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佈道天下

大理寺正堂之中,賀康已經換上了一身普通的衣衫,他跪在大理寺的堂上,身後是妻子瑞雲。

瑞雲同樣也穿着粗衣麻裳,在她們的身前是一個手拿聖旨的宮內太監,身後還跟着幾個錦衣衛。

“大理寺卿賀康,私改戶籍知法犯法,今削職爲民,永世不得錄用。命大理寺司直左千戶,押送人犯賀康一家前往儋州。欽此!”太監手中展開聖旨,語氣平淡的宣讀着。

“草民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賀康還是恭敬的接下聖旨,臉上竟然看不出半分悲喜。

這一紙聖旨並未在京城引起什麼風浪,因爲上至朝中權貴,下至普通百姓,都在盼着法丈被冊封爲護國大法師,反倒沒人注意到大理寺卿賀康被貶儋州之事。

因爲賀康是犯人,所以他與瑞雲是鎖在囚車之中出的京城,好在此番押送賀康的是左千戶,倒是讓他們二人沒有吃什麼苦頭。

很快左千戶就押送着賀康和瑞雲出了順天府地界,剛出地界到了一個僻靜之所,左千戶就命人打開囚車,將賀康和瑞雲放了出來。

“大人,既然出了京都,不如我們直接轉道去西北吧?”左千戶對賀康依然口稱大人,當賀康被莫名其妙的罷黜時,左千戶其實對朝廷也已經徹底失望了。

賀康走下囚車,回頭看了一眼京都方向,而後目光又在隨行的大理寺黑衣捕快身上掃過。

最後賀康搖了搖頭,無比認真的說道:“我們現在哪裡都不能去,只能老老實實的前往儋州。”

“夫君說的對,若此時我們逃脫,便是徹底的死罪。如果去的是西北,更讓伯爺徹底陷入被動,儋州是我們現在唯一能去的地方。”隨後瑞雲也跟着說道。

賀康和瑞雲都知道,此刻不知有多少眼睛監視着他們,等的就是他們逃往西北,估計等他們到了西北之時,周昂包庇朝廷欽犯,意圖謀反的罪名也就會坐實,到時候周昂就會陷入真正的四面楚歌。

“此乃陽謀,便是伯爺知道了這個消息,也不能貿然派人前來,倒是這一路上要勞煩左兄了。”賀康早已看透了這一切,明面上是他遭遇劫數,但實際上所有的一切都是針對的周昂。

“大人這樣說就是拿我當外人了,大人是伯爺的左膀右臂,如今伯爺不在,下官自當護你周全,如今朝中奸邪當道,離開京都倒也落個自在。只是下官有些不明白,那些人爲什麼要下官護送大人?”左千戶一臉認真的說道,眼神之中卻滿是疑惑。

確實世人都知道左千戶是周昂黨羽,自然與賀康也是同氣連枝,萬萬沒有讓左千戶來押送賀康的道理。

賀康聞言卻是難得的笑了笑,而後說道:“在那些人眼中,左兄只是一個六品司直,而這儋州距離京都萬里之遙,一路上更是高山峻嶺,一來一回至少也要一年多時間,這也是一石二鳥之計啊。”

左千戶雖然武道修爲高強,但也只是一個六品官,連成爲棋子的資格都沒有,或許讓他去押送賀康,只是順手而爲。

大理寺卿被貶,如此重大的消息根本無法隱瞞,很快也傳到了西北。

當週昂看到這個消息時,只是重重的嘆了口氣。

“要不屬下去把老賀接回來,說不定我一出現,那國師的人也會按賴不住,到時候打上一場,也能摸摸對方的門道。”寧採臣明顯躍躍欲試的樣子,主動請纓去接應賀康。

論私交這麼多人裡,賀康與寧採臣確實是最好的,而且賀康被貶,遠赴儋州,寧採臣也是真的有些擔心。

不過下一刻周昂直接否定了寧採臣的提議:“不必去了,就算我們接回賀康,無論成敗輸的都是我們。”

“這個國師究竟是何方高人?短短月餘就掌控京城,連李長善等人都甘願俯首稱臣?”燕赤霞對國師也是無比好奇,現在不僅是他,幾乎天下所有人都對這個橫空出世的國師好奇不已。

“終有一日我們會見到他的。”周昂的目光看向京都方向,神色很是平靜,並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好奇。

此刻京都大寧宮皇極殿外,一座高臺搭在了殿外廣場上,整個大寧宮都被佈置的熱鬧喜慶。

就連京都大街小巷都一片喧囂,因爲今日就是垂拱帝冊封護國大法師的吉日。

玉泉山莊的最高處,這裡有一座涼亭,江都郡主站在庭外,面朝京都方向,眼眸之中倒映出一片金色,隱約可見就是大寧宮金色的重檐歇山頂。

“郡主,剛剛得到的消息,大理寺卿賀康被貶儋州,已經出了順天府地界。”魏千戶登上山頂,站在一丈開外的地方說道。

自從上次見過魏思賢后,魏千戶已經不把江都郡主當作監視對象了,因爲他明白郡主也是魏公公要保護的人。

而那次見過魏思賢后,魏千戶也徹底失去了與魏公公的聯繫。

“最近皇帝也沒有書信送來,宮裡可有什麼消息傳出?”江都郡主沒有回頭,依舊看着大寧宮方向,語氣明顯透露出深深的擔憂。

魏千戶同樣神情嚴峻,而後低聲說道:“傳言太后病重,魏公公一直守在慈寧宮,而今皇帝對國師言聽計從,朝政已經被國師徹底掌控。”

“唉......現在只有希望那個人能早些回京了!”江都郡主嘆了口氣,腦海中卻是浮現出了周昂的身影。

京都永昌裡,這裡還有一座興建伯府,不過府中如今只剩一個管家和十餘奴僕,平日裡一直大門緊閉。

在伯爵府的對面,就是太常卿王吉的府邸,從半個月起,王家也是大門緊閉,除了上朝之外王太常再不出府。

甚至最近幾日他更是上書皇帝,說自己臥病不起,只能在家休養。

不過王家的後院之中,王太常卻並沒有躺在牀上,而是一臉憂心的坐在書房中。

“公公,兒媳有事求見!”忽然書房被敲響,接着響起小翠的聲音。

“進來。”王太常說了一句,目光看向房門。

下一刻小翠走入書房,她走到王太常身前,而後手臂輕輕一擡,衣袖中落出一道光華,接着光華斂去,顯露出一隻手臂大小的蜈蚣來。

“這已經是第七個了,府中已經不安全了,要不我護送你們出城吧?”小翠神情無比凝重的說道,她的神色也是從未有過的嚴肅。

王太常看着眼前的兒媳,無奈的搖了搖頭說道:“我知道你不是普通人,也很感謝你照顧了元豐這麼久,如果事不可爲,你就帶着元豐離開京都吧!”

其實自從一年前周昂第一次到府拜訪後,王太常就察覺到了小翠的變化,他本是氣運通天的人物,心中也是明鏡一般,早就猜到了小翠不是尋常人。

“公公,如今留在京城也是無益,何不現在我們離開?一家人平平平安在一起不是更好嗎?您便是留下又能改變什麼?”小翠有些不解的說道,在她看來京都已是龍潭虎穴,不如趁着今日所有人都關注着國師冊封大典,一家人逃出京都。

王太常站起身來,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說道:“逃去哪?去西北嗎?那樣正如了國師的意。”

“我們可以回翠雲山的,那裡雖不是世外桃源,一家人安安穩穩過完一生是沒問題的。”小翠還有些不甘心的說道。

“不,我乃朝廷命官,雖然一生毫無建樹,但卻不能臨陣脫逃,這朝廷終究要人去守護,如果我的性命能喚醒一些人,那便是死又如何?”王太常一臉決然的說道,看樣子他也早有決斷了。

小翠見無法勸動王太常,便也不再多說什麼。

很快京城之中開始喧囂起來,即便隔着高牆大院,也能聽到人聲如潮,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皇極殿外的廣場上,小皇帝帶着文武百官恭迎在祭壇之下,傅天仇也站在前列,只是今日這位兵部尚書感覺分外的孤單。

賀康被貶儋州,王太常抱病在家,朝中只剩傅天仇一人還能說上話。

而傅天仇這幾日也發現,原本依靠在周昂這一派系下的中層官員,最近好像都變了個人。

人雖然還是那些人,但明顯與往日不同了,傅天仇更是一個都不敢相信。

恍惚間傅天仇聽到陣陣梵音入耳,天空之中也是天花亂墜,而後不遠處出現許多的人,爲首一個身穿華麗法衣,渾身都籠罩在金光之中的人影慢慢移動。

“恭迎護國大法師!”這一次竟然是小皇帝率先開口,而且主動朝着那金光中的人影躬身一拜。

隨着小皇帝行禮,滿朝文武自然也對着金光中的人影行禮。

傅天仇看到那金光盡顯威嚴與祥和,透過金光還能看到一個面容清奇,看起來慈祥威嚴的男子,這自然就是如今如日中天的法丈。

法丈渾身籠罩着金光,在無數目光的注視下,一步步的登上祭壇。

等到法丈登上祭壇,小皇帝親自展開聖旨,面朝祭壇恭敬的宣讀到:“天佑大寧,朕爲人皇,今禱告上蒼,國有法丈功德無量,朕冊封其爲大寧護國大法師,並賜法號‘普渡慈航’,願國師護我大寧,保天下蒼生萬世太平。”

冊封的聖旨並不長,小皇帝的聲音也還有些稚嫩,不過隨着他親口唸出聖旨,京城上空便是霞光滿天,虛空之中更是響起鐘磬鼓樂之聲。

法丈不僅得了國師封號,還有了普渡慈航的法號,虛空之中更有王朝氣運落下,將普渡慈航承託的更加神聖。

忽然祭壇之上的普渡慈航雙手合十,下一刻口中低聲吟唱起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普渡慈航一直重複着這段咒語,明明語氣很是怪異,但是落在世人耳中,卻能讓人產生一種恍恍惚惚的感覺,而後滿朝文武連同小皇帝都恭敬的跪在了祭壇之下。

傅天仇甩了甩腦袋,他感覺這聲音有些詭異,不過下一刻那聲音越來越多,瞬間充斥着他的腦海,即便他如何反抗,也很快被這聲音控制,跟着其他人一起跪拜下去。

國師的聲音藉着漫天金光傳遍整個京都,大街小巷無數的百姓都朝着國師跪拜下去,京都之中國師爲尊。

西北要塞潛溪書院,當週昂踏上講壇的時候,下意識的擡頭看向了京都方向,他神色微變,眼神之中也流露出一絲擔憂。

書院之中其他人雖然無法看到此刻京都的異常,但一些人也從周昂眼中看到了不同尋常。

不過這種變化只出現了剎那,而後周昂便神色如常的坐了下去。

“今日是我最後一次來書院講道了。”坐下之後周昂開口說了第一句話,而這第一句話一出口,頓時讓所有人大爲不解。

無數雙眼睛都好奇的盯着周昂,等着他繼續說下去。

下一刻周昂沒有開口,而是手臂一擡衣袖一甩,隨後一座一人多高的石碑出現在他身前。

這石碑如同琉璃,兩面光滑,上面一個字也沒有,只有一陣陣流光在石碑上流轉。

接着周昂的聲音才繼續響起:“此碑無字卻有文,爲我佈道天下所立。其中有我畢生所學,有道法神通,有武技秘法,有占卜易術,有農桑水利,還有爲官之道,也有學問文章。從此以後,凡心中有求,亦無邪念者,觸此石碑,便可獲得最適合你的知識。”

周昂平靜的解釋起身前石碑的作用,這些日子他也在仔細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傳授知識?

這個問題是從古至今都存在的,而周昂通過這大半年的講道,也發現了這種一起講道的弊端。

那些聽講之人良莠不齊不說,有些明明悟性很高,但卻未入門,有些雖已入門但悟性欠缺。

同樣的一段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收穫,時間沒有達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因此周昂纔想出了這個辦法,這塊石碑凝聚了周昂的畢生所學和功力,他散去的修爲也都全部用來凝練這塊石碑了。

因爲每一個人的不同,這塊石碑會根據那人的特性和所長,爲他傳授最適合的知識。

比如一個已經成就元神的強者,若心無邪念,石碑就會根據他原本的特性,傳授最適合他繼續修行的功法,甚至包含聖道至理。

如果是普通人來觸摸石碑,或許他會得到一套兵書,也可能得到關於農桑水利的科技知識,總之石碑之中包含無數的知識,卻只會因人而異。

“不過要想獲得石碑的力量,任何觸碰石碑之人,你原本所學和經驗,也會被石碑收錄,而後被石碑編撰成體系,反哺給其它更需要的人。這纔是佈道天下的真正意義。”周昂繼續說道,對佈道天下卻有了一些重新定義。

任何知識都需要相互印證才能進步,一味的只去吸納而不奉獻,那只是培養出一批自私自利的人。

周昂佈道天下想要的自然不是這樣的結果,所以他設置了許多限制。

首先當你觸碰石碑的時候,就會檢驗心性,如果是那種大奸大惡之人,不僅得不到石碑中的知識,甚至還可能受到石碑力量的反噬。

而後當你獲得石碑知識時,你原本所掌握的知識也會被石碑收錄,這樣石碑本身也就在不斷進化完善。而後石碑可以反哺更多的人,培養出更加出類拔萃,甚至是引領時代的人,這纔是佈道天下的真正意義!

第264章 108妖魔第245章 荒廢的大理寺第261章 真正的儋州第147章 風起西北第249章 劇終第130章 臨死前的醒悟第23章 燕姓書生第79章 彈劾第21章 浩氣長河第273章 我不是你口中的聖人第17章 先下手爲強第19章 上金華第156章 古琴雲掃第204章 後院起火第238章 無法修正的因果線第118章 泥書生第215章 金剛不壞神功(5000字章)第98章 帶錦衣衛遛彎第87章 救人易,救心難!第52章 今非昔比第163章 崆峒劍仙第178章 照妖鏡第253章 皇宮夜宴第80章 朝堂交鋒第253章 皇宮夜宴第39章 清明詩會第37章 建設伊始第178章 照妖鏡第144章 紅丸第69章 祖龍鱗甲第26章 綠衣黃裳第169章 伯爺對你很感興趣第73章 左千戶第21章 浩氣長河第37章 建設伊始第270章 一念花開第116章 興建伯是個好官第201章 虛空論道第277章 天涯共此時第119章 木美人第94章 秀才朱爾旦第68章 東海畫中人第159章 雪妖第160章 王晉生背後有人第66章 枉死城第100章 鷸與蚌第122章 蕩魂鍾第78章 上朝第190章 西北要塞第109章 千面妖姬第90章 一人敢叫天地換新顏第182章 秋容小謝第90章 一人敢叫天地換新顏第8章 望氣之術第50章 記憶由來第201章 虛空論道第96章 江湖中人第160章 王晉生背後有人第185章 成全別人成就自己第119章 木美人第188章 神秘母親第240章 西北大捷,周子重生第236章 黑山公主第37章 建設伊始第120章 九宮神火柱第55章 你母親是被你氣死的?第27章 天不收你,本官來收!第230章 我是紅塵說書人第165章 綠菊文會第177章 聖心草紫姑神第176章 安幼輿案第196章 翩翩與花城第261章 真正的儋州第62章 塵世是口缸第40章 逛街吃飯撒狗糧第42章 一點墨汁第171章 葛園三寶第8章 望氣之術第159章 雪妖第254章 縣令周昂第225章 渾元劍經第67章 姜無畏第211章 周氏主母第209章 重定陰陽秩序第91章 蘭臺殿第152章 白蓮聖使第51章 九州水脈運行圖第24章 大妖禍世第69章 祖龍鱗甲第197章 周元讓重傷第228章 七竅聖人王元豐第66章 枉死城第283章 征戰諸天第237章 縣令造反第280章 終極裁決(1.7萬字章)第266章 聖道傳人第7章 君子愛財第133章 西北急報第7章 君子愛財第193章 掌中佛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