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蔡琰喪父
馬超率領的三千輕騎,還沒有加入戰團,屯留在渡口上的董卓兵馬,就被一擁而上的百姓,圍堵打殺了起來,徹底論爲百姓的發泄的對象。
騎在戰馬上的馬超,望着茫茫的原野之上,如繁星點點的人羣,皺眉道:“俊義,如今天色已晚,怕是難以收攏百姓,莫如先返回郟縣,今夜就讓百姓們,徹底的發泄一下,待天亮之後,我們再來收拾殘局。”
“民心已亂,讓他們發泄下心中的憤怒也好。”張合聽着渡口方向,傳來的怒叫驚恐之聲,點頭贊同道。
“沿官道返回!”馬超隨即掉轉馬頭,率先飛奔而去。
——————————————————————————————
“這是大漢左中朗將蔡邕大人的車駕,爾等若在上前,格殺無論!”百萬人流的隊伍後方,官道邊上的一座土包上,數千百姓,圍着蔡邕的車駕,雙目中盡仇視的眼神。
此時護衛車駕的領兵隊率,領着部下五十名弓弩手,把馬車圍在中間,朝着人羣,揚聲大喝道。
馬車內的蔡邕,聽到車外的喧鬧聲,已然明白了事情的經過,此刻的他,可謂是心如刀割,他沒有想到自己,以名士自詡,以天下蒼生爲己任,可結果卻成了百姓心目中的仇人。
這樣的落差,讓他欲哭無淚,病體的痛苦,比不了身心的痛苦,他堅持着咬緊牙關,吃力的喊道:“琰兒,扶我出去,爲父不能讓將士們,爲我這風燭殘軀而送命……”
蔡琰從開始的害怕,再到此時的鎮定,心靈上已經有了質的變化,當看到父親眼中,那坦蕩無私的神情時,她毅然把父親扶下了馬車,因爲她不想父親,連死都死不瞑目。
“子正,不可對百姓無理。”蔡邕面容蒼白,強撐着一口氣的他,說話之聲,顯得中氣十足。
“大人,外面風大,您身體不好,還是進去歇息吧。”領軍的親兵隊率,姓蔡名信,字子正,乃是蔡邕鄉中故人之子,其家中曾多受蔡邕恩惠,爲報答恩情,故他特意投靠到蔡邕門下。
“無妨!”蔡邕揮手一答,環視着周圍的百姓,揚聲喊道:“鄉親們,我蔡邕身爲朝廷命官,上不能報效陛下,下不能保護好你們的家業,反到讓你們有家不得歸,整天過着囚徒的遷徙生活,這皆是邕無能之過,邕愧對陛下,愧對黎民百姓啊。”
“苟活至今日,已經無顏再生存下去,今日邕願一死以謝天下,還望各位鄉親們,待我死後,能夠放過小女與諸位將士,他們皆是無辜之人。”
蔡邕神情激動的撐着一口氣,說完這番發自肺腑之言,帶着萬分的遺憾,吐血三升,倒地而亡。
眼看着父親死在面前,蔡琰痛苦的抱着父親的屍體,仰天吼叫了起來,回想起這一路上百姓悽慘景象,還有此刻父親遺憾慘死的情景,這一切的一切,無疑在蔡琰心中,深深的刻了一道永遠揮之不去的傷痕。
現實的痛苦,命運的劫難,悲慘起伏的人生,致使蔡琰悲從心來,聲淚俱下,既有對失去親人的悲慼,也有對自身無奈而發。
圍堵在四周的百姓,多少還是有人,聽過蔡邕這個大儒之名,這會眼看他吐血而死,又見她女兒如此悽慘,心底不由升起一絲同情。
正當百姓們猶豫着,是不是要繼續圍堵時,人羣中有人喊道:“快看,有隊騎兵殺過來了。”
“快跑……”圍堵的百姓,也不知道這隊騎兵,究竟是那路人馬,心慌之下,四散而走。
馬超騎在戰馬上,遠遠看到這邊圍滿的人羣時,縱馬直驅而來,當他領着軍隊,趕到近前時,百姓早已散去。
“不準靠前,否則別怪弓弩無情!”蔡信眼尖,看到這隊騎兵,打着的旗號,不是董卓軍的時,不由緊張的喝叫了起來。
“我乃當朝太傅馬超,現董卓大軍已敗,爾等若再反抗,格殺無論!”馬超手執飛虹槍,肅然冷喝道。
這時身側的張合,舉手一揮,身後的西涼騎兵,呼嘯着把他們圍在了核心之中。
“子正大哥,你們都放下武器吧,別在因爲我而犧牲了。”蔡琰木然的頭喊了一句,坐在父親屍體旁,神情說不出的悲傷。
此時的蔡琰心中,有種生無可戀的感覺,眼神茫然無措,那種失去親人的痛苦,讓到感到格外的獨孤……
藉着火把的光亮,馬超清晰的看到了蔡琰的側面臉龐,那張悽慘婉約的臉龐,還有那茫然憂傷的眼神,一下子就吸引住了馬超的目光。
“她是誰?”馬超一向安寧的情緒,卻因爲蔡琰那憂傷的眼神,給牽動了起來,心底忍不住涌起,一份好奇之心。
“這是誰的車駕?”馬超迫不及待的詢問道,少女那憂傷的情緒,猶如魔法一般,牽動着他的情緒,這個奇怪的現象,就連馬超也感到驚悸莫名。
“大漢左中郎將蔡邕,蔡大人的車駕!”蔡信感覺到馬超沒有敵意之時,沉聲答道。
“蔡邕?蔡琰?《胡笳十八拍》?”馬超口中喃喃自語的唸叨着,腦海中殘存的歷史記憶,豁然令他想通了此中關聯。
“原來是陳留大儒蔡邕,蔡伯喈先生。”馬超曾聞蔡邕才學,這會驚見他竟然橫死此地,驚訝之餘,翻身下馬上前走去。
張合與馬超親兵隊,急忙跟着馬超,走向了蔡邕躺屍之處,蔡信雖然遵從蔡琰之意,放下了手中武器,但他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馬超,一臉防範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