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朝臣罹禍

王豐先去找了寧採臣。寧採臣知道王豐的妻子小翠也遭受了普渡國師的襲擊,兩家是站在一條線上的,因此全無猜忌,將自己這些日子打聽的情況盡數告知了王豐。

其實也沒有什麼內容,無外乎是普渡國師蠱惑老皇帝,做下了些干預朝政,以及冊封好幾個不知來歷的和尚道士爲法師、真人之事。

不過其中卻有兩件事讓王豐覺得有些奇怪,那就是普渡國師無緣無故地將蜀北道總兵彭宏、衢州兵馬都監張仲給下獄治罪了。王豐見了這兩件事,頓時疑惑地道:“這很明顯是普渡在公報私仇,只是蜀地和衢州相隔數千裡,兩地的將軍怎麼會同時得罪了普渡國師?其中必有緣故。”

寧採臣嘆道:“雖然覺得不對,但蜀地和衢州都太過遙遠,我們一時也鞭長莫及啊!”

王豐聞言,想了想,道:“寧兄,如今京城已非久居之地,你還是立即設法外放吧!至於這彭宏、張仲之事,暫時交給小翠和小倩去查訪。朝中兇險,你還是先設法自保纔是。”

寧採臣聞言,默默點了點頭,道:“我在戶部觀政也有大半年了,明日就上書請求外放。”

王豐這才放下心來,辭別了寧採臣,隨後悄悄回家,叫醒了剛剛睡下的王父。

王父詫異地道:“豐兒,深夜不睡,你這是要幹什麼?”

王豐將國師暗中出手,對付小翠之事說了一遍,王父聽了也有些震驚,道:“國師居然敢對官眷動手!明日爲父必要參他一本。”

王豐苦笑道:“爹這樣做,恐怕不但無用,而且還會打草驚蛇。如今陛下已經全然被國師蠱惑了,他想要延年益壽,必要緊緊靠着國師,是不可能爲我們做主的。我將此事告知爹,是想讓爹自己注意一下,日後千萬要明哲保身,不要明着與國師、蔡相公他們作對。”

王父聞言,沉吟片刻,道:“聽你這樣說,我忽然想起來了,近數日以來,朝中有好幾個重臣告病,且都是與蔡相公不對付的人。而三五日後,這些人病好還朝,卻好像變了一個人一般,整個人顯得死氣沉沉,上朝也是無精打采,完全成了蔡相公的應聲蟲,宛如提線木偶一般。你說,這會不會也是國師和蔡相公聯手搞的鬼?”

王豐皺眉道:“還有這種事?如今王朝氣運耗盡,朝中公卿大臣失去了氣運庇佑,無法抵擋妖邪侵犯,被人暗下毒手倒也不無可能。這樣吧,你把這幾個大臣的名字給我說說,我趁夜前去探查一下,看是否真有問題。”

王父當即道:“翰林院學士陳璧,大理寺卿王越,工部侍郎李清……。”王豐聽着王父一口氣說了八九個名字,頓時驚訝地道:“我記得當初張老相公曾說朝中大臣幾乎都已經是蔡相公的人了,張相公的門下僅有數人還身居高位,怎麼如今還有這麼多被針對的人?”

王父道:“這你就有所不知了,朝中並非只有新黨、舊黨之分,還有些並無具體的傾向,有的人是唯皇帝之命是從,可稱爲‘帝黨’,還有些暗中早已投入了太子、二皇子、四皇子等人門下。前些年奪嫡之爭尚不激烈,因此這些人都沉寂了下來。而如今……。”

王豐點頭道:“這麼說,這些人要麼是新黨,要麼就是太子或是二皇子的人?太子和二皇子也不是省油的燈,此時只怕也在醞釀着反擊吧!”

王父嘆道:“或許是吧!不過具體情況我們也無從得知。”

王豐道:“那好,我先去各家看看情況。”說着,王豐出了房門,以幻化之術掩去了本來面貌,隨後往各家而去。轉了一圈,王豐臉色頓時難看了起來。

原來王父說的不錯,這些個朝廷大臣都被人施了攝魂之術,下手的人十分狠辣,直接將一魂一魄給抽走了不說,還在每人身上下了盅蟲。

那是一隻小小的暗金色蜈蚣,藏在被海害的官員氣海**,每日吞噬官員的精血,長此下去,要不了多久,這些官員恐怕就真的會變成行屍走肉了。

這一刻,王豐心中驚怒非常,雖然知道朝廷氣運已盡,但也憋不住對那普渡國師起了萬丈殺心。

正在此時,王豐識海中的靈鏡忽然一陣顫動,當即轉頭看向了街道轉角處,喝道:“誰在那裡?”

那人遲疑了一下,還是顯出身來,卻是一名帶着面紗的白衣女子,對着王豐稽首道:“道友,有禮了。貧道也只是偶然路過,並無惡意。還請道友不要介懷。”

王豐看那女子雖然一身陰氣,但氣息極爲純正,並非妖魔鬼怪,於是也稽首還禮,道:“道友,如今京城危機四伏,道友若僅只是路過,便請儘早離去吧,免生事端。”

說着,王豐轉身便走。就見那女子擡手道:“這位道友,還請留步。道友既然知道如今京中危機四伏,爲何還獨自遊蕩?實不相瞞,貧道在京城還有些勢力,若是道友有什麼爲難之事,貧道或許能幫些忙。”

王豐聞言,停下了腳步,饒有興致地看了看那人,道:“如今朝中炙手可熱的乃是國師,我看道友法力不弱,莫非是國師的手下?”

那女子聞言,搖了搖頭,不屑地道:“國師算什麼,遲早都是階下之囚。我看道友趁夜查看各位官員的情況,想來也是不滿國師所作所爲的正義之士。既然如此,我們便是一路,道友若想除掉國師,更應該與我們聯手纔是。”

王豐看着那女子,沉吟片刻,道:“國師是蔡相公舉薦的皇帝的,蔡相公暗中又支持四皇子。朝中能不把國師看在眼裡的,恐怕只有太子和二皇子武親王了。武親王勢力多在軍中,並未聽聞與修道之士有什麼往來。這麼說,道友你是太子的人了?”

那女子驚訝地看了看王豐,點頭道:“不錯,道友果然聰明!”

王豐搖了搖頭,道:“陛下雖然老年昏聵,但終究是太子他爹,太子敢忤逆皇帝?”

那女子笑道:“自然不能,太子仁厚,豈會做此不孝之事?但普渡國師和蔡相公行事突破了底線,危及朝廷安穩,天下安危,太子身爲儲君,又豈能坐視不理?”

王豐聞言,笑了一下,道:“太子能有你這樣的高手在旁輔佐,可見其儲君之位應該十分穩當。既然如此,貧道就摻和了。就此告辭。”

說着,王豐駕劍遁而去。

第四百八十一章 六件寶貝第四百一十八章 真人飛昇第四十四章 黃都監第四百三十一章 奇兵突襲第二百五十五章 普渡上山第六十二章 匹夫有責第三百五十一章 駁回請求第一百六十七章 奉命出海第二百四十九章 朝臣罹禍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九山王第五百一十二章 失望而回第五百四十章 雷音烈火第五百七十五章 捨我其誰第六百三十四章 勝機第六百二十章 戰九山王第九十七章 困龍第一百一十八章 光暗大陣第六十八章 淵源第六十章 木魃第五百零七章 刺史遇襲第五百零三章 劃江成陸第四百四十三章 杭王稱帝第三百一十五章 宿遷三仙第九十二章 掃墓第二百八十八章 仙城九重第三章 狐妖愛詩第三十四章 煉心洞第三十一章 拐騙案第二百六十四章 離間之計(上一章爲263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蠶盅蟲第一百七十六章 法寶陷阱第四百四十三章 杭王稱帝第四百二十七章 荊州兵敗第五百八十九章 紛紛反殺第三十一章 拐騙案第一百八十一章 衆蛇阻路第三百二十七章 劍仙棄徒第一百六十五章 俠女產子第六百三十五章 突破第四百四十六章 選定揚州第六章 妖術殺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攻破鬼窟第二百五十章 吞元嫁衣第六百零七章 交州安定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鬼算計第二百二十四章 備受冷落第四百六十八章 狐友渡劫第一百五十五章 蛛胎元火第六十六章 入學第一天第五十五章 狐宴蛇齡第一百二十章 破陣殺敵第六百一十三章 雍寧壯大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州之變第五百六十九章 九江攻防第四百七十二章 迷霧散去第二百二十八章 伏擊薩滿第三百七十三章 天羅地網第一百七十六章 法寶陷阱第四百二十七章 荊州兵敗第三百四十七章 海上匪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雁門關上第六百零七章 交州安定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叉將軍第六百一十二章 荊州局定第六十四章 俠女第六十四章 俠女第四百零五章 確定煉丹第一百一十章 刺史到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奪回揚州第四百六十章 攻上瓊州第五百八十七章 目標王豐第一百八十七章 蛇妖羣滅第一百九十二章 全部倒下第五百八十三章 求取援兵第二百四十八章 邪佛一派第三百三十三章 漁翁得利第一百二十九章 神權之爭第八十二章 縣試第二百零四章 洞庭公主第二百四十九章 朝臣罹禍第一百七十八章 反殺海蛇第五百六十四章 揚州戰起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珠購糧第三百二十二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四十九章 紅煙被劫第二百一十六章 仙丹終成第五百四十一章 兵擊綠林第五百三十一章 長老飛昇第一百零一章 流言第二百零四章 洞庭公主第十五章 小翠離去第五百七十七章 互拖後腿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新君第一百一十九章 明滅殺陣第五百七十一章 武昌易手第一百四十一章 救回嶗山第一百一十九章 明滅殺陣第二百七十九章 樓蘭公主第七十七章 船上激戰第四百九十章 回到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