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主動出局

魏思賢突如其來的一句話,不僅讓昌平郡王等人大感意外,連劉嫺都有些始料未及。

不過沉默片刻之後,劉嫺有些冰冷的聲音響起:“大行皇帝暴斃,李可灼進獻紅丸應是罪魁禍首,便用他的人頭來給朝堂和天下一個交代吧!”

這位一個月前還是太子妃的女人,短短一月時間從太子妃成了皇后,而後現在又成了太后。

僅僅這一月的經歷,便讓劉嫺不同於常人,而她的成長也如這一個月朝堂的變化,這般迅速和不可思議。

曾經那個依偎在元象帝身後的女人,僅僅是身份變成了太后,已是一言定人生死,殺人也是雲淡風輕。

“太后聖明!”幾乎就在劉嫺說完之後,何顯、李長善等人都是深以爲然的說道。

殺一個李可灼在這些人眼中確實不算什麼,甚至這幾人心中已經開始不斷盤算,這李可灼進獻紅丸,如果運作得當,還是一個剷除異己的好機會。

周昂低着頭,餘光在殿中幾人臉上不斷掃過,似乎他在認真的觀察着這些人的神情變化。

因爲在周昂的眼中,李可灼乃是造反專業戶白蓮教的人,而且白蓮教在這朝堂之上絕對不止一個李可灼。

“李可灼確實該殺,不過老奴還有一句話要說。”原本衆人以爲此事已經結束,可魏思賢又開口說了一句。

所有人都看向魏思賢,也不知這位城府極深的魏公公還要說什麼。

“八月五日夜,興建伯夜入皇宮,於養心殿面見大行皇帝,將一枚丹藥獻於皇帝。八月十二日夜,大行皇帝服下興建伯所獻丹藥,五日後大行皇帝精氣虧損,自此臥牀不起。”魏思賢看着周昂,語速緩慢的說道,說的正是周昂轉交丹藥,而後元象帝臥牀的經過。

“那枚丹藥.......是興建伯你給陛下的?”聽到魏思賢說的事,最爲驚訝的莫過於太后劉嫺了,因爲只有她親眼看到元象帝服下那枚丹藥。

下一刻不僅是劉嫺,昌平郡王、何顯、李長善都是一臉見鬼的樣子看着周昂。

元象帝的死亡過程,不用分析這些人都知道,肯定是因爲前期精血大虧,而後那紅丸讓元象帝迴光返照,最後一命嗚呼的。

可是誰也沒想到,這罪魁禍首竟然成了元象帝最倚重,也一直以來都是世人眼中元象帝最大支持者的周昂。

周昂臉上露出了一絲古怪的微笑,而後看着幾人點了點頭,竟然大有深意的問了一句:“那枚虎狼之藥,確實是我獻給陛下的,既然李可灼該殺,那麼本官是不是也該殺呢?”

“萬萬不可。”周昂話音剛落,太后便上前一步,大驚失色的說道。

在太后眼中,不管是不是周昂那枚丹藥讓元象帝駕崩的,但現在周昂絕對不能死,因爲周昂也是她最強有力的支持者。

周昂在朝,以她和姜小曇的關係,加上原本利益爲紐帶,她太后的位置才能穩固,一旦周昂失勢,她這個太后也不過是又一吉祥物罷了。

“呵呵,興建伯說笑了,那虎狼之藥有損精氣再正常不過,陛下駕崩罪魁禍首是李可灼進獻的紅丸,你與李可灼怎可一概而論呢?”昌平郡王立刻也跟着說道。

老實說當聽到元象帝納了四個年輕的妃子,而後連續幾日沉迷後宮,一開始昌平郡王也是很高興的。

而現在元象帝已經死了,這個時候若追究周昂這位手握重兵的權臣責任,那好不容易平息的事態又會失控,這是他與太后都不願意看到的。

“王爺說的對,這兩件事怎能相提並論,本官也相信興建伯是一片好意。”出乎意料的,在這件事情上,連與周昂有殺子之仇的李長善都在爲周昂說話。

“魏公公怕是有些小題大做了,此等小事以後便不要再提了。”甚至連武強侯也有意揭過此事,這個時候竟然沒有一人想借此向周昂發難。

周昂一直觀察着這些人的神情變化,最後所有人都在極力掩蓋此事,這個結果讓周昂自己也有些意外,同時心中對白蓮教更加警惕。

“事情既已發生,本官也不會推卸責任,臣請太后降罪!”然而當所有人都不想聲張此事的時候,周昂卻主動的請求降罪。

他這反常的舉動讓所有人都摸不着頭腦,劉嫺更是一頭霧水,愣了片刻才問道:“興建伯.......想要怎樣的懲處?”

周昂時刻注意着這些人的神情,此刻他依然不放過每一個細節,直到太后詢問自己,他才低頭說道:“李可灼進獻紅丸或許是至陛下駕崩的主要原因,但兩日前陛下還下旨嘉獎了李可灼,臣看不如就將他流放儋州吧。至於臣......如今西北戰事吃緊,臣願親臨西北前線,爲太后和諸公分憂!”

寂靜,當週昂說出這些話時,養心殿中一片寂靜。

誰也沒料到,在這塵埃落定的時候,周昂這位手握重兵,權傾朝野的興建伯,會選擇主動出局離開朝堂。

要知道離開朝堂就等於離開了權利核心,即便你掌控一省,麾下兵強馬壯,那也終究只是如九大藩鎮一般的地方割據勢力。

朝堂纔是九州正統,歷來只聽說外藩想要入主朝堂的,從未聽說朝中權臣想要離開的,而且周昂要去的,還是最爲兇險,如今兵戈四起的西北。

一時間連對周昂恨之入骨,巴不得除之而後快的何顯和李長善都愣在了原地。

直到許久之後,李長善才有些恍然如夢的問道:“興建伯要帶走江南大營?”

“不可,哀家不允!”周昂還沒回答,太后劉嫺便先一步說道。

江南大營是維持京城幾方勢力平衡的關鍵,如果周昂帶走江南大營去西北作戰,那京城的平衡便會打破,到時候劉嫺能不能保住性命都難說。

周昂再次注意到殿中幾人變化,而後緩緩說道:“江南大營自然要留在京師拱衛京城,臣只需帶郭北營便可。另外臣請任命大理寺少卿賀康接任我的位置,另外浙江都指揮使傅天仇可爲兵部尚書。”

當週昂說出這番話時,幾人的神色便少了些許震驚,原來周昂主動出局,也不是沒有條件的。

至少周昂雖然走了,但江南大營三萬大軍還在,而且其統帥傅天仇還會成爲兵部尚書進入中樞,另外大理寺也會繼續在周昂的掌控之下。

只是周昂這樣做究竟爲了什麼?他又有什麼更深的謀劃?卻是讓殿中幾人都百思不得其解。

太后神情無比的糾結,周昂一走她便失了主心骨,在她心中自然不願意周昂離開京城,但是看周昂的樣子又是心意已決,而且這個決定明顯不是臨時起意。

養心殿中今夜可謂一波三折,不過好在天還沒亮的時候,城中大軍盡數退出了京城,而後又默契的返回了五十里外的駐地。

只是當天亮以後,一道道聖旨從皇宮中發出,每一條都足以震驚天下。

在位剛好三十天的元象帝於今晨駕崩了,而他的遺詔冊立了已故平陽郡王的次子爲太子,只等這位只有七歲的太子來到京城後便擇日登基。

元象帝一死,原本的皇后自然成了太后,而如今是幼主臨朝,自然又是太后垂簾,許多人也已從中嗅到了不一樣的味道。

原本這兩條消息已經夠震撼世人了,然而接下來的幾條消息更是將全天下的人都弄得一頭霧水。

先是公佈了元象帝的死因,說是疑似鴻臚寺卿李可灼進獻的紅丸引起,因此將李可灼發配儋州。

如果說這一條消息還只能成爲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或者好事之人不斷的杜撰猜測元象帝死因的素材,那麼接下來的消息便讓世人看到,大寧的朝堂徹底變天了。

如日中天的興建伯周昂,被明升暗降任命爲陝西布政使,即日起便要到咸陽赴任了。

之所以是明升暗降,因爲大理寺卿是正三品,而布政使是從二品,從品階上來說周昂確實升官了。

但誰都知道,離開中樞的周昂,等於被踢出了權利核心,在大多數人眼中,這就是暗降。

又因爲周昂的這一番調動,便讓人們很自然的忽略了,傅天仇這個名不見經傳的人一躍成爲兵部尚書,還有僅僅只是秀才出身,如今不過二十出頭的賀康,成爲了繼周昂之後的又一位大理寺卿。

在周昂臨行的前一日,興建伯府來了許多人,這些人有傅天仇、賀康、王太常、以及一些各部衙門的中層官員。

他們一來是爲周昂送行,二來便是等待周昂的下一步部署。

“我知道諸位心中多有疑惑,只是西北的情況遠比諸位知道的更爲嚴重,待我離開京城之後,你們一切聽賀大人的。”廳堂之中周昂坐在太師椅上,他無法將自己的全盤打算都說出來,卻也告訴了這些心腹一些。

“謹遵伯爺之令。”所有人都微微躬身說道。

其實即便周昂不在,他留在朝堂的勢力依舊不容小覷,因爲六部九卿之中他們就佔了三人,加上還有三萬多大軍在京城,而且他們這股勢力與太后脣亡齒寒,要想撼動也絕非易事。

兩天之後,就到了周昂離開京城的日子,而距離那個小皇帝抵達京城,尚有三五日時間。

在這兩天裡,周昂除了在府中見了一次傅天仇賀康等人,就只去宮中辭別了太后劉嫺,和去對面的王太常府中,與王元豐小翠告了個別。

興建伯府依舊屹立在京城永昌裡,管家周慎和一應丫鬟僕人依舊會爲周昂打理這裡。

那輛周昂許久沒用的華麗馬車再次駛出了興建伯府,車廂中只有周昂和姜小曇兩人,馬車後面跟着十餘騎武士,這些都是周昂的貼身侍衛。

另外還有一個面生的文士,看起來已經五十多歲。

馬車從北面玄武門出城,這裡雖然不再是寧採臣做城防司統領,但北城城防司依舊是周昂的勢力範圍。

此刻北城城防司四千官兵早已列陣在城門兩側,當週昂馬車經過城門之時,四千將士齊齊朝着馬車單膝跪拜,口中不斷重複着:“恭送伯爺,祝伯爺早日凱旋。”

在世人眼中,周昂就是去西北作戰的,因爲那裡戰事日漸焦灼,已經成爲天下關注的焦點。

玄武門外,另有三千士兵列陣等候,這支軍隊看起來氣勢更爲強盛,不僅有數百的騎兵,就連那些步卒也一個個武裝到了牙齒。

軍陣的前方是一身皮甲的寧採臣,以及青衫儒巾的燕赤霞,二人的身後,一面大旗飄揚,旗面繡着郭北二字。

這支軍隊自然就是周昂最得意的郭北營,也是此處追隨他前往西北的親軍。

周昂撩開車簾,看到氣勢如虹的郭北營,雙眼之中也露出滿意的神色。

“出發。”沒有過多的言語,周昂只說了簡單的兩個字。

而後三千人的隊伍便拱衛着車駕,緩緩向着西北方向而去。

京城一處普通的民宅之中,一個身着白色孝服,看起來溫婉端莊的少婦站在屋檐下,目光眺望着西北方向,她的身後還是一處靈堂的模樣,那牌位之上寫着“亡夫孟龍潭之靈位”。

七日之前,當皇宮之中還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時候,拖了數月之久的孟龍潭終究還是嚥氣了。

孟龍潭死的那日,姜小曇還親自來了一趟孟家。

而兩日前,素娘也知道了周昂出任陝西布政使的消息,只是她無法去送別,能做的只是站在自家屋檐下眺望西北。

不過漸漸的素娘臉上浮現出一絲笑容,那輕輕一笑,配合着一襲純白的孝服,竟有說不出的風情。

“跳出局中,攪亂棋局,而後再來收拾殘局。師兄這招反其道而行,當真是神來之筆啊!”素娘目光之中滿是崇拜,若周昂聽到她這些話,也不知會露出什麼表情?

就在素娘說話之時,她的腦海中忽然浮現出一篇功法,這功法一直被她刻意的隱藏在記憶深處,那種感覺似乎有億萬年之久。

不過此刻功法清晰的浮現而出,一個個玄妙的文字從她眼中閃過。

僅僅片刻之後,素娘雙拳輕輕一握,一襲純白的孝服無風自動,屋檐下元氣涌動,虛空之中竟隱隱出現龍吟之聲。

下一刻,一條條模糊的真龍虛影出現在素娘身後,仔細一數不多不少正好五條。

那五條真龍虛影盤踞咆哮,天地元氣瘋狂的向着素娘匯聚。

頃刻間她已不是一個普通人!

第187章 拜訪周元讓第173章 半師半徒第29章 縣衙班底第40章 逛街吃飯撒狗糧第54章 郭北縣,歸我管!第185章 成全別人成就自己第131章 龍門客棧第153章 小袁逞威第24章 大妖禍世第47章 三生仙果第78章 上朝第216章 潛溪書院第61章 十七年前那個少年第151章 第一次交鋒第280章 終極裁決(1.7萬字章)第195章 義士知秋一葉第87章 救人易,救心難!第90章 一人敢叫天地換新顏第65章 帶兵進京第162章 半路截殺第66章 枉死城第189章 計先生與教宗第224章 佈道天下第282章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我第50章 記憶由來第252章 中秋朝會第176章 安幼輿案第44章 詩文演化第25章 蘭若有妖第22章 會演戲的縣令第77章 狐狸小翠第28章 三世契闊同生共死咒第274章 江湖路遠第224章 佈道天下第255章 一條新龍換舊龍第200章 各出手段(7000大章)第115章 羊倌第113章 萬化入紅塵第249章 劇終第205章 夜鳴冤鼓第102章 夜會陸之道(三更)第81章 臣還有事奏第126章 天翻地覆第52章 今非昔比第201章 虛空論道第255章 一條新龍換舊龍第259章 狐狸與傻子第174章 牝雞司晨第272章 聖人報仇第174章 牝雞司晨第35章 四劍戰鬼仙第175章 截殺鹽隊第114章 成爲一個高品質大俠第43章 八佾之舞第202章 萬丈紅塵斬天孫第117章 山雨欲來第31章 指物化形第65章 帶兵進京第238章 無法修正的因果線第255章 一條新龍換舊龍第102章 夜會陸之道(三更)第249章 劇終第54章 郭北縣,歸我管!第34章 《靈棋經》第73章 左千戶第34章 《靈棋經》第273章 我不是你口中的聖人第235章 穿越者周昂第196章 翩翩與花城第253章 皇宮夜宴第235章 穿越者周昂第16章 百鬼幡第60章 劍指杭州第189章 計先生與教宗第9章 妖孽作祟第226章 公主和親第190章 西北要塞第219章 恩科意外結局第169章 伯爺對你很感興趣第236章 黑山公主第18章 貪狼北望第126章 天翻地覆第237章 縣令造反第199章 四大真仙(6500大章)第45章 驚鴻筆第40章 逛街吃飯撒狗糧第44章 詩文演化第241章 準備還朝第136章 煉丹一生專治腎虧第22章 會演戲的縣令第124章 殺機四起第219章 恩科意外結局第36章 遊擊將軍第176章 安幼輿案第135章 不服就開戰第221章 法丈國師第267章 言出法隨第260章 紫氣橫空三萬裡第265章 縣令住店第16章 百鬼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