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狐妖愛詩

王豐在金蓮的指引下來到書房,只見幾個書架之上整整齊齊擺滿了書,總數不下千本。王豐暗暗訝異,自去書架上尋找史書,只見《左傳》《山海經》《史記》《漢書》《後漢書》《季漢書》《南北十六國史》《隨史》《乾史》《順史》等十餘本史書赫然在目,王豐將之全部拿了出來,放在書桌上,從古至今開始逐一翻閱。

書上的字都是繁體字,王豐連猜帶蒙地倒也能讀懂過大概。春秋、戰國、秦漢之事與前世相同,歷史是在三國時候出了偏差,諸葛亮七星燈借命成功,最後滅魏吞吳,重安漢室,又傳了二百餘年。此後漢室衰落,天下分爲十六個國家相互征戰吞併,經歷百年混戰,才又統一於大隨王朝,大隨傳二百餘年復歸於大乾王朝,大乾傳二百餘年復歸於大順王朝,大順王朝傳二百餘年復又陷入混亂,這纔有了本朝太祖趁勢而起,建立大雍王朝。

算算時間,大庸王朝存在的年代應該與前世的兩宋時期相同,國策也是一樣的崇文抑武,一樣的經濟繁榮。

而因爲歷史發展不同,原本的西晉、東晉,五胡亂華、南北朝、隋、唐、宋都沒有出現,雖然這個世界也出現了許多了不起的文臣武將和詩人騷客,但人物事蹟和文章詩篇卻已經與前世迥異了。

而且從《季漢書》開始,史書之中出現了更多的神異道法之事,以楊天看來,這恐怕並不全是史官在修史的時候故意以災異歸結於亡國之君,以祥瑞歸結於創業之主,或許史書上寫的這些神異之事都是真的?!

放下史書,王豐正準備找些民間雜談筆記來看看,冷不防一擡頭卻看見王老夫人和小翠二人站在書房門口驚訝地看着自己。

王豐吃了一驚,起身道:“娘,小翠,你們怎麼來了?”

王老夫人像是看到了什麼奇怪的事情一般,張大了嘴巴看着王豐,半晌纔不敢相信地問道:“豐兒,你在看書?”

王豐理所當然地點了點頭。就聽王老夫人急促地道:“你怎麼會識字的?你爹以前教了你好久才教會你寫自己的名字,其餘的字卻是怎麼也教不會。你如今……怎麼就會看書了?!”

王豐心下一驚,這才知道不對,急忙找藉口補救道:“我也不知道怎麼就識字了,或許以前爹教我的時候我潛意識裡其實是學了些的,只不過當時渾渾噩噩,說不出來罷了。”

王老夫人聞言,仔細想了想,這才緩緩點頭道:“這……也是有可能的。豐兒,你認識多少字?這一上午都在看什麼書?”

說着,王老夫人走了過來,翻看了一下桌案上的書籍,見都是些史書,當下隨意翻了一篇《左傳》叫王豐朗讀,王豐故意藏拙,結結巴巴地讀了一遍。

饒是如此,王老夫人也已經喜的合不攏嘴了,當下連聲吩咐王豐繼續好生讀書,隨後帶着小翠和一衆丫鬟出了書房。

王豐分明聽見王老夫人在門外小聲吩咐衆人道:“豐兒知道讀書上進,這是祖宗庇佑,我王家有福!從今之後你們都不要去打擾他。媳婦兒,你也不許再帶着豐兒胡鬧了,聽到了沒有!”

小翠連忙低聲應下,就聽王老夫人又道:“豐兒讀書甚是辛苦,小翠你要多多關心他,午飯就給他提過來,讓他在書房吃吧。”

王豐在房中聽着王老夫人和小翠等人的腳步聲走遠,不由微微嘆了口氣,轉身去書架上尋找雜談筆記志怪小說之類的書籍,可惜找遍了書架也只找到了十餘本,而且多是《搜神記》《山海經》《列仙傳》等前代異聞,不成體系,唯有一本記載了歷代帝王冊封神祗的《封神詳錄》記載的較爲詳細。再翻閱佛道典籍,這部分卻有三四十本,都是《易經》《老子想爾注》《抱朴子》《金剛經》之類的經典。除此之外,都是儒家典籍,詩詞文稿等。

楊天將《封神詳錄》和《列仙傳》取出,放在書桌之上,正準備觀看,就見小翠提着個食盒嫋嫋婷婷地走了進來。王豐此時也有些餓了,將書放在一邊,接過食盒,取出飯菜就開始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吃了一陣,王豐忽然看見小翠安安靜靜地坐在旁邊,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正含情脈脈地看着自己。王豐心下暗喜,面上卻不動聲色地道:“怎麼這麼看着我?”

就聽小翠用軟糯的聲音甜甜地道:“相公,你真的會看書啊?”

王豐揚了一下書桌上的書,道:“你不是都看見了麼?”

小翠道:“那相公會不會作詩?”

王豐搖頭道:“那哪會啊!我也就胡亂認識幾個字而已。”

小翠聞言,頓時收了花癡的表情,失望地道:“原來就是認得些字而已啊!那也就是說跟我的水平差不多?這與蒙童有什麼區別?害我白高興一場。”

王豐頓時就不爽了,一拍桌子道:“無知婦人,你懂什麼!不就是作詩麼?有什麼難的!我這就作給你看。你聽好了,詩名叫《臥春》:暗梅幽聞花,臥枝傷恨底,遙聞臥似水,易透達春綠。”

小翠聞言眼前一亮,急忙將這首詩背下,隨後雙眼放光看着王豐道:“相公,你真是有才啊,這麼快就作出一首詩來了!”

王豐忍住笑,伸手摸了摸小翠的腦袋,一本正經地道:“那是,也不看看你相公我是誰!這首詩從今以後就送給你了,你可以大聲地在我面前朗讀出來。”

小翠聞言,狠狠地點了點頭。

王豐吃了午飯,送走小翠,這才躲在門後偷笑了一陣,隨後繼續看書。用了一下午時間將《封神詳錄》看完之後,不由暗暗咋舌。原來從秦漢至今,歷代帝王冊封的官方神祗居然多達八百餘位,其中多是忠臣良將,義士烈女,而神位也從最高的聖人帝君到最微末的毛神不等,可謂是紛繁複雜,包羅極廣。

而且書中不乏有神靈顯聖,爲信徒消災解難的記載,看的王豐津津有味。

此時天色已晚,王太常下朝回家,聽說王豐居然識字,還在書房中看了一天的書,也自驚喜不已,當下親自來到書房考校了王豐一番。

王太常飽讀詩書,水平自然極高,考校也極有章法。首先考了王豐的認字水平,嗯,還行,常用字基本都能認全,不算目不識丁。再看背書,《三字經》總算會背幾十句,《百家姓》卻只能背前八個,倒是《論語》居然能背出百十句,其他《詩經》《楚辭》《春秋》《尚書》等也能間隔着背出些經典段落,只是全不成體系。最後考校寫字,十個中倒也能對一二個,其餘卻都是別字(主要是楊天寫的是簡體字),而且筆畫歪歪扭扭,字形極爲難看。

王太常不由輕輕嘆了口氣,但想到王豐以前是個“名滿京城”的傻子,如今能有這個水平其實已經算是極爲難得了,當下轉憂爲喜,沉吟了片刻,開始試探着教王豐讀《三字經》,王豐本就勉強算是個學霸,穿越之後記憶力更上層樓,王太常教一句,王豐讀一句,不過半個時辰居然就將千餘字的三字經給完整地背誦下來了。

王太常頓時大喜過望,覺得自家這傻兒子真是一塊璞玉。

第三百六十三章 連場激戰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趾叛軍第五十二章 一念三千第五百四十六章 各路妖魔第四百二十五章 尊者神射第一百零九章 敵軍圍城第六百零三章 神仙島戰第五百三十二章 綠林義軍第五百七十七章 互拖後腿第一百章 民亂第五十九章 黃九郎第四百九十九章 交趾叛軍第一百一十七章 各有準備第一百七十三章 海公子狂第七章 七十二小法第六百三十六章 半隱第四百七十三章 上芒碭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擊潰第三百五十四章 一冰一火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手準備第三章 狐妖愛詩第一百三十九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新君第三百九十章 破陣廝殺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珠購糧第二百八十八章 仙城九重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蠶盅蟲第四百三十九章 隱秘之地第五百七十九章 激戰正酣第三百四十九章 尋找幫手第六十三章 說儒第三十七章 蘭若寺第六百零八章 僞神蹤跡第五十六章 練法術第三百八十九章 鬼手丹尊第二百六十八章 潛心修煉第六百二十九章 隴右戰火第一百四十九章 紅煙被劫第一百零六章 大羅明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揚州生詞第四百八十一章 六件寶貝第二百九十六章 被困之人第四百一十章 老祖惡意第五百七十六章 好東西第二百八十四章 進入仙境第二百八十章 三救幻月第四百七十三章 上芒碭山第八十五章 愛就帶你走第五百六十二章 彭城之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州之變第二十六章 登徒子第四十五章 畫符第一百四十五章 公孫九娘第三百三十六章 另有隱情第二百二十八章 伏擊薩滿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後分寶第一百五十四章 北上三事第五百九十七章 白敖南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連勝兩陣第六百二十章 戰九山王第七十九章 水君有請第五百四十章 雷音烈火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戰圖曼第二百五十一章 邪僧齊聚第五百五十六章 九幽煞氣第二十章 百日築基第四百二十二章 莽破大陣第一百九十八章 畲姬出山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換俘虜第三十一章 拐騙案第一百六十一章 雷元道體第四百二十一章 神力灌注第四百九十三章 形勢又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蝶仙再現第七十五章 紅煙第四百八十八章 約戰西遼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鬼算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出海尋藥第七十二章 年夜第二百一十二章 丹成劫出第四百一十九章 敵軍到來第三百五十二章 毒龍顯蹤第三百四十九章 拿下杭州第六十四章 俠女第一百零八章 奪珠劍碎第四百八十五章 接連大勝第四百零八章 元神嬰兒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新君第二百一十章 潛入西山第三百五十六章 試探交手第一百九十章 蝦夷對馬第二百八十四章 仙境舊事第四百六十三章 天蠍兇殘第三百六十六章 借寶御水第五百六十六章 八字義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殺武親王第四百二十二章 莽破大陣第二百零一章 遊洞庭湖第二百零四章 洞庭公主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