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賣珠購糧

回到真州,王豐召集俠女和水府十將商議,準備將人手一分爲三,楊善和王豐一起去販賣珠寶,購置糧草,俠女和龜延壽守衛真州,其餘人則跟隨潘刺史去攻打揚州。

龜延壽防禦力驚人,再加上如今潘刺史的大軍準備攻打揚州,白蓮教亂軍要全力應對,應該也沒有多少精力來襲擊真州,防衛壓力不算大,俠女和龜延壽應該能支撐的住。

王豐當即將珠寶帶在身上,準備與楊善一起先去金陵、南昌,就近購糧,以解燃眉之急。然後再視情況而定,看要不要去武昌、長沙、襄陽、成都等大城購糧。

臨行之前,王豐先去求見潘刺史,告知了自己欲要自行購糧之事。

潘刺史聞言看了王豐許久,這才長吁了一口氣,道:“你倒是真有錢,也真是不把這錢看在眼裡。能夠視金錢如糞土的,史書上不乏其人。但如此施恩於民,卻難免會落下個收買民心的罪名。我如今執掌揚州之權,自然知道你心底無私,但日後卻難免會有人出於種種目的,將此事翻出來,抹黑造謠,打擊於你。你做了好事,在朝廷裡面未必能落下個好名聲!”

王豐渾不在意地道:“我又不稀罕朝廷封賞,也沒有爲官做宰的野心。所謂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那些蠅營狗苟之徒又能把我怎麼樣?”

潘刺史道:“終究也是個麻煩!我知道你怪我不分軍糧給百姓,但在這件事上,我也有我的難處。你既然要自行購糧,我身爲刺史,安民有責,也不能讓你平白擔這份風險。我會下發公文,聘你爲刺史府的幕僚。再上奏陛下,說是你自願捐獻家產賑濟百姓。將官面上的流程做足,以免日後麻煩。”

王豐拱手道:“刺史大人有心了!”

潘刺史沉默了片刻,又道:“我此去揚州,必當急速攻城。你購到糧食之後,可儘快前來匯合。對付白蓮教的妖人,還需你多多出力纔是。”

王豐點了點頭,當即辭別潘刺史,與楊善一起來到江邊。

那楊善搖身一變,顯化出本體,乃是一條數十丈長的黃鱔,王豐急忙騎了上去,就見楊善搖頭擺尾,在半空中蜿蜒盤旋了一陣,隨後一振而起,風馳電掣一般往西而去,二百餘里距離不過片刻就趕到了。

王豐默算了一下,楊善飛行的速度相當於時速八百多公里,與普通民航客機的速度差不多,但卻還趕不上專業的戰鬥機。

不過也可能是楊善沒有全力飛行的原因。

二人進到金陵城中,王豐先去找到知府,請他將城中大富商和糧商都給召集起來,當衆拿出十二顆明珠,言明價高者得,若是以糧換珠則可優先獲得,當夜便換得三十餘萬兩白銀。

平均一顆明珠換了三萬兩銀子。

但在換糧食的時候,卻出了問題,除了一個大糧商當場用三萬石糧食換了一顆明珠之外,其他糧商都紋絲不動。

此時揚州戰亂,糧價暴漲,平素二三百錢一石的糧食,如今漲到了千錢不止。糧商們眼見如今糧食緊俏,都打着囤積居奇的主意,每日只少少地放出些糧食到市面上,並不願意做大宗交易,都指望着糧價再漲,好大賺一筆。

王豐好話說盡,一衆糧商都不鬆口,頓時勃然大怒,拿出潘刺史的公文,威脅糧商們若是不賣糧,便要強行徵用。這些大糧商們卻一個個都有恃無恐,並不把王豐的威脅當一回事。很顯然,衆人身後都各有靠山。王豐無奈,只得叫楊善顯化出本體,飛在半空恐嚇衆人,衆糧商這才服軟。最終王豐用千錢一石的價格將金陵城內的各家糧商的存糧買走了一半,共計二十餘萬石,當夜便去各家的糧倉將糧食收入御水龍圖之中,次日一早便與楊善一起又飛回了真州城。

一來一回,不到一天。

這二十幾萬石糧食足夠真州城的二十萬百姓省吃簡用四個月。但大災過後,兩岸百廢待興,百姓們全都家無餘財,今後的大半年都要靠救濟,萬一朝廷賑災不力,百姓們依然無法生存。

所以,趁着如今糧價還沒有飆漲到不可接受的地步,多買些糧食來備用是十分必要的。

於是王豐從御水龍圖之中取出了十萬石糧食存入真州城的糧倉之中,隨後與楊善再次出發,此次先去了南昌,隨後去了武昌、長沙、襄陽、江陵,賣出了二十顆明珠,得六十萬白銀。南昌的糧價比金陵便宜了許多,不到八百錢一石,武昌又更加便宜,只有六百錢一石,長沙、襄陽便不足五百錢一石了。

王豐買了六十餘萬石糧食,花費近四十萬兩銀子,耗費了十天時間,本想繼續去巴蜀之地購糧,但又放心不下揚州的戰事,想了想,還是決定先返回真州去看看情況。

當日與楊善風馳電掣一般回到真州,俠女和龜延壽見了王豐大喜,就聽龜延壽道:“王公子你終於回來了!潘刺史派遣信使找了你好幾次。”

王豐訝道:“怎麼了,莫非戰事不順?”

龜延壽道:“潘刺史領兵攻打揚州城,在城外三戰三捷,士氣大振,又有我等兄弟以及後來趕到的龍虎山真人們相助,將白蓮教的妖人打的抱頭鼠竄,於是包圍了揚州城攻打。然而十二寶光王在城下布成了一座十二寶光烈焰陣擋路,端的是威力無窮,一連傷了五位潘刺史好不容易請來的修士性命。茅山的王真君驅使兩頭分神期的飛僵入內,不到片刻就被燒成飛灰。金山寺一位修煉金剛禪的大和尚入內,也被燒得肉身崩壞,只逃出了一顆舍利子,恐怕將要轉世重修了。”

王豐道:“這麼厲害!我們這邊幾位道兄沒有進去過吧?”

龜延壽道:“鄂子金和鄂子木進去過了,也被燒得灰頭土臉,幸虧二人身上有水君賜下的水靈珠護身,這才勉強逃了出來。”

王豐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厲害,潘刺史不去尋找高人破陣,爲何派人來找我?”

龜延壽道:“應該是鄂子金他們稟告了潘刺史,說你身上有剋制火焰之寶,因此潘刺史纔來找你。”

王豐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去揚州城下看看吧。”

當下王豐和楊善離了真州,趕到揚州城下,來到軍營通名求見。潘刺史聞聽王豐到來,當即命請進大帳相見。等進了大帳,王豐看見潘刺史高坐帥位,下面排設兩排桌案,左邊坐的是軍中將校,右邊坐的是三山五嶽的道友。除了鄂子金等八位之外,還有十五六位修士,僧道均有。

潘刺史見了王豐大喜,向王豐介紹了座中修士。坐在上首的是龍虎山的張知微真人,是當代天師的叔父,身後帶着龍虎山兩名弟子。下面是茅山的王真君,身後也帶着兩個弟子,再往下是閣皁山的許真人,也是兩個弟子,之後是水府八將,再下面則是金山寺的廣雲大師,此後是四明山的鐵冠道人,靈隱寺的伏明大師,括蒼山的空明子以及其他幾個道友。

王豐一一稽首施禮,隨後在潘刺史的安排下,坐到了潘刺史左邊的一張小几上。

第七十八章 回城第三百四十三章 招安海盜第五百八十二章 奪取滁州第六百零八章 僞神蹤跡第五百四十二章 小六揚名第四百三十一章 奇兵突襲第四十九章 海蛇毒第二百九十五章 神秘白虎第二百二十四章 備受冷落第二百五十三章 形勢惡劣第三百八十一章 請神之術第六百零八章 僞神蹤跡第五百八十三章 求取援兵第四百一十六章 西行東歸第三百零四章 沙陀慘敗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欲鉢盂第二百五十八章 白蓮源頭第二百二十八章 伏擊薩滿第五十五章 狐宴蛇齡第八章 自心之慾障第四百零五章 確定煉丹第五百七十一章 武昌易手第四百七十九章 紅毛番人第七十二章 年夜第二百七十六章 嶺南狼族第五百六十章 玉笛仙翁第五十六章 練法術第十二章 惜緣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後分寶第一百零二章 天帝責罰第五百二十七章 武昌失陷第五百二十九章 征討仙娘第四百零四章 摘刀味核第三十三章 金山寺第三百三十三章 艱難破陣第八十三章 水府宴會第七十七章 船上激戰第四百三十四章 夔鼓顯威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叉將軍第四百七十七章 李八缸第四百四十九章 進山平叛第五百六十六章 八字義軍第一百三十五章 畫舫之上第十章 情敵忽現第三百九十七章 現身退敵第一百七十五章 鬥智鬥勇第四百零八章 元神嬰兒第二十九章 放良書第三百三十三章 艱難破陣第四百一十一章 老祖追來第四百七十四章 戰九山王第一百一十五章 奪回揚州第一百六十三章 金丹大道第五百四十一章 兵擊綠林第四百五十二章 開始潛修第一百零一章 流言第十七章 身份危機第六百二十一章 老魔現身第五百零四章 破敵法術第六百二十九章 隴右戰火第五百八十三章 求取援兵第一百四十四章 香玉絳雪第六百零一章 交州危機第四百八十九章 鬥法獲勝第二百一十三章 劫雷陣陣第二百二十章 再次出使第一百一十三章 破烈焰陣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隻惡鬼第四百二十二章 莽破大陣第一百八十七章 蛇妖羣滅第二百八十四章 進入仙境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州之變第四百一十九章 敵軍到來第三百三十六章 封老病重第二百七十二章 收服靈蜂第四百六十七章 交州安排第四百五十五章 夷洲土地第三十二章 江上俠蹤第四百二十四章 撒豆成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雷元道體第二百六十九章 海市尋藥第四百四十三章 杭王稱帝第三百七十六章 借寶路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潛龍斬龍第二百一十七章 爭奪仙丹第四百七十三章 上芒碭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土地夫人第三百三十四章 連勝兩陣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兵討伐第八十九章 斬山神第三百七十章 嶺南大亂第四百四十八章 退回揚州第二百五十一章 邪僧齊聚第二百九十五章 神秘白虎第十章 情敵忽現第二百二十五章 火燒敵營第五百四十三章 亂上加亂第二百五十一章 邪僧齊聚第五百六十二章 彭城之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隱秘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