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講古與白澤

伏羲想要說服羲和母子前來降服,這讓張百仁即使無奈又是欣悅,只是有些遲疑地問道:“聖皇可有把握?若孤身前去,需謹防羲和母子加害。”

伏羲笑着擺擺手道:“帝君不必擔憂,他們無論如何也是老夫後輩,也有些交情,倒不會加害於我。”

陳誠提醒道:“聖皇前輩,前些時日,貧道曾與羲和母子在陣中會面,見那羲和性情古怪,出言激越,恐怕不是善與之輩,也可能修行入魔,性情大變,聖皇不可不防。”

伏羲點點頭,有些惋惜起來,道:“多謝小友費心,不過此事老朽知之甚詳,說來也是可惜,那羲和神女本在大劫之中隕落,陸太子強以神通將她從時光長河撈起,可惜他力有不逮,致使羲和神女魂魄不全,靈光矇昧,才性情大變,執着於復興上古天庭輝煌。”

聽到伏羲這樣說,陳誠才明白前因後果,按老龍王所說,羲和神女在上古時代,性格剛強而溫和,極有天后威儀,與他在陣中所見相差甚大,本來還頗爲奇怪,現在看來也是上古大劫所致。

伏羲此時很有談興,見陳誠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繼續道:“你等對於上古天庭不甚了了,其實若說起來,這上古天庭諸位天帝與神靈,大多出自炎、黃二族。”

“只是二族神靈皆有桀驁不屈之輩,雖然兩族天帝親如兄弟,但也有長幼之分,上下之序,於是諸神靈或有不甘,先有水神共工之亂,再有夸父違逆之舉,更有蚩尤起兵造反,刑天氏舉斧伐天。”

說到這裡,伏羲有些落寞,嘆息一聲,方繼續道:

“自軒轅遜位歸隱後,顓頊天帝見大地仙凡不分,因果糾纏,兵戈四起,又有大劫起於天外,遂施展絕大神通,堵死通往神界之徑,造成絕地天通,意在消弭世間爭端,建造一個人神有序,上下明晰的永固之朝。”

伏羲苦笑道:“可他未曾想到,盤王媧皇后裔,盡皆不屈之輩,這種天規之下,貴賤分明,人怨其無成神之望,神怨其無公正之心,一時間,仇聲四起,內外皆敵,使他不得不自貶其位,流落於北疆,任北方天帝之職。”

Www▲ тt kān▲ ¢〇

聽到這裡,陳誠有些明白了,這顓頊神帝是想要改革體制,不管改革的好與壞,但對當時的時代來說,可能是適合的,但當時舊有的利益集團肯定會奮起反抗,最後,頂不住壓力,只得放棄帝位,宣佈下野,退而求其次。

然後他的改革卻被下一任天帝繼承,人們才勉爲其難地接受下來。

這種情況,倒很像前世一些王朝的更替,比如秦建郡縣,漢承其強,隋開科舉,唐繼其盛,大約如此而已。

果然,伏羲繼續道:“最後一任天帝,人稱帝嚳,神稱帝俊,乃是一位年輕有爲之君,妻羲和,常曦等幾位神妃,承繼顓頊神帝之制,使天庭之名波於四方,人神皆爲歎服,歷萬世而不衰。”

“只可惜其對羲和十子寵愛過甚,使其不知下界疾苦,肆虐人間,被人皇帳下大羿所誅,遂起殺戮之心,大肆討伐,而人皇奮起而擊,率軍相抗,遂有人神之爭。”

伏羲看了王母一眼,搖搖頭,又對張百仁道:“諸多算計皆成空空,天地不穩,則時空宇宙有隙,天外魔神無時不在,虎視眈眈,不想後輩人盡皆忘卻,這才大劫四起,萬般恢弘盡成廢土。”

張百仁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躬身一禮道:“聖皇教誨,百仁不敢或忘,當時時自省,不負萬靈厚望!”

伏羲欣慰地點點頭,笑道:“你等願聽老朽廢話,老朽也就說些故事,全當玩笑罷了。”

說着,又對陳誠玩笑道:“小友覺得老友朽這故事講得精彩否?”

陳誠湊趣道:“不知幾何高人愛聽聖皇教誨而不得,如今我等也是極有耳福,能夠親耳聽到聖皇曆數先賢故事。”

伏羲哈哈地笑了起來,顯得十分高興,說道:“看來我與小友有緣,嗯,現在應該稱呼一聲道友了。”

陳誠連道不敢,伏羲繼續道:“道友不必謙辭,老朽尚有一事相托。”

說着,伏羲叫過句芒與七位護山靈將,道:“我這幾個下屬已經跟隨我多年,今日想要以其相托,不知道友答應否?”

陳誠驚詫一下,卻緊接着反應過來,伏羲是想給這幾人謀劃一條出路,他們都是上古遺留之神,但卻不合當今仙神之道,隱患潛伏,就像神農帝,劫難之下,神體受損,又無人供奉休養,之前已經陷入神魂沉睡的地步。

句芒也是如此,他作爲上古大神,竟在爭鬥中,不能抵擋陸吾神將幾合,可見衰弱到了何種地步。

那幾個護山靈將倒是好了很多,他們皆是異獸出身,天生天養,多有天賦神通,與功德聖賢或合道諸神有些不同。

只要躲過量劫難,雖然也有衰落,但不至於如句芒一般。

而他們想要重新築基,回返全盛,就要重新構建修煉體系,甚至重新走一遭輪迴之路,這就需要有人替他們謀劃護持。

而陳誠曾經在水玄背殼之中學習過伏羲的先天八卦之陣,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半個伏羲的隔代傳人,有因果蘊於其中,所以把這件事情託付給陳誠是最好的選擇。

在這之後,若句芒等人想要再次爲神,有伏羲說服羲和母子的功德在,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想明白這些,陳誠十分乾脆地答應下來。

這種事情一是情義所在,無法拒絕,二也對玄金派有所益處,雖然背了些責任,但也收穫了幾個上古修士。

凡人間的交情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所謂菩薩畏因,凡人畏果,在陳誠看來,應該說是菩薩畏因果,凡人畏惡果。

菩薩有大神通,循因而知果,但菩薩一視同仁,講究大慈悲,所以不喜因果,而凡人懵懂,不明因果善惡糾纏,只知善果爲善,卻不知善果也可能成爲惡果之因。

就像凡人間人情的往來,別人家送你禮物討好,你潔身自好,不貪不佔,以爲是造善因,必得善果,其實是自斷兩家交往之因,又何談善果?

所以凡人大多講究一張一弛,一來一往,善惡有度,因果循環,稱爲正道,而人情練達者,皆是善造因果之輩。

伏羲見陳誠答應下來,方纔對句芒幾人道:“你等在天皇時隨我征戰天下,如今緣分已盡,當以待我之心,待陳誠道友。”

句芒幾人早有準備,聞言點頭道:“謹遵陛下諭旨。”

說着趨步向前,再拜陳誠道:“拜見尊上。”

陳誠連忙扶起幾人笑道:“不需如此,你等入我玄金派門下,呼我掌教便是了,此乃靈寶道尊所傳道法,望你等好生揣摩參研。”

幾人聞言,頓時開心了許多,齊聲又拜:“拜見掌教師兄。”

伏羲見此事已成,方道:“請張帝君與諸位道友靜候,老朽去也。”

說着,祥雲又起,直奔鐘山島而去。

陳誠等人不知細狀,只見鐘山島中古樂齊鳴,天女共舞,又有彩霞迷目,霓虹漫天,好似是在迎接伏羲聖皇。

張百仁見狀帶着些輕鬆道:“聖皇人物貴重,功在萬世,有他說和,此事必成。”

不僅是他,衆仙也都抱着欣悅輕鬆地心態。

主要是因爲鐘山這塊骨頭太硬,讓衆仙有些無可奈何,幾經挫敗後,已經有些不耐,所以才迫切渴望伏羲能夠解決此事。

伏羲並沒有讓衆仙久候,只去了小半日時光,就帶着對方使者歸來,好似極其順利。

將伏羲迎入宮闕,安排幾人入座後,衆人才面色複雜地看向羲和派過來的兩個使者。

頭前一位是一個文士打扮的中年,他一身青衣落拓,瘦長臉型,三縷長鬚疏密有度,風骨卓然,看起來滿身的書香之氣,一臉的睿智聰穎,又帶有幾分仙風道骨。

另外一位就讓張百仁有些情緒複雜了,那衣帶飄飛,仙姿鳳骨,滿身清冷,冠絕俗豔的仙子,不是望舒又是何人。

要說沒有恨意,張百仁自己都不相信,那種頻臨絕望,生死之間的情緒,那種痛入骨髓,元神撕裂的痛處,讓他記憶猶心。

只是要說完全都是痛恨,卻也並非如此,身爲凡人時的那種仰慕與歎羨,讓他心緒如同處在冰火之中,說不上是愛恨交雜。

有過暗戀、單相思經歷的人大概很能明白這種心理。

若必要用一個詞句來大概形容他的心情,那就是銘刻入骨。

若讓陳誠知道他心裡的想法,或許會給他一個人性之中的“賤”字,這也可見人性的深沉,就算成仙作祖也難於抹除。

有些東西,得到的越是容易,越不容易珍惜,非得歷經磨難,百轉千回,才能銘刻入骨,而另一些東西,你越是珍惜,反而越容易丟失。

人性就是如此,神仙也難改。

張百仁此時的心情大概也是如此,不過他到底是仙界帝君,神仙中人,對於心中魔障,自然能夠憑藉自身修持抹除。

倒不似凡人需作欲仙欲死之態。

他若動不動就入魔黑化纔是可笑,那隻能說明他修持不夠,劫難未滿。

陳誠見到望舒仙子也是頗爲感慨,但見她神色平靜,泰然自若,不由有些鬱悶,甚至見到陳誠看來,也與他平靜對視,並無半點難言之苦或一絲愧疚之情。

陳誠不知她是天生具有茶‘女神’的資質,還是修行圓滿,達到了真‘女神’的境界。

正在陳誠胡思亂想之際,中年文士拱手,十分恭敬道:“拜見天帝陛下,在下白澤,代羲和娘娘前來商議合衆事宜,望陛下宏度海量,察納雅言,容我前天庭餘衆投效,我等願以待天帝俊之心服侍陛下。”

白澤擺出的姿態極低,一開始就言明瞭投效之心,這讓張百仁心中極爲欣悅,忙做出天帝儀態,極爲和悅地溫言撫慰道:

“聞聽白卿之言,朕甚是欣慰,深感白卿一腔至誠心。前番戰事,皆我與羲和娘娘誤會所致,雙方皆無過錯,從今之後,包括朕躬,皆不準再提。”

說着,又含笑道:“而白卿勞苦功高,朕今日自作決議,敕封你爲……”

張百仁高興之下,正要冊封高官厚祿,白澤卻突然打斷道:“陛下且慢,我等皆有投效之心,不過舊主落魄,我等不敢以攫取富貴心,而輕忽娘娘心意,因此還請陛下原宥我等唐突,以恢弘之度量,察納雅言,接納娘娘所求之事。”

張百仁被白澤一通極快的措辭說的暈暈乎乎,已經有些懵然了,他這才反應過來,原來這廝是在這裡等着他,怪不得一直白澤一直強調度量恢弘,接納諫言的說辭,若是自己不答應豈不是心胸狹小,不能接受諫言了?

張百仁剛剛想到此處,還未完全深思,卻又聽白澤鏗鏘有力道:“若娘娘不滿,我等雖死也不足一惜,魚死網可破,獸困人亦可傷,我等唯有一死以追先帝也。”

張百仁心裡亂糟糟的,剛纔還信誓旦旦,俯首躬身以表忠心,怎麼轉眼之間就變了態度?還開始提條件了!這可真讓人放不下臉面啊!

如此想着,張百仁看了伏羲一眼,見他一臉淡然,平靜如常,知道他不想插手談判之事,只能無奈地對白澤道:“白卿試言一二,若羲和的條件不甚過分,朕就做主答應如何?”

到了此時,張百仁也徹底明白了,前番作態分明就是白澤這廝設下的套路,只爲降低談判的難度而已,但事已至此,還是以大局爲重,先聽聽他說什麼在作考慮吧。

只聽白澤俯首低泣道:“羲和娘娘昔日有大功於天地,如今卻元神不全,靈光矇昧,遭受苦難,我等每每見之,皆心痛難言。”

衆仙見之,皆苦笑不語,這白澤真是戲精上身,爲了給羲和爭取高位,連臉面都不要了,你一個上古大神,說哭就哭,不嫌丟人麼?

只是白澤卻毫無所覺,繼續道:“以娘娘往日功績,只以昔日‘日神’之位酬之,方勉強得宜,如此尊位,讓娘娘得以永享仙福,我等也可放心。”

衆仙皆被他一番作態弄得放不下臉面,又覺得這要求倒也不甚過分,於是都無勸止意見,張百仁見狀,微微沉默片刻道:“既如此……”

張百仁允准的話剛要出口,陳誠卻馬上打斷道:“不可,昔日帝君曾以“日神”之位敕封於神農陛下,怎可以此位另立他人?”

衆仙聞聽此言盡皆一愣,不知作何反應,張百仁遲疑一下,也回想起來,有些猶疑道:“此事……”

一時間,殿內衆人皆卡在當場,唯有伏羲對陳誠頻頻微笑示意,好似對他十分讚許。

第六十一章 周天星斗第八十八章 太嶽陰府第六十一章 周天星斗第六十四章 謀劃神職第十二章 降妖伏魔第一百一十六章 上古天庭第六十八章 蜀州境內第五十一章 鬥法第一百一十章 鴻蒙紫氣第二十一章 交易第六十三章 珍貴賠禮第十一章 玉簡第九十二章 靈寶道君第二十八章 換養神丹第六十七章 萬華寺第九十四章 百草珠第一百一十七章 搬山倒海第三十四章 煉丹觀陣第六十二章 細候殺子第一百零四章 逃離第四十一章 好酒第二章 系統監獄第四十五章 得償所願第十七章 先天八卦第七十八章追擊第七十九章 壁障崩潰第八十一章 崑崙使者第七十四章 侍樂之神第六十八章 畫壁第三十一章 黑水神宮第三十八章邪神夫妻第三十八章 陣中匯合第五十六章 斬虎第一百一十章 鴻蒙紫氣第六十六章 西王母第五十六章 斬虎第三十五章 玄蟾仙姑第三十章 攻打陰城第六十三章 珍貴賠禮第三章 書生第一百一十三章 神通廣大第四章 首次劫掠第一百零一章 仙道境界第十三章 大佬一家第四十章龍女第五十三章 等待機會第九十四章 百草珠第一百零八章 卷末第三十四章 煉丹觀陣第八章 伏魔將軍第三十九章皇庭神將第七十二章 回寨第三十五章紅蓮聖女第八十二章撤退第二十五章 鎮殿將軍第一百零七章 仙山第七十一章 終於了結第十三章 朝廷降妖第三十五章紅蓮聖女第八十六章 微塵陣第十二章 降妖伏魔第八章 野性走秀第三十二章 紅蓮教第二十三章 綠林聚會與中邪第一百一十七章 搬山倒海第七十六章 魔魂第三十六章 玄蟾破陣第九十二章散仙境第一百零六章 謀劃第九十一章 歸還第三十六章 渡口第四十二章 綿水之上第二十四章 構建衙門第九十四章 百草珠第九十七章 潰逃第六十章 偶遇第十八章 變牛皮了?第三十二章 三尾狐妖第九十二章散仙境第五十一章 鬥法第六十四章 樵山府破第一百章 道德天尊第五十九章 組團下山第六十三章 珍貴賠禮第四十八章 棒打鴛鴦第十八章 勸降第十八章 勸降第十八章 勸降第七十二章 商議第八十八章 太嶽陰府第五十二章 系統升級第二十四章 邪物與擂臺第一百零七章 七彩鳥影第四十八章 火雲兵第八十八章 岌岌可危第六十章 偶遇第二十章 請老姑奶奶助我第三十五章紅蓮聖女第一百零九章 釋放囚犯第四十三章 水神共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