洲屯墾軍,搞生產開發。

水師雖海上無敵,但如今進入陸上作戰,卻基本發揮不出作用來,只能做些運輸的任務了。

處理完了戰俘的事情,王豐檢點衆將,留郭術領兵五千把守蘭陵,防備泰山軍來襲,隨後王豐自領其餘兵馬,合共五萬二千人,浩浩蕩蕩地離了蘭陵,往彭城而去。

徐州刺史聞知,當即將附近城池的兵馬集中到彭城之中,共計三萬二千餘人,除把守邳州府的三萬兵馬之外,這已經是徐州刺史麾下能夠調動的所有人了。

王豐聞聽徐州刺史集結兵馬,心下不驚反喜,對身旁衆將道:“敵軍聚集兵馬,正好可以讓我們一戰功成。若是他分散駐守各城,層層設防,反倒讓我費手腳。如今集中兵力,實是正中我下懷。”

衆將聞言,都輕鬆地笑了起來。

大軍行進,一路上秋毫無犯。而王豐也發現,徐州刺史在集結兵馬的時候,並未下達堅壁清野的命令,徐州各地的百姓依然安心在家,耕田織布,並未受到絲毫影響。

由此可見,徐州刺史到的確是個不擾民的官兒。

王豐自然就更不會擾民了,一路行軍,一路張貼布告,叫百姓們一切照舊,不必驚慌。

如此過了十數日,大軍才終於抵達了彭城之下。王豐一邊傳令紮營,一邊又領着三千騎兵前去城下挑戰。

說是挑戰,其實是有監視城中兵馬,以防其趁着自己大軍遠來,立足未穩之際,出兵襲擊之意。

當然,若是對方應戰,那自然也再好不過。王豐便可趁機勝上一場,以壯軍威。

不過城中的兵馬卻並未出戰,王豐在城下空等了半日,直到自家的營寨基本完成,這才收兵回去休息。

當夜無話。次日一早,王豐領兵來到城下,列陣完畢,隨後上前勸降。片刻之後,就見城頭上出現了一名頭髮花白的老者,穿着官袍,顯得精神矍鑠。

那老者對着城下的王豐看了片刻,隨後道:“王都督,當年你受命領兵北上,欲要打通運河。路過徐州之時,老夫曾與你見過一面。你可還記得老夫?”

王豐在馬上拱手道:“刺史,王豐有禮!你我雖是舊識,但今日我領兵前來,非是敘舊,而是需要攻城掠地。刺史若是想要談舊情,那便請免了吧。”

就聽徐州刺史嘆道:“你倒是快人快語!老夫活了這麼大歲數,早就過了以人情亂公義的年歲了。自然不會想着僅憑這一面之交,便說退你的兵馬。只是想以這點舊識的情面,問你一句話而已。”

王豐沉吟了片刻,道:“那要看你問的是什麼?在這兩軍陣前,衆目睽睽之下,有些問題,我是不會回答的。”

徐州刺史聞言,沉默了一會兒,這才點頭道:“王都督是個實誠人!這樣吧,兩軍交戰,也不急於一時。你今日可暫時收兵,容我明日略備薄酒,在城下請你相見,商談戰和之事,如何?”

王豐聞言,笑了一下,道:“什麼事還要我先退兵等明天?我大軍列陣已畢,豈有不戰而退的道理?無故退兵,必定折損銳氣,此非明智之將當爲之事也!刺史有什麼話,還是現在說吧!”

徐州刺史嘆道:“我的問題的確不適合在大庭廣衆之下說!這個問題,關係到我們兩軍是戰是和。王都督便是暫時退兵,等上一天,又有何妨?”

王豐聞言,沉吟了片刻,道:“我大軍既出,實不能輕退。這樣吧,若刺史真想要見面。你可現在出東門準備。東門之外我並未派兵馬攻打,咱們可以不帶太多人手,單獨相見。你放心,既然是光明正大的相約見面,我絕不會趁機出手,擒拿於你。”

徐州刺史沉吟了片刻,這才點頭道:“既如此,那好吧!老夫這就去東門之外,等候王都督大駕。”

說着,徐州刺史當即下城,往東門而去。

王豐急忙以靈鏡掃視東門之外的情況,發現那徐州刺史果然領着數十隨從出城,在東門之外三裡處撐起了一把涼傘,擺放了一個小几,準備了一壺酒,兩個木凳。隨後其隨從散開在數十步之外警戒,並不圍在他身邊近處。

王豐見狀,當即將兵馬暫時交給葉雪薇率領,囑咐道:“我去見見徐州刺史。在我沒有回來之前,不要輕舉妄動。”

葉雪薇點了點頭。爲防有失,王豐留下狻猊在軍中,防備敵軍忽然冒出一兩個高手來襲擊。隨後王豐領着幾名騎兵策馬往東,來見徐州刺史。

那徐州刺史見王豐依約前來,當即起身相迎。雙方在小几前對坐,徐州刺史身旁的童子上來倒了酒,隨後退去。

就聽王豐道:“刺史硬要相見,不知所爲何事?”

徐州刺史沉吟了片刻,道:“前些日子我遣使去見都督,聽他傳回來的話中意思,似乎都督知道陛下的幾位皇子下落?”

王豐聞言,當即笑道:“你果然是問這個!不錯,當着刺史的面,我也就不瞞你了。當日陛下的確將幾位皇子公主盡數託付給了我。”

徐州刺史聞言大喜,急忙追問道:“幾位皇子如今何在?”

王豐道:“被我帶到了海外,妥善安置了起來。刺史放心,雖然朝廷被滅,但幾位皇子有我保護,安全上絕無問題。”

徐州刺史點了點頭,復又道:“王都督的人品,我自然是信得過的,不過皇子之事,畢竟干係重大。空口無憑,我也不能完全信你。你可有證據證明諸位皇子真的被你保護的很好?”

王豐笑道:“諸位皇子公主的確是在我這裡,如今朝廷已滅,我拿着他們也沒有用處,我沒有必要說謊。你若是不信,可以自己隨我去看看。是真是假,一看便知道了。”

徐州刺史聞言,笑了一下,道:“你現在兵臨城下,我怎麼去看?好吧,我姑且相信諸位皇子的確是被陛下託付給了你。那麼我有一個問題。”

王豐聞言,沉吟了片刻,道:“我大軍既出,實不能輕退。這樣吧,若刺史真想要見面。你可現在出東門準備。東門之外我並未派兵馬攻打,咱們可以不帶太多人手,單獨相見。你放心,既然是光明正大的相約見面,我絕不會趁機出手,擒拿於你。”

徐州刺史沉吟了片刻,這才點頭道:“既如此,那好吧!老夫這就去東門之外,等候王都督大駕。”

說着,徐州刺史當即下城,往東門而去。

王豐急忙以靈鏡掃視東門之外的情況,發現那徐州刺史果然領着數十隨從出城,在東門之外三裡處撐起了一把涼傘,擺放了一個小几,準備了一壺酒,兩個木凳。隨後其隨從散開在數十步之外警戒,並不圍在他身邊近處。

王豐見狀,當即將兵馬暫時交給葉雪薇率領,囑咐道:“我去見見徐州刺史。在我沒有回來之前,不要輕舉妄動。”

葉雪薇點了點頭。爲防有失,王豐留下狻猊在軍中,防備敵軍忽然冒出一兩個高手來襲擊。隨後王豐領着幾名騎兵策馬往東,來見徐州刺史。

那徐州刺史見王豐依約前來,當即起身相迎。雙方在小几前對坐,徐州刺史身旁的童子上來倒了酒,隨後退去。

就聽王豐道:“刺史硬要相見,不知所爲何事?”

徐州刺史沉吟了片刻,道:“前些日子我遣使去見都督,聽他傳回來的話中意思,似乎都督知道陛下的幾位皇子下落?”

王豐聞言,當即笑道:“你果然是問這個!不錯,當着刺史的面,我也就不瞞你了。當日陛下的確將幾位皇子公主盡數託付給了我。”

徐州刺史聞言大喜,急忙追問道:“幾位皇子如今何在?”

王豐道:“被我帶到了海外,妥善安置了起來。刺史放心,雖然朝廷被滅,但幾位皇子有我保護,安全上絕無問題。”

徐州刺史點了點頭,復又道:“王都督的人品,我自然是信得過的,不過皇子之事,畢竟干係重大。空口無憑,我也不能完全信你。你可有證據證明諸位皇子真的被你保護的很好?”

王豐笑道:“諸位皇子公主的確是在我這裡,如今朝廷已滅,我拿着他們也沒有用處,我沒有必要說謊。你若是不信,可以自己隨我去看看。是真是假,一看便知道了。”

徐州刺史聞言,笑了一下,道:“你現在兵臨城下,我怎麼去看?好吧,我姑且相信諸位皇子的確是被陛下託付給了你。那麼我有一個問

第四百五十章 賊勢猖獗第五十六章 練法術第六百零四章 交州對峙第三百八十二章 從心真人第二十六章 登徒子第三百九十章 破陣廝殺第一百九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四十六章 狐對聯第一百四十一章 救回嶗山第二百五十五章 普渡上山第五百零八章 訪白蓮教第二百三十三章 圖曼毒計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後分寶第四百三十三章 陰兵附身第四百九十六章 重建邊軍第四百五十四章 新船下水第七十一章 白蓮蹤影第六百零一章 交州危機第二百四十八章 邪佛一派第四百六十三章 天蠍兇殘第二百三十三章 圖曼毒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飛虹將軍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指擊殺第四百八十二章 潛修一年第四百三十三章 陰兵附身第二百零四章 洞庭公主第五百六十二章 彭城之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雁門關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明滅殺陣第一百一十三章 破烈焰陣第五百六十七章 隕二護法第三百零九章 法力大進第四百零三章 鬥法對峙第二百二十章 再次出使第二百二十二章 畫皮惡鬼第六百三十六章 半隱第一百章 民亂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煉法第五百九十九章 潛龍斬龍第三百一十章 本命靈火第二百八十四章 仙境舊事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準備第四百一十三章 庚金之氣第五百四十九章 遊歷天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連戰連捷第一百四十九章 紅煙被劫第二百零五章 白秋練第三百一十二章 揚州告急第八十五章 愛就帶你走第一百四十五章 公孫九娘第五百六十二章 彭城之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殺袁八公第三百七十章 嶺南大亂第二百一十六章 仙丹終成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擊潰第四百八十八章 約戰西遼第二百零五章 白秋練第四百五十八章 首戰決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天蠍兇殘第六百一十六章 收服綠林第二百九十三章 拼死壓制第三百五十一章 各府歸降第二百四十章 敖均有請第四百三十八章 象山上門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破劉銘第三百七十二章 神兵聚集第一百二十五章 朝廷封賞第三百七十一章 驚聞神戰第五百九十六章 壽州戰雲第二百二十三章 雁門關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接連擊殺第六百三十一章 天下一統第二百九十四章 毒殺夜蟒第三百七十一章 驚聞神戰第三百九十一章 虺四隕落第四百零五章 確定煉丹第二十章 百日築基第一百七十九章 嫁夢之術第一百五十二章 香魂入夢第二百七十二章 收服靈蜂第二百八十八章 仙城九重第二百一十三章 劫雷陣陣第六百三十一章 天下一統第三百二十九章 積石山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戰三勝第四百五十八章 首戰決戰第二百一十六章 仙丹終成第一百零一章 流言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腥武士第一百五十八章 態度轉變第五百九十九章 潛龍斬龍第一百八十一章 衆蛇阻路第二百八十八章 仙城九重第二百三十六章 競相拉攏第五百八十四章 中原定局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豆成兵第三百一十九章 來到峨眉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庾嶺下第一百四十章 青蓮長老第二百三十四章 追殺蝗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