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北進大同

一夜混戰,大獲全勝。以王豐現在的修爲,就算僅靠武藝,以一敵數百也不是問題,持劍護着王父撐到了戰後。最後清點,陣斬蒙兀兵一萬四千餘人,俘虜六千餘人,其餘帶傷而逃者難以計數。

繳獲戰馬九千餘匹,其餘兵器、鎧甲、旗幟、帳篷、車乘等軍資無數。解救百姓近二萬人。

這對於步兵爲主的中原兵馬和騎兵爲主的草原兵馬之間的戰事來講,足以稱的上是可以載入史冊的大勝了。

而在這其中,使團有打探之功,有裡應外合之功,有解救百姓之功,有斬將殺敵之功,論功勞當爲第一。王父乃是三品文官,又手握節杖,雖然這節杖是臨時授予的,但也有專折上奏之權,節帥辛雄和幷州刺史吳敏便是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漂沒了使團的功勞,因此得以如實寫入功勞簿中,上奏朝廷。

匆匆釐清了功勞,寫成了戰報,辛雄、吳敏、王父等人分別簽押,命信使上報之後。就聽辛雄道:“今日大勝,本帥準備乘勝出兵,多路並進,一舉將蒙兀人逐回草原去。”說着,就是一方調兵譴將,將數十萬大軍安排的井井有條。

當日大軍開拔,看看走到大懷仁,忽聽幽州那邊有信使送來加急戰報。辛雄拆開一看,頓時面色大變。當即召集衆將前來議事,道:“情況有變。本帥就說嘛,那真珠可汗將主力暗自調走,只留下一支偏師在雁門關外,必是有所圖謀,果不其然。剛剛收到幽州那邊的戰報,說真珠可汗率領精銳大軍突然出現,連日猛攻,已經攻破了榆林、白羊口,兵鋒直指燕、薊之地。”

吳敏聞言面色大變,道:“燕、薊等地都十分平曠,如何抵擋得住草原騎兵的衝擊?更南邊的冀州更是一馬平川,又物阜民豐,這……,若是不能遏制住真珠可汗的攻勢,恐怕冀、幽二州將會生靈塗炭啊!”

辛雄面色凝重地點了點頭,對着地圖盤算了片刻,這才道:“好在我們剛剛擊退雁門關外的敵軍,若是進兵速度夠快,能迅速拿下大同,隨後進兵宣府,便能截斷真珠可汗的退路。我想真珠可汗再如何兇殘狡詐,也不敢在後路被斷的情況下,再繼續深入我幽、冀腹地。”

當下辛雄寫了軍令,嚴令幽州軍堅壁清野,退守城池,不許真珠可汗的兵馬野戰,冀州北邊的城池也要做好防備。同時,其餘長城沿線邊軍謹守關口,若有因防備不力,被敵軍輕取關隘的,斬立決。

隨後辛雄分出兵馬一路設置營寨,左右兩翼各五萬兵馬警戒,中路二十萬精銳直撲大同。

必都赤率領不到三萬敗兵退到大同城,一邊派遣信使向真珠可汗報告,一邊整備兵馬,意圖再戰。

自從三十年前嶽鵬舉率軍北征,橫掃草原之後,草原就陷入了混亂之中,十年前真珠可汗的蒙兀部落崛起,漸漸統一草原各部。這數十年的混亂,草原兵馬的兇悍善戰自然是不用說的,但相應地,草原騎兵與中原兵馬也幾乎沒有交過手,中原這邊有完整的兵法傳承,還有辛雄等一干老將在,還能大略知道些草原戰法。但如今的草原騎兵卻對中原的戰法完全不通。此次突襲邊地各州府,也是佔了趁虛而入、出奇不意的便宜。

必都赤雖然是統兵數萬的上萬戶,但對攻城、守城卻也並不擅長。草原人並沒有什麼固定的家國概念,騎兵也不可能騎着戰馬上城牆,故而必都赤知道中原大軍到來之後,一把火將早已搶掠一空的大同城燒燬,隨後率軍前出至十里河,準備倚仗着騎兵的衝擊力,阻攔中原大軍渡河。

辛雄接到斥候傳來的軍報,頓時沉吟了一下,道:“必都赤這是想要半渡而擊啊!不過如今八月,正是雨季,十里河、御河都河水暴漲,渡河不易。這樣,傳令右軍五萬人從御河下游渡河,繞擊蒙兀騎兵之後,左軍五萬人過雲川,直撲外長城。我中軍則緩緩前進,修造船筏。如此大張旗鼓,我料必都赤必定退走。我軍或可不戰而收復大同。”

各軍當即依令而行,果然,一日之後,隨着左右兩軍的迅猛動作,必都赤的新敗之軍頓時吃不住勁兒了,當即後撤,一直退過御河,到白登山腳下紮營。

辛雄輕鬆奪回大同,正準備繼續進兵。就聽右軍都指揮使魏遠圖送來加急戰報,拆開一看,頓時大驚。卻是必都赤率領精兵突襲了行軍中的右軍,魏遠圖雖然揮軍奮勇反擊,最終擊退了敵軍,自己卻也在對方的騎兵衝擊之下死傷慘重。

右軍死傷一萬三千餘人,蒙兀軍才死傷三千有餘,雙方傷亡比達到了一比四。

辛雄頓時面色難看至極,憤怒地將戰報丟在了桌案上,大叫道:“魏遠圖該死!我朝立國以來屢次征討草原,即便偶有敗績卻也絕少有這等難看的戰損比。他兵力佔優,就算是遭遇了騎兵突襲,卻也不該輸的這麼難看。”

吳敏見辛雄欲要治魏遠圖之罪,當即勸道:“勝敗來兵家常事!況且那魏遠圖出身禁軍,其麾下兵馬多是剛剛從京城調來的精銳,本人更是陛下心腹,還是要留些顏面啊!”

辛雄聞言,這才恨恨作罷。

王豐在旁邊聽到右軍多是剛剛從京城調來的禁軍精銳時,心下已經咯噔了一下。這些經歷過了西山雷劫的士兵可都是遭了天罰,氣運耗盡,很容易遭逢意外死傷的。如今大軍氣勢如虹地進擊,但偏偏卻是他們遭受了襲擊,還一下子死傷慘重,這豈不就是佐證?

思及此,王豐忍不住道:“右軍新敗,恐怕軍心不穩。節帥還是先設法穩定形勢纔是啊!”

辛雄看了看王豐,這才點頭,命右軍就地紮營,不可冒進。隨後辛雄開始分派兵馬,連日渡過御河,主力往白登山而去,卻又從麾下僅有的三萬騎兵中分出一萬騎兵,命其日夜兼程襲取陽和關、瓦窯口要塞之地。既能打通前往宣府的道路,也能截斷必都赤這一路兵馬的退路。

辛雄沉吟道:“我知道敵軍之中有薩滿隨行,但我大軍行進,殺氣瀰漫,敵人的薩滿有這麼高的法力,能夠查探我軍調度情況?”

王豐道:“或許不是道法,而是天上的馴鷹?”

第二百一十一章 抵達太原第七十九章 水君有請第六百三十七章 劍成第二百四十五章 至羅剎國第五十七章 離台州第五百六十三章 全取徐州第三百九十二章 蝶仙再現第三百六十八章 嶺南毛家第五百六十四章 揚州戰起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奪仙丹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戰三勝第二百一十五章 金劫神雷第三百六十一章 仇人見面第二章 狐妻頑皮第二百八十一章 尋找古城第五百一十八章 取寶出洞第三百三十二章 準備破陣第四百四十六章 選定揚州第五百一十二章 再回洛陽第五百三十六章 楊玄之死第一百六十六章 離島遇僧第一百七十八章 反殺海蛇第一百三十九章 幕後黑手第五十一章 山居第四百九十三章 形勢又變第三十九章 滅樹妖第二百章 凝練蛇珠第三百七十九章 破軍殺將第五百一十三章 揚州叛軍第二百六十章 海上煉法第二百八十九章 麻煩上門第二百八十八章 仙城九重第三十六章 荷花三娘第九十七章 困龍第四十五章 畫符第四百六十七章 交州安排第七十五章 紅煙第二百六十五章 姥姥蹤跡第三百一十七章 接連擊殺第四百五十七章 再次出兵第三百四十七章 海上匪軍第三百五十一章 駁回請求第三百三十六章 另有隱情第一百八十章 天蛇星眸第六百一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五百三十九章 復奪襄陽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影幻身第三百五十八章 約鬥三場第三百四十四章 入陣一試第四百二十一章 神力灌注第六百零七章 交州安定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欲鉢盂第十一章 酒鬼第三百三十四章 議立山門第六百一十三章 雍寧壯大第六百二十七章 掃蕩青州第五百四十六章 各路妖魔第八十三章 水府宴會第四百八十六章 殺上神廟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九山王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八缸第二百五十二章 酒蟲引盅第六百一十二章 荊州局定第五百零五章 青藤居士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援紛至第三百二十二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一十四章 氣運金龍第一百一十三章 破烈焰陣第三百三十章 照影斬魂第二百五十三章 形勢惡劣第二百三十九章 金芒神甲第四百五十一章 擊潰徐匪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入海府第五百八十九章 紛紛反殺第五百一十七章 一夢百年第十三章 採花案第一百七十一章 王宮夜宴(向各位拜年)第三百六十三章 連場激戰第四十八章 敗海盜第一百零九章 敵軍圍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目標王豐第二百八十九章 麻煩上門第四百三十九章 隱秘之地第二百八十二章 喚醒月神第一百七十三章 海公子狂第二百三十五章 京中風起第五百九十四章 亂成一團第四百四十二章 進入殿內第四百八十六章 殺上神廟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叉將軍第三百七十八章 光芒萬丈第六百三十二章 雷霆金瞳第二百七十一章 老龍船戶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豆成兵第四十六章 狐對聯第五百三十三章 白蓮分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陰兵附身第二百三十七章 出海尋藥第六百零二章 中原新君第四十五章 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