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離間之計(上一章爲263章)

王豐這一走,佛門衆人都感覺有些無趣,就聽惠初方丈道:“心月神尼,那畲姬畢竟纔剛剛爲九指頭陀解毒,實是有恩於我們。你實在不該胡亂說話,讓人家以爲我們恩將仇報。況且那位王道友乃是嶗山派門下弟子,你在他面前露出搶人的意思,也有挑起佛道兩家爭端的可能。殊爲不智!”

心月神尼聞言,合十道:“貧尼只是心直口快,其實並無陰私之心。方丈既如此說,等日後有機會,貧尼設法向那王小道友賠個不是就是了。那畲姬既然是天台宗志修大師的弟子,想來也不缺佛法薰陶,是我操心過多了。”

惠初方丈點了點頭,衆僧又閒敘了一陣,這才各自散去。

王豐回到軍營不久,就見天三、天四前來,對王豐道:“王將軍,陛下叫我們將武親王帶回京城,我們來了兩天,眼見武親王兵鋒銳利,何以將軍卻仍舊半點不急?”

王豐道:“急有什麼用?武親王武藝高強,也穿了不錯的神甲,手持神兵,戰力十分強悍,又身處十餘萬大軍的護衛之中,我們一時之間哪能拿下他?總要等機會。對了,太尉童遠不是十分看重你們嗎?只要童遠能擊垮武親王的大軍,我們何愁不能拿下他?”

天三嘆道:“我看那童遠聽說佛門衆僧中了暗算,死傷慘重,已經盡皆撤退,他心下已經有些怯戰了。上午還聽他下令,叫衆人隨時準備出擊。現在卻又下了深挖溝,高築壘,謹守營寨的命令。要等他擊敗武親王,不知要等到何時。”

王豐點了點頭,道:“既如此,他身爲主將都不急,我們又急什麼?”

天三聞言,沉默片刻,道:“王將軍何以對陛下的命令如此消極應對?陛下剛剛登基,真是我等建功立業的時候啊!我看童遠用兵之能不如武親王,且也不如武親王得軍心。想要抓到武親王,我們恐怕還是要自己想辦法。”

王豐笑了笑,道:“你剛剛說童遠不如武親王能得軍心,這話若是以前,可能沒有問題,但現在麼,那可就未必了。”

天三訝道:“王將軍何出此言?”

王豐笑道:“武親王若還是朝廷的武親王,自然能得軍心。但他如今爲奪帝位,與蒙兀人結盟,引蒙兀大軍進入中原,這卻是敗壞軍心之舉。要知道蒙兀人襲擊邊地纔過去不到兩個月,邊地軍民深受其害,無不恨蒙兀人入骨。武親王勾結蒙兀人,此舉已經失去天下人心。他麾下如今基本都是幽、冀之軍,這些士兵與蒙兀人同在一處駐紮,豈能不生厭惡之心?”

天三聞言,眼前一亮,道:“王將軍的意思是,我們可以施展離間之計?”

王豐笑道:“倘若童遠足夠聰明,就該早點用此計。說不定早就擊敗武親王了。”

天三沉吟了一陣,道:“要不,我去對童太尉說說?”

王豐點頭道:“正是要你去提醒他。”

天三、天四當即去找童遠,過了不久,卻又走了回來,對王豐道:“童遠對此計不以爲然,他說朝廷早就下旨,武親王麾下之軍若是反正,便既往不咎。若能立功來投,還重重有賞。他這些日子也曾派人暗中接觸武親王麾下將校,卻基本沒有收到成效。”

王豐笑道:“那是他沒有找對人。”

天三驚訝地道:“王將軍莫非也認識武親王軍中的將校?”

王豐道:“我曾作爲使節在幷州、幽州轉了一圈,參與了上次抵禦蒙兀人的大戰,認識些邊地將校有什麼稀奇的?”

天三道:“上次才認識的人,王將軍能有把握說動他反正?”

王豐笑道:“其中一個,我有十足把握。其餘的,也有五六分把握吧。”

天三喜道:“既如此,王將軍何不去找童太尉說?”

王豐道:“我人微言輕,童太尉怎麼會信我的?還是你們二位去給童遠說吧。就說你們願意主動請纓,去遊說幽州軍將校反正。但不要向他提我的名字。”

天三訝道:“爲何?若真能說動對方將校反正,這可是大功一件啊!”

王豐道:“我是方外之人,只想回山潛修,不需要什麼功勞。你們二位不同,你們屬於暗衛,又正值先帝駕崩,新君繼位之時,正是該立功,以表忠心的時候。這份功勞我情願讓給你們。”

天三、天四聞言,頓時大爲感動。於是二人去找童遠,聲言欲以暗衛之力,設法讓幽州軍的將校反正。童遠雖覺得二人不會成功,卻也抱着姑且一試的心態,點頭同意。

天三、天四於是回來找王豐。當夜王豐便領着二人除了營寨,來到幽州軍的後方,直往後行了六十餘里,這纔看到一座用糧車圍起來的小型營寨。

王豐擡頭看了看營門出高掛的一個“於”字,當下笑了笑,取出一封書信,折成紙飛機,哈了口氣,照準對方營寨仍去。

那紙飛機乘風而去,直射入主帳之中。過不多時,就見主帳內走出了一名青年將官,大踏步走出營寨,來到小山包上,見了王豐,喜道:“王賢弟,果真是你?”

王豐笑道:“於兄,正是小弟。於兄,來,我來爲你引薦,這兩位是陛下身邊的暗衛,名叫天三、天四,我們奉了陛下之命,捉拿武親王。此次來找你,便是請你幫忙的。”

於乘龍聞言,嘆道:“當日我自請出京練兵,朝廷將我封到幽州,做了個延慶州團練使,我上任以後,幾番綢繆,這才組織了千餘團練,正在練兵呢,不想就收到了先帝駕崩,今上繼位,武親王起兵的消息。說來慚愧,我雖不願起兵,但身處幽州,難以違抗武親王之令,只得領着一千團練爲武親王的主力大軍運糧。如今王賢弟來找,沒說的,愚兄一切都聽你的就是了。只是我麾下兵馬不多,訓練也不到位,只怕難以發揮多大的作用啊!”

王豐笑道:“無妨,於兄只要能領着我們進入武親王的軍營就行了。”

於乘龍點頭道:“這個沒有問題,明日我就要押送這批糧草去武親王的大營,你們假扮成我麾下士卒,自可進去。”

於是王豐和天三、天四都扮作於乘龍的親兵,次日運送軍糧,混進了武親王的大營。

趁着交割搬運糧草的空檔,王豐請於乘龍領着自己去找燕山西路總兵,陽武侯薛祿。

當日幽州軍被真珠可汗突襲擊敗,敗兵便是由陽武侯薛祿暫時統領,當時王豐和畲姬趕去救治傷兵,因此與薛祿和幽州軍中的許多人都熟識。

第三百七十四章青龍偃月第三百九十八章 強敵伏擊第三百八十三章 帝王之相第四十四章 黃都監第六百一十九章 芒碭山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進入島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用心險惡第四百零二章 潮陽之戰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入海府第九十三章 功德法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戰三勝第一百七十一章 王宮夜宴(向各位拜年)第三百九十九章 遮天魔界第二百九十五章 神秘白虎第三十九章 滅樹妖第五百三十六章 楊玄之死第八章 自心之慾障第四百零六章 返火神丹第一百零五章 功德金輪第一百一十一章 糧食危機第五百四十五章 成丹之劫第五百二十二章 揚州府外第八十七章 離開金陵第一百三十章 攔路截殺第二百八十章 三救幻月第一百四十七章 燃元化虹第二十一章 三年之約第六百章 奪取壽州第九章 蜀中於乘龍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豆成兵第八章 自心之慾障第二百七十八章 避亂西行第三百三十一章 不斷逼迫第三百五十四章 一冰一火第五百一十二章 再回洛陽第二百九十章 大戰亦歡第三十一章 拐騙案第二百六十五章 大戰圖曼第九十三章 功德法第五百九十一章 大戰平息第三百五十九章 第二元神第一百零五章 功德金輪第三百零二章 立國揚威第二百五十一章 邪僧齊聚第一百三十四章 東海敗退第七十章 文會第三百章 昨夜星辰第六十七章 男狐糾纏第六百一十一章 平定嶺西第二百零五章 白秋練第三百三十七章 鄱陽湖邊第一百一十章 刺史到來第二百零三章 小翠渡劫第五百九十九章 潛龍斬龍第三百四十七章 海上匪軍第三百五十七章 透霧分光第八十二章 縣試第四百三十二章 靈蜂建功第一百九十八章 畲姬出山第六百零一章 交州危機第二百九十九章 月色如水第五百三十六章 楊玄之死第六百一十五 先入爲王第二百九十六章 被困之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攻上城頭第一百二十章 破陣殺敵第二百零五章 白秋練第三百六十六章 借寶御水第三百八十九章 鬼手丹尊第一百一十八章 光暗大陣第四百一十章 老祖惡意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影幻身第一百六十六章 離島遇僧第四百五十八章 首戰決戰第六十四章 俠女第二十七章 九山王第一百零九章 敵軍圍城第一百一十一章 糧食危機第一百二十二章 華蓋真人第十六章 城外莊園第三百八十四章 毒龍望海第三百二十七章 劍仙棄徒第五百七十七章 互拖後腿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船盪漾第五百八十五章 強攻鎮江第二百四十三章 心神老祖第五百九十六章 壽州戰雲第四百四十五章 張相病亡第六十八章 淵源第九章 蜀中於乘龍第六百一十九章 芒碭山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嶺南毛家第一百五十八章 態度轉變第五十一章 山居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破敵軍第三百五十二章 毒龍顯蹤第二百二十六章 畲姬毒霧第五百零一章 洞中隱秘第七十七章 船上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