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兩教隔閡

善母來到漢津之後,與青蓮長老扯皮了一陣,最後開始談到實質性內容的時候,雙方終於談不攏了,誰都不肯退讓一步。

想來也是,摩尼教在南陽困了近兩年,對近在咫尺,卻始終無法拿下的襄陽城已經形成了怨念,等到真的拿下城池之後,自然不可能拱手讓給白蓮教。

但白蓮教卻也不是開善堂的,若是沒有半點好處的話,又怎麼肯幫着摩尼教火中取栗呢?

就聽善母冷哼道:“我軍在南陽本來已經與荊州官軍形成了均勢,並漸漸有壓過對方的勢頭,只要再潛心積蓄些實力,將來奪取襄陽,席捲荊州並非難事。我軍近來本無主動進攻之意,是你們欲要西進,要求我們出兵爲牽制荊州軍主力。如今荊州軍主力被我軍拖在了襄陽,你們順風順水地進入荊州,拿下武昌,虎視江漢,因此志得意滿,覺得我軍沒用了嗎?既然這樣,我軍從襄陽撤退就是了。這襄陽堅城,便留給你們吧。”

青蓮長老聞言,心下卻全然不爲所動,淡淡地道:“你們若是願意放棄襄陽,那儘管撤兵就是,誰也無法勉強你們,不是嗎?”

善母聞言,頓時大怒,起身道:“想不到你們如此自私自利,全不念我們兩教合流,本爲一家之情。襄陽尚未攻破,荊州尚未拿下,你們便開始算計同道,生恐同道得勢,真是可笑!”

青蓮長老聞言,卻依然恍若未聞,淡淡地道:“既然兩教合流,那麼大家都該共同遵從教主的命令行事纔對。如今教中已經公推了楊玄爲王,所有大軍都要聽從楊玄號令。你們卻在南陽另行推出了你們的原子爲王,這不是明擺着要與教中背道而馳嗎?善母,你既然聲稱我們本爲一家,便該請你們的原子去了王位,尊奉楊玄爲王。如此一來,我們才真正是一家,當可再不分彼此,齊心協力,合攻襄陽。”

善母不忿地道:“這是什麼話?原子在南陽稱王之時,那楊玄還根本就是一個籍籍無名的小人物。兩教合流,便是一家,原不該分什麼高下!既然原子先正位爲王,大家便都該尊奉原子纔是。你們卻推了楊玄爲王,是你們自己挑起了事端,與我等何干?便是要去王位,也該是楊玄去了王位,向原子稱臣纔是。”

青蓮長老哼了一聲,道:“楊玄是教主親自選定,教中上下一致認可的人選。你們那個原子只是你們私下裡推出來的罷了,如何能服衆?”

善母道:“一致認可?那爲何河北王則也稱了王?爲何在楊玄稱王以前,我們這一脈的人連聽都沒有聽說過他?恐怕不是一致認可,而是私心作祟,任用私人吧?”

青蓮長老聞言,心下也有些怒氣,道:“善母,我看你今日前來,爲的不是求援,而是鬧事來了!既然如此,本座也就明着告訴你,若是我軍去了襄陽,大軍破城之後,那麼襄陽城便毫無疑問將會歸屬與我軍,這點沒有商量。本座之所以沒有率軍直抵襄陽城下,爲的便是念着我們終究同屬一教,不想真的撕破臉面。你們若能憑着自己的力量,拿下襄陽,我軍自然不會染指分毫。但若是你們力有未逮,便可以退軍,站在一旁看我軍如何破城。楊玄和原子究竟誰纔是天命之子,誰更適合爲王,咱們空口白話都做不得準,總該以戰績說話,不是嗎?”

善母聞言,皺眉道:“你原來存着了這個心思?若我軍拿下了襄陽,那楊玄便自去王位,我們一起尊奉原子爲王?”

青蓮長老頓時笑了,道:“你們那個原子在南陽起兵的日子也不算短了,卻一直困守一地,向外連戰連敗,寸土未得。反觀楊玄,自起兵以來,連戰連捷,如今已經拿下了揚州,更又奪取武昌,虎步於江漢之間,如此功績,早已遠超那所謂的原子了。豈有以連敗之人一城之偶然得失,便要求連勝之人退位的道理?這樣吧,本座昨日已經將此間之事稟告了潛修中的教主,教主發來諭令,讓本座全權處理荊州之事。咱們便以十日爲限,你們先攻打襄陽,若能奪下,教中便也承認原子爲王,我軍退到武昌,這江漢之地,便以原子爲尊。我教如今已經有了楊玄和河北王則、益州劉靜香等人,各上尊號,倒也不差原子一個。至於誰能最終奪取天下,便看各人接下來的手段。你看如何?”

善母道:“十日時間,是否太短了?”

青蓮長老沉吟了片刻,道:“那就十五日,不能再多了。若是我軍攻城,或許還要不了十日這麼久。”

善母嘆道:“我此來本爲要求你們從速進兵,卻不想你卻要我們加緊攻城。只是這襄陽城若是不能在十五日內奪下,又該如何?”

青蓮長老道:“那你們的原子便要主動退位,向楊玄低頭。當然,大家畢竟同屬一教,南陽之地依舊是由你們掌管。只是這荊州全境,便要以楊玄爲尊了。”

善母道:“若我軍不能在十五內拿下襄陽,你們也不能呢?”

青蓮長老道:“別說十五日,十日之內,我軍就能破城。”

善母道:“萬一不能呢?”

青蓮長老道:“若是不能,那咱們就劃江而治,長江以北,以原子爲尊,長江以南,漢口以東,便以楊玄爲尊,如何?放心,若真到了那時,我軍便將回頭好生經營揚州,以圖北上攻取豫州、徐州,也沒有再多的精力來管荊州了。雖名義上共尊,但實際上這荊州依然是你們說了算。但有一點,不管這荊州最終是以原子爲尊,還是以楊玄爲尊,對外都要承認是我白蓮教全取了荊州,如何?”

善母聞言,這才點頭,道:“那是自然!既如此,我這就回去調撥大軍,全力攻打襄陽。”

當下善母起身告辭,回到襄陽城外的摩尼教軍營,將與青蓮長老的約定說了一遍。就聽淨風使道:“白蓮教那邊果然對我們頗多猜忌!兩教雖然合流,我們爲示誠意,也一直未立教宗,但很顯然,白蓮教那邊始終從心底裡還是沒把我們當自己人的。呵呵,當然,我們自也不會真的放棄我教教義,去真心尊奉他們那位教主。兩教合流,原本就是各取所需罷了。如今他們擺明了車馬,倒也省的日後再與之勾心鬥角。咱們各憑本事說話就是了。”

就聽善母道:“只是襄陽城我們也不是第一次攻打了,如今要在十五日內破城,恐怕是難啊!”

淨風使笑了一下,道:“我們沒有紅蓮獄箭這等攻城利器,想要十五日內破城,若是襄陽城中沒有突然發生變故,那自然是很難做到的。大軍再盡力攻打一次吧,破不了城也沒什麼。咱們索性便真的撤兵,就看白蓮教的兵馬十日之內,如何破城!”

善母沉吟了片刻,道:“你是想賭白蓮教的兵馬十日之內也不能破城?可是萬一他們破了城呢?難道真叫原子退位,向那楊玄低頭?”

淨風使道:“當然不能!我教大業,豈能因這一點逼迫就放棄?不過方今天下,終究是要以實力說話的。若我們爲了與白蓮教鬥氣,便拼死進攻襄陽,一旦損失慘重,到時候就更沒有底氣去面對白蓮教的大軍了。萬一他們食言而肥,突然翻臉,我們實力大損之下,又拿什麼來應對?”

善母道:“青蓮長老親口答應的,難道他還能翻臉?”

淨風使道:“這又有什麼不可能的?真想翻臉,還怕找不到藉口?你以爲人人都像那王豐一般,有了約定之後,即便手握天仙傀儡這等絕強戰力,卻也依然恪守舊約,絕不貿然出兵?我教與白蓮教合流了這麼久,他們的行事作風,難道你還沒有看透?”

善母聞言,點了點頭,道:“我們的確應該保存實力,但如今終究是白蓮教勢大。他們手握紅蓮獄箭這等戰場利器,齊射之下,真正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十日之內攻破襄陽,未必便真的不可能。倘若他們真的破了城,我們又該如何推脫?”

淨風使聞言,笑了一下,道:“我們若要半月破城,必要損失慘重,自不可行。想要贏得約定,便只有寄希望於白蓮教的兵馬十日內破不了城。呵呵,成事雖然艱難,但壞事卻往往十分容易。他們雖有紅蓮獄箭,但想要十日內破城,只怕也沒有那麼容易。等到白蓮教的兵馬猛攻襄陽十日,自己精疲力竭,襄陽城也被打的搖搖欲墜的時候,我軍再迅猛出擊,一舉將城池拿下,豈不是更好?”

善母目光一閃,隨即笑道:“淨風使之計甚妙!若能借着襄陽城一戰,將荊州軍和白蓮教的兵馬一起削弱了,我軍便可趁勢全取荊州。若能趁亂讓那楊玄死於亂軍之中,我軍甚至未必沒有更進一步,染指揚州的可能。到了那時,這整個南方便都是我教的了。”

淨風使聞言,大笑道:“不錯,我剛剛居然沒有想到這一層!是啊,就算白蓮教真的費盡全力,十日內拿下了襄陽城,我們也可以暗暗下手,將那楊玄除去。沒有了楊玄,白蓮教的兵馬即便再多,又能如何?這天下雖大,擁有潛龍命格的人卻也不是隨處可尋。他們想要穩定局勢,便只能尊奉我教的原子了。”

當下淨風使和善母密謀了一陣,善母便領着教中新培養的幾個築基期女弟子暗暗離了大營,前去做準備去了。

於是接下來的半個月,摩尼教的兵馬便開始假裝聲勢浩大,實則暗中留力地“猛攻”襄陽城了。這般打法,其結果自然是襄陽城繼續巋然不動了。

而在襄陽城之戰猛烈爆發之際,楊玄率領的萬餘精兵經過晝伏夜出,三日之內突然出現在了江陵城外。城中本就兵馬不多,又倉促應敵,防守乏力,很快城池便告陷落。

城中知府和守將率領着千餘兵馬逃出城去,一路往西,朝夷陵撤退。

楊玄見狀,當即領兵窮追不捨。直追了一日,來到一座山下,楊玄看前方江陵知府的隊伍遙遙在望,當即率軍猛衝。不想進入山谷,兩邊崖壁上卻忽然喊殺聲震天,亂石紛紛而下,將白蓮教的兵馬砸的哭爹叫娘,死傷慘重。

原來是江陵知府見楊玄追趕甚急,料難以逃走,於是心生一計,欲要敗中求勝。不想楊玄果然中伏。當下楊玄急忙傳令退兵,然而山道狹窄,大軍又正在混亂之中,一時之間,哪裡能退的掉?

正慌亂間,忽聽山上驚慌慘叫之聲響成一片,伏兵紛紛逃竄。楊玄擡頭一看,只見無數幾頭猛虎在陡峭的山坡上奔馳跳躍,胡亂踐踏,將許多伏兵撞下山來。衆伏兵只得奔逃躲避。

楊玄見狀,急忙收整兵馬,退出穀道,看着山坡上猶自咆哮奔跑的猛虎,沉吟道:“青天白日,老虎怎麼會忽然衝擊伏兵?此虎莫非有主?”

正思忖間,就見山頂上一名身穿白裙的女子呼喝了幾句,那些老虎頓時散去。楊玄見那女子站在山澗,衣裙隨風飄蕩,飄飄欲飛之間,顯露出十分曼妙的身形,頓時不由心生漪念。

當下楊玄朗聲道:“剛剛可是姑娘招來猛虎,救了我軍?不知姑娘如何稱呼,本王也好報答。”

就聽那女子笑了一下,用空靈悅耳的聲音答道:“我乃虎牙山山神廟中的廟祝,適才爲山神上香,忽然感應到大王有難,故此特來相救。大王,由此往西,道路越發艱難,山道曲折,稍不注意,便會迷路。即便不迷路,也需時時防着敵人埋伏偷襲。我還要回去爲山神上香,不便陪侍在側,便請大王跟着我招來的猛虎前行,想必一定能安然抵達夷陵。”

說着,那女子當即招來一頭斑斕猛虎,以符篆貼在虎額之上,口中唸唸有詞。那猛虎當即點了點頭,頗通人性地走在了白蓮教兵馬的前面領路。

那女子這才笑着向楊玄告辭,隨即駕遁術而去。

楊玄領兵跟着猛虎,果然很快走出山道,來到夷陵城下,居然與逃跑至此的江陵知府正好撞上。當下楊玄揮軍猛攻,一舉將江陵知府一干人等盡數擒獲,並順勢將夷陵城拿下。

進入城中的楊玄在慶功之際,腦海中卻不由得想起了山中的那名白衣女子,暗道:“若無此女,這夷陵城豈能輕易奪取?明日該去虎牙山祭拜山神,向那女子當面道謝纔是。”

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雍覆滅第一百七十章 海上遇盜第九十三章 功德法第四百零二章 潮陽之戰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雍覆滅第四百七十章 濃霧阻路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蠶盅蟲第五百六十三章 全取徐州第三百五十九章 第二元神第一百一十五章 奪回揚州第四百五十二章 開始潛修第二百九十三章 拼死壓制第九十一章 水匪第一百九十四章 東海水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祭煉雙劍第五百一十六章 五大關卡第四百七十五章 試探雷法第三百三十章 照影斬魂第三百九十七章 現身退敵第九十一章 水匪第五百一十二章 再回洛陽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手準備第五百零二章 淮南動亂第三百四十六章 撤陣逃遁第四百七十九章 紅毛番人第九十九章 三妖第二百五十五章 普渡上山第六百一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三十七章 出海尋藥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豆成兵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八缸第三百九十二章 蝶仙再現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豆成兵第三百五十八章 約鬥三場第四十章 跟誰走第五百八十五章 強攻鎮江第二百九十二章 用心險惡第四百八十九章 鬥法獲勝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勝一場第四百二十二章 莽破大陣第二百三十一章 死亡之蟲第三百九十三章 老祖親至第一百七十三章 海公子狂第三百八十一章 請神之術第四百七十章 濃霧阻路第六十四章 俠女第三百七十六章 借寶路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邪僧齊聚第四百五十四章 新船下水第六百零五章 羅浮決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準備第六章 妖術殺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揚州叛軍第五十章 百草丹第二百七十七章 殺白狼王第二百七十七章 殺白狼王第四百三十四章 夔鼓顯威第一百一十九章 明滅殺陣第五百八十二章 奪取滁州第四百零四章 摘刀味核第四百四十章 殿前爭端第七十九章 水君有請第六十章 木魃第三百五十七章 透霧分光第六百零八章 僞神蹤跡第四百六十二章 邪佛再現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入海府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海敗退第四百七十三章 上芒碭山第九十一章 水匪第五百七十章 石神清虛第四百四十章 殿前爭端第五百八十三章 求取援兵第一百七十八章 反殺海蛇第六百零五章 羅浮決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潛心修煉第二百九十三章 拼死壓制第四百五十五章 夷洲土地第三十四章 煉心洞第一百九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二十五章 尊者神射第四百三十四章 夔鼓顯威第一百六十二章 終於成功第五百六十章 玉笛仙翁第二百零四章 洞庭公主第二十二章 踐行酒第四百三十七章 還鼓換寶第五百二十三章 白蓮西進第六百零四章 交州對峙第五百零六章 打破陣法第四百八十章 搜刮財物第三百二十八章 勝負之機第五百六十二章 彭城之下第六十四章 俠女第三百四十八章 東風借力第三百八十九章 鬼手丹尊第二百四十六章 進入海市第五百五十八章 暫緩攻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破敵軍第九十五章 神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