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新君

王豐道:“若貴教真願意迴歸正教,我自然願意相助。就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你們若真要清理門戶,勢必要大開殺戒,最終貴教必定元氣大傷,你們真能有這份壯士斷腕的勇氣?而且你剛剛也說了,貴教之所以最終遭受各方打壓,根子上還是因爲貴教信徒入門的門檻太低,沒有嚴格的清規戒律進行約束。若要避免重蹈覆轍,則勢必要引入嚴格的戒律,貴教可已經做好了革新的準備?”

林月兒聞言,沉吟道:“此事在教中的確已經在暗暗討論,只是目前尚未形成定論,主要是缺乏一個德高望重,而又法力高強,能夠壓得住場面的人出面。”

王豐沉吟道:“你們教主是什麼態度?”

林月兒道:“問題就在教主雖也看到了這些弊端,卻遲遲不能下定決心清理門戶。”

王豐嘆道:“若是如此,那貴教想要回歸正教,可就遙遙無期了。林姑娘,我讚賞你爲教派發展做出的努力,但目前看來,似乎並沒有我能幫忙的地方啊?”

林月兒笑道:“教內之事,自然不敢過多麻煩王道友。只是如今陛下剛剛登基,百廢待興,還請王將軍切莫在這個時候棄陛下而去。”

王豐道:“林姑娘,你我都是修道之人,應該知道王朝氣運已經……。我留在朝中,又有何益處?”

林月兒沉吟道:“王將軍切莫急着拒絕,先隨我去見見陛下可好?見了之後,若王將軍仍舊執意要走,我自然再不敢多言。”

王豐遲疑了一下,點頭道:“既如此,那就去見見吧。”

於是王豐隨着林月兒夜入皇宮,在御花園的一處涼亭內見了新君。王豐見地方並不正式,新君也無多少隨從,看來氣氛十分寬鬆,頓時鬆了口氣,以道禮稽首與新君相見,口稱:“貧道見過陛下。”

新君也不以爲意,道:“王將軍不必多禮。將軍,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朕欲將你的武官官階轉爲文官,並任命你爲殿前副都指揮使,你可願意接受?”

大雍王朝以文制武,文官也能擔任武職,許多朝官政鬥失敗,被貶官時都是放到地方擔任團練使、副團練使等低品武官。當然,文官任武職,文官的官階不會改變。但武將擔任文職的卻也不是沒有,必如地方上偶爾設立的防禦使、節度使、留守等,都是文武一把抓,此外,州刺史這個官職,也部分文武,武將也能擔任。

不過武將的官階轉爲文官官階的情況並不多。除了武將晉升爲樞密使、樞密副使等,邁入宰相一級的高官,按例要轉爲文官官階之外,其他時候極少。

如今新君張口就要將王豐的武官官階轉爲文官,在這文貴武賤的大背景下,可謂是難得是賞賜了。

可惜王豐卻已非凡俗,對官位高低並無興趣,此時聽了新君的話,當即稽首道:“陛下容稟,貧道是方外之人,悠遊林泉,追尋大道纔是我的志向,實是不想再沾染紅塵了。”

新君聞言,嘆了口氣,道:“王將軍莫不是還在怪罪朕當日叫人攝取王老大人的魂魄?王將軍,當時的情形,朕也是逼不得已。王將軍若是還對此事耿耿於懷,朕這裡給王將軍陪個不是,還請將軍原諒朕的莽撞。”

王豐稽首道:“陛下言重了!當日之事,我爹身爲當事人都沒有怪罪陛下,貧道身爲人子,雖然心下也有不忿,卻也不會違逆爹的意見,多說什麼。此事就此揭過,但貧道回山潛修之心,卻也十分堅定,還請陛下不要過多挽留。”

新君聞言,嘆道:“王將軍還是在怪罪朕啊!觀將軍近些年的行事,實是俠義愛民之人,如今天下將亂,萬民眼看就要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將軍真的忍心坐視不理?”

王豐沉默了片刻,道:“陛下說笑了,如今陛下繼位,正可任用賢良,安定社稷,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貧道才疏學淺,一人之力,又能幫得了陛下什麼?”

新君見王豐仍舊不應,長嘆一聲,悲愴地道:“王將軍,先帝爲煉仙丹,將王朝氣運一朝耗盡,最後卻是一場空。如今先帝雖然駕崩,但國庫已然空虛無比。外有蒙兀人虎視眈眈,內有宗室豪強蠢蠢欲動。一旦有個天災人禍,蔓延開來,朝廷頃刻之間便有覆滅之憂。朕繼位這兩天,已然是焦頭爛額了。王將軍,朕非只是爲一己之天下,實是一旦天下大亂,羣雄並起,必將生靈塗炭,千里白骨。此情此景,思之令人恐懼啊!王將軍,你仁厚俠義,真的忍心看到這種情況嗎?”

王豐聞言,嘆道:“陛下,天數如此,貧道能力有限,也是無能爲力啊!”

新君道:“不,王將軍。朕對你這幾年的事蹟知之甚詳,深知王將軍不僅是得道高人,而且胸有錦繡。遠有揚州之亂,潘刺史的奏疏上對你是讚不絕口。近有出使北疆,雁門關之戰,若非王將軍察覺蒙兀人主力已去,斷然發動奇襲,最終化被動爲主動,逼退真珠可汗的主力,只怕北疆如今已經成了蒙兀人的獵場了。王將軍不必自謙,若肯留朝相助,朕日後必然重用,決不食言。”

王豐又嘆了口氣,心中卻着實不看好大雍朝的未來。王豐前時的時候,封神榜的故事流傳甚廣,深入人心,這種逆天而行的事情,便是三界大神通者做了都是說隕落就隕落,王豐不過是個修成金丹不久的小修士,哪敢蹚這種渾水?

於是王豐只得沉默不語。林月兒見狀,忍不住道:“王將軍,陛下情真意切,你何以如此鐵石心腸?難道要讓陛下拜求你麼?”

王豐聞言,笑了一下,卻見新君遲疑了一下,居然真的拱手對着王豐拜了下來,道:“古之明君賢臣,風雲際會,或三顧茅廬,或設壇拜將。今日朕爲重振朝綱,對王將軍下拜,還請將軍看在天下蒼生的份上,不要辜負朕這番美意。”

王豐急忙側身避了開去,隨後從旁扶起皇帝,嘆道:“陛下這又是何苦?唉,貧道終究是方外之人,不願擔任具體職務,太受約束。陛下若是有任務,便明對貧道說,貧道酌情去辦就是了。至於加官進爵,卻是完全不必。”

新君聞言,與林月兒對視一眼,這才道:“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朕知道有兩名天級暗衛隨王將軍出海尋藥去了,王將軍能否出海將二人叫回來?”

王豐點頭道:“這是自然,陛下既然登基,下詔結束我等海外尋藥的任務,召回出海之人,自然應該的。貧道這就出海,讓他二人回來。”

就聽新君道:“武親王在北疆,手握重兵。朕雖已經下詔叫他回京參加先帝的葬禮,但恐他心存疑慮,擁兵自重,不願回來。王將軍召回天三、天四之後,便可轉道北疆,協助朕派出的使者帶回武親王。此事關係道朝廷能否安穩,還請王將軍務必答應。”

第一百零四章 江上鬥法第二百六十七章 張老挽留第三十一章 拐騙案第二百零二章 狼狐之戰第二百四十四章 心有疑慮第四百一十九章 敵軍到來第五百九十五章 再訪白蓮第三十三章 金山寺第二百七十一章 老龍船戶第五百四十章 雷音烈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畫中人第六百零九章 一路追查第五百七十三章 白蓮敗退第六百零九章 一路追查第五百一十九章 雷音烈火第六百零六章 大勝聯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戰停息第二十八章 敗鬼將第四百一十六章 西行東歸第五百三十章 殺黃天狼第三百六十四章 七煞魔魂第五百一十七章 一夢百年第一百八十章 天蛇星眸第五百二十四章 安排防務第六十二章 匹夫有責第四百五十八章 首戰決戰第一百一十章 刺史到來第八十一章 蛻皮第二百八十八章 仙城九重第四百九十二章 阻止北伐第三百一十九章 來到峨眉第一百六十一章 雷元道體第二百六十七章 張老挽留第五百三十二章 綠林義軍第二百七十八章 避亂西行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九山王第二百二十三章 雁門關上第三百二十九章 積石山下第二十六章 登徒子第四百七十二章 迷霧散去第五百九十六章 壽州戰雲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豆成兵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八缸第四百七十一章 水月鎖仙第四十三章 築基成第一百二十七章 小船盪漾第五百六十一章 大獲全勝第一百七十三章 海公子狂第一百零一章 流言第四百七十八章 黃金沒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強攻鎮江第六百二十四章 正道齊聚第三百章 昨夜星辰第六百二十四章 正道齊聚第二百零五章 白秋練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雍覆滅第四百八十一章 六件寶貝第五百八十章 有勝有負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仙追隨第五百三十七章 二教反目第四百八十九章 狻猊歸順第六百三十二章 雷霆金瞳第一百八十三章 飛虹將軍第六十六章 入學第一天第七十九章 水君有請第六百一十一章 平定嶺西第五百零八章 訪白蓮教第五百八十五章 強攻鎮江第三百三十九章 出山謀權第十章 情敵忽現第四百二十七章 荊州兵敗第十六章 城外莊園第一百七十九章 嫁夢之術第一百零九章 敵軍圍城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換俘虜第四百四十三章 杭王稱帝第三十八章 聶小倩第八十八章 泥書生第一百零四章 江上鬥法第一百三十三章 西行第二十七章 九山王第三百九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迷收朱鳥第五百一十七章 一夢百年第三百三十六章 另有隱情第三百七十六章 借寶路上第三百八十九章 鬼手丹尊第七十四章 案落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欲鉢盂第六百零九章 一路追查第二百三十二章 結束使命第三百零一章 回到凡間第三百三十五章 祭煉雙劍第二百二十三章 雁門關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敵軍到來第十九章 道號明鏡第三百四十九章 尋找幫手第二百八十八章 仙城九重第二百三十四章 追殺蝗妖第五百四十二章 小六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