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到吳縣

廣濟方丈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王豐見狀,問道:“金山寺的高僧將那巨黿給收服了?”

張老相公道:“那巨黿兇頑成性,並不將我的敕書放在眼裡,反還想殺我。幸得金山寺高僧救護,方得無恙。金山寺的廣雲大師見巨黿兇狠,已經發下誓願,必要渡化巨黿,還鎮江百姓安寧。廣雲大師現在江邊結蘆而居,巨黿不除,絕不回山。”

王豐聞言,一臉佩服地看向廣濟方丈,暗道:這金山寺的和尚真是深得宣傳之道啊!憑金山寺的實力若是還不能一舉拿下一隻小小的黿怪,打死王豐都是不信的。偏偏人家就不直接出手,而要慢慢地演這麼一出,向百姓充分顯示了除滅巨黿的艱辛以及金山寺和尚的慈悲救苦之心。百姓看見,那還不更加虔誠供奉金山寺?

廣濟方丈人老成精,見王豐擠眉弄眼地看着自己,心念電轉間哪還不知道王豐的意思?老方丈不願意揹人誤解,於是解釋道:“本寺若是全力出手,誅殺巨黿不難。只不過上天有好生之德,那巨黿畢竟與東海有牽連,且修行不易,本寺還是想以渡化爲主,導其向善,若實在冥頑不靈,倒時再施展雷霆手段不遲。”

王豐聞言,笑着點頭道:“瞭解,瞭解,佛門廣大,見誰都有緣嘛!”

廣濟方丈頓時宣了聲佛號,裝作沒有聽見王豐的話。

此時王母和張家小姐等人遊覽金山寺結束,也來尋找王豐和張老相公,衆人於是向廣濟方丈告辭。在走出金山寺的時候,就聽身後一人叫道:“王道兄留步!”

王豐回頭一看,卻是印月小和尚。那印月小和尚快步來到王豐面前,雙手合十道:“方丈說道兄六根不盡,沉迷人間情愛,於修行恐有妨礙,故叫我送一部《法句經》給你,希望能助你早日堪破紅塵,斬斷情絲。”

此言一出,王母、張老相公,乃至於旁邊的張小姐和一干丫鬟僕役紛紛抿嘴而笑,揶揄地看着王豐這個六根不淨,沉迷情愛的俗人!

王豐頓時面上有些掛不住!麼的,那老和尚絕對是故意的,肯定是不滿自己剛剛說他沽名釣譽,故而叫這小和尚大聲揭我的短呢!

不過王豐卻想了想,卻也不覺得和自己的妻子恩愛算是什麼短處!於是窘迫了一瞬間之後又平靜了下來,伸手接過《法句經》,微笑道:“在下思念自家妻子,自認爲並沒有過錯。不過還是多謝方丈大師傳經之恩!”

王豐這話一出,王母頓時輕嘆了一聲,張老相公和張小姐卻點了點頭。就聽張老相公小聲對王母道:“想不到你家這兒子居然是個情種!對了,我怎麼沒有看到他的妻子呢?”

王母嘆了一下,簡單地說道:“小翠如今失蹤不見了,我們也在找呢。豐兒這些日子也經常閉門不見人,雖在人前歡笑,但我這個當孃的卻知道他心裡其實很苦呢!”

張老相公嘆息道:“少年夫妻若是情重,最是難捨。張公子如此思念妻子,至情至性,的確令人感嘆。”

印月小和尚聽了王豐的話也愣了一下,卻是沒有想到王豐身爲道門真傳弟子,居然對情愛之事如此執迷不悟。當下雙手合十道:“道兄之事,貧僧不便置喙,這就告辭了。”說着轉身進寺門去了。

張、王兩家也就此下山,又在鎮江城中住了一晚,次日一早起行,往吳縣而去。

路上,張老相公知道王豐因黨爭之故,被逼從國子監退學出來,嘆道:“國子監乃爲國儲才之所,如今黨爭居然蔓延到了國子監中,可見朝局崩壞到了何種程度!”

張老相公一片憂國憂民之心,於是一路之上逮着王豐考教學問。王豐南下這近兩個月來並沒有看過儒家經卷,不過因有過目不忘之能,倒也能勉強將張老相公糊弄過去。只是一些艱澀的地方,王豐的確是不懂,張老相公對此也不以爲意。反倒是閒談之間張老相公對王豐的策問頗爲驚訝,無論說道邊境屯墾還是治理河工,也不論是鹽鐵專營還是貿易互市,甚至是破案訴訟,稅收財政,王豐總能別出心裁地找到些觀點和方法來解決疑難,而且細細想來效果還十分不錯。

張老相公越與王豐交談就越發心驚,看向王豐的眼神也漸漸佈滿了讚賞,私下裡對王母道:“王公子實乃奇才也,他日若能位列朝堂,必是一代名臣!可惜於經義之道鑽研不深,以目前的水平便是考秀才都只能碰運氣。本朝最重進士,王公子要想在官場上有所作爲,還是必須走科舉之道。在鄉試和會試之中,經義所佔的比重極大,王公子若是不鑽研經義,只怕登科無望啊!”

王母聞言又驚又喜,道:“老相公既然如此看的起他,何不就指點他一二?倘得老相公教誨,是他三生有幸啊!”

張老相公遲疑了一下,道:“老朽這些年忙於公務,官場之上蠅營狗苟,經義早已經不熟了。指點他幾天倒是不妨,就怕耽誤了他。不過江南自有良師,王夫人應該知道大儒封老先生如今執掌着白鹿洞書院,老朽與他頗有交情,若夫人願意,老朽可手書一封,推薦王公子去他門下求學,豈不強過在國子監百倍?”

王母驚喜地道:“若能如此,我王家上下都盛感老相公之恩也!”

張老相公於是當場寫了推薦信交給王母,王母欣喜不已地貼身收好。

一行人加緊趕路,不數日到達吳縣。姜家聞聽老相公送親而來,家主親自到縣境迎接,一路熱熱鬧鬧了進了城。

因新娘子還沒有過門,所以當夜張老相公和王家都住在客店之中,權作孃家,只等吉日到後再舉行婚禮。

王豐本以爲那姜家乃是吳縣的地頭蛇,張老相公一家既然已經進了吳縣,應該就不會再有波折了,誰想到了第二日晚上還是發生了變故。

第三百零六章 查牙山洞第八十一章 蛻皮第四百二十一章 神力灌注第二十五章 燧皇陵第三百三十六章 另有隱情第三百六十六章 借寶御水第六十六章 入學第一天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二百三十七章 出海尋藥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山謀權第三百三十章 照影斬魂第五百四十章 雷音烈火第二十六章 登徒子第四百零五章 確定煉丹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九山王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奪仙丹第二百六十五章 姥姥蹤跡第二百四十五章 至羅剎國第三十五章 到吳縣第五百零三章 劃江成陸第四百三十八章 象山上門第三百七十章 嶺南大亂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海敗退第一百二十六章 畫中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積石山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淮安大戰第一百九十八章 畲姬出山第三百七十五章 三大魔將第三百一十六章 出手相救第四百零一章 布霧疲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九江攻防第八十九章 斬山神第三百零二章 立國揚威第一百三十七章 柺子盡滅第四百四十一章 水衡尊者第六百一十四章 推選明主第七十一章 白蓮蹤影第二百三十五章 京中風起第二百三十五章 京中風起第四百八十一章 六件寶貝第五百零七章 刺史遇襲第二百九十二章 用心險惡第二十八章 敗鬼將第五百八十章 有勝有負第一百八十二章 元鼎煉妖第六十七章 男狐糾纏第五百八十四章 中原定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山謀權第一百五十八章 態度轉變第四百八十章 搜刮財物第二百七十一章 老龍船戶第六百一十二章 荊州局定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擊潰第一百三十七章 柺子盡滅第三百八十二章 從心真人第六百二十七章 掃蕩青州第六百零八章 僞神蹤跡第三百一十章 本命靈火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擊潰第四十八章 敗海盜第三百四十五章 勾魂骨香第五百七十六章 以民爲本第五百七十七章 互拖後腿第五百二十五章 荊州求援第二百四十九章 朝臣罹禍第一百三十五章 畫舫之上第八章 自心之慾障第二百四十六章 進入海市第二百一十一章 皇帝心事第四百三十二章 靈蜂建功第一百一十章 刺史到來第二百零六章 佳期如夢第二十八章 敗鬼將第六百三十章 西域奇兵第十七章 身份危機第六十六章 入學第一天第三百六十九章 叛軍南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離間之計(上一章爲263章)第三百八十九章 鬼手丹尊第五百六十九章 九江攻防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奪仙丹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指擊殺第三百五十五章 齊聚杭州第五百五十章 九娘渡劫第四百六十三章 天蠍兇殘第二百三十七章 出海尋藥第三百七十章 嶺南大亂第三百七十六章 借寶路上第三百一十九章 來到峨眉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入海府第四百零三章 鬥法對峙第三百一十五章 宿遷三仙第二百三十五章 京中風起第四百零五章 確定煉丹第五百五十二章 出兵徐州第二百四十五章 至羅剎國第一百五十四章 北上三事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手準備第三百九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四十四章 黃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