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回 辛十四娘(一)

正德年間,廣平書生馮某,年少輕佻,縱酒貪杯。這一日清晨,馮生外出,路遇一少女,身着紅裙,容顏秀麗。身後跟着一名丫鬟,主僕兩踏草奔波,露水沾溼衣鞋。馮生乍見少女,心生好感。傍晚時乘醉而歸,見路旁一座寺院,荒廢良久,一名女子自寺內而出,正是早晨那位佳人。

少女偶遇馮生,轉身入寺。馮某心想:寺院乃出家人清修之地,何以藏有女子?想到此處,系驢門前,進寺查看。只見斷牆殘壁,石階上雜草叢生,正彷徨間,一名白髮老叟慢悠悠走出,衣帽整潔,問道:“公子從何而來?”馮生道:“在下偶爾路過古剎,正想瞻仰風景。老丈又是哪裡人氏?”老叟道:“老夫漂泊無依,暫借此地安頓家小。難得貴客駕臨,如不嫌棄,請進屋喝一杯茶水。”

兩人並肩而行,來到大殿後院,一條石路通往大廳,路面乾淨,進入室中,珠簾帷幔,薰香撲鼻,各自坐定,互道姓名,主人自稱:“老夫姓辛。”馮生酒意未退,半醉半醒,問道:“聽說老丈有一閨女,尚未嫁人,在下不揣冒昧,想娶令嬡過門,不知意下如何?”老叟笑道:“此事我做不了主,得請教內人。”馮生點頭道:“理應如此。”跟主人索要筆墨,題詩一首:“千金覓玉杵,殷勤手自將。雲英如有意,親爲搗玄霜。”主人微笑不語,將詩詞傳給左右觀賞。

俄頃,一名婢女在老頭耳邊說了幾句話,主人起身道:“公子稍坐,老漢去去就來。”挑簾而入臥室,隱約聽到內室中低聲話語,交談三兩句,老頭便即折回,馮生心想:“大事應該成了。”誰知老頭東一句西一句閒聊,閉口不談婚事,馮生急了,問道:“老丈到底作何打算,還望直言相告。”

老頭道:“公子卓爾不羣,老漢傾慕已久。只是有些隱衷,不便開口。”馮生道:“但說無妨。”老頭道:“老漢共有十九位女兒,其中十二位已經出嫁,婚姻大事,皆由拙荊決定,老夫從不參與。”馮生道:“此等瑣事,在下毫無興趣。我只要今早那位紅衣少女。”辛老頭默默不語,並不理會,但潛意思很明顯:想娶我女兒,沒門。

忽聽得房內傳來軟音膩語,馮生再也忍耐不住,藉着酒興撒潑,叫道:“既然做不成夫妻,那麼見一見令嬡姿色,這總可以吧。”一邊說話,一邊掀開珠簾,闖入閨房。果然見到一名紅衣少女,亭亭玉立。

馮生貿貿然不請自入,屋內女眷俱是吃驚不小。辛老頭更是大怒不止,命令手下男僕,七手八腳將他扔了出去,直飛進草叢中,瓦石紛飛,一通亂砸。馮生酒意上涌,亦不覺疼痛。耳聽得毛驢大口吃草,吞嚼有聲,於是從亂草中爬起,翻身上驢,踉蹌而行。夜色昏沉,馮生誤入深谷,周遭狼叫梟啼,淒厲刺耳,不由得汗毛直豎,四顧迷茫,更不知身在何處。

遙望樹林之中,燈火明滅,馮生心想:此處必有村落。於是前去投宿,只見高牆大院,當下以馬鞭敲門,屋內有人問道:“外面是誰,深更半夜來此?”馮生道:“迷路的,還望行個方便。”問話之人道:“請稍等,待我去稟報主人。”馮生駐足等候,過不大會,一名僕人走出,替他牽驢。

馮生進入屋中,只見大廳華麗,堂上燈火明亮。坐不大會,一名婦人款款而出,詢問客人姓氏,馮生如實說了。再過片刻,數名青衣婢女,手扶一老太太出,說道:“郡君到了。”馮生起身站立,欲跪拜行禮,老太太揮手製止,請他入座。問道:“公子莫非是馮雲子之孫?”馮生道:“正是。”老太太道:“原來你是我外甥之子。老身風燭殘年,腿腳不便,故爾親戚之間,很少往來。”

馮生道:“在下從小失去雙親,祖父故友,大多不認識,不知該怎樣稱呼老太太?”郡君道:“不必多問,你以後自會知道。”馮生不敢多言,腦中回思主人來歷,半點頭緒也無。郡君道:“公子何以深夜至此?”馮生素來膽大自負,當即將寺院中經歷詳細述說,郡君笑道:“男婚女嫁,此乃好事。況且公子乃當今名士,也不至於辱沒女方,野狐狸精何以目中無人?你放心,此事由我做主。”馮生大喜,連連致謝。

郡君顧盼左右,說道:“我不知辛家女兒,相貌竟如此端麗。”青衣丫鬟道:“辛老頭共有十九個女兒,個個貌美如花,不知公子想娶哪一個?”馮生道:“穿紅衣服的那位,大約十五歲左右。”丫鬟道:“這是十四娘。三月間,曾隨母親一起,來給郡君拜壽,怎麼忘記了?”

郡君笑道:“我想起來了,莫非是臉罩面紗,鞋子上繡着蓮花,裡面填充香料的那位?”丫鬟道:“就是她。”郡君道:“這小妮子倒會打扮,狐媚天成。不過身材確實窈窕,公子眼光不差。”隨即吩咐丫鬟:“去請十四娘前來。”丫鬟領命而去。過不大會,便即返回,說道:“十四姑娘到了。”

馮生擡眼凝視,只見一紅衣女子,面朝老太太盈盈拜倒,郡君伸手將她扶起,說道:“自家兒媳,不必客氣。”女子聞言,臉色微紅,娉婷而立,不敢作聲。郡君手摸她秀髮,問道:“十四娘最近在家幹嗎?”女子低頭回答:“閒來無事,刺繡而已。”擡頭瞧見馮生,羞澀不安。

郡君道:“這是我外甥,好心與小姐結成姻緣,何以趕他出門,令其迷路?”女子低頭無語。郡君道:“我請姑娘前來,非爲別事,只是想替外甥做媒。”女子默默不言。郡君雷厲風行,當即命手下打掃牀榻,替二人洞房。女子赧然道:“此事我做不了主,得稟告父母。”郡君道:“老身替你撮合,還會有誤?”

女子道:“郡君之命,父母想必不敢推辭。但如此草草成親,婢子即便死去,也絕不答允。”郡君笑道:“小女子不可奪志,很好,不愧是馮家兒媳。”從頭上摘下一朵金花,遞給馮生,說道:“收好信物,回家擇定吉日,自會送新娘子前去完婚。”手指一名丫鬟,說道:“送外甥回去。”窗外雄雞啼唱,僕人送來毛驢,馮生戀戀不捨告辭,出門行走,數步之外,略一回頭,村莊已然不見。但見松林茂密,亂草叢間,惟有數座孤墳。馮生思索良久,終於醒悟:此地不正是薛尚書墳墓嗎?

薛尚書死去多時,乃馮生祖母之弟,所以郡君口口聲聲稱呼自己彌甥。那麼由此猜測,郡君也是鬼了?十四娘呢,她又是何來歷?

馮生嘆息而回,胡亂選了個日子,只等成親。有時不免會想:“鬼魂之言,能夠作準嗎?”再次前往寺院,只見殿宇荒涼,向附近百姓打聽十四娘蹤跡,大家都說:“沒見過。但寺院中常有狐妖出沒。”馮生自思:“若能取麗人爲妻,即便十四娘是妖,又有何妨?”

第145回 促織第107回 汪士秀第282章 顛道人第334章 顧生第164章 捉鬼射狐第321章 夏商第24回 真定女第249章 馬兒第26回 嬌娜第355章 紅毛氈第452章 崔猛(二)第276章 鏡聽第18回 長清僧第37回 新郎第79章 龍第307章 夏雪第336章 佟客第114回 劉海石第342章 元寶第87回 魯公女第332章 陸押官第227章 顏氏第256章 鴿異第288章 鬼令第165章 蛙曲第246章 蕭七第306章 夜明第416章 褚遂良第360章 刁姓第314章 周克昌第317章 諸生第401章 韋公子第314章 周克昌第293章 役鬼第225章 白蓮教第254章 董公子第444章 仙人島(二)第251章 閻羅第4回 噴水第315章 醜狐第242章 山神第224章 大力將軍第176章 螳螂捕蛇第127回 楊千總第187章 農人第274章 桔樹第275章 牛廷章第207章 錢流第201章 綠衣女第339章 單父宰第365章 楊大洪第214章 竇氏第363張 郭安第379章 三生第147回 龍無目第247章 豢蛇第72回 蓮香第280章 鬼津第159回 白蓮教第169章 胡四相公第40回 青鳳第192章 閻王第20回 雹神第307章 夏雪第63回 某公第358章 牛飛第141回 羅剎海市(一)第103回 白於玉第449章 丐仙(一)第452章 崔猛(二)第377章 牛同人第341章 邑人第158回 辛十四娘(二)第396章 牛犢第24回 真定女第401章 韋公子第228章 杜翁第315章 醜狐第434章 青娥第312章 負屍第145回 促織第105回 老饕第158回 辛十四娘(二)第368章 鳥語第447章 鍾生(二)第211章 堪輿第285章 祿數第270章 沂水秀才第27回 妖術第194章 張阿端第399章 王十第74回 吳令第13回 偷桃第235章 胡大姑第209章 蓮花公主第169章 胡四相公第151回 秀才驅怪第71回 汾州狐第371章 王貨郎第135回 水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