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烽煙再起—(二)

臧荼的造反是失敗的,但他的造反理論卻頑固的留了下來,總的來說他還是有些成績的。自從臧荼開了這個好頭後,在他光輝形象引領下,一個我們比較陌生的面孔蹦了出來,這個人名字很有意思,叫利幾,他應該是受臧荼宣傳工作影響最深的一個人。他爲臧荼不成功的造反續寫了一部更不成功的續集。

史書裡對這個人介紹的很模糊,不過從有限的史料中記載,這位仁兄應該是項氏宗將,早期跟着項梁鬧了幾年革命。後來項梁戰死,他就跟着項羽鞍前馬後伺候,雖然伺候的不是太到位,但也很盡心。爲了表彰他的忠誠,項羽稱霸後把他安插到陳留,很是“大方”地讓他當了個縣令。這個職務讓利幾吐槽了好些天。後來陳平離間項羽君臣,利幾由於和陳平有些交往,很不幸地被列爲離間的對象,雖然他當時的角色不是太扎眼,但依然被陳平弄得滿身腥。

一是項羽不重視,二是陳平在刨坑,利幾同志既害怕又有想法,垓下大戰前期,利幾的這種思想狀態終於開花結果了。就在楚軍四面敗退之時,他很合時宜地宣佈倒戈,投奔了劉邦。此時的劉邦正在不遺餘力地挖項羽的牆角,因此想都沒想就封利幾爲潁川侯。潁川位於河南中部,是個好地方,這裡人傑地靈,能人輩出,並且還比較富裕,利幾被封到此地,是個不錯的收穫。

然而好景不長,利幾犯了個臧荼一樣的毛病。當初項羽全線潰退,前邊提到的那個丁公很不幸(應該是很幸運)地被趕的四處亂跑,最終萬般無奈地跑到了老朋友利幾的身邊,躲了起來。

劉邦稱帝后,丁公準備出山了,他爲當初放劉邦一馬而感到欣慰。直到聽說自己的好外甥季布被劉邦封官後,丁同志慌不擇路地跑來了。剛跑到劉邦的面前,本以爲劉邦會請他吃頓大餐,封個大官,卻不曾想劉邦二話不說就把他扔進了牢房,請他吃牢飯去了。

這個結果讓丁公很是驚詫,連不遠處的利幾也很吃驚。得到這個消息後,利幾立馬上書替丁公求情,他把能說的好話替丁公說了一遍,接着得到了劉邦的回覆:丁公對項羽不忠,致使楚國敗亡。

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利幾的心。在利幾聽來,這句話不單是在說丁公,更多的是說給他聽得。莫名其妙地揣摩到這一層後,他開始顫抖了。就在他顫抖之時,臧荼派人來做宣傳工作了。臧荼的造反理論在吳芮跟前沒用,可在利幾的心裡卻掀起了不小的漣漪。不過利幾不同於臧荼,臧荼把功夫用在嘴上,而利幾卻用在了行動上。當臧荼的使者走後,利幾開始暗自招兵買馬,同時希望臧荼能聯繫好吳芮,從南至北同時起兵,從而渾水摸魚。

然而令利幾不曾預料到的是,吳芮不但不和他們一起鬧事,還在第一時間把臧荼的造反理論原封不動地向劉邦進行了宣貫。更沒讓利幾預料到的是,看似威風凜凜的臧荼竟然如此不濟,還沒開始鬧騰就被劉邦圍在了老家,並且被砍掉了腦袋。

一連串不利的消息,讓利幾難以承受。更讓利幾難受的是他不知道臧荼臨死前有沒有給劉邦留下什麼遺言,這是利幾尤爲關心的事情。可不幸的是這件事情還不能去問劉邦,要是直接去問,無疑等於此地無銀三百兩。

不能去問,那就只能去揣摩了。人一旦去莫名其妙地揣摩一件事,往往會越想越糟糕,越來越擔心,在這種心理狀態下,任何風吹草動都能讓當事人幾近崩潰或狗急跳牆。利幾就實實在在地感受了一次。

就在利幾認真揣摩的時候,在洛陽的劉邦突發奇想地下了一道詔令——舉通侯籍召之,就是要召見所有侯爵以上人員到洛陽見面。這個詔令下發後,利幾坐不住了,他地第一反應是劉邦知道了自己曾和臧荼的密謀,自己此去必死無疑。

而事實情況是,劉邦根本不知道這件事,因爲臧荼當初只忙着宣傳造反理論,忘了向劉邦交代後事,連利幾是誰他都把忘到了腦門後,還顧得上操心這雜七雜八的事情?而此時的利幾卻幾近崩潰,在萬般無奈之下,做出了個決定——扯旗造反。

領邦聽到這個消息非常惱火,剛滅了臧荼,又有不長眼的傢伙跳出來叫喚,隨即親率大軍開往潁川。洛陽離潁川本就不是太遠,利幾還沒把造反口號想全,劉邦就跑到了城外。

不過利幾的造反還是比較有聲色的,最起碼沒有發生如同臧荼造反時臨戰倒戈的場景,由此可見埋頭實幹的人還是容易出成績,但這只是似乎而已。因爲他莫名其妙的造反行爲只上演了幾個月,在劉邦猛烈的攻勢下,潁川的大門終於被慢慢推開。就在潁川城破的頭天晚上,利幾很僥倖地帶着幾個小弟衝出了重圍,開始過上了四處遊蕩的日子。

利幾這一次吃了沉不住氣的虧。本可以頤養天年,造福子孫,可他這一衝動,要了全家人的命,還使得自己過上了流浪單身漢的日子。不過他也沒流浪多長時間,在劉邦正式遷都的前期,劉邦還是找到了他。出於博愛之心,劉邦很貼切地爲他找了個單身公寓,不交房租,吃喝全免,捎帶還送他一套超大型項鍊,讓他並不痛快地過了一段時間,最終砍掉了他的腦袋。利幾這個人真的很無聊。

滅掉利幾後,劉邦暗自派人把所有諸侯調查了個遍,本着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決心,熱情關心一次諸侯們的日常起居生活。更加重視的是,臧荼的宣傳工作是否到位,是否深入人心,唯恐臧荼的工作態度不夠認真。

不過調查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爲這一陣還真沒發現什麼異樣的狀況。因此他準備搬家了。

公元前201年九月,劉邦正式遷都咸陽,自己也移駕關中。不過劉邦這次搬家,不光帶走了身邊的文武百官,還捎帶了一干人陪他通行,這幹人的身份都很特殊——諸侯子弟。明面上是關心諸侯日常生活,便於聯繫,可在心裡想的可就更深刻了。

劉邦的工作態度很認真,按理說不應該再有異常情況發生了,可事與願違,更大的事情發生了。

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六節 改正朔(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五節 諸呂封王(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一節 明爭暗鬥(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三節新一輪博弈(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三節 掌控朝局(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五)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九節 劉濞收場(二)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四節 諸呂封王(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三節 醫之聖手(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四節 國喪(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四節 明爭暗鬥(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節 醫之聖手(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五節 羣臣定主(二)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4章 軍挺咸陽—(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2章 覆滅—第八節 呂氏敗亡(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