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敵情分析

“急報(唐門低手的後現代生活)!涼州緊急軍情!”流星馬信使飛騎而來,喊聲遠遠的響了起來。

“少將軍,緊急軍情。”信使在馬超跟前,翻身下馬,恭敬的把錦囊信袋,雙手遞了上來。

馬超疾步上前,接過信袋打開一角,見裡面有兩封書函,都貼有紅綾羽『毛』,以表明是緊急情報的含義。

“走,去議事廳。”馬超一看到這個標誌,心知出事了,遂轉身便往營地的大帳走去。

左右張遼,趙雲、高順、張合四將,心頭同時一震,追隨鄒菲和蔡琰之後,跟着馬超進了大帳。

在營地的大帳內,馬超拆開第一封書函,上面寫着:孟起吾兒,爲父新得密報,韓遂勾結胡族,大軍雲集武威,涼州局勢,不日可能出現大變,吾兒宜早做打算,以防不測。

第二封書函,則是涼州駐武威飛馬閣分部,的情報副統領馬洛發出來的,上面記載說:從七月中旬開始,韓遂就開始出現異動,並且在武威城中,執行起戒嚴令,當時馬洛預感到事情的蹊蹺後,隨即派出城中各路探子,開始收集情報。

果然,韓遂的戒嚴令下達完,纔過去不十餘天,東胡鮮卑的騎兵,與南部河套地區的匈奴騎兵,竟然同時出現在武威城外,得到這個情況後,馬洛就是用腳趾頭,也能想明白,這三家兵馬的矛頭,無疑是直向自己的主人,馬氏父子,意識到情況不對時,馬洛當即派人(最強戰仙)。秘密把情報送了出來。

本來這份情報,是準備直接送到長安的,但馬洛恐路途艱險,所以便派人秘密投到天水郡的馬騰手中。

這也是爲何情報,是由天水郡的流星快馬,傳來長安的原因。

這兩封情報地最後落款日期,從武威發出的是初平元年七月二十五,從天水發出的是初平元年是八月初一。也就是說武威到天水的情報,用了五天時間,而天水送到長安的情報,是用了七天時間。

馬超看完書函後,心頭暗震,當表面上,他卻是一臉的平靜之『色』,略做沉思。遂道:“鄒菲,汝速領親兵隊,接二位軍師到校場大廳議事。”

“諾!”鄒菲心知發生大事,忙沉聲應答而去。

“蔡琰,把情報書函拿給各位將軍看看。看完之後,大夥先想想,這事的應急措施。”馬超吩咐一聲,便開始陷入沉思之中。

大廳內的衆將。在看完這兩份情報後,表情各異,各自思慮沉思起來。

馬超首先從時間上開始推敲,他意識到八月初一,天水方面顯然還沒有接到,韓遂大軍出發地消息,不然的話,他父親馬騰在書函中。肯定會提起。

‘七天’,馬超在腦海中輕聲念道,這七天的時間,目前還是空白,韓遂也可能在這七天之中,已經發動了戰爭,只是涼州的情報,還沒有到達而已。

這場戰爭絕對不是單一的。馬超的直覺告訴他。這是場陰謀的開始,這次自己不但要戰。而且還要守,攻就要無堅不摧,守就要穩如泰山,目前長安一線作戰兵力,有四萬五千餘人,但分佈到各地守衛之後,馬超真正能調用的兵馬,已經不足一萬。

此刻徵兵顯然是不現實地,首要糧草本來就不足,加上民心剛安定,如果此時徵兵的話,這幾月的辛苦,將會付之東流,更主要的是,就算招募到新兵,可是沒有經過訓練的兵丁,也根本無法作戰地。

所以招募新兵,這條是行不通的,也是馬超不想做的,這樣一來,就只能好生利用,手中這四萬五千名精兵。

當郭嘉,賈詡,張既等文官,來到西營的議事廳時,馬超大喜迎了上去,把當前地情況,跟他們詳細的介紹了一下。

郭嘉,賈詡在來的路上,就已經獲悉是涼州方面,傳來的戰報,因此他們這一路上,也早有推斷,這會馬超話音一落,郭嘉在把衆將的神情,盡收眼底後,心中依然有計,略做沉思,他負手而立,自信的道:“明公,此戰我軍必勝。”

郭嘉這番自信的話一出口,衆將官紛紛注目望向他,自是想想聽聽他的根據,因爲在很多人心中,還是覺地,如今韓遂大軍壓來,來勢洶洶,實是難於抵擋。

馬超也是精神一震,道:“奉孝,有何破敵良策?”

“明公,妙策嘉沒有,戰爭的勝敗,雖然有謀略的因素,但更重要的還是,取決於民心,戰略,政治,等等諸多原因,今明公尊奉太后,匡護正義,實爲正義之師,而韓遂則是勾結外敵,入寇邊境,實爲侵略之師,今明公有道伐無道,此爲義勝,也可以說是政治上,我們就勝一籌。

“韓遂盜劫皇陵,欺壓百姓,殘暴無德,而明公您在天子危難之時,力主詔告天下,號召羣雄,共討逆賊董卓,又盡心安撫百姓,仁德早佈於四海,此爲德勝,可謂是民心所向。

“戰略上我軍扼控雄關,以逸待勞,軍民一心,韓遂遠道而來,兵疲馬乏,又是三家聯盟,互相猜忌,雖然兵多將廣,卻有力使不到一塊,有此三勝,豈有不勝之理?”

“……哈哈(竊聽眼)!奉孝之言,實爲精妙。”馬超信心大漲,大笑數聲,沉聲道:“德容(張既),立即起草討伐檄文,然後送往長樂宮,加蓋太后玉璽,佈告天下。”

“諾!”張既慨然應諾。

郭嘉這番分析下來,無疑對鼓舞軍心,起動莫大作用,衆將此時,個個磨拳擦掌,神情振奮。

“明公,雖然我軍雖然在道義上。戰略上都勝於韓遂,但我軍的弱點,也同樣是十分明顯的,比如,我軍現在糧草奇缺,四面強敵環視,致使軍馬根本無法遠征,因此在戰爭之初。我們的戰略,只能是先採取被動防禦,然後尋找有利戰機,給予韓遂致命打擊。”郭嘉先前雖然分析了韓遂的不足,但也同樣沒有忽視,自己地不足,只有充分地認識你我雙方地勢力,纔是明智地做法。

郭嘉這邊話音剛落。賈詡出列接口道:“少主,詡對於郭軍師的戰略構思,完全贊同,但我們的目光,不能只盯着韓遂。還因該放到它處,這次韓遂主動攻擊我們,自然是因他意識到,我們對他的威脅。但這裡面顯然還存在着,其它勢力的挑唆。”

“現在只能說韓遂是我們的明敵,可我們還需防備暗敵,因爲暗敵纔是更可怕的敵人,如今南陽地袁術,最近跟劉表,鬧得不大愉快,兩家經常交兵。自然是無暇顧及我們,所以可以排除他不是暗敵。

“漢中的張魯,無謀之輩,向來只求自保,也理應不會是暗敵,排除這兩方面勢力後,那暗敵只會有一個,那就是河東的董卓。”

“而根據我方斥候消息顯示。董卓近幾個月來。憑藉着洛陽掠奪走的巨大財富作爲基礎,採取雷霆手段。首先收編了平陽軍閥楊奉,得其衆五萬餘兵馬,接着又殲滅數十萬白波軍軍馬,盡得兵馬十萬餘人。

“隨後又攻下河內,上黨二郡,收得兵馬數萬,號稱大軍三十萬,這三十萬雖然有浮誇,但詡以爲董卓目前兵馬,最少不低於十萬兵馬,而河東與馮翊郡,僅一河之隔,而且董卓又與韓遂走得很近,更主要的是董卓,與我軍可謂是仇深入海,所以唯一的暗敵,就只能是董卓無疑(武道之功夫巨星)。”

郭嘉,賈詡二人的分析,有理有節,從戰略到人心,可謂是面面俱到。

馬超在讚賞之餘,頷首問道:“文和,如你所言,倘若董卓大軍襲來,我軍如何拒之?”

賈詡微一沉思,回道:“河東郡與馮翊郡,兩城雖僅一水之隔,然黃河天塹,並不是那麼好逾越的,只要我軍在黃河渡口各處,設立烽火臺,派軍馬沿江巡視,董卓兵馬就休想跨越,不過馮翊郡防線過長,不但需要派大將鎮守,還需要重兵把守,方可保萬無一失。”

“另外,隴西各部地羌族與氐人,可以聯合起來,讓他們出一支兵馬,『騷』擾韓遂大軍後方,給韓遂製造麻煩,這樣也可以減輕我軍在正面壓力,若這兩點做到,我軍進可攻敵,退可固守,當可穩如泰山。”

郭嘉,賈詡二人的戰略分析部署,對馬超起到很大鼓舞,從而更加堅定了他抗敵的決心,思慮片刻之時,馬超霍然起身道:“諸位將軍,還有什麼要補充的?”

“少主,末將有一言。”張合慨然道。

“講!”

“少主,不管是防還是守,我軍都需要分兵支援涼州,末將以爲龐德將軍,熟悉涼州的天時,地理,人和,理應把他調回長安,隨軍出征,至於潼關防務,合願意前去代領。”張合去過涼州,深知那邊地風土人情,與中原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他覺的,在這樣的戰局之下,龐德更因該去涼州,才能發揮更大地作用。

馬超點頭示意之餘,見諸將沒有其它意見,遂道:“諸位的謀略,都是獲勝的先決條件,然超也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施展掏心戰法,如今韓遂聲勢大漲的原因,是因爲藉助了東胡鮮卑人,與南匈奴的兵馬,若是我們能夠先擊退這兩支兵馬中,任何一支的話,韓遂的聯盟戰略,將會徹底瓦解。”

郭嘉眉眼一跳,道:“少主的意思,是要輕騎突進,直取南匈奴與鮮卑人地老巢?”

“不錯,我決定親率三千鐵騎,輕裝出發,直取盤踞在河套地區的南匈奴部大營。”馬超銳利的目光,盯在帳前掛着地圖上,那塊綠『色』的小版塊,正是肥沃的河套地區,也是南匈奴的部落棲息地。

“少主,此着雖然精妙,但您身爲三軍主帥,不可輕易冒進,可另選大將前去便是。”賈詡急聲勸進道。

“末將等願意前往。”衆將紛紛請戰道。

“少主,雲年少時跟隨家師,曾經去過漠南漠北等地遊歷,對於河套地區熟悉,還請少主准許末將前往。”趙雲作揖沉聲喊道。

“少主,遼老家在雁門,對河套地區也不陌生,遼願意隨子龍將軍,一道出戰。”張遼也隨之急聲求戰道。

“哈哈……”馬超大笑一聲,沉聲道:“我意已決,衆將聽令!”

“在!”衆將齊聲應道

“高順領馮翊太守,除節制馮翊四千守軍外,即刻率長安六千兵馬,前往馮翊郡鎮守,着汝任命馮翊郡都尉法正爲參軍,協同你鎮守馮翊郡,修築烽火臺,嚴加防備河東兵馬。”

“任命馮翊郡都尉孟達,爲潼關軍司馬,負責潼關防務,這道將令由高大哥,你一併帶去馮翊。”

“末將遵令!”高順在接過馬超的將令後,立即轉身而去。

“俊義(張合)你爲主將,文和(賈詡)你爲軍師,立即領五千兵馬,馳援涼州,若戰況激烈,可放棄隴西郡,收縮兵力,確保天水城;另外,我會命龐德在換防之後,立即趕去與你們會合(乞活天下)。”

“遵令!”張合上前接過將令,與賈詡一道,退了出去。

“文遠(張遼)你爲長安主將,奉孝(郭嘉)你爲軍師,德容(張既)你爲治慄都尉,汝三人負責協調雍州一切軍政大事。”

“遵令!”張遼,郭嘉三人出列應道。

“擬令,命張瑞嚴守武關,姜隱嚴守大散關,高覽嚴守蕭關,不得有誤!”馬超心中盤算,除這三關,還有潼關,各五千兵馬駐守,共需兵馬二萬。

高順領走一萬兵馬,駐守馮翊郡,張合領五千兵馬,馳援涼州,這樣一來四萬五千兵馬,就用去三萬五千兵馬,剩下的一萬兵馬,還要留下部分駐守長安城。

馬超心中計算着兵力地部署,如此一來,就算他領三千鐵騎離去,剩下地七千兵馬,也足可鎮守住長安,甚至在危急時候,可以分出部分兵力,馳援各地,如此安排下來,各路兵馬到也,都用到了點子上。

這些安排也是馬超,經過深思熟慮,才分發執行的,相信雍州在自己這樣地安排下,不管遇到任何情況,都不會出現大『亂』,至於涼州方面,目前天水有駐軍二萬三千人,隴西也有一萬兵馬,就算退守天水,兩軍會合,也有三萬兵馬。

外加張合,龐德,賈詡領去的五千兵馬,憑藉着天水牢固的城防,支撐兩三個月,斷然不會出現問題。

“子龍,汝立即精選三千精壯善騎『射』者,夜裡三更時分,在校場集合!”馬超在思慮之下,揚聲下達完最後一道將令。

“末將遵令!”趙雲見總算輪到自己,興奮的沉聲答道。html/3/3675/

第95章 羣戰呂布第102章 安民計劃第1章 少年馬超第117章 敵情分析第10章 我就強娶第62章 馬市際遇第93章 調教人才第27章 險象環生第42章 各懷心思第57章 善變太后第53章 佳人在伴第7章 冀城七傑第1章 少年馬超第38章 探望王允第17章 請求從軍第47章 並肩作戰(下)第43章 董卓放言第31章 皇宮廷議第52章 邂逅貂蟬第97章 渡口驚變第84章 奇襲長安第33章 飛虹千軍第1章 少年馬超第45章 並肩作戰(上)第104章 怒斬胡赤第89章 賈詡善謀第99章 蔡琰喪父第63章 宴請風波第48章 血戰城門第72章 太后駕臨第56章 抵達河內第95章 羣戰呂布第67章 郭嘉獻策第84章 奇襲長安第115章 爵位誕生第37章 喜獲音訓第68章 以馬換將第102章 安民計劃第9章 收保護費第22章 大展神威第34章 前往洛陽第108章 佳人鄒氏第7章 冀城七傑第14章 混亂場面第80章 圍點打援第46章 並肩作戰(中)第101章 文姬心結第107章 袁紹崛起第22章 大展神威第81章 胡赤歸降第73章 一家團聚第39章 靈帝駕崩第110章 當務之急第19章 行軍滑板第110章 當務之急第1章 少年馬超第46章 並肩作戰(中)第23章 分兵出擊第64章 綁架郭嘉第20章 雪夜襲擊第32章 馬超情傷第32章 馬超情傷第66章 二將下獄第57章 善變太后第89章 賈詡善謀第83章 分兵駐守第55章 重會邙山第6章 章 閒遊天水第54章 攜女離城第17章 請求從軍第88章 諸侯動向第67章 郭嘉獻策第87章 陷陣之士第61章 真正目的第26章 少女求歡第115章 爵位誕生第65章 故弄玄虛第113章 取悅美人第70章 返回涼州第3章 送父出征第65章 故弄玄虛第23章 分兵出擊第22章 大展神威第18章 隨軍出征第110章 當務之急第41章 接管兵權第102章 安民計劃第18章 隨軍出征第23章 分兵出擊第12章 人盡其才第114章 封賞事件第70章 返回涼州第82章 趙雲來投第73章 一家團聚第106章 曹操論勢第73章 一家團聚第38章 探望王允第46章 並肩作戰(中)第27章 險象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