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夾山之關

六萬大軍攻城,損折定然不小,起碼有着一兩萬的傷亡,那就是還有三四萬大軍。任那些莫吉人再是能打,陷入大廣軍隊之中,也只有全軍覆沒這一個下場。所以這些莫吉人肯定會在大廣軍隊合圍之前撤走,這用不着多少天了!傅說想的卻是,要在莫吉人撤退的時候,狠狠地撲上去咬一口。

把這計劃說了,大帳之中就是死一樣的沉靜。這計劃自然是好的,有着七八成的成功機會。莫吉人師老兵疲,退出關外,肯定還會沿着舊路。

早在傅天仇爲兵部尚書的時候,就說過薊門關那地方守衛薄弱。而鎮北關一線卻都是精兵強將。

賊不走空,這是常理。去年遼西大雪,關外到處都是饑荒,牛羊牲畜都不知道凍死多少。今年開春的時候,莫吉人就搶掠過一次,只是那次守衛森嚴,莫吉人就沒有佔到多少便宜。

這次長驅直入,揮師直入京城,撤退回去的時候,也絕不會空手而回,必然會帶着劫掠來的人口,牲畜,財物這些。這麼一來,行軍速度必然就慢,而且紀律就會有着鬆懈。

軍隊這種東西(當然不是後世工業社會以後,那種物質極大豐富的軍隊)就是餓狼,關在籠子裡的時候,吃不飽穿不暖。只有出籠的時候,那就是嗜血成性。如果這時候再不讓他吃飽,那搞不好就會反噬主人。這情形就好像魔道中人,餵養魔頭一般。

莫吉人本來就窮,十幾年前還是打獵捕魚爲生的半開化的野人,以他們的生產力來說,補考劫掠,根本養不活自己。

實際上,兩個世界都是一般,出了中土華夏。任何一個四夷,都不能光憑自己就能養活自己,都要靠着劫掠來補充大半的消耗。這就是中土和四夷之間天然的矛盾!

曹操當年說呂布:“有如喂鷹。飽則遠遁,飢則聽命。”這軍隊一旦吃飽了,每個士兵都劫掠了足夠多的東西。戰鬥力肯定會下滑的厲害。

這些都是古代兵法上的關鍵所在,有着軍心士氣,三萬大軍破五十萬。沒有了軍心士氣,人數再多。也只是多些俘虜而已。

所以古代戰爭,遠遠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輝煌。以前嘲笑西方,幾萬人的大會戰,就是名留史冊。幾千人也就是兵團了,和天朝動不動就是數十萬上百萬大軍決戰不可以道理計。

但是穿越到這個世界。接觸的多了,就慢慢明白。人數多了,能有效組織的卻也就不過幾萬大軍而已。因此歷史上那種幾十萬大軍,氣吞山河,投鞭斷流的,結果往往都是失敗的一方。

話題扯遠了,這些將領都是老於戰事的,聽着傅說分析過了。都覺着大有可爲。不過就是沒有一個開口表示贊同的。這就是代表着不同意了!

傅說自然知道是爲什麼,很多時候,不是正確的事情,大家就會選擇的。大家所選擇的往往不是看正確不正確,而是看對自己有利沒有。

一者,現在去京城勤王沒有什麼危險。大軍雲集。但是去堵截莫吉人的退路,莫吉人萬一狗急跳牆。那就危險的很吶!

二者,功莫大於擎天保駕。去京城勤王。就是保護皇上。這功勞據說最大的雖然勤王的人多,每個人分下來就少了。而去阻擊莫吉人,卻就沒了這份功勞。沒了這份功勞不打緊,萬一皇上日後唸叨起來,某年我遇到危險,別的臣子都來護駕。就你沒來,雖然嘴裡不說,心裡卻肯定就會有了看法。

官場上什麼最重要?自然是上級心裡的看法最重要。何況這是皇帝的看法,那可就翻身不了了。就好像過年給領導送禮一樣,誰給領導送禮,領導不一定記得住,可是誰沒送,領導一定會記住。

道理都是一般,而嚴重性卻遠遠過之了。無怪乎這些將領都是這般表情。

這些彎彎繞,放不上臺面來。但是卻是其中的關鍵!

三者,就是他們的家屬都還在京城,有着擔心牽掛,這就是人之常情了。

傅說並不是那種不通人情事故之輩,對這些也有些瞭解。還是那句老話,這種事情,不能用強,要解開心結纔好。不情不願的部隊,必然沒有多高的士氣。

傅說和嶽山秋對望了一眼,這等情形早已經在他們的預料之中了。有些話傅說來說就不大合適了,當下嶽山秋輕咳一聲道:“各位,其實大可不必想的太多。莫忘記了,你們眼前坐着的是誰?”

這話一出,所有將領心中又是一凜。是啊,想起國師的身份,大廣朝歷代國師,不論是正式冊封的還是沒有正式冊封的。都是神通廣大,法力無邊之輩。同時,國師也是天子之師,歷代天子最信任倚重不過的了。

若是跟着別人不去救駕,說不定皇帝心中還有什麼想法。但是跟着國師……

看着嶽山秋這種內廷供奉高手,都這般恭恭敬敬的跟在傅說身後,已經足夠讓他們浮想聯翩了。

“你們放心,這次雖然有些危險。但是跟着本國師,這戰功誰也抹殺不了。”傅說淡淡的說着,語氣之中自然有着一種讓人信服的力量:“這一仗若是打好了,便是封爵也不是難事!皇上圖謀甚大,若是這次你們眼睜睜的看着莫吉人出關遁走,放棄大好機會不去攻擊的話,恐怕皇上是不會放過諸位的了!”

在座將領個個動容,想起慶安皇帝的性格來,說是宏圖偉略那絕對是拍馬屁了。但是好大喜功卻是一點都不假的!躲在深宮之中幾十年,雖然不管政事,但是卻對各種戰事十分上心。尤其是打了勝仗,慶安皇帝雖然小氣,但是從來對戰功的賞賜都是極其豐厚的。

這般軟硬兼施,這些將領才慢慢的鬆動下來,抱拳行軍禮道:“國師放心,我等聽從國師之命,報效皇上,報效朝廷!”

傅說頜首道:“這般便好!”

收服了這些將領,大軍繼續開拔。軍中士兵們卻是什麼都不知道,甚至不知道京城再被莫吉人圍攻。

在古代的條件下,軍心士氣極爲脆弱,一些負面消息最容易惹得軍心動盪,生出種種變故來。最爲可怕的就是營嘯了!所以軍中消息封鎖的一向是極爲嚴密,軍情不會讓下層官兵知道。

傅說以前的世界,鼎鼎大名的關羽關雲長,水淹七軍,打的曹魏震怖。卻被東吳偷襲,攻下了荊州大本營。關羽沒有封鎖住消息,軍中上下士兵全都知道了。軍心動盪,這才窮途末路,被東吳斬殺。

如今形勢,就差堪彷佛了。這時候如果一些穿越客仗着天朝開國經驗,搞什麼上情下達之類的,教育士兵的事情,也都是失敗的多。

大廣朝京城五百里之外,就有着大羅山山脈,是天然的農業和草原畜牧的分界線。修築了關卡城防,隔開關內關外。

北方山脈原本就多雄峻,大羅山脈就是中土天然的屏障。但是這山勢再險峻,總有些地方是比較平坦,容易進出的。但是能通過小隊人馬的地方,和能行走大軍的道路是兩個概念。

山中有些小路,能容幾十人上百人的小隊人馬通過,但是要過大軍是根本不可能的。大羅山脈能通過大軍的地方,早就鑄成了關卡,防守嚴密。

尤其是莫吉人興起之後,對着莫吉人的鎮北關就日趨重要,駐紮了大廣朝最精銳的部隊和最好的將領,兵精糧足。但是其他離着莫吉人遠的一些關卡,卻就慢慢的鬆懈了下來。夾山關就是這般防務鬆弛,這才被莫吉人繞道而攻,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了下來,偷襲了京城。

夾山關極其險要,部隊行走在這種地方,兩邊山勢夾緊,人行其中,天之一線。只能容五人並行,騎馬的話就只能兩騎了。這裡築成關卡,當真算得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不過再好的防線,也是要人來防守。就是因爲這地方太過險要了,所以守軍才疏忽大意,被莫吉人輕鬆拿下。

夾山關現在被莫吉人佔據着,是他們撤退的後路,只要打下夾山關,幾乎就能給莫吉人來個甕中捉鱉。這比傅說手下那些將領開始預料的野戰要強的太多!

“莫吉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傅說笑盈盈的望着遠方的關卡,卡死了這整條夾山道,城高牆厚,高都有着十丈,防禦完備。關城上還能隱約的見着大炮,只是傅說懷疑這些莫吉人有沒有人會開炮的。

而且,這大炮也是對着關外的方向。整座關卡設計的時候,就防着外來的危險,從內裡攻擊就簡單許多了。據說當日莫吉人就是有一隊精銳,翻過山間小路,然後從背部殺入,開了城門。關外的莫吉人一鬨而入,內外夾擊就奪取了這座險要的雄關。

莫吉人的軍事編制以分爲十人隊,百人隊,千人隊這些,相當簡單。現在駐守夾山關的就是兩個千人隊,兵力不多,也就兩千餘人。。。)

第26章 五氣五雷第2章 陰山老妖第51章 意識戰鬥第56章 諸事纏身第35章 今世信徒第77章 煉化氣運第28章 元神御劍第53章 經籙氣運第49章 行軍紮營第10章 又見知秋第2章 歸山之君第47章 祖靈土地第28章 元神御劍第23章 流民馬賊第19章 太原城第26章 複製符召 天命之人第9章 夾山之關第8章 得罪土地第33章 風情小鎮第73章 圖騰崇拜第30章 追殺鐵屍第42章 引蛇出洞 各方反應第105章 負荊請罪第35章 借錢第75章 赤子初心第26章 神戰之前第10章 攻打夾山第7章 崑崙第86章 再次刺殺第25章 朝聞大道 夕死可矣第17章 地火煉丹 白虎兇星第22章 夜間混戰第17章 夜窺天機第6章 孽障第25章 無爲第71章 自然之靈第77章 神仙之別第24章 斬神之劍 神明下降第64章 大廣太祖第11章 一波未平第16章 半道劫人第46章 夜話第28章 佳人情深第21章 人心易縱第27章 五氣通神第9章 大吳山神 心血來潮第35章 宋家大宅第79章 立下賭約第11章 坐船出海 卦象變動第50章 兵家印訣 黑龍寶藏第9章 陰世鬼神第60章 周天運轉第2章 救援叔父第2章 偷得浮生第17章 神恩如獄第99章 祭祀神廟第11章 陷阱第21章 荒廟野神第5章 邪術害人第1章 逍遙遊第12章 暴雨第6章 天第109章 蘇桃成精第31章 冥土令牌第71章 相繼入魔第21章 荒廟野神第101章 冥土鬼方第53章 經籙氣運第12章 慷慨第31章 冥土令牌第24章 講道第22章 塵根兇焰 七返九還第24章 講道第43章 蘭若古寺第24章 五行之氣第73章 佛光照魔第29章 道途艱難第2章 逆而爲仙第17章 天命之格第19章 御前論仙第17章 普度慈航第6章 害人的相師第44章 棱堡第1章 觀音娘娘第34章 滿城瘋魔第20章 路見不平第22章 人道第2章 溫柔第75章 仙道逍遙第42章 東牀快婿第54章 花山縣令第7章 此世無仙第37章 羅王神君第31章 黑山鬼城第21章 人心易縱第22章 塵根兇焰 七返九還第37章 錦衣親軍第12章 暴雨第17章 夜窺天機第47章 鐵氏柱石 闖營奪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