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力飆升

有華蓋真人在旁護法,王豐自然毫不擔心,當即凝神修煉。功德在身,凝練起來很容易。除了原本的功德金輪之外,王豐身上果然又增加了近二十萬功德。

王豐將之全部凝練了一遍,隨後按照功德顯化經的指引將功德凝爲光團,小心地往識海靈鏡之中融合而去。

功德這種東西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而只要有,經過凝練之後便如臂使指,宛如它本就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道難修,法易練。積累是漫長的過程,而厚積之後的勃發卻是水到渠成的。此時王豐將功德凝爲光團,開始還一點一點地往靈鏡之中融去,但靈鏡瞬間就有了反應,一道清光灑下,將融來的功德吸收殆盡。

王豐見狀,當即加大了功德融入的力度,從開始一點一點,到後來一小團一小團,再之後宛如涓涓細流,最後便如飛瀑直下了。

靈鏡卻來之不拒,無論來了多少功德,都直接吸收。

其實識海靈鏡本就是王豐的本命靈寶,與王豐性命交修,不分彼此。王豐的功德融入靈鏡,就好像將自己的東西從左手交到右手,自然而然,全無阻滯。

海量的功德融入靈鏡,靈鏡頓時金光大放,其上有神秘的雲紋流動閃現。就見那靈鏡越來越有實體感,在識海空間中飛騰遨遊了一陣,越來越有實體感。最後從鏡中射出一道金光,射在王豐的眉心祖竅之上。

王豐只感覺眉心祖竅一陣發癢,有一道紋路出現,隨後轟然打開,一時金光大放,一面古樸靈巧的鏡子順着金光飛騰而出,在半空之中,雲霧之間來回遨遊了十二次,最後才又飛回來,靜靜地落入王豐掌心之中。

王豐腦海中頓時閃現出了一句話:功德靈境,護佑我身。上窺九霄,下視幽冥。掠影留光,迴天返照。

靈鏡除了先前的心如明鏡、鏡由心生兩個神通之外,又出現了兩個新神通:護身金光、留影回光。

護身金光:將靈鏡祭起,放出層層金光,護住全身。

留影回光:能將照見的事物刻錄下來,隨時回放。同時,照見某人某物之後,能夠返照此人、此物三天前的經歷。

王豐大喜,把玩了一下靈鏡,這才又將之收入識海之中溫養。

就聽華蓋真人道:“能在築基期就將本命靈寶煉出四個神通的,我門中歷代以來也是寥寥無幾。明鏡,你將來不可限量啊!現在先將千年槐樹心取出,我來爲你刻畫符篆,祭煉一番。”

王豐將槐樹心取出,華蓋真人拿在手裡煉成人形,刻畫符篆,煉成了身胚。隨後王豐接過身胚,在華蓋真人的指點下以心頭血爲身胚刻畫出本命靈篆,經過一番祭煉,最終將之煉成一個一手持劍,一手持珠的青年道士形象。

法身的身胚至此全部祭煉完成,這也算是一種高級的符傀,本身已經具備了相當強的戰鬥力。王豐當即沉下心神,緩緩調出隱藏在靈鏡中的神符靈篆,將之祭煉入法身的身胚之中。

唸咒、掐印、祭拜、融煉,一應流程做完,又反覆做了九九八十一遍。就見那身胚之上頓時大放光明,伸腿蹬腳,化爲三丈高的一個道人,眉眼五官與王豐相同,只是表情略顯呆滯。

那法身緩緩飛上半空,氣息十分莊嚴肅穆,站在虛空中拜了天地四方,隨後化一道光圈依附在了王豐腦後。

王豐只覺得自己全身似乎被一個溫暖的懷抱抱住,渾身輕飄飄的,當即心念一動,腳下輕點,緩緩飛騰了起來,而且越飛越快,很快便如風馳電掣一般往來騰躍,無不如意了。

落回地面之後,王豐再次用手一指,腦後光圈頓時隱匿不見。

身外化身之法修成,王豐戰力大增,心下萬分喜悅。就聽華蓋真人大笑道:“道法煉成,可喜可賀。”

王豐稽首道:“不是師伯指點,我如何能有這般造化。弟子再次拜謝師伯!”

華蓋真人微微點了點頭,道:“此後你再練飛劍之術,便可由法身掌管,不必擔心兩種法門相沖突了。而你腰間的養元葫蘆本身也並不適合用來養劍,日後若有機緣,還是尋些靈蟲進去飼養纔是正道。不過養蟲煉盅終究乃是旁門之術,不必花費太多心血。”

王豐點頭表示受教。就聽華蓋真人又道:“我看你除了劍術之外,並無其他武藝,我這裡有一套游龍驚濤掌,你可潛心修煉。此外,如今雷法大興,我門中也有掌心雷之術,現在一併傳給你。只是你要記住,法術雖然玄奇,道行卻纔是根本,切不可捨本逐末啊!”

王豐點頭表示受教。於是華蓋真人傳了掌法和掌心雷之術,又將王豐身上的五雷符祭煉了一番,恢復了五雷之力,並囑咐王豐儘快抽空回嶗山拜見祖師,潛心修行,見王豐點頭應下,華蓋真人這才飛身而起,帶着幾個嶗山派的弟子離去了。

王豐修煉道法用去了十天時間,此時法術成功,急忙迴轉高郵。潘刺史已經分遣兵將掃蕩了各處城池,又動身去盱眙與荊州援兵會合去了,水府十將也分別去了真州和揚州保護百姓,只有俠女還在高郵城中等着王豐。

二人相見,俱各歡喜。攜手回了揚州,先查看了百姓們的情況,倒也還算安分,王豐於是又留下了一個月的糧食,這才與俠女又到了真州。

真州的百姓與揚州城中的不同,都是沒有追隨過叛軍的良善百姓。此時聽說大戰平息,許多百姓心中記掛着要修整屋子,重開田地,因此都盼望着回家。

只是考慮到身無分文,就算回家之後也生計無着,這才勉強留在真州,等待朝廷的說法。

王豐瞭解了情況之後,當即將御水龍圖的糧食盡數留在了真州城中,隨後與俠女一起去盱眙找到潘刺史,詢問戰後賑濟百姓之事。

就聽潘刺史嘆了口氣,道:“我也正爲此發愁。國庫和各地藩庫的錢糧計算下來,賞賜了立功將士,修繕了城池官衙,補充了兵器鎧甲之後,已經所剩無幾了,根本不夠安民。前些日子在揚州你不是說願意出錢糧賑濟嗎?怎麼,可是如今有了難處?”

王豐搖頭道:“我這裡倒是沒有難處!只是如今百姓們着急回家,都想着要儘快修整屋子,重開田地,已經無心在真州待下去了。我也無法拘着他們不讓走啊!我這邊可以儘快將錢糧分給百姓,但一旦將百姓放歸鄉里,這卻需要地方官吏妥善管理纔是。醫藥、臨時住處、被沖毀的田地邊界之爭,耕牛農具等的租賃,種子的提供等等,這些都需要官府事先給出章程來。否則百姓們亂哄哄地帶着錢糧回家,必然是要出亂子的。”

潘刺史聞言看了王豐片刻,嘆道:“王公子果真胸有乾坤,實是宰輔之才啊!好,我這就召集揚州官吏商議安民的章程,你也一併參加吧。”

於是潘刺史召集衆官吏一起議事,王豐將後世賑災的辦法一個個說出,衆官也紛紛建言獻策,很快制定了詳細的接受安置返鄉百姓的章程。

潘刺史當即命書吏將之謄抄數百份,下發各處府縣鄉村。

王豐見有了章程,這才又與俠女一道返回了真州,請了八名水府大將攜帶珠玉分別去開封、鄴城、太原、洛陽、長安、漢中、南陽、成都去分別賣珠購糧。

王豐則先去巴渝,購買了糧食之後再轉道去八大將處搬運糧食。

衆人一起分頭行動,若是一切順利,十日之內便能將糧食運回揚州。

第四百一十九章 敵軍到來第五百一十七章 一夢百年第五百八十二章 奪取滁州第三百六十一章 仇人見面第七十七章 船上激戰第五百二十三章 白蓮西進第二百三十八章 兩手準備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仙追隨第一百一十一章 糧食危機第十一章 酒鬼第三百章 青霞玄虛第三百三十六章 另有隱情第二百四十四章 心有疑慮第二百三十四章 追殺蝗妖第一百七十八章 反殺海蛇第五百三十四章 兩教隔閡第九十四章 探望第二百五十三章 形勢惡劣第三百零六章 查牙山洞第三百四十七章 海上匪軍第三百七十四章青龍偃月第三百五十八章 約鬥三場第四十二章 衙中狐第四百一十七章 梅關陷落第二百五十二章 酒蟲引盅第二百九十二章 用心險惡第五十六章 練法術第五百零四章 破敵法術第五百九十章 合法身份第二百四十一章 初聞海市第三百一十七章 接連擊殺第十三章 採花案第一百四十八章 歌姬水柔第三百八十四章 毒龍望海第二百四十一章 初聞海市第四百七十二章 迷霧散去第四十五章 畫符第七十四章 案落第一百六十七章 奉命出海第五百六十九章 九江攻防第六百章 奪取壽州第六百零四章 交州對峙第四百八十章 搜刮財物第五百四十六章 各路妖魔第五百九十四章 亂成一團第三百一十章 本命靈火第二百三十三章 圖曼毒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酒蟲引盅第五百八十六章 攻破鎮江第四十一章 劍仙道第六百零五章 羅浮決戰第五百二十章 金陵城破第二百八十一章 尋找古城第三十九章 滅樹妖第六十一章 封府鬥聯第三百八十二章 從心真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血腥武士第四十一章 劍仙道第四百七十五章 試探雷法第五百九十二章 繼續進擊第三百六十七章 毒龍退走第一百九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六百一十五 先入爲王第七十九章 水君有請第二百五十五章 普渡上山第五百六十三章 全取徐州第一百一十八章 光暗大陣第一百五十五章 蛛胎元火第一百四十九章 紅煙被劫第一百一十一章 糧食危機第九十七章 困龍第四百一十一章 老祖追來第三百一十八章 三仙追隨第六百三十五章 突破第三百八十八章 進入島中第五百八十七章 目標王豐第四百零二章 潮陽之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夷洲土地第五百三十六章 楊玄之死第二百三十六章 競相拉攏第二百一十五章 金劫神雷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叉將軍第二十七章 九山王第五百七十三章 白蓮敗退第七章 七十二小法第四百五十五章 夷洲土地第一百零一章 流言第二百五十一章 邪僧齊聚第三百三十二章 準備破陣第五百二十四章 安排防務第二百零九章 禍水東引第一百二十五章 朝廷封賞第三百八十九章 鬼手丹尊第九十七章 困龍第二百三十五章 京中風起第三百九十五章 大軍南下第六百三十六章 半隱第二百三十三章 圖曼毒計第六十七章 男狐糾纏第四百七十一章 水月鎖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