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夢寐以求的時刻

這確實是一個喜訊————結婚的日子訂了。然而,面對着喜從天降的禹生,他還是有些擔憂、有些期待。他擔憂着會不會夜長夢多,他期待着婚期能早日降臨。臘月十六到了,這一天終於到了,“呯嗙、呯嗙、劈啪、啪啪啪……”隨着驟然響起的鞭炮聲,禹生夢寐以求的時刻盼來了。“媳婦兒到了,媳婦兒到了!”喧譁聲和歡笑聲中,院子里老禹家近門兒人和親朋好友簇擁着禹生往大門口兒跑。到了門口兒一看,只見那接媳婦兒的花兒轎,在禹生家的門口兒停了下來,人們都目不轉睛的盯着轎子,等着看新媳婦兒的時候,從轎子裡卻鑽出一條金毛兒犬來,“誒,這是咋兒回事兒,”看着那脖子上繫着根紅線繩,身上還套穿着紅衣服的金毛兒犬有人在嚷嚷着,“新媳婦兒呢?”這時,新媳婦兒邁着穩重的步履從花轎裡走出,她一笑百媚,貌美如花。只見她手裡拿着個紅布球兒衝着金毛兒一扔,那金毛兒往高一竄張口就叼住了那個紅布球兒。“好,”有人喝彩道,“漂亮!”“這回禹生可娶了個好媳婦兒,”還有人驚呼,“這不是天仙女兒啊?”此刻,禹生更是控制不住內心激動的心情,上前將媳婦兒抱起來,直接奔向家裡,而那金毛兒也興奮的搖晃着尾巴跟在後面跑了進去。

“咱家兒人在院子帳篷,新親在東屋兒,親戚朋友在西屋兒。”婚禮主持喊道,“開席——”等前來道喜的人都就位了,婚禮主持挨屋兒看了看之後,走到禹生跟前問:“大兄弟,弟妹孃家沒來新親嗎?”“沒來。”新媳婦兒在一旁接過話茬兒,“金毛兒就是新親!”“啊……”婚禮主持聽了先是一愣,然後思忖片刻之後,指了指那金毛兒說,“那就請新親入席吧。”“走!”新媳婦兒把金毛兒帶進了東屋兒桌席旁。新親的桌子有兩男兩女四個陪客兒,新媳婦兒加上金毛兒整好兒六位一桌。“人齊了是吧?”婚禮主持挑着門簾張羅着,“人齊了就操持吧,把新媳婦兒陪好了啊!““這都叫啥呀?”新媳婦兒主動要求,“得先認識一下兒吧,對咧,表兄表嫂就不用介紹啦!”“管我叫大嬸兒,”一箇中年婦女站起來指着旁邊兒的那個小夥子對新媳婦兒說,“這個你叫大兄弟。侄兒媳婦兒,這得讓禹生領着你挨屋兒介紹介紹,給長輩兒敬敬酒啥的!”“我把他叫過來,”新媳婦兒喊道,“禹生!”“哎————”禹生答應着跑過來,“來了!”大嬸兒對禹生說:“領着侄兒媳婦兒挨着屋兒介紹介紹去!”“哎,走!”禹生拽了一下兒新媳婦兒,把她領了出去。幾個桌席敬完酒之後,禹生和新媳婦兒後面還跟着金毛兒又回到了東屋兒的桌席。“大嬸,這回我該給你們敬酒了!”禹生逐個兒的把酒杯倒滿,“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我敬你我一杯,咱們幹了?”“幹了,今天大侄兒結婚,二嬸替你們歡喜!”二嬸兒端起酒杯,”我不會喝酒也幹了!”大家幹喝完這杯酒,大兄弟發言了:“大哥你和大嫂子喝個交杯酒唄!”“喝一個吧。”表兄表嫂也在催促。“聽見沒?”禹生說着給新媳婦兒倒上酒,“喝交杯酒吧!”“喝唄,”新媳婦兒右胳膊和禹生的左胳膊交叉過去,兩個人端起酒杯,新媳婦兒說,“別讓我喝多了啊,喝多了洞房入不了!”“耽誤不了,”禹生招呼道,“來吧!”“行啦,”二嬸兒見他們交杯酒已喝完便提醒道,“禹生你到那幾屋兒看看去吧!”“那你們先慢慢兒吃着,我到那邊兒看看去。”禹生說完走後,二嬸兒張羅起來:“侄媳婦兒,你吃菜呀!”“我吃着呢,二嬸兒您也吃吧。”新媳婦兒用筷子夾着一塊排骨說,“我得先把它照顧好了,來,金毛兒你嚐嚐這個。”“大嫂子,”那位大兄弟說,“大嫂子,你快吃你的,金毛兒這新親我來陪,哪有讓新媳婦兒陪新親的,來,金毛兒你嚐嚐肘子。”“侄兒媳婦兒,”二嬸兒在一旁說,“要不也讓金毛兒喝點兒酒。”“別讓它喝酒,不慣它這毛病。”新媳婦兒說,“讓它喝飲料吧。”“我尋思這是喜事兒,”二嬸兒說,“多少讓它沾點兒唄。“”我是怕它醉了,”新媳婦兒說,“醉了它就沒完沒了的睡覺。”

再說這婚宴桌席,酒肉管夠,讓赴宴的人們有一種盛宴難再的感覺。這東屋、西屋、院子裡滿座的賓朋,爲禹生完成了終身大事而高興,他們有說有笑舉杯暢飲,直到下午才紛紛離去。剩下的近門兒人和至親長輩,在院子裡等着,準備參加禹生的拜堂。只有二嬸兒和大嫂子進了東屋,她們張羅着給新郎新娘收拾鋪蓋焐被窩。二嬸兒和大嫂子各自拽着被子的兩角把被平鋪在炕上。“給你!”二嬸兒說着,衝大嫂子扔過去幾個大棗和栗子。大嫂子撿起大棗就塞嘴兒兩個,邊嚼邊說:“還挺甜!”“誒,侄媳婦,你咋兒還吃了?”二嬸兒帶着埋怨的口氣,“那是留着往被角里放的!”“咯咯咯……”大嫂子笑着說,“我還以爲是讓我吃的呢,被裡兒放大棗幹啥?”“爲了早生貴子,”二嬸兒解釋着,“新婚新人的被子四角兒擱裡兒幾個大棗栗子!”“還有這講究兒呢,”大嫂子問,“那咋兒辦呢?”“少放倆唄,”二嬸催促道,“侄兒媳婦兒咱們孃兒倆還得快點兒,外頭操持着拜堂呢!棗栗子擱裡兒了沒?”二嬸兒說,“我這兒都擱好了。”大嫂子說:“我這兒也好了。”“來,拽住了,”二嬸兒說着忙乎着。等把被褥疊好鋪上她們就趕緊出去了。

這會兒,禹生家的大門口兒、院子裡、屋子裡都掛上了貼着喜字兒的大紅燈籠,道喜的人們在門口往堂屋兒望着。“拜堂——”婚禮主持在堂屋兒主持拜堂儀式,“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共入洞房——”新娘子頭頂着蓋頭,禹生牽着她的手緩步進入了洞房。新娘子靠着炕沿兒,禹生看了看牆上的那張美女畫兒,然後慢慢的揭開新娘子頭上的紅蓋頭。“義仙女兒!”禹生小聲的說。“不要瞎說,”新娘子說,“我是秋蓮你知道嗎?”“知道、知道,”禹生上前拉住新娘子的手說,“秋蓮,我這不是在做夢吧?”“你傻呀,”秋蓮推了一下兒禹生,“都現在了你還說這話,那我問問你,你是真心的愛我嗎?”“對天發誓!”禹生很認真的說,“我是真心的愛你,可以說愛你愛到骨頭裡,愛你愛到血液裡。”聽完此話,秋蓮一下撲在了他的懷裡。“咳……”禹生鬆了口氣,一手摟着秋蓮一手撫摸着她的頭髮說,“這一天,我終於盼來啦!”秋蓮擡起頭兒微微一笑,表情裡帶着一種從未有過的感受,而禹生終於得到了一種意想不到的溫柔,兩個人緊緊的擁抱在了一起。“好了,”秋蓮有些按奈不住的說,“我們睡覺吧。”禹生聽了興奮的把秋蓮抱到了炕上,然後,自己上炕親自爲秋蓮解釦脫衣,很快兩個人就一起鑽進了被窩兒。

第二天,是回門的日子,早上吃過飯,秋蓮就開始在屋子裡梳妝打扮。“快點收拾,咱們趕緊走吧。”禹生催促着說。“再等會兒,”秋蓮說,“我不着急你着啥急啊!”“快點吧,”禹生說,“別讓家裡等得着急了。”“走,走!”秋蓮說着終於出來了,她走到金毛兒跟前說了聲,“好好的看家啊!”然後,兩個人一起上了回門的路。

過了還鄉河小橋兒,又走了一會兒就到了魏家莊。來到家門口兒,看大門虛掩着,秋蓮一推門兩個人就進去了,可進屋一看,一個人也沒有,只有堂屋兒的桌子上放着一張紙條,秋蓮拿起來一看,上面寫着:凡間秋蓮嫁對郎,故而已辭魏家莊;不要問我去何處,化作河水入還鄉。秋蓮拿着紙條,頓時潸然淚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禹生莫名其妙的望着秋蓮問,“你告訴我好嗎?”“任她去吧,”秋蓮擦了擦眼淚說,“這都是天意。”“要不我去舅舅家問問,”禹生說,“也許他們知道。”“就不要驚動他們了,”秋蓮拉着禹生的手說,“走,回去好好的過咱們的日子去。”在回來的路上,禹生跟在秋蓮後面默默的思索着:她會不會就是那河神變化的呢。

第二節 集市遇上黃知縣第三節 喊仨數兒小鳥兒飛去又飛回第二節 去府衙狀告黃知縣第五節 蝴蝶飛了第四節 母乳斷了羊奶接上第三章 義仙女兒搖身一變魏秋蓮第三節 皇上有旨任命知府和知縣第六節 敲詐勒索第三節 皇上有旨任命知府和知縣第三節 這驢它也許是感冒了第二節 買驢第三節 黃知縣較盡腦汁第二章 朝思暮想尋知己第二節 遷都的隊伍已出發第三章 義仙女兒搖身一變魏秋蓮第二節 作個了斷第六節 肘車爲難撓破臉第三節 夢寐以求的時刻第十二章 縣城租房第二節 買驢第二節 遷都的隊伍已出發第二章 朝思暮想尋知己第三節 正月初一見龍顏第五節 蝴蝶飛了第四節 天上還有義仙女兒第三節 這驢它也許是感冒了第三章 義仙女兒搖身一變魏秋蓮第六章 義仙女兒機智靈活巧周旋第四節 驢丟了第四節 天上還有義仙女兒第二節 去府衙狀告黃知縣第二節 那手絹兒飄飄悠悠上了天第四節 驢丟了第六節 栽贓陷害第六章 義仙女兒機智靈活巧周旋第三節 再回天宮問玉帝第三節 夢寐以求的時刻第二節 那手絹兒飄飄悠悠上了天第四章 婚後精心謀劃第三節 再回天宮問玉帝第六節 有了金鋼鑽兒去攬瓷器活兒第五節 玉兔良藥送人間第六節 肘車爲難撓破臉第五節 玉兔良藥送人間第十一章 北上遷都順天府第三節 這驢它也許是感冒了第二節 集市遇上黃知縣第二節 買驢第三節 喊仨數兒小鳥兒飛去又飛回第四節 開業擇日馬大仙兒第二節 遷都的隊伍已出發第九章 懲惡揚善義仙女兒第三節 夢寐以求的時刻第四節 刑部尚書來查案第九章 懲惡揚善義仙女兒第四節 開業擇日馬大仙兒第六節 有了金鋼鑽兒去攬瓷器活兒第五節 玉兔良藥送人間第六節 有了金鋼鑽兒去攬瓷器活兒第三節 黃知縣較盡腦汁第五節 美女畫兒隨風而去第九章 懲惡揚善義仙女兒第五節 蝴蝶飛了第二節 竹竿兒捅出清泉水第三節 如約而至第三節 正月初一見龍顏第三節 皇上有旨任命知府和知縣第二節 明媒正娶第二節 作個了斷第二節 作個了斷第六節 敲詐勒索第三節 喊仨數兒小鳥兒飛去又飛回第二節 竹竿兒捅出清泉水第十一章 北上遷都順天府第二章 朝思暮想尋知己'第十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九章 懲惡揚善義仙女兒第五節 蝴蝶飛了第六章 義仙女兒機智靈活巧周旋第五節 玉兔良藥送人間第六章 義仙女兒機智靈活巧周旋第二節 避雨奇遇第三節 正月初一見龍顏第二章 朝思暮想尋知己第二節 集市遇上黃知縣第二節 買驢第二章 朝思暮想尋知己第五節 美女畫兒隨風而去第六章 義仙女兒機智靈活巧周旋第十一章 北上遷都順天府第十二章 縣城租房'第十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五節 交貨惹怒黃知縣第三章 義仙女兒搖身一變魏秋蓮第二節 那手絹兒飄飄悠悠上了天第三節 再回天宮問玉帝第四節 開業擇日馬大仙兒第二節 買驢第十一章 北上遷都順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