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回 成仙

文登縣有兩位男子,一名周生,一名成生。兩人少年時起便同桌讀書,交情莫逆。成生家貧,生活飲食全靠周生接濟,加上年紀比周生小,於是拜周生爲兄,認周妻爲嫂,兩家人經常竄門,親若一家。

不久,周妻生子,產後暴卒,周生續娶王氏爲妻,由於王氏年輕貌美,成生守禮自重,爲避嫌疑,去往周生家的次數漸漸減少。

這一日王氏弟弟前來走親戚,剛好成生也在,大夥聚在一起,正擺上酒席準備吃飯,忽有僕人來報:周府家奴被縣太爺重打了一頓。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黃老爺家的牛倌縱牛踩壞了周府家的莊稼,周府家奴上去理論,兩邊你看我不順眼,我看你不爽,最後鬧到了公堂。

由於黃老爺退休前乃吏部天官,縣太爺徇私偏袒,不問是非對錯,直接將周府家奴亂棍責打,逐出衙門。

周生弄清事情始末,大怒,罵道:“姓黃的放豬娃,欺人太甚。想當初他祖上不過我家一奴才,如今飛黃騰達,便敢目中無人了嗎?不行,我要找他算賬。”

成生勸道:“如今這世界,豺狼橫行,黑白不分,當官的個個衣冠楚楚,人面獸心,比強盜還不如。哥哥這一去,不過以卵擊石,何必自討沒趣?”

周生道:“話雖如此,但這口氣無論如何也咽不下去,說不得,我得去找官老爺理論。縣令乃朝廷命官,理應爲民做主,豈能成天跟狗一樣汪汪吠叫,只知替權貴賣命?我這就去縣衙告黃家一狀,看縣令怎麼處置。”

衆僕人都道:“正該這樣。走,告狀去,告狀去。”

成生苦苦勸阻,周生一意孤行,根本聽不進去,親自寫好狀紙,狀告黃老爺橫行鄉里,爲惡不法。縣令早給黃老爺收買,接到狀紙,看也不看,直接扯得粉碎,命左右將周生關入大牢。湊巧大牢中關有三名大盜,縣令與黃老爺一合計,暗中威逼利誘,唆使大盜栽贓陷害,污衊周生爲盜賊同黨,藉機革除周生秀才功名,百般折磨。

成生聞訊,前來牢中探望,周生後悔莫及。成生勸道:“事已至此,官官相護,要想討還公道,只有豁出性命,上京城告御狀。”

周生嘆氣道:“可我身陷牢籠,不得自由,如何告御狀?我雖有一名弟弟,但性格柔弱,難成大器,唯一能做的就是每天來牢中給我送飯,根本不能指望他。”

成生道:“大哥有難,兄弟我責無旁貸。你放心,我替你進京面聖,定要還大哥清白。”言畢,獨自北上皇城。

到了京都,成生得知皇帝身居深宮內院,普通百姓根本無緣求見。無奈下轉而求其次,親自去各部門伸冤,孰料京城官員,或多或少都與黃老爺有些關聯,不是舊日同事,就是門生故吏,誰也不肯受理案情。成生連連碰壁,盤纏用完,只得在京城四處流浪,苦苦等候機會。

過了十個月,終於等到皇帝出宮狩獵。成生大喜,於是在皇帝老兒必經之路攔截,面陳冤屈。皇帝還算仁慈,瞭解情況後,當即命手下部院官員重新開審。

另一邊周生身處牢獄,每日嚴刑逼供,屈打成招,不得以認罪伏法,縣令又暗中囑咐衙役,不給周生飯吃,親弟弟前來探望,亦不允許。

等到部院開庭重審,周生已餓得有氣無力,黃老爺偷偷送了幾千兩銀子賄賂主審官,替自己說情,主審官笑納了銀兩,順水推舟,決定兩邊都不得罪,將所有責任全推在縣令身上,貶其官職,流放邊疆,判定周生無罪,當庭釋放。

經歷了此事,周生死裡逃生,對成生愈發敬重。成生卻是心灰意懶,決定歸隱山林,尋仙求道,臨別時邀請周生同行。周生放不下人間富貴,兒女柔情,沒有答應。

成生默默不語,獨自出走深山。

自成生去後,數年不通消息,周生思念心切,派人四處尋找,踏遍幽谷寺廟,半點不見影蹤,時間一久,尋人熱情慢慢冷卻,記得成生留有一名兒子,於是悉心照料,算是報答成生昔年救命之恩。

過得八九年,成生忽然迴歸故里,身着黃巾大氅,上週府登門拜訪。兩人重逢,周生見老朋友仙風道骨,喜不自禁,笑問:“賢弟這些年去了哪裡,害我好找。”

成生笑道:“閒雲野鶴,居無定所,今日相會,見大哥身體清健如昔,可喜可賀。”

周生擺酒設宴,說道:“賢弟既已歸來,以後當安分守己,身上這副道袍,也該脫下來啦。”

成生微笑不語。周生急道:“賢弟,切不可再犯糊塗。你乃有家有室之人,如何不念舊情,棄妻兒如敝屣?”

成生笑道:“大哥這話不對。此乃衆人棄我,非我棄衆人也。”

周生見他不聽勸講,也就不再言語,岔開話題,問道:“這些年賢弟在哪求道?”

成生道:“嶗山上清宮。”

飯畢,天色昏暗,兩人抵足而睡。周生睡到半夜,夢中察覺成生裸體壓住自己胸口,呼吸困難,忙問道“你在搞什麼名堂?”成生並不回答。

俄爾夢醒,回顧臥室,四周杳然寂靜,成生不知何時,渺然遁去矣。揉了揉眼睛,凝神一瞧,自己明明睡在牀鋪外側,此刻竟然翻到內側,可是那裡應該是成生睡覺的地方啊。忍不住自言自語“昨晚並沒喝醉,這鬧的是哪一齣?”

拿過鏡子一照,自己面容大改,竟爾變成成生模樣,叫道:“哎呀,成生在此,我卻又在哪?”皺眉思索,終於明白原委:這肯定是成生搗鬼,他一心想我隨他出家修仙,於是用幻術戲弄,無非是欲逼得我走投無路。

想通此節,哈哈一笑,走進臥室去找妻子商量對策,但由於自己相貌已變,妻子根本不讓進屋。

無奈下只得騎馬前往嶗山,尋找成生解除幻術。這一日來到嶗山腳下,路遇一道人,跟他打探消息“道長,聽說過成生此人嗎?”

道士笑道:“似乎聽過,他好像在上清宮修行。”

再過一陣,又路遇一昔日同窗,那人上前打招呼:“成兄,多日不見,聽說你登山拜道求仙,怎麼依然遊戲紅塵?”

周生忙道:“李兄,你認錯人了。我是你老朋友周生啊。”說着將親身遭遇簡略提及。那人笑道:“原來如此,對了周兄,你怎麼來到嶗山?”

周生道:“我找成生啊,你見過他嗎?”

那人道:“嗯,聽你這麼一講,我記起來了。剛纔有一人變作周兄模樣,上山而去,想必就是成生。他剛離去不久,應該追得上。”

周生趕緊道謝,二話不說,急忙上山追趕。走了一段路程,見一小道童坐於路旁,上前問話“童兒,見過成生道長嗎?”

道童笑道:“成道長,那是我師父。你要找他是不是,跟我來吧。”當先領路,大踏步急轉而行,卻是下山,並非前往上清宮。

如此不停奔走,所過處道路崎嶇,連走了三天,來到一處地方,其時已是初冬,天氣漸漸寒冷,此地卻是百花齊放,撲鼻盡是花香。童兒將周生引入一間大殿,成生出來迎接,擺上酒宴,席間飛禽走獸環伺在側,膽子都很大,也不畏懼生人,時不時輕輕鳴叫,聲如樂曲,悠揚動聽,偶爾間還跳到桌上游玩。

周生心中暗暗驚訝,但仍是留戀紅塵,不願久待。飲完酒,殿中大地上有兩個蒲團,成生請周生在蒲團坐下,一直坐到二更天,萬籟俱寂,周生漸覺疲睏,打了一個盹,迷迷糊糊中隱約覺得自己跟成生調換了身軀,醒來時在下巴上一摸,鬍鬚數寸,重新恢復了本來容貌。

未幾天亮,周生起身告辭,成生道:“我送大哥回家,請大哥閉上眼睛。”

周生依言閉眼,只聽得成生說道:“我已替大哥打點好行囊,咱們這便啓程吧。”手指一條岔道,道:“此乃捷徑,大哥緊跟在小弟身後,可別走丟了。”兩人踏上岔道,邁步如飛,過了不到半盞茶時間,周府已然遙遙在望。

來到門前,只見府門緊閉,周生邀請成生一同進去,成生不肯,說道:“我在路邊等候,大哥不用管我。”

周生點點頭,伸手去敲大門,卻遲遲沒人迴應,成生笑道:“大哥,不用再敲了,嫂夫人此刻正銷魂快樂,哪有功夫搭理你。你從牆壁上穿進去吧。”

周生搖頭道:“牆壁堅硬,怎能穿行?”

成生笑道:“試一試又何妨?”

周生依言試探,只一下,便穿牆而過,進入內院。至妻子臥室外,忽聽得裡面嬌聲細語,喘息呻.吟,忙戳破窗紙,探頭查看,只見妻子王氏赤身裸體,正與僕人偷情呢。

周生怒不可遏,想要進屋捉姦,又怕勢單力弱,不是姦夫淫婦對手,只得返回門外,請成生幫忙。

成生一口答允,拔劍而出,兩人一同踢開臥室房門,進屋懲兇。

僕人一見利劍,拔腿欲跑,被成生手起劍落,一劍砍下胳膊。周生捉住妻子拷問,這才得知:王氏剛剛過門時便品行不端,暗中早與僕人歡好多次。

周生氣得跺腳,一把奪過長劍,割下妻子頭顱,剖開肚腹,將腸子掛於樹枝。爾後一陣苦笑,與成生揚長離去。

忽聽得一聲雞啼,周生驀然醒轉,身在臥榻,卻是南柯一夢,忙對成生說“無緣無故做噩夢,嚇死我了。”

成生笑道:“夢裡真真真亦幻,是真是假,回去一瞧便知。”說着拿出身旁佩劍,只見劍身上血跡仍在,這又作何解釋?

周生滿腹狐疑,匆忙回到府邸,成生手指宅門,道:“昨天我不就在此等你嗎?我眼下還在這裡等你,申時一過,你若不回來,我只好獨自折返。”

周生推門回家,只見居室蕭條,一個人影也無,想起弟弟住處就在附近,忙去造訪。弟弟一見周生,哭道:“哥哥,自你離家,昨晚忽來強盜,殺死嫂嫂,剖腹挖腸,手段殘忍。我已經報了案,眼下兇手仍然逍遙法外。”

周生默不作聲,半晌嘆氣道:“不用報案了,你嫂嫂紅杏出牆,是被我殺死的。對了,我兒子呢?”

弟弟命乳母將小少爺抱出,周生囑咐道:“這孩子是我跟前妻所生,眼下還不到十歲,我殺死妻子,罪孽不淺,不能再逗留此地,即刻便要離開。孩子就託給二弟照顧了。記住:本本分分做人,凡事多忍耐,我走了。”言畢,大踏步出門而去。

從此後,周生與成生隱居深山,苦煉道法,終於參透生死,修成神仙。

另一方面,周生弟弟撫養小孩,由於爲人老實,不擅操持家業,很快就家道沒落,一貧如洗,窮得連吃飯都成問題。

這一天,周生弟弟來到書房,忽然發現桌上留有一封書信,上面寫着“二弟親啓”四個字。

周先生心中奇怪“難道大哥回來過?”打開信封,只見裡面放着一枚數寸來長的指甲,金光閃爍,十分別致。

周先生好奇心起,拿起指甲在硯臺上輕輕敲擊,忽然間滿屋中金光耀眼,黑色的硯臺燦燦生輝,已變成一大塊黃金。

周先生大喜,又找來一塊銅,一塊鐵,依次用指甲敲打,毫無懸念,銅塊鐵塊也立刻變成黃金。

有了這樣一門法寶,周先生很快便富可敵國,他飲水思源,知道指甲乃成、週二人所贈,於是悉心照料二人後代,視如己出。

往後的日子,周府黃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老百姓紛紛相傳:這家人會點金術。

第222章 荷花三娘子第58回 鳳陽士人第175章 趙城虎第262章 八大王第403章 車伕第61回 祝翁第378章 喬女第138回 宮夢弼第134回 柳秀才第168章 土地夫人第68回 俠女第256章 鴿異第233章 雲翠仙第378章 喬女第35回 葉生第276章 鏡聽第120回 狐妾第165章 蛙曲第69回 九山王第68回 俠女第133回 保住第86回 巧娘(三)第43回 金世成第151回 秀才驅怪第57回 造畜第392章 張氏婦第394章 男妾第25回 狐嫁女第399章 王十第6回 畫壁第120回 狐妾第351章 藥僧第184章 封三娘第275章 牛廷章第58回 鳳陽士人第204章 柳氏子第67回 胡四姐第97回 閻羅第145回 促織第219章 河間生第265章 羅祖第150回 妾杖擊賊第5回 瞳人語第175章 趙城虎第447章 鍾生(二)第411章 青城婦第186章 布客第370章 陵縣狐第216章 潞令第450章 丐仙(二)第218章 厙將軍第133回 保住第98回 單道士第237章 林氏第361章 農婦第437章 小翠(一)第66回 珠兒第64回 快刀第290章 龍戲蛛第438章 小翠(二)第233章 雲翠仙第446章 鍾生(一)第342章 元寶第355章 紅毛氈第337章 遼陽軍第45回 廟鬼第283章 胡四娘第356章 抽腸第134回 柳秀才第391章 狐女第182章 酒蟲第61回 祝翁第438章 小翠(二)第80章 江中第22回 野狗第373章 真生第109回 商三官第81章 林四娘第278章 金姑夫第7回 山魈第249章 馬兒第170章 念秧(一)第393章 於子游第78章 張誠第3回 屍變第36回 成仙第261章 孫生第19回 蛇人第381章 曹操冢第101回 西僧第13回 偷桃第393章 於子游第168章 土地夫人第11回 宅妖第224章 大力將軍第355章 紅毛氈第390章 黑鬼第124回 五羖大夫第38回 王蘭第387章 大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